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16074 上传时间:2018-02-1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2383.4

申请日:

1996.10.14

公开号:

CN1151390A

公开日:

1997.06.11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公开|||

IPC分类号:

C05D11/00; C05G1/00

主分类号:

C05D11/00; C05G1/00

申请人:

刁苓荻;

发明人:

刁苓荻; 杨剑波

地址:

650032云南省昆明市大观路云南省民委民族工作队杨剑波收转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云;欧阳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硅复合肥料,特别是含可溶性硅酸及硅胶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肥是将金属高炉冶炼的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与硫酸反应,生成含可溶性硅酸及硅胶、钙盐、镁盐、铝盐,再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加入农肥混合而成。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其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中含可溶性硅、钙、镁、铝,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较多,效果迅速,使用后土地疏松。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硅复合肥,其特征是采用的原料是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 融玻璃体肥料与硫酸反应的生成物和农肥,混合而成的复合肥中含有5~ 20%的可溶性硅酸及硅胶(SiO2.nH2O),2~12%的可溶性钙盐 (CaSO4.2H2O),1~10%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 ~5%的可溶性铝盐〔Al2(SO4)3.xH2O〕。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复合肥,其特征是所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为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3、一种硅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 (1)取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将其烘干,磨细至 80~100目; (2)在配酸槽中将浓硫酸(d=
2: 84)缓缓注入水中,配成所需浓 度(50~90%),乘热与炉渣搅拌进行化学反应,炉渣的用量以其检测的 碱度计算; (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根据农作物对 PH值的适应情况,用碱性肥料中和; (4)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于混合器中加入农肥、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 节剂搅拌混合均匀,成型造粒,包装。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硫酸与炉渣的反 应中,应多加入硫酸计算用量的0.2~0.5%,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以是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当制备成有机复合 肥时,有机物应先与炉渣搅拌混合均匀,再与硫酸反应。
3: nH2O),2~12%的可溶性钙盐 (CaSO4.2H2O),1~10%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 ~5%的可溶性铝盐〔Al2(SO4)
4: xH2O〕。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复合肥,其特征是所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为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3、一种硅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 (1)取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将其烘干,磨细至 80~100目; (2)在配酸槽中将浓硫酸(d=1.84)缓缓注入水中,配成所需浓 度(50~90%),乘热与炉渣搅拌进行化学反应,炉渣的用量以其检测的 碱度计算; (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根据农作物对 PH值的适应情况,用碱性肥料中和; (4)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于混合器中加入农肥、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 节剂搅拌混合均匀,成型造粒,包装。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硫酸与炉渣的反 应中,应多加入硫酸计算用量的0.2~0.5%,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以是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当制备成有机复合 肥时,有机物应先与炉渣搅拌混合均匀,再与硫酸反应。
5: 2H2O),1~10%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 ~5%的可溶性铝盐〔Al2(SO4)3.xH2O〕。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复合肥,其特征是所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为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3、一种硅复合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 (1)取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将其烘干,磨细至 80~100目; (2)在配酸槽中将浓硫酸(d=1.84)缓缓注入水中,配成所需浓 度(50~90%),乘热与炉渣搅拌进行化学反应,炉渣的用量以其检测的 碱度计算; (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根据农作物对 PH值的适应情况,用碱性肥料中和; (4)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于混合器中加入农肥、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 节剂搅拌混合均匀,成型造粒,包装。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硫酸与炉渣的反 应中,应多加入硫酸计算用量的0.2~0.5%,混合加入的农肥可以是尿素、 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硅复合肥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当制备成有机复合 肥时,有机物应先与炉渣搅拌混合均匀,再与硫酸反应。

