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16963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5115067.7

申请日:

1995.08.04

公开号:

CN1133361A

公开日:

1996.10.16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D02G3/00; D01H7/90; D01H4/08

主分类号:

D02G3/00; D01H7/90; D01H4/08

申请人:

帕利特克斯计划有限公司;

发明人:

U·巴尔豪森; G·斯皮克斯; W·吕滕

地址:

联邦德国克雷费尔德

优先权:

1994.08.06 DE P4427876.4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辛;蔡民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合股线的生产方法,是通过至少两个设在一锭子转杯(2)中的自由端纺纱装置(10)来生产单纱,单纱被引到位于锭子转杯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点(18),并在中心点后的卷绕机构中作为合股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容纳着纺纱装置(10)的锭子转杯的负压腔室(20)内,通过锭子转杯(6)的空心轴建立一个负压以便把开松的纤维材料通过喂入通道(14)输送给纺纱装置,纤维材料事先藉助一所连接的喂送装置输送到在锭子转杯中所存在的、形成一纤维材料缓冲器的环状通道中。本发明还涉及一实施此方法的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其中藉至少两个在一锭子转杯(2)中 相邻设置的纺纱装置(10、110)来生产各自的单纱,该单纱被共同 引导到位于锭子转杯轴延伸线上的中心点(18、118),并在其后面 的卷绕机构中作为合股线被卷绕在一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一 容纳着纺纱装置(10、110)的锭子转杯的负压腔室(20、120)内通 过锭子转杯(6、106)的空心轴建立一负压,以便通过设在锭子转 杯中的纤维材料喂入通道(14、114)将开松的纤维材料输送到纺 纱装置中,纤维材料是事先藉所连接的纤维材料喂入装置而喂入 到构成一纤维材料缓冲器的、位于锭子转杯内的纤维材料喂送环 状通道中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用的纺纱装置是自由端 纺纱杯,一纤维材料喂送通道通入该纺纱杯。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被输送到 一设在锭子转杯(6)外圆周上的环送通道(11.1)内,它被一静止 的圆筒形外壳(2)所包围,并在轴向藉缝隙密封或迷宫密封(13、 13′)予以密封。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被输送到 设置在锭子转杯(106)上部前端侧的一个环状通道(111.1)中。
5: 生产合股线的装置,它在一锭子转杯(6、106)中至少具有 两个相邻设置的自由端纺纱装置(10、110),在位于锭子转杯轴的 延伸线上有一中央环孔(18、118)用来共同引导在纺纱装置中所 生产的单纱(a),并通过在中央环孔后面的卷绕机构把合股线卷 绕成筒子,其特征在于,锭子转杯(6、106)具有一接到一抽吸源的 空心轴(7、107)用来在容纳着纺纱装置(10、110)的锭子转杯的负 压腔室(20、120)内产生一负压,并具有通到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 维材料喂入通道(14、114),它的逆流而上的端口是从锭子转杯中 所存在的纤维材料喂送的环状通道(11.1、111.1)中引出的,环状 通道上至少连接一个纤维材料喂入装置,经过锭子转杯(6、106) 紧跟着纺纱装置(10、110)的是单纱的拉出通道(12、112)。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是 以与锭子转杯相反方向而驱动的自由端纺纱杯,纤维材料喂入通 道通入该纺纱杯,在纺纱杯轴的延伸线上设有单纱的牵拉通道通 入锭子转杯。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锭子转杯(6)设 在一静止的圆筒形外壳(2)内,外壳同锭子转杯一起对纤维材料 喂送的环状通道(14)进行限位,而且外壳上至少设有一向环状通 道开启的纤维材料喂入口(15)。
