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80016108.8
2014.10.01
CN105190379A
2015.12.23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B 5/30申请日:20141001|||公开
G02B5/30
LG化学株式会社
张俊元; 朴文洙; 李大熙; 谢尔盖耶·别利亚夫
韩国首尔
2013.10.01 KR 10-2013-0117084; 2014.10.01 KR 10-2014-0132262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朱梅;徐琳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液晶显示器。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光学膜、复合偏振板以及包括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可以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是,可以有效用于面内切换(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延迟。
1. 一种光学膜,其包括:负双轴延迟层;垂直取向液晶层,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下部;和各向同性层,所述各向同性层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和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之间,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上部,或位于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下部,所述各向同性层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或垂直取向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为0.1以上,且所述各向同性层的厚度在100nm至200nm的范围内。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层位于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下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具有20nm至300nm范围内的面内延迟(Rin)。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具有-400nm至-5nm范围内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具有正波长色散。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负双轴延迟膜是丙烯酸聚合物膜或环烯烃聚合物膜。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和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的总值是20nm以上。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具有正波长色散。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层具有1.5以上的折射率。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层具有1.4以下的折射率。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各向同性层包含氧化铟锡(ITO)、ZnS、氧化钛、硅酮改性的含氟聚合物、氧化硅颗粒或硅材料。12. 一种复合偏振板,其包括偏振片和设置于所述偏振片一侧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光学膜的负双轴延迟层被设置为比垂直取向液晶层接近所述偏振片,并且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慢轴和所述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在80度至100度的范围内。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偏振板,其中,所述光学膜的垂直取向液晶层被设置为比负双轴延迟层接近所述偏振片,并且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慢轴和所述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在170度至190度的范围内。15. 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或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复合偏振板。
光学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典型的显示装置,液晶显示器(LCD)具有含有液晶分子的液晶盒。包含在所述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具有双折射,其根据LCD的观察位置产生光的折射率的差异,从而当观看LCD时,根据观看位置有画面质量下降的问题。考虑到该问题,已经提出各种延迟膜,如能够应用于LCD的光学补偿膜(例如,专利文献1和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第2013-0101327号韩国专利公开申请 专利文献2:第2013-0003070号韩国专利公开申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申请旨在提供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液晶显示器。本申请旨在提供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以及包括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可有效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是,所谓的面内切换(IPS)液晶显示器)。 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示例性光学膜包括负双轴延迟层、垂直取向液晶层和与所述负双轴延迟膜或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差为0.1以上的各向同性层。 除非另外定义,在此使用的术语“折射率”或“延迟”指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的折射率或延迟。此外,就所述各向同性层和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或所述 垂直取向液晶层之间的折射率的差而言,“延迟膜或液晶层的折射率”指平均折射率,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平均值({Nx+Ny+Nz}/3),其将在下文中将描述。 在此使用的术语“负双轴延迟层”可指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满足Nx>Ny>Nz的关系的延迟层。 在以上描述中,所述慢轴方向可指显示在延迟层的平面内的最高折射率的方向,所述快轴方向可指垂直于在延迟层的平面内的慢轴的方向,以及所述厚度方向可指垂直于所述慢轴和快轴的方向。