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金属管局部径向收缩的工艺 本发明属金属型材轧制行业,金属管模压成型技术领域。
在建筑业、轻工及家具制造业中,支撑件与结构件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带有装饰作用的杆件,如将金属管加工成波纹型、竹节型、花瓶型等等形状。具体地说,也就是使金属管在局部上径向收缩。在“以钢代木”发展趋势的今天,如何采用简便而先进的加工方法使金属管具有上述塑性,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质量,赢得市场的关键所在。
经过技术市场和相关技术领域及文献的调查,发现目前使金属管按前述形状靠模成型的工艺方法主要是气胀、液胀和旋压。气胀、液胀工艺方法是将要加工成型的金属管两端密封后通入带压力的气体或液体,再经外部定型靠压而使其径向上产生收缩。旋压方法是将金属管固定在车床上夹紧,然后在刀头安装仿形的同步跟刀装置,通过外力对金属管局部挤压而使其局部径向收缩。无论是液胀、气胀、还是旋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必须用专用设备和专用辅助工具,工艺过程复杂,操作难,加工成型的金属管生产成本高。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使金属管局部径向收缩工艺方法存在的需专用设备,生产成本高的不足之处而公开一种利用普通加工设备、加工方法简单易操作的金属管局部径向收缩的新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手段来实现的:
将下模固定的置放在冲床的工作台上,被加工的金属管放在下模内,通过联接在冲床冲头上的上模找准下模进行冲压,使模腔内的金属管靠模成型。上、下模具的模腔为对称形状,模腔沿轴心线每一个横截面所形成的内模线具有如下特征:模线两端点地直径距离为金属管原始直径的1.1倍以上;正中有一段与金属管成型尺寸相同的圆弧;内模线端点与圆弧线端点的一段线段,既可是曲线,也可是直线,正中圆弧段的弦高h小于该圆弧的半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内容。
图1为本发明纵向剖视图;
图2为沿模腔轴心线A-A横截面的视图;
图3为A-A剖面的简单示图;
图示标号为:1-金属管;2-上模;3-下模;4-冲头;5-工作台。
冲压金属管(1)的模具由上模(1)和下模(2)组成,上、下模具的模腔完全对称,下模具先固定在冲床的工作台(5)上,将金属管(1)放在模腔内,上模具联接在冲床的冲头(4)上,上、下模的模腔要对准,工作时,冲头(4)带动上模向下进行冲压,金属管在上、下模腔的冲击下靠模而达到局部径向收缩的目的。
基于一般的考虑,要使金属管局部产生径向收缩,采用冲压手段是不可行的,总会想到受冲击的金属管在冷压状态下会产生裂纹或者起皱,本发明工艺,克服偏见,采用普通冲床作为加工手段,便能达到使金属管径收缩的目地。
在冲击手段中、上、下模具模腔的设计相配合显得很重要,模具材料选用45号钢。利用电火花或仿形铣等机床控模腔,整个模腔是一个柱形的曲面,由上、下模组合而成,曲面在沿轴心线方向上要满足金属管(1)的外部成型尺寸,而沿轴心线的横截面,又要保证使金属管局部在一次一次的冲击下逐步受到模腔挤压而产生径向收缩,由于金属管在纵向上有波形,横向上就必须在每一个截面要求模腔形成的内模线具有下列性质:内模线的两端点aa直线距离是需加工的金属管原始直径的1.1倍以上例如1.2,以使金属管有足够有弹性变形空间:内模线正中有一段与金属管成型尺寸相同的圆弧,如图3中和CC,该圆弧的弦高h小于圆弧半径,为的是每冲压一次金属管靠模成型的一段能够恰好根据冲击力贴模:内模线端点与圆弧线端点的一段连线既可是曲线、也可是直线。本实施例采用的是曲线。选取的是渐开线开始的一段。
加工时,操作者将金属管置于下模腔上,开动冲床使冲头带动上模向下冲击,每冲击一次,转动金属管一个角度,使其局部径向收缩在冲击过程中逐渐完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优点:
1、勿须采用专用设备,生产成本低。
2、加工过程简单,易于工人操作。
3、加工的金属管径向收缩均匀,表面质量光滑,无皱折。
4、此工艺方法加工成型的金属管产品,成品率高,比液胀、气胀和旋压等工艺方法高,可由现有技术的68%左右提高到8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