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327718 上传时间:2018-02-0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64495.2

申请日:

2010.11.30

公开号:

CN102018920A

公开日:

2011.04.2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904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刘瑞英变更后权利人:如东科技中心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经十东路23000号海天学院变更后权利人: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掘港镇友谊西路66路登记生效日:20131204|||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A61K 36/904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张磊变更后权利人:刘瑞英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25号变更后权利人: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经十东路23000号海天学院登记生效日:20120223|||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A61K 36/904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张磊变更后:张磊 朱丽萍|||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61K 36/904申请日:20101130|||公开

IPC分类号:

A61K36/904; A61K9/14; A61K9/20; A61P1/00; A61P33/10

主分类号:

A61K36/904

申请人:

张磊

发明人:

张磊

地址:

250031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该中药以丝瓜子、苦楝子、紫苏子、百部、大黄、乌梅、樱桃根、土荆芥、无花果根、使君子、石榴根、槟榔、牵牛子、茴香根和红木香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 成: 丝瓜子 5 ~ 9 份、苦楝子 3 ~ 9 份、紫苏子 4 ~ 10 份、百部 3 ~ 9 份、大黄 6 ~ 12 份、乌梅 3 ~ 9 份、樱桃根 9 ~ 15 份、土荆芥 3 ~ 9 份、无花果根 9 ~ 15 份、使君子 6 ~ 12 份、石榴根 6 ~ 12 份、槟榔 6 ~ 12 份、牵牛子 3 ~ 9 份、茴香根 9 ~ 15 份、红 木香 9 ~ 15 份。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 份数的原料组成 : 丝瓜子 7 份、苦楝子 6 份、紫苏子 7 份、百部 6 份、大黄 9 份、乌梅 6 份、樱桃根 12 份、土荆芥 6 份、无花果根 12 份、使君子 9 份、石榴根 9 份、槟榔 9 份、牵牛子 6 份、 茴香根 12 份、红木香 12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药为散剂 或丸剂。