例如,在图1中,当假设延迟层100的X轴方向为慢轴方向时,垂直于此的Y轴方向可以是快轴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X轴和Y轴的Z轴方向可以是厚度方向。 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垂直取向液晶层”可指包含实质上垂直取向的液晶的液晶聚合物层,并且所述聚合物层可显示所谓的+C板性能。在以上描述中,所述+C板性能可指所述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和所述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实质上相同,且所述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大于所述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Nz>Ny)的情况。在以上描述中,所述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和所述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的相同性为实质相同,从而由于制造误差而导致有微小差异的情况也落入实质相同的范畴。此外,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可以包含未垂直取向的一部分液晶,只要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显示+C板性能即可。 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各向同性层”可指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和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全部为实质上相同。在以上描述中,该相同性也为实质相同,从而由于制造误差而导致有微小差异的情况也落入实质相同的范畴。 在所述光学膜中,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可以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下部。此外,所述各向同性层可以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和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之间,位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上部,或位于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下部。图2和3为示例性光学膜的横断面视图,图2显示各向同性层30位于延迟层10和液晶层20之间的情况,并且图3显示所述液晶层20和所述各向同性层30顺序位于所述延迟层10的下部的情况。尽管在图画中未显示,所述各向同性层30可以位于所述延迟层10的上部。 在此使用的术语“上部”和“下部”是在包含在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内的层(如所述延迟层、液晶层、各向同性层等)之间设置相互位置关系的概念,并且不必定意味着相应的层面向上或面向下。 具有上述结构的延迟层可以有效地用作各种液晶显示器的补偿膜,并且尤其是,可以有效地用作能够把在黑暗状态下的倾斜角处产生的漏光减至最小、确保高对比率并且抑制所谓的IPS液晶显示器的色位移的补偿膜。 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包括在所述光学膜中的负双轴延迟层可具有20nm至300nm范围内的面内延迟(Rin)。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面内延迟(Rin)可以是大约25nm以上、30nm以上、35nm以上、40nm以上、45nm以上、50nm以上、55nm以上、60nm以上、65nm以上、70nm以上、80nm以上、90nm以上、100nm以上或110nm以上。此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面内延迟(Rin)可以是大约250nm以下、大约240nm以下、大约230nm以下、大约220nm以下、大约210nm以下、大约200nm以下、大约190nm以下、大约180nm以下、大约170nm以下、大约160nm以下、大约150、大约140或大约130nm以下。利用上述面内延迟(Rin),当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应用于IPS液晶显示器)时,所述光学膜可有效实行所需功能。在此使用的术语“面内延迟”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1来计算。 [表达式1] Rin=d×(Nx-Ny) 在表达式1中,Rin是面内延迟,d是相应层的厚度,Nx是相应层的慢轴方向的折射率(基于550nm的波长),并且Ny是相应层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基于550nm的波长)。 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可具有-400nm至-5nm范围内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可以是大约-350nm以上、-300nm以上、-250nm以上、-200nm以上、大约-150nm以上、-100nm以上、-80nm以上或-60nm以上。此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可以是大约-10nm以下、大约-15nm以下、大约-20nm以下、-25nm以下、-30nm以下、-35nm以下或-40nm以下。利用上述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当应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特别是所述 IPS液晶显示器)时,所述光学膜可有效地实行所需功能。在此使用的术语“厚度方向的延迟”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2来计算。 [表达式2] Rth=d×(Nz-Ny) 在表达式2中,Rin是面内延迟,d是相应层的厚度,Nz是相应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基于550nm的波长),以及Ny是相应层的快轴方向的折射率(基于550nm的波长)。 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可具有所谓的正波长色散(normalwavelengthdispersion)、平波长色散(flatwavelengthdispersion)或反波长色散(reversewavelengthdispersion),并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具有正波长色散。 各种熟知的材料可以用作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显示上述特征的延迟层的各种类型是延迟层相关的领域所熟知的。在实施方式中,所述延迟层可以是聚合物膜。通过在所述聚合物膜上进行拉伸等来提供延迟的方法已知是众所周知的方法。作为聚合物膜,可以使用纤维素膜(如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环烯烃聚合物膜(如聚降冰片烯(PNB)膜)、聚酯膜(如聚碳酸酯(PC)膜)、丙烯酸聚合物膜等。上述聚合物膜可以是单轴或双轴定向的膜以提供延迟。 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考虑到达到所需延迟或应用于产品的可能性,可以确定所述厚度在大约1μm至100μm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可以是大约5μm以上、10μm以上、15以上或大约20μm以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可以是大约90μm以下、大约80μm以下、大约70μm以下、大约60μm以下、大约50μm以下、大约40μm以下或大约30μm以下。 