8: 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状通道(14)是设 在锭子转杯(6)的外圆周上,并在轴向密封。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环状通道(14) 的密封,在锭子转杯(6)的外壁与外壳(2)的内壁之间设有缝隙密 封或迷宫密封(13、13′)。
10: 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缝隙密封或迷宫密 封(13、13′)在锭子转杯(6)与外壳(2)之间的缝隙的圆周方向设 有反向的螺旋线,并相对于环状通道具有逆向的螺距。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状通道 (118)设在负压腔室(120)上方的锭子转杯(106)的端盖(111)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纱牵拉通道相 对于锭子转杯轴向里和向上倾斜地通过端盖(111)而通入两根单 纱共同的、位于端盖中央的牵拉通道(125),牵拉通道(125)的一 小部分被环状通道(111.1)所包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喂 入通道(114)从环状通道(111.1)出发向外和向下倾斜而通入最 好作为自由端纺纱装置结构的纺纱装置(110)中。 14.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纺纱装置(10、110) 由电动机驱动。
11: 1)内,它被一静止 的圆筒形外壳(2)所包围,并在轴向藉缝隙密封或迷宫密封(13、 13′)予以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被输送到 设置在锭子转杯(106)上部前端侧的一个环状通道(111.1)中。 5.生产合股线的装置,它在一锭子转杯(6、106)中至少具有 两个相邻设置的自由端纺纱装置(10、110),在位于锭子转杯轴的 延伸线上有一中央环孔(18、118)用来共同引导在纺纱装置中所 生产的单纱(a),并通过在中央环孔后面的卷绕机构把合股线卷 绕成筒子,其特征在于,锭子转杯(6、106)具有一接到一抽吸源的 空心轴(7、107)用来在容纳着纺纱装置(10、110)的锭子转杯的负 压腔室(20、120)内产生一负压,并具有通到自由端纺纱装置的纤 维材料喂入通道(14、114),它的逆流而上的端口是从锭子转杯中 所存在的纤维材料喂送的环状通道(11.1、111.1)中引出的,环状 通道上至少连接一个纤维材料喂入装置,经过锭子转杯(6、106) 紧跟着纺纱装置(10、110)的是单纱的拉出通道(12、112)。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自由端纺纱装置是 以与锭子转杯相反方向而驱动的自由端纺纱杯,纤维材料喂入通 道通入该纺纱杯,在纺纱杯轴的延伸线上设有单纱的牵拉通道通 入锭子转杯。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锭子转杯(6)设 在一静止的圆筒形外壳(2)内,外壳同锭子转杯一起对纤维材料 喂送的环状通道(14)进行限位,而且外壳上至少设有一向环状通 道开启的纤维材料喂入口(15)。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状通道(14)是设 在锭子转杯(6)的外圆周上,并在轴向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环状通道(14) 的密封,在锭子转杯(6)的外壁与外壳(2)的内壁之间设有缝隙密 封或迷宫密封(13、13′)。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缝隙密封或迷宫密 封(13、13′)在锭子转杯(6)与外壳(2)之间的缝隙的圆周方向设 有反向的螺旋线,并相对于环状通道具有逆向的螺距。 11.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环状通道 (118)设在负压腔室(120)上方的锭子转杯(106)的端盖(111)内。
12: 根据权利要求11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单纱牵拉通道相 对于锭子转杯轴向里和向上倾斜地通过端盖(111)而通入两根单 纱共同的、位于端盖中央的牵拉通道(125),牵拉通道(125)的一 小部分被环状通道(111.1)所包围。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材料喂 入通道(114)从环状通道(111.1)出发向外和向下倾斜而通入最 好作为自由端纺纱装置结构的纺纱装置(110)中。
14: 根据权利要求5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纺纱装置(10、110) 由电动机驱动。