说明书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

    ( 一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 ( 二 ) 背景技术
     蛔虫病是指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 其症状表现为 :脐周围 有阵发性腹痛,发作时腹壁柔软,无明显压痛区,食欲不佳,恶心呕吐,睡觉时有时磨 牙等。
     目前,国内外治疗肠道蛔虫病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有驱蛔灵、 左旋咪唑等 ;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有乌梅丸、肠虫清等。 但是这些药在治愈率、治疗 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 三 )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肠道 蛔虫病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
     丝瓜子 5 ~ 9 份、苦楝子 3 ~ 9 份、紫苏子 4 ~ 10 份、百部 3 ~ 9 份、大黄 6 ~ 12 份、乌梅 3 ~ 9 份、樱桃根 9 ~ 15 份、土荆芥 3 ~ 9 份、无花果根 9 ~ 15 份、使君子 6 ~ 12 份、石榴根 6 ~ 12 份、槟榔 6 ~ 12 份、牵牛子 3 ~ 9 份、茴香根 9 ~ 15 份、红 木香 9 ~ 15 份。
     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 :
     丝瓜子 7 份、苦楝子 6 份、紫苏子 7 份、百部 6 份、大黄 9 份、乌梅 6 份、樱桃 根 12 份、土荆芥 6 份、无花果根 12 份、使君子 9 份、石榴根 9 份、槟榔 9 份、牵牛子 6 份、茴香根 12 份、红木香 12 份。
     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 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 剂,定量服用。
     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 :
     丝瓜子 :清热,利水,通便,驱虫。 主治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下血, 痔漏,便秘,蛔虫病 ;
     苦楝子 :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乳痈,头 癣,冻疮 ;
     紫苏子 :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
     百部 :润肺止咳,杀虫灭虱。 主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 癣疥 ;
     大黄 :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主治食积便秘,热结胸 痞 ;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 ;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等 ;
     乌梅 :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 主治久咳不止,久泻久痢, 尿血便血,崩漏,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疮痈胬肉 ;
     樱桃根 :杀虫,调气活血。 主治绦虫,蛔虫,蛲虫病,经闭,劳倦内伤 ;
     土荆芥 :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 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 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 咬伤 ;
     无花果根 :清肺利咽,解毒消肿。 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瘰疬,筋 骨疼痛 ;
     使君子 :杀虫,消积,健脾。 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泻痢 ;
     石榴根 :驱虫,涩肠,止带。 主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 ;
     槟榔 :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 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 脚气,水肿,疟疾 ;
     牵牛子 :利水,泻下,消积,杀虫。 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咳喘,大便 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痔漏便毒等 ; 花椒 :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 主治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蛔虫腹 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阳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
     茴香根 :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杀虫。 主治寒疝,耳鸣,胃寒呕逆。 腹痛,风 寒湿痹,鼻疳,蛔虫病 ;
     红木香 :行气,止痛,活血。 主治气滞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 调,产后腹痛,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配方中,百部、乌梅、无花果根、石榴根主要用于敛肺止咳、涩肠止血、生津 安蛔 ;加配丝瓜子、紫苏子、大黄、槟榔,主要用于清热利水、通便驱虫、降气消痰、 破积祛瘀 ;又配樱桃根、土荆芥、使君子、牵牛子,用于杀虫消积、健脾调气、活血和 瘀 ;再配苦楝子、红木香、花椒、茴香根,用于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温肾和中。
     临床观察 :
     (1) 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自 2006 年至今,对 256 例肠道蛔虫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 136 例,女 120 例,年龄在 5 ~ 16 岁之间。
     (2) 治疗方法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 5 ~ 10g,饭后服用。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 轻度患者服用 3 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 7 天即可痊愈。
     (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 :症状全部消失 ;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
     有效 :主要症状基本消失 ;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
     无效 :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
     (4) 临床结果
     临床治愈 224 例 (87.5% ),有效 32 例 (12.5% ),无效 0 例 (0% ),总有效率为 100%。
     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 及时减轻病状。 ( 四 )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 :
     取丝瓜子 5g、苦楝子 3g、紫苏子 4g、百部 3g、大黄 6g、乌梅 3g、樱桃根 9g、 土荆芥 3g、无花果根 9g、使君子 6g、石榴根 6g、槟榔 6g、牵牛子 3g、茴香根 9g、红木 香 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 5 ~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 2 :
     取丝瓜子 9g、苦楝子 9g、紫苏子 10g、百部 9g、大黄 12g、乌梅 9g、樱桃根 15g、土荆芥 9g、无花果根 15g、使君子 12g、石榴根 12g、槟榔 12g、牵牛子 9g、茴香根 15g、红木香 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 5 ~ 10g,饭后服用。
     实施例 3 :
     取丝瓜子 7g、苦楝子 6g、紫苏子 7g、百部 6g、大黄 9g、乌梅 6g、樱桃根 12g、 土荆芥 6g、无花果根 12g、使君子 9g、石榴根 9g、槟榔 9g、牵牛子 6g、茴香根 12g、红 木香 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
     用法用量 :口服,一日三次,每次 5 ~ 10g,饭后服用。5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2018920A43申请公布日20110420CN102018920ACN102018920A21申请号201010564495222申请日20101130A61K36/904200601A61K9/14200601A61K9/20200601A61P1/00200601A61P33/1020060171申请人张磊地址250031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师范路25号72发明人张磊54发明名称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57摘要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该中药以丝瓜子、苦楝子、紫苏子、百部、大黄、乌梅、樱桃根、土荆芥、无花果根、使君子、石榴根、槟榔、。

2、牵牛子、茴香根和红木香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组成。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CN102018934A1/1页21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丝瓜子59份、苦楝子39份、紫苏子410份、百部39份、大黄612份、乌梅39份、樱桃根915份、土荆芥39份、无花果根915份、使君子612份、石榴根612份、槟榔612份、牵牛子39份、茴香根915份、红木香91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

3、征为,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丝瓜子7份、苦楝子6份、紫苏子7份、百部6份、大黄9份、乌梅6份、樱桃根12份、土荆芥6份、无花果根12份、使君子9份、石榴根9份、槟榔9份、牵牛子6份、茴香根12份、红木香1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权利要求书CN102018920ACN102018934A1/3页3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一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二背景技术0002蛔虫病是指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其症状表现为脐周围有阵发性腹痛,发作时腹壁柔软,无明显压痛区,食。

4、欲不佳,恶心呕吐,睡觉时有时磨牙等。0003目前,国内外治疗肠道蛔虫病的方法较多,如西医治疗法,常用药有驱蛔灵、左旋咪唑等;如中医治疗法,常用药有乌梅丸、肠虫清等。但是这些药在治愈率、治疗手段、治疗费用等方面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三发明内容0004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配制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0005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6一种治疗肠道蛔虫病的中药,其活性成分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0007丝瓜子59份、苦楝子39份、紫苏子410份、百部39份、大黄612份、乌梅39份、樱桃根915份、土荆芥39份、无花果根915份、使君子612份、石榴根612。