包括在所述光学膜中的垂直取向液晶层是上述包含实质上垂直取向的液晶的液晶聚合物层,其可具有+C板性能。能够显示+C板性能的各种实质上垂直取向液晶聚合物层是熟知的。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上述的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的面内延迟(Rin)实质上是0nm。但是,由于如上所述的制造误差等,甚至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在所述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和所述快轴方 向的折射率(Ny)之间可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因此,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面内延迟(Rin)可以在-10nm至10nm、-5至5nm或-3至3nm的范围内。 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相对于550nm波长的光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具有正值。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确定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在延迟和负双轴延迟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的总值具有正值的范围内。例如,所述总值,即,垂直取向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基于550nm的波长)和负双轴延迟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基于550nm的波长)的总和可以是大于0nm、5nm以上、10nm以上、15nm以上、20nm以上、25nm以上、30nm以上、35nm以上、40nm以上、45nm以上、50nm以上、60nm以上、70nm以上、75nm以上或80以上。所述总和还可以是500nm以下、450nm以下、400nm以下、350以下、300nm以下、260nm以下、230nm以下、200nm以下、180nm以下、160nm以下、140nm以下、120nm以下、100nm以下或90以下。这些范围对于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尤其是,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是重要的。 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厚度方向的延迟的范围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满足上述总值即可,并且例如,可以在大约50nm至500nm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可以是大约100nm以上或110nm以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厚度方向的延迟(Rth)可以是大约450nm以下、大约400nm以下、大约350nm以下、大约300nm以下、大约250nm以下、大约200nm以下或大约150以下。 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可具有所谓的正波长色散、平波长色散或反波长色散,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可具有正波长色散。 如上所述,显示+C板性能的各种垂直取向液晶层是熟知的,并且其具有上述性能的适当类型可以从这些熟知的材料中选择并使用。 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考虑到延迟的所需范围和应用于产品的可能性等确定在适当范围内。 所述光学膜可包括各向同性层。所述各向同性层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或垂直取向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为0.1以上,且厚度在100nm至200nm、100nm至195nm、100nm至190nm、100nm至185nm、100nm至180 nm或100nm至175nm的范围内。当光穿透所述光学膜时,上述各向同性层导致所谓的偏振旋转和薄层干涉,从而可以控制光学膜的全部光学性能适合于液晶显示器(尤其是,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和厚度在光学膜的整体结构(即,包括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和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结构)中是重要的。即,当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和厚度不在上述范围内时,难以将光学膜的光学性能控制为适合于液晶显示器的补偿。 所述各向同性层的与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或垂直取向液晶层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可以是大约0.1以上,并且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大约0.15以上或大约0.2以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差的绝对值可以是大约1以下、大约0.9以下、大约0.8以下、大约0.7以下、大约0.6以下、大约0.5以下、大约0.4以下或大约0.3以下。具有折射率的差在上述范围内且厚度在100nm至200nm范围内的各向同性层可适当控制光学膜的光学性能。 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折射率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折射率的差的绝对值。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折射率可以高于,或者,低于是延迟层或液晶层。在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向同性层可具有高于所述延迟层或液晶层的折射率,并且这里,所述折射率可以在大约1.5以上、大约1.6以上、大约1.7以上或大约1.75以上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射率在上述情况下可以是大约2.5以下、大约2以下、大约1.9以下或大约1.85以下。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各向同性层可具有低于所述延迟层或液晶层的折射率,并且这里,所述折射率可以在大约1.4以下、大约1.35以下或大约1.3以下的范围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折射率在上述情况下可以是大约1.1以上、大约1.2以上或大约1.25以上。 所述各向同性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具有如上所述的折射率并且实质上各向同性即可。例如,当所述各向同性层是高反射层时,所述各向同性层可以是包含氧化铟锡(ITO)、ZnS、氧化钛等的层。