说明书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硅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特别是含可溶性硅酸及硅胶的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目前,虽然我国已广泛生产和使用复合肥料,但大多数都是只含氮、磷、钾,所含的植物需要的养分不够全。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硅、钙、镁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要素,因此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开始使用硅肥及含硅钙镁的肥料,但这些肥料都属于迟效性肥,其肥效相当缓慢,成本相对显得较高,且会使土地板结,因此不易推广普及。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硅复合肥料及其生产方法,其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含可溶性硅、钙、镁、铝及氮、磷、钾等元素,营养成份较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硅复合肥采用的原料是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与硫酸反应的生成物和农肥,混合而成的复合肥中含有5~20%的可溶性硅酸及硅胶(SiO2.nH2O),2~12%的可溶性钙盐(CaSO4.2H2O),1~10%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5%的可溶性铝盐〔Al2(SO4)3.xH2O〕。混合加入的农肥可采用富含氮、磷、钾的肥料,如尿素、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

    生产本硅复合肥的工艺步骤是:(1)取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将其烘干,磨细至80~100目;(2)在配酸槽中将浓硫酸(d=1.84)缓缓注入水中,配制所需的浓度(50~90%),乘热与炉渣搅拌进行化学反应,炉渣的用量以其检测地碱度计算;(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根据农作物对PH值的适应情况,用碱性肥料中和;(4)根据农作物的需要,于混合器中加入农肥、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搅拌混合均匀,成型造粒,包装。

    在使硫酸与炉渣的反应过程中,应在硫酸完全参与反应的计算用量基础上,多加0.2~0.5%,以便使化学反应完全。硫酸与炉渣反应之后,混合加入的含氮、磷、钾的农肥可以采用尿素、硝铵、硫酸钾、氯化钾、磷铵和有机物。如果要加入有机物而制备成有机复合肥时,有机物应先与炉渣搅拌混合均匀,同时与硫酸反应。

    冶炼金属的高炉水淬炉渣一般是废弃不用,或被利用来制备水泥,价格相当便宜,其中富含大量不溶于水的SiO2、CaO、MgO、Al2O3,当加入硫酸后,可转化为可溶的SiO2.nH2O、CaSO4.2H2O、CaSO4.1/2H2O、MgSO4.7H2O、Al2(SO4)3.xH2O等含结晶水的化合物,从而变为可溶性的速效养分,再配以含氮、磷、钾的肥料及其它的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可成为所含成份全面,效果显著的复合肥。其中硅元素可起到支撑细胞壁,防止水稻发生稻瘟病及立枯病,防止植物倒伏,增加产量的作用;钙元素是形成细胞壁的重要元素,可防止植物的倒伏,使植物籽粒饱满,增加产量;镁元素植物生成叶绿素不可缺少的元素,叶绿素充足可有利于氮、磷、钾等营养物质的吸收,防止植物的白化病。

    在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的配酸过程中,会产生热量,稀释后的硫酸在与炉渣反应时又会产生热量,激烈的放热反应会产生蒸发,因此应比计算用量多加入一些稀硫酸。由于蒸发及结晶水化合物的生成,最终得到的产品中所含的水分已不太多,故不需要加以烘干处理,从而可减少设备,简化工艺,进一步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充分利用价格低廉的水淬炉渣,以较简单的工艺和较少的设备,制备出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硅、钙、镁、铝元素的复合肥,使肥料中的营养成份全面,施用肥效较快,产品成本较低,同时也为高炉水淬炉渣开辟了除制造水泥外的又一广阔途径。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对其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茶叶专用复合肥

    (1)取450~650Kg磨细至100目的水淬炉渣,将其烘干待用;(2)在配酸槽中将125升d=1.84的浓硫酸缓缓注入180Kg水中,配成稀硫酸,乘热与炉渣搅拌进行化学反应;(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用碱性肥料钙镁磷肥中和至PH=5~6,得到半成品;(4)于混合器中按以下比例与农肥及微量元素搅拌混合均匀,488Kg半成品、237Kg尿素、125Kg磷酸一铵、120Kg硫酸钾和30Kg含锌、硼、铜、稀土的微量元素,最后成型造粒,包装。

    本复合肥中N∶P2O5∶K2O=12∶5∶6,其中并含12%的可溶性硅酸及硅胶(SiO2.nH2O),6%的可溶性钙盐(CaSO4.2H2O),2%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3%的可溶性铝盐〔Al2(SO4)3.xH2O〕,3%的微量元素。经楚雄州双柏县雨龙茶厂组织试验,与茶桑复合肥相比较,茶叶萌芽早、出芽齐、幼芽健壮、不发病,比不施用肥料组增产166.8%,比对照组增产21.6%。

