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车体外形修复车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货车车体外涨部分修整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检测修整功能的液压式车体修复车。
背景技术
随着列车重载和高速化得不断发展,货运列车在制动时,装载货物对货车车体频繁撞击,列车车体破损严重,并多处出现变形。现阶段铁路货车车体修复基本上使用两种方式,一为采用固定式大型车体修复设备,这种方式虽在工作过程中效率高,但是由于这种方式必须将变形的货车牵引至指定位置,在实际应用中较为麻烦和繁琐;另一种为,通过人工方式通过气焊的方式将车体加热并通过重物撞击的方式进行变形车体的修复,这种方法效率低,且修复效果差,不利于车辆段大批量的维修作业且存在安全隐患,难以满足铁路高速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工作效率高、校正效果好并且使用灵活的铁路货车车体外形修复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铁路货车车体外形修复车,由承载车和车体车体修复机成,所述车体修复机有三组相同的机架组成。
机架主体由上拉臂、修复油缸支撑立梁、上横梁摆动油缸、修复油缸、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修复机基座框架组成。
所述车体修复机每个机架下部设置有下拉臂,所述下拉臂的前端设置有下拉钩,车体修复机设置修复油缸支撑立梁,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的上端与上拉臂铰接,所述上拉臂的前端设置有上拉钩;所述上拉臂的后端与上拉臂摆动油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的前侧设置有修复油缸。所述修复油缸与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垂直,所述修复油缸的缸体侧面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相连,通过调节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活塞杆的长度调节修复油缸的高度;所述下拉臂和基座框架之间有移动导轨,所述移动导轨上设置有导轨制动器。司机操作者将车停放至要修复的位置,操作者通过液压控制杆来驱动调节修复机,首先通过高度调节油缸调节机架高度,然后调节摆动油缸使上拉臂勾住被修复的车体上横梁,继而通过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拉动修复油缸定位到需要修复的地方,最后通过修复油缸进行车体变形面的调整,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机架的横向位移监控修复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支撑立梁其整体固定在修复机基座框架上,其上端与修复机上拉臂通过连接销轴连接,修复油缸后座支撑在该立梁的侧面,并沿立梁可以上下移动,该立梁用来连接上横梁与车体修复机基座框架,并支撑修复油缸产生的反向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的上横梁摆动油缸其尾部固定在修复油缸支撑立梁上,油缸前端连接修复机上拉臂,油缸动作带动修复机上拉臂沿支撑立梁上端摆动。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是安装在修复油缸支撑立梁一侧,该油缸可以沿修复油缸支撑立梁由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驱动上下移动,其前端为车体接触顶头,用来支顶车体将车膨胀部位恢复原形。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其尾端固定在修复机基座框架上,其上部通过钢丝绳与立梁上端滑轮与修复油缸连接,操作者通过承载车液压系统控制该油缸来调节修复油缸高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透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透视图;
根据附图,给出以下附图标记:
1-车体修复机;2-承载车;10-机架;110-上拉钩;11-上拉臂; 12-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3-上拉臂摆动油缸;14-修复油缸;15-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16-修复机基座框架;17-下拉臂;170-下拉钩;18-高度调节油缸;19-直线轨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铁路货车车体外形修复车,由承载车(2)和车体修复机(1)构成,所述车体修复机有三组相同的机架(10)组成。
机架主体由上拉臂(11)、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上拉臂摆动油缸(13)、修复油缸(14)、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15)、修复机基座框架(16)组成。
所述车体修复机每个机架下部设置有下拉臂(17),所述下拉臂的前端设置有下拉钩(170),机架(10)上有修复油缸支撑立梁,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的上端与上拉臂(11)铰接,所述上拉臂(11)的前端设置有上拉钩(110);所述上拉臂(11)的后端与上拉臂摆动油缸(1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的前侧设置修复油缸(14)。所述修复油缸(14)与所述修复油缸支撑立梁垂直(12),所述修复油缸(14)的缸体侧面通过钢丝绳与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相连,通过调节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15)活塞杆的长度调节修复油缸的高度;所述下拉臂(17)和基座框架(16)之间有直线导轨(19),所述直线导轨(19)上设置有导轨制动器。司机操作者将车停放至要修复的位置,操作者通过液压控制杆来驱动调节修复机,首先通过高度调节油缸(18)调节机架高度,然后通过调节轨道(19)上的下拉臂(17),使下拉钩(170)钩住货车车体下部,然后调节摆动油缸(13)使上拉钩(110)勾住被修复的车体上横梁,继而通过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15)拉动修复油缸(14)定位到需要修复的地方,最后通过修复油缸进行车体变形面的调整,通过位移传感器监测机架(10)的横向位移监控修复效果。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其整体固定在修复机基座框架(16)上,其上端与修复机上拉臂(11)通过连接销轴铰接,修复油缸(14)后座支撑在该立梁的侧面,并沿立梁可以上下移动,该立梁用来连接上横梁与车体修复机基座框架(16),并支撑修复油缸(14)产生的反向作用力。
优选地,所述的上横梁摆动油缸(13)其尾部固定在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上,油缸前端连接修复机上拉臂(11),油缸动作带动修复机上拉臂(11)沿支撑立梁上端摆动。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14)是安装在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一侧,该油缸可以沿修复油缸支撑立梁(12)由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缸(15)驱动上下移动,其前端为车体接触顶头,用来支顶车体将车膨胀部位恢复原形。
优选地,所述的修复油缸高度调节油(15)其尾端固定在修复机基座框架(16)上,其上部通过钢丝绳与立梁上端滑轮与修复油缸(14)连接,操作者通过承载车液压系统控制该油缸来调节修复油缸(14)高度。
优选地,所述承载车(2)采用3吨以上吨位的内燃车或者电瓶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