此外,当所述各向同性层是低反射层时,所述各向同性层可包含,例如,熟知的硅酮改性的含氟聚合物(如第2006-0148824号美国专利公开申请的硅酮改性的含氟聚合物)、氧化硅颗粒或硅材料(如使用产品名称LSS-2233-10-PST的熟知的材料(由PolymerSystemsTechnologyLimited售卖))等。除了上述材料,任何与光 学膜的平均折射率具有0.1以上的差的折射率并且是各向同性的材料,可以用作各向同性材料层的结构材料。 用上述材料形成各向同性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当所述各向同性层是无机材料层时,可以应用如熟知的溅射、真空蒸镀等方法,或如溶胶-凝胶涂布等方法。当所述各向同性层是有机材料时,可以应用如所谓的iCVD等蒸镀法,或者湿涂法或干涂法。 除了上述所需的延迟层、液晶层和各项同性层,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光学膜可进一步包含其他层。例如,所述光学膜可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液晶层邻近设置的垂直取向层。垂直取向液晶层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任何熟知的垂直取向液晶层。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是复合偏振板。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复合偏振板可包括偏振片和设置于所述偏振片一侧的光学膜。上述偏振板可以是用于液晶显示器(例如,用于IPS液晶显示器)的偏振板。此外,所述偏振板可以是观看者侧偏振板。在此使用的术语“观看者侧偏振板”可指在包括在所述液晶显示器中的偏振板中,设置为更接近观看者侧的偏振板。 应用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偏振板的偏振片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使用熟知的偏振片。例如,所述偏振片可以是其上吸收二色性材料(如碘等)并定向等的聚乙烯醇膜、溶致液晶化合物的涂布层、或包含活性液晶组合物和二色性染料的主客体型(hostguest)液晶组合物。 在复合偏振板的光学膜中,所述负双轴延迟层可以设置为比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接近所述偏振片,或者,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可以设置为比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接近所述偏振片。 在以上描述中,当所述光学膜的负双轴延迟层设置为比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接近所述偏振片时,负双轴延迟层的慢轴和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大约80至100度、大约85至95度或大约90度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当所述光学膜的垂直取向液晶层设置为比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接近偏振片时,负双轴延迟层的慢轴和偏振片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大约170至190度、大约175至185度或大约180度的范围内。所述复合偏振板可以通过控制延迟层的慢轴在上述范围内而有效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尤其是,IPS 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除了所需的上述偏振片和光学膜,所述复合偏振板可进一步包括其他层。例如,所述复合偏振板可包括设置在偏振片的任一侧或两侧的偏振片保护膜。偏振片保护膜的类型没有特别限制。此外,所述复合偏振板不必需包括所述保护膜。例如,当所述光学膜起所述保护膜作用时,所述光学膜可以用作内部保护膜。当所述复合偏振板应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时,在此使用的术语“内部保护膜”可指设置在所述液晶盒和偏振片之间的保护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的是液晶显示器,例如,包括所述光学薄或复合偏振板的IPS液晶显示器。在此使用的术语“IPS液晶显示器”可包括所谓的超级面内切换(SIPS)或边缘场切换(FFS)模式和常规IPS模式的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可至少包括顺序排列的观看者侧偏振板、液晶盒和下侧偏振板。在以上描述中,术语“观看者侧偏振板”可指设置为比下侧偏振板接近所述观看者的偏振板。当包括所述光学膜时,所述光学膜可以设置在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和所述液晶盒之间。 在以上描述中,所述光学膜可具有设置为比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接近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的所述负双轴延迟层,或者,设置为比所述延迟层接近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的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当所述延迟层设置为更接近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时,在所述延迟层的慢轴和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大约80至100度、大约85至95度的范围内,或可以为大约90度。另一方面,当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设置为比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接近所述延迟层时,在所述负双轴延迟层的慢轴和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的光吸收轴之间的角度可以在大约170至190度、大约175至185度的范围内,或可以在大约180度。所述光学膜可以通过控制延迟层的慢轴在上述范围内而有效地应用于液晶显示器(尤其是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 另一方面,当所述液晶显示器包括所述复合偏振板时,所述复合偏振板可以用作在显示器的观看者侧上的偏振板,并且这里,在所述复合偏振板中,所述光学膜可以设置在所述偏振片和液晶盒之间。 包括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器中的其他部件的类型或其排列没 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采用应用于所述液晶显示器领域的常规物件。 例如,当所述液晶显示器是IPS液晶显示器时,所述液晶盒可含有光轴(例如,慢轴)位于与观看者侧偏振板和下侧偏振板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上的水平取向液晶,并且所述液晶可具有正介电各向异性或负介电各向异性。此外,所述观看者侧偏振板和下侧偏振板的光吸收轴可以彼此垂直设置。此外,IPS液晶显示器可以是所谓的O-模式或E-模式液晶显示器,并且因此,在黑暗状态下,含有所述水平取向液晶的液晶盒的光吸收轴(例如,慢轴)可以设置为与所述下侧偏振板的光吸收轴水平或垂直。 