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175812 上传时间:2018-09-0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43839.7

申请日:

2017.01.19

公开号:

CN106621499A

公开日:

2017.05.10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25/12申请日:20170119|||公开

IPC分类号:

B01D25/12; C02F11/12

主分类号:

B01D25/12

申请人:

安徽省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明; 邹献余; 梁德珍; 杨龙; 史厚军; 方泽举; 王全兰

地址:

231202 安徽省合肥市桃花工业园区(华南城)紫二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代理人:

汤茂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能够保持滤布透液的通畅性,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压滤板的板面上布设有小凸柱,小凸柱周围的导流区域为折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折形布置的导流区域使滤布在经、纬方向上得到足够的支撑,不会出现在某一个方向上长距离无支撑的情况,因此滤布的透液的通畅得以保障,同时也能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压滤板(10)的板面上布设有小凸柱(11),小凸
柱(11)周围的导流区域(20)为折形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压滤板(10)上的导流区域
(20)至少在水平方向上为折形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导流区域(20)至少有两段直
通导流区单元衔接构成折形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压滤板(10)为圆形板状,导
流区域(20)在压滤板(10)板面的径向和/或圆周方向上衔接构成折形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压滤板(10)为方形板状,导
流区域(20)在与压滤板(10)的长宽平行和/或夹角方向上衔接构成折形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小凸柱(11)大小相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其特征在于:压滤板(10)的两侧板面上为
塑料过水板(12),所述的小凸柱(11)设置在塑料过水板(12)的板面上。

说明书

压滤单元的压滤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的脱水、过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

背景技术

污泥脱水处理中,在污泥通过压滤机脱水后形成含水率较低的泥饼的过程中会压
滤出大量的压滤液。在挤压过程中泥饼会与滤板组件紧密贴合,即使各层滤板组件分离后,
依然存在大量的泥饼无法从滤板组件上脱落,需要人工产出附着的泥饼,严重影响设备的
工作效率。

现有技术中,在滤板本体板面上均匀间隔排列有小凸柱,油缸施压时,从泥浆中挤
出的水分经各小凸柱之间的缝隙流淌至滤板边缘的排水孔;待水分彻底溢出后,油缸泄压,
各滤板分离,小凸柱将滤布顶起防止滤布与滤板粘连。压滤板的板面多以圆或方板为主要
结构,小凸柱的作用原本是为了支撑滤布同时在小凸柱的周围形成排水通路,可是,现有技
术中由于受限于加工的便利性的影响,将小凸柱布置成如图1所示的方案,即在虚线Ⅰ-Ⅰ、
Ⅱ-Ⅱ、Ⅲ-Ⅲ方向所示的区域内没有设置小凸柱,该区域滤布也就没有了支撑,该区域延伸
在滤板的整个板面上,并且与上述虚线方向平行的导流区域也存在同样问题,为方便起见
将上述导流区域称为直通导流区。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在压滤过程中,对应于上
述直通导流区的滤布将贴附在压滤板板面上,阻隔了污水的排泄通路或至少延长了污水的
排泄路径,增加了排水阻力;其二是在压滤过程中,污泥沿直通导流区处紧贴滤布而形成污
泥筋条,由于众多污泥筋条的形成,使得泥饼难以与滤布分离,压滤结束后泥饼难以自由掉
落,需要人工清理,耗时耗力;其三是滤布是由经、纬两个方向的丝绒织造而成,在压滤过程
中,一个方向受到的拉力很大,而另一个方向受到的压力又很小,这样丝织拉伸不均匀,影
响滤布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能够保持滤布透液的通畅性,提高滤布的
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压滤板的
板面上布设有小凸柱,小凸柱周围的导流区域为折形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折形布置的导流区域使滤布在经、纬方向上得到足够的支撑,不
会出现在某一个方向上长距离无支撑的情况,因此滤布的透液的通畅得以保障,同时也能
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导流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导流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导流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3中导流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4中导流区域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压滤板10的板面上布设有小凸柱11,小凸柱
11周围的导流区域20为折形布置。折形布置的导流区域20使滤布在经、纬方向上得到足够
的支撑,不会出现在某一个方向上长距离无支撑的情况,在压滤过程中,滤布不会出现贴附
在压滤板板面上的现象,污水的排泄通路通畅无阻,减少压滤时间;滤布是在经、纬两个方
向拉伸均匀,因此滤布的透液的通畅得以保障,并且压制而成的泥饼容易与滤布分离,同时
也能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1

如图3所示,考虑到小凸柱11的加工方便,压滤板10上的导流区域20至少在水平方
向上为折形布置。这里的水平方向指的是当压滤板10处于立式布置的工作状态时,构成水
平方向的导流区域20,因为水是从上往下流的,如果水平方向的导流区域20内堵塞有污泥
筋条,就阻挡了水向下流动的路径,因此至少要保证导流区域20至少在水平方向上为折形
布置,这样水向下流的路径便不会被阻挡,即使有污泥筋条在水平方向的导流区域20内,但
是由于导流区域20为折形布置,弯折部分由于应力集中也会很容易发生折断,被水冲走。

进一步的,导流区域20至少有两段直通导流区单元衔接构成折形布置。即不要使
直流区域延伸在滤板的整个板面上,影响导流区域20的导流效果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压滤板10为圆形板状,导流区域20在压滤板10板面的径向和/或圆周
方向上衔接构成折形布置。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压滤板10为方形板状,导流区域20在与压滤板10的边长平行和/或呈
夹角方向上衔接构成折形布置。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小凸柱11大小相异。

以上3个实施例的共同点就是这些小凸柱11的分布可以是无规则的、但整体又是
均匀的,所谓的均匀是指对滤布的支撑足够均匀,进而保证滤布不会与导流区域20贴合即
保证了滤布的通透性,以及对滤布经、纬方向上的支撑。

优选的,压滤板10的两侧板面上设置有塑料过水板12,所述的小凸柱11设置在塑
料过水板12的板面上。小凸柱11设置在塑料过水板12上,压滤出来的水从塑料过水板12的
板面流出,塑料材质的过水板抗酸碱腐蚀性能高,有利于提高压滤板10的使用寿命。

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滤单元的压滤板.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滤单元的压滤板,能够保持滤布透液的通畅性,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压滤板的板面上布设有小凸柱,小凸柱周围的导流区域为折形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折形布置的导流区域使滤布在经、纬方向上得到足够的支撑,不会出现在某一个方向上长距离无支撑的情况,因此滤布的透液的通畅得以保障,同时也能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