说明书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和装置,藉助它能在一道工序中从开松的纤维材料直接在纺纱之后来生产最终的合股线。

    这种联合的或整体化的纺制合股线方法在DD-78 710和JA-4-240 226A1中已有所知。在此方法中用两个相邻设置在一锭子转杯中的自由端纺纱杯来生产各自的单纱,紧接着在锭子转杯旋转的情况下把单纱引导到一位于锭子转杯轴延伸线上的中心点上,随后作为加工完毕的合股线通过一卷绕机构卷绕在一筒子卷装上。

    上述两个文献包括有关把开松的纤维材料输送到纺纱装置的一般提示,即纤维到纺纱装置的输送应藉特别的气动方法来实现,一般是通过在转杯腔室中所产生的负压来实现的,如在DE 2615 505 Al中对一单独地纺纱杯所述,但并未指明在方法和结构上的具体解决办法。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下述内容为基础的:即对前面所提到的那种方法和装置在方法上和结构上提供把开松的纤维材料输送到纺纱装置区域内的措施。

    为了解决此任务,可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在结构方面可采用权利要求5的特征来解决所提出的任务。

    从属权利要求2和3以及权利要求6~14涉及了其他的一些特征。

    本发明可根据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表示按本发明装置的轴向剖面图。

    图2大致以对比的图示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变形实施例。

    按照图1,在作为图中别无另外表示的纺纱捻线机的一部分的锭轨1上装有一固定的圆筒外壳2,它具有一个上部外壳2.1和一个下部外壳2.2,中间有一隔墙2.3。下部外壳2.2的下端由筒底3所封闭。在中间隔墙2.3和筒底3的开口中设有轴承4和5用来支承锭子转杯6的一根空心轴7。空心轴7上装有一筒体8,其中藉助轴承9以两个相同的轴相邻地设置两个可旋转的自由端纺纱杯10形式的纺纱装置。筒体8的上端由端盖11所封闭,它的上面在纺纱杯10的轴的延伸线上设有单纱的拉出通道12,它在图1和图2中仅表示出其中之一,以便说明,如果不用两个纺纱杯10也可采用更多的纺纱杯,例如以角距离120°设置的三个纺纱杯。端盖11对在简体8的上部容纳着纺纱杯10的负压腔室20进行限位,该负压腔室通过空心轴7接到一图中未表示的负压源。

    在锭子转杯6的端盖11的外圆周上设有一环状通道11.1,它在径向的外侧是由上部外壳2.1来限位的。为了对纺纱杯端盖11的外圆周与上部外壳2.1的内壁之间的环状通道11.1进行密封起见,设置了缝隙式密封或迷宫式密封13和13′,它在锭子转杯与上部外壳2.1之间的缝隙的圆周方向具有反向的螺纹线,并且相对于环状通道具有逆向的螺距。

    上部外壳2.1至少设有一个通入环状通道11.1的纤维材料喂入口15,它接到一图中未表示的纤维材料开松装置,以便按箭头f1的方向把经开松的纤维材料送入环状通道11.1。从环状通道11.1有一纤维材料喂入通道14通到各纺纱杯10之内。

    锭子转杯6可由一电动机,例如通过示意表示的电动机定子部分16.1和其转子部分16.2按箭头f2的方向进行驱动。

    相对于与锭子转杯6的旋转方向相反的纺纱杯10的驱动同样是藉电动机,例如通过电动机定子部分17与在纺纱杯中同它面对面设置的相应的转子部分来实现的。电能的输送可用通常的方式,例如通过滑环来实现。

    当锭子转杯6在旋转中和纺纱杯10在相反方向旋转的过程中,在负压腔室20内所建立的负压的影响下,开松的纤维材料沿着环状通道和通过纤维材料喂入通道14而输入纺纱杯10内,并在每一纺纱杯10的区域内生产出单纱“a”。这些单纱向上通过单纱拉出通道12而抽出并一同引导到一形成中心点的中心环孔或导纱环孔18以形成一合股线“b”,它由一如在倍捻锭子中通常所用的牵拉机构卷绕到一合股线筒子上。

    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锭子转杯106的端盖111的上部区域内具有一环状通道111.1。因此,通过环状缝隙111.2喂入的纤维在离心力作用下向环状通道111.1的外壁靠近,并在这里保持整齐地排列,然后藉锭子空心轴107和负压腔室120内所建立的负压流通过环状通道和纤维材料喂入通道114而喂入纺纱杯110。

    从纺纱杯110引出的单纱拉出通道112是相对于锭子转杯轴向上而向里倾斜的,并通过端盖111而汇入位于端盖111中央的、两根单纱所共用的抽出通道125,它有一小段距离被环被通道111.1所包围。在抽出通道125上装有一中央环孔或导纱环孔118。纤维材料喂入通道114从环状通道111.1出发向下和向内倾斜,并通过其出口114.1而注入纺纱装置110中。

    在图2中所示锭子的其他结构元件与图1相一致,因此在这里不再单独说明。

    在图1和2的实施方式中,环状通道11.1或111.1对喂入的纤维具有一缓冲或中间存储的功能。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合股线的方法和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合股线的生产方法,是通过至少两个设在一锭子转杯(2)中的自由端纺纱装置(10)来生产单纱,单纱被引到位于锭子转杯轴延伸线上的一个中心点(18),并在中心点后的卷绕机构中作为合股线卷绕在筒子上,其特征在于,在容纳着纺纱装置(10)的锭子转杯的负压腔室(20)内,通过锭子转杯(6)的空心轴建立一个负压以便把开松的纤维材料通过喂入通道(14)输送给纺纱装置,纤维材料事先藉助一所连接的喂送装置输送到在锭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纱线;纱线或绳索的机械整理;整经或络经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