有益效果 本申请可提供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是,所谓的面内切换(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补偿的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以及包括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延迟层或液晶层的慢轴、快轴和厚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2和3为显示光学膜的示例性结构的横断面视图。 图4至7各自为显示实施例的光学膜的特征的图。 图8为显示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波长色散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详细描述所述光学膜,但是,不意欲将光学膜的范围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延迟性能评估 使用能够测量16Muller矩阵的Axoscan装置(由Axometrics,Inc.制造)测量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的延迟层或液晶层的根据面内延迟或厚度方向的延迟和波长的延迟性能等。无需基于550nm波长的光测量根据波长、面内延迟或厚度方向的延迟的延迟性能。根据制造商的指南,使用Axoscan装 置测量16Muller矩阵,从而提取延迟。 2.层厚度评估 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根据制造商的指南,使用从Filmetrics,Inc.可得到的F20装置测量样本的厚度(如各向同性层等的厚度)。 实施例1 作为负双轴延迟层,垂直取向层形成在丙烯酸聚合物膜(厚度:大约25μm,和折射率:大约1.51)的一个表面上,所述丙烯酸聚合物膜通过熟知的方法具有大约120nm的面内延迟(基于550nm的波长)和大约-45nm的厚度方向的延迟(基于550nm的波长),使可以垂直取向的活性液晶化合物(活性液晶元:RM)在所述垂直取向层上定向并聚合,从而形成具有大约+130nm的厚度方向的延迟的垂直取向层(折射率:大约1.55)。随后,使用熟知的溅射法将氧化铟锡(ITO)层设置于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上,并且形成具有大约1.8的折射率和大约100nm的厚度的各向同性层。此后,将熟知的基于聚(乙烯醇)(PVA)的吸收性偏振片贴附到其上未形成丙烯酸聚合物膜的垂直取向液晶层的表面,以便偏振片的光吸收轴垂直于丙烯酸聚合物膜的慢轴,从而制备复合偏振板。将所述复合偏振板贴附到IPS模式液晶盒作为观看者侧偏振板,从而制备液晶显示器。除了复合偏振板,所制备的液晶显示器顺序包括与其上设置有复合偏振板的侧面相对的液晶盒的侧面上的下侧偏振板和背光单元,并且复合偏振板和下侧偏振板的光吸收轴彼此垂直。液晶盒包含水平取向液晶,面内延迟在大约295nm的范围内,并且在黑暗状态下,水平取向液晶的慢轴与复合偏振板的光吸收轴垂直。图4是在倾斜角下利用从ELDIM可得到的EZcontrast160R获得的复合偏振板的在倾斜角下的色位移的图像,并且光学膜(丙烯酸膜、垂直取向液晶层和ITO层的层压体)的波长色散在图8中显示。在图4和8中,可以确定所述层压体或复合偏振板显示出和所谓的反波长色散相等的优异的波长色散和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参考图8,如可以从图表中的重叠线看到的,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1和其他实施例中的波长色散被确定为相似的。此外,如可以从图表中的重叠线看到 的,以下将描述的实施例3和4的线被确定为相似的,而与实施例1的图案不同。 实施例2 除了将具有大约143nm厚度的ITO层形成在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上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图5是使用ELDIM的EZcontrast160R测量的复合偏振板的在倾斜角下的色位移的图像,并且光学膜(丙烯酸膜、垂直取向液晶层和ITO层的层压体)的波长色散在图8中显示。在图5和8中,可以确定所述层压体或复合偏振板显示出和所谓的反波长色散相等的优异的波长色散和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 实施例3 除了将具有大约154nm厚度的ITO层形成在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上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图6是使用从ELDIM可得到的EZcontrast160R测量的复合偏振板的在倾斜角下的色位移的图像,并且光学膜(丙烯酸膜、垂直取向液晶层和ITO层的层压体)的波长色散在图8中显示。在图6和8中,可以确定所述层压体或复合偏振板显示出和所谓的反波长色散相等的优异的波长色散和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 实施例4 除了将具有大约170nm厚度的ITO层形成在所述垂直取向液晶层上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图7是使用从ELDIM可得到的EZcontrast160R测量的复合偏振板的在倾斜角下的色位移的图像,并且光学膜(丙烯酸膜、垂直取向液晶层和ITO层的层压体)的波长色散在图8中显示。在图7和8中,可以确定所述层压体或复合偏振板显示出和所谓的反波长色散相等的优异的波长色散和观察角度的 补偿效果。 对比实施例1 除了在丙烯酸聚合物膜上直接形成具有大约200nm厚度的ITO层而不形成垂直取向层和垂直取向液晶层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方式测量其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但是没有显示适当的补偿效果,并且在倾斜角度下产生严重的漏光。 对比实施例2 除了在垂直取向液晶层上未形成ITO层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方式测量其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但是没有显示适当的补偿效果,并且在倾斜角度下产生严重的漏光。 对比实施例3 除了在垂直取向液晶层上形成具有大约90nm厚度的ITO层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方式测量其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但是没有显示适当的补偿效果,并且在倾斜角度下产生严重的漏光。此外,如图8所示,显示波长色散与所谓的正波长色散相似,从而可以预期无法适当地实现补偿。 对比实施例4 除了在垂直取向液晶层上形成具有大约210nm厚度的ITO层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IPS液晶显示器。以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方式测量其观察角度的补偿效果,但是没有显示适当的补偿效果,并且在倾斜角度下产生严重的漏光。此外,如图8所示,显示波长色 散与所谓的正波长色散相似,从而可以预期无法适当地实现补偿。 附图标记 100:延迟层 10:延迟层 20:液晶层 30:各向同性层
《光学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膜.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光学膜、复合偏振板和液晶显示器。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光学膜、复合偏振板以及包括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光学膜或复合偏振板可以用于各种液晶显示器,尤其是,可以有效用于面内切换(IPS)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延迟。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