    实施例2:水稻专用复合肥

    (1)取经过机械脱水且含40%水分的有机物192Kg(配制高浓度和中浓度养分的复合肥时可不必脱水),另取烘干并磨细至100目的水淬炉渣197Kg,二者搅拌混合均匀;(2)在配酸槽中将46.5升浓硫酸(d=1.84)缓缓注入10Kg水中,配成稀硫酸,乘热与以上混合成的产物(即炉渣和有机物)搅拌进行化学反应;(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用碱性肥料钙镁磷肥中和至PH=5~6,得到半成品;(4)于混合器中按以下比例与农肥及微量元素搅拌混合均匀,482Kg半成品、253Kg尿素、150Kg磷酸一铵、120Kg硫酸钾和15Kg含锌、硼、稀土的微量元素和适量植物生长调节剂,最后成型造粒,包装。

    本复合肥中,N∶P2O5∶K2O=12∶6∶6,其中并含8%的可溶性硅酸及硅胶(SiO2.nH2O),4%的可溶性钙盐(CaSO4.2H2O),1.5%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5%的微量元素,11.5%的有机质。96年春,经楚雄州农科所及楚雄市东瓜乡等地进行了6亩水稻试验,各试验点都长势良好,苗期分孽力强,株型紧凑,有较强的抗稻瘟病及立枯病能力,目前出穗齐,穗大,籽粒多,州农科所试验的水稻实用本有机复合肥后可增产14.27%。(对照组为氮、磷、钾含量相同的配制肥)

    实施例3:烤烟专用复合肥

    (1)取经过机械脱水且含40%水分的有机物167Kg(配制高浓度和中浓度养分的复合肥时可不必脱水),另取烘干并磨细至100目的生铁水淬炉渣170Kg,二者搅拌混合均匀;(2)在配酸槽中将37.8升d=1.84的浓硫酸缓缓注入6Kg水中,配成稀硫酸,乘热与以上混合成的产物(即炉渣和有机物)搅拌进行化学反应;(3)将反应生成物堆放陈化7~10天,检验游离酸,用碱性肥料钙镁磷肥中和至PH=6~6.5,得到半成品;(4)于混合器中按以下比例与农肥及微量元素搅拌混合均匀,410Kg半成品、150Kg尿素、150Kg磷酸一铵、180Kg硫酸钾、硝酸铵110,最后成型造粒,包装。

    在本有机复合肥中N∶P2O5∶K2O=6∶6∶9,并含7%的可溶性硅酸及硅胶(SiO2.nH2O),3.5%的可溶性钙盐(CaSO.2H2O),1.2%的可溶性镁盐(MgSO4.7H2O),16%的有机质。96年春,经楚雄州禄丰县罗川乡组织试验0.5亩春烟,与中外合资产的“仁恒复合肥”对比(两者的N∶P2O5∶K2O用量相等),施用本复合肥的增产10.9%;施“仁恒复合肥”的中上等烟叶占80.6%,施本肥的中上等烟叶占91%;烟叶发病率“仁恒复合肥”占35%,本肥的发病率为1.2%。据农户反映,本肥施用后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今年夏季,又在楚雄市前进乡,禄丰县川街乡等地试验了10亩,目前长势良好,旺长期叶片浓绿宽大,烟杆也比对照组的粗,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而对照组已有生芽虫,发生花叶病、炭疽病等现象。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硅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属于硅复合肥料,特别是含可溶性硅酸及硅胶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本肥是将金属高炉冶炼的水淬炉渣或熔融玻璃体肥料与硫酸反应,生成含可溶性硅酸及硅胶、钙盐、镁盐、铝盐,再根据农作物的需要,加入农肥混合而成。本发明工艺简单易行,其生产成本较低,产品中含可溶性硅、钙、镁、铝,植物所需的营养成分较多,效果迅速,使用后土地疏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