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17167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2002.6

申请日:

1995.09.14

公开号:

CN1127596A

公开日:

1996.07.3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23D9/04; C11B3/00

主分类号:

A23D9/04; C11B3/00

申请人:

大连油脂工业总厂;

发明人:

高宪明; 李琳; 崔祥兴

地址:

116001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长江路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东方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洪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所述的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是一种采用现代生产技术精制大豆油的独特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对原料油进行蒸汽加热,然后送入油-油换热器中换热,再送入高温加热器中加热,并通过真空脱臭再返送回油-油换热器内换热,通过换热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回色阻止器内处理再经过滤而形成精制大豆油。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无污染、豆油质量好等特点。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将使油脂行业中对精制大豆油的脱色工艺发生重大的变革。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精制大 豆油的工艺处理按下列七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首先将原料油送入蒸汽加热器加热,其油温由常温加 热至110℃,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0.18MPa; 第二步:将原料油送入油-油换热器中,同由真空罐返送回的 半成品油进行换热,其中原料油由110℃上升至175℃,半成品油由 220℃下降至160℃; 第三步:将换热后的油送入高温加热器内进行高温加热,其油 温控制在220℃-230℃之间,高温加热器的热量由高温加热炉供给; 第四步;将经高温处理后的油吸入真空罐内进行脱臭处理,其 温度控制在210℃-220℃之间;压力为0.08-0.09MPa,脱臭时间为不 低于1个小时; 第五步:将经过在真空罐内进行脱臭处理后的半成品油返送回 油-油换热器内进行换热; 第六步:将经油-油换热器处理换热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回色阻 止器内进行处理;共经两级处理,第一级将油温由160℃下降至110℃ ,第二级将油温由110℃下降至60℃或60℃以下; 第七步:将经回色阻止器处理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安全过滤器内 进行过滤去掉杂质,安全过滤器工作压力小于0.8MPa;经安全过滤 器处理后,则制成成品油即精制大豆油。

说明书


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是一种采用无白土脱色生产精制大豆油的独特方法。

    目前,生产精制大豆油的现有脱色技术主要是吸附法。这是一种利用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来除去油脂中色素的方法,这种方法已被植物油厂广泛使用,所采用的吸附剂主要有酸性白土和活性白土,另外还有活性碳等。这些吸附剂在加热的情况下都能吸附油脂内的色素,从而达到脱色的目的。现在活性白土已成为国内外油厂使用最多的一种吸附剂;活性白土是由膨润土制成,其工业制法较为复杂,一般需经开矿、粗碎、酸活化、水洗、过滤、干燥、磨细和过筛等才能制成。在采用白土脱色的工艺过程中,白土加入量为3—5%,脱色后白土渣内最低含油量约为25%,这样脱色后的油脂损失率约为1%左右。故用添加白土脱色加工大豆油具有成本高、浪费大、同时又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脱色后均会使油脂带有异味,往往还要进行脱味处理。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制一种新型的生产精制大豆油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研制一种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新工艺,使其具有生产成本低、无污染、豆油质量好等特点。采用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新工艺,从而可抛弃传统的添加白土真空脱色工艺,因此将使油脂行业中对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的变革。

    本发明所述的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其工艺处理按下列七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首先将原料油送入蒸汽加热器加热,其油温由常温加热至110℃,蒸汽压力大于或等于0.18MPa;

    第二步:将原料油送入油-油换热器中,同由真空罐返送回的半成品油进行换热,其中原料油由110℃上升至175℃,半成品油由220℃下降至160℃;

    第三步:将换热后的油送入高温加热器内进行高温加热,其油温控制在220℃-230℃之间,高温加热器的热量由高温加热炉供给;

    第四步:将经高温处理后的油吸入真空罐内进行脱臭处理,其温度控制在210℃-220℃之间;压力为0.08-0.09MPa,脱臭时间不低于1个小时;

    第五步:将经过在真空罐内进行脱臭处理后的半成品油返送回油-油换热器内进行换热;

    第六步;将经油-油换热器处理换热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回色阻止器内进行处理;共经两级处理,第一级将油温由160℃下降至110℃;第二级将油温由110℃下降至60℃或60℃以下;

    第七步:将经回色阻止器处理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安全过滤器内进行过滤去掉杂质,安全过滤器工作压力小于0.8MPa;经安全过滤器处理后,则制成成品油即精制大豆油。

    本发明采用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系我国油脂加工行业的一次重大变革,该工艺过程抛弃了传统的添加白土真空脱色工艺,采用独特的加工方法,经过高温、高真空等现代技术精制而成,其质量优于一级大豆油(国标),低于色拉油,烟气指标≥170℃脱除了大豆油原有的豆腥味,又保留了豆油的清香味,特别适用于北方人食用大豆油的口味和特点,煎、炸、烹调无油烟,无飞溅,免除家庭主妇清除油污之苦,无致癌物质产生,保障了人民身体健康。而原有工艺方法采用加白土脱色加工大豆油则成本高,浪费大,又造成严重环境污染,采用本发明生产精制大豆油即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工艺流程图所示:

    图中:    

    YL--原料油       ZJ--蒸汽加热

    YY--油-油换热    GJ--高温加热器

    GL--高温加热炉   ZG--真空罐器

    HZ--回色阻目止器 RG--安全过滤器

    CY--成品油       GZ--精制大豆油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原料豆油送入蒸汽加热器加热,其油温由常温加热至110℃,蒸汽压力为0.19MPa。经加热后的原料豆油送入油-油换热器中,同由真空罐返送回的半成品油进行换热,通过油在管路内循环及管路内、外热对流、热传导的作用,其中原料豆油由110℃上升至175℃,半成品豆油由220℃下降至160℃。将换热后的原料豆油送入高温加热器内进行高温加热,其油温控制在225℃误差2℃高温加热器的热量由高温加热炉供给。再将经高温处理后的豆油吸入真空罐内进行脱臭处理,其温度控制在215℃误差2℃,压力为0.085MPa,脱臭时间为1.5小时;经上述工艺处理后,使原料豆油形成半成品油。半成品油再返送回到油-油换热器内进行换热,经换热处理后的半成品油再送入回色阻止器内进行处理。共经两级处理,第一级将油温由160℃下降至110℃;第二级将油温由110℃下降至60℃。通过在回色阻止器内两级处理后的半成品豆油再送入到安全过滤器内进行过滤去掉杂质,安全过滤器工作压力为0.7MPa;经安全过滤器处理后,则制成成品油即精制大豆油。

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所述的无土脱色精制大豆油的生产工艺是一种采用现代生产技术精制大豆油的独特方法。其工艺过程为对原料油进行蒸汽加热,然后送入油-油换热器中换热,再送入高温加热器中加热,并通过真空脱臭再返送回油-油换热器内换热,通过换热后的半成品油送入回色阻止器内处理再经过滤而形成精制大豆油。本发明具有生产成本低、无污染、豆油质量好等特点。通过本发明的应用将使油脂行业中对精制大豆油的脱色工艺发生重大的变革。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