5、份、槟榔612份、牵牛子39份、茴香根915份、红木香915份。0008其优选的各活性成分的重量配比为0009丝瓜子7份、苦楝子6份、紫苏子7份、百部6份、大黄9份、乌梅6份、樱桃根12份、土荆芥6份、无花果根12份、使君子9份、石榴根9份、槟榔9份、牵牛子6份、茴香根12份、红木香12份。0010所述中药为散剂或丸剂。将各种原料清洗干净后,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0011本发明采用的各原料的药用性能如下0012丝瓜子清热,利水,通便,驱虫。主治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下血,痔漏,便秘,蛔虫病;0013苦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乳痈,头癣,冻疮;00。

6、14紫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主治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0015百部润肺止咳,杀虫灭虱。主治新久咳嗽,肺痨,百日咳,蛲虫病,体虱,癣疥;0016大黄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主治食积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说明书CN102018920ACN102018934A2/3页4呕吐等;0017乌梅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生津,安蛔。主治久咳不止,久泻久痢,尿血便血,崩漏,虚热烦渴,蛔厥腹痛,疮痈胬肉;0018樱桃根杀虫,调气活血。主治绦虫,蛔虫,蛲虫病,经闭,劳倦内伤;0019土荆芥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

7、。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咽喉肿痛,跌打损伤,蛇虫咬伤;0020无花果根清肺利咽,解毒消肿。主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瘰疬,筋骨疼痛;0021使君子杀虫,消积,健脾。主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乳食停滞,泻痢;0022石榴根驱虫,涩肠,止带。主治蛔虫,绦虫,久泻,久痢,赤白带下;0023槟榔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截疟。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脚气,水肿,疟疾;0024牵牛子利水,泻下,消积,杀虫。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咳喘,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痔漏便毒等;0025花椒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

8、主治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阳带下,湿疹皮肤瘙痒;0026茴香根温肾和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寒疝,耳鸣,胃寒呕逆。腹痛,风寒湿痹,鼻疳,蛔虫病;0027红木香行气,止痛,活血。主治气滞胃痛,腹痛,风湿痹痛,痛经,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0028配方中,百部、乌梅、无花果根、石榴根主要用于敛肺止咳、涩肠止血、生津安蛔;加配丝瓜子、紫苏子、大黄、槟榔,主要用于清热利水、通便驱虫、降气消痰、破积祛瘀;又配樱桃根、土荆芥、使君子、牵牛子,用于杀虫消积、健脾调气、活血和瘀;再配苦楝子、红木香、花椒、茴香根,用于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温肾和中。0。

9、029临床观察00301临床资料0031本发明人自2006年至今,对256例肠道蛔虫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其中男136例,女120例,年龄在516岁之间。00322治疗方法0033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计算治疗时间,轻度患者服用3天左右,重病患者连服7天即可痊愈。00343疗效判定标准0035治愈症状全部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均为正常。0036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理化检测指标有所改善。0037无效主要理化检测指标与治疗前无变化。00384临床结果0039临床治愈224例875,有效32例125,无效0例0,总有效率为100。说明书CN102018920。

10、ACN102018934A3/3页50040本发明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四具体实施方式0041实施例10042取丝瓜子5G、苦楝子3G、紫苏子4G、百部3G、大黄6G、乌梅3G、樱桃根9G、土荆芥3G、无花果根9G、使君子6G、石榴根6G、槟榔6G、牵牛子3G、茴香根9G、红木香9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0043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0044实施例20045取丝瓜子9G、苦楝子9G、紫苏子10G、百部9G、大黄12G、乌梅9G、樱桃根15G、土荆芥9G、无花果根15G、使君子12G、石榴根12G、槟榔12G、牵牛子9G、茴香根15G、红木香15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0046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0047实施例30048取丝瓜子7G、苦楝子6G、紫苏子7G、百部6G、大黄9G、乌梅6G、樱桃根12G、土荆芥6G、无花果根12G、使君子9G、石榴根9G、槟榔9G、牵牛子6G、茴香根12G、红木香12G,将上述原料清洗干净,打粉混合,制成散剂或丸剂,定量服用。0049用法用量口服,一日三次,每次510G,饭后服用。说明书CN102018920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