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除尘器.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151978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6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1613.3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106807176A

公开日:

2017.06.09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50/00申请日:20170401|||公开

IPC分类号:

B01D50/00

主分类号:

B01D50/00

申请人:

陈美青

发明人:

陈美青

地址:

317610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县干江镇下礁门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余文祥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除尘器,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湿式除尘器存在着使用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湿式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前部为进尘区域,后部设有介质分离结构,进尘区域与介质分离结构之间采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隔板隔开,隔板底缘与盛水区域之间具有过风间隙;介质分离结构和过风间隙之间设有用于暂存介质分离结构分离出介质的蓄水槽,蓄水槽连通有能使介质沿着隔板侧面向下流淌的泄水口。本湿式除尘器利用风机引力使洗涤液在过风间隙处产生自激,进而产生水雾,水雾分离凝聚后重新形成流淌水,流淌水重新流至过风间隙处,进而显著地提高提高水雾产生量;使水雾量能稳定地满足除尘要求。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湿式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1c),其特征在
于,壳体(1)中内腔的前部为进尘区域(1a),内腔的后部设有介质分离结构(4),进尘区域
(1a)与介质分离结构(4)之间采用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隔板(2)隔开,隔板(2)底缘与盛水
区域(1c)之间具有过风间隙(1g);介质分离结构(4)和过风间隙(1g)之间设有用于暂存介
质分离结构(4)分离出介质的蓄水槽(7),蓄水槽(7)连通有能使介质沿着隔板(2)侧面向下
流淌的泄水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后部倾斜设置
有挡板(6),挡板(6)的下缘与隔板(2)密封固定连接,挡板(6)、壳体(1)和隔板(2)形成蓄水
槽(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口(8)开设在隔板(2)上或
所述泄水口(8)开设在蓄水槽(7)的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2)的底部竖直设置,或所
述隔板(2)的底部倾斜设置,或所述隔板(2)的底部呈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
控制盛水区域(1c)中盛水高度的液面(5)高度控制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分离结构(4)包括
设置在壳体(1)中内腔后部且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多张倾斜设置的斜板(4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4a)的下板面固定有挡水
条(4a1)。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分离结构(4)包括
设置在壳体(1)中内腔后部承载网(4b),承载网(4b)与壳体(1)相连接,在承载网(4b)上堆
放有大量的空心多面塑料球(4c)。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区域(1a)的前部侧
壁上开有操纵口(1b);抛光轮(10)能设置在进尘区域(1a)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湿式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尘区域(1a)的前部
侧壁上开有进风接口(1h)。

说明书

湿式除尘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湿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湿式除尘是利用洗涤液(一般为水)与含尘气体充分接触,将尘粒洗涤下来而使气
体净化的方法。湿式除尘效率高,湿式除尘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维修方
便,特别适宜于处理高温、高湿、易燃、易爆的含尘气体。

当引风机启动以后除尘器内空气迅速排出,与此同时含尘气体受大气压的作用沿
烟道进入除尘器内部,与反射喷淋装置喷出的洗涤水雾充分混合,烟气中的细微尘粒凝并
成粗大的聚合体,在导向器的作用下,气流高速冲进水斗的洗涤液中,液面产生大量的泡沫
并形成水膜,使含尘烟气与洗涤液有充分时间相互作用捕捉烟气中的粉尘颗粒。净化后的
烟气经三级气液分离装置除去水雾,排入空中。

关于湿式除尘器的相关文献较多,如湿式除尘器(公开号CN101024136A)、一种改
良的湿式除尘器(授权公告号CN201171955Y)、湿式多管旋风除尘器(申请公布号
CN103157561A)。现有湿式除尘器的喷淋装置均需利用水泵供水喷淋,随着除尘时间增长,
洗涤液越来越脏,导致水泵极易损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选用品
质优异的水泵,虽然可延长水泵维护周期,但仍然存在着水泵的使用寿命远小于与其他部
件使用寿命的问题,因而湿式除尘器存在着使用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湿式除尘器,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湿式除尘器
的使用成本,方便维护及进一步提高除尘效率。

本发明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湿式除尘器包括具有
内腔的壳体,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内腔的前部为进尘区域,内腔的后部设有介质分离结
构,进尘区域与介质分离结构之间采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隔板隔开,隔板底缘与盛水区域
之间具有过风间隙;介质分离结构和过风间隙之间设有用于暂存介质分离结构分离出介质
的蓄水槽,蓄水槽连通有能使介质沿着隔板侧面向下流淌的泄水口。

本湿式除尘器使用时,盛水区域内盛放一定量的洗涤液,洗涤液的液面与隔板底
缘之间留有过风间隙。

本湿式除尘器中进尘区域的侧壁上开有进风接口。这样当风机启动以后除尘器内
空气迅速排出,含尘气体通过管道从进风接口进入进尘区域;部分粉尘经过碰撞自然沉降
在液面上。

根据实际情况,也可在直接在进尘区域的侧壁上开设操纵口;在进尘区域内设置
抛光轮,抛光产生的粉尘直接聚集在进尘区域内,当风机启动以后除尘器内空气迅速排出,
避免抛光产生的风尘扩散出去;同时部分粉尘自然沉降在液面上;该进尘区域具有集尘罩
的功能。同时省略了集尘罩与除尘器连接所需的管道,进而避免粉尘在管道内沉降以及沉
降在管道的粉尘产生危险因素。该湿式除尘器具有结构简单且紧凑,降低除尘设备占地面
积的优点。

当风机启动以后除尘器内空气迅速排出,气体通过过风间隙进入出风区域,通过
过风间隙时气流速度较高,即相对于进尘区域气流速度提高,高速气流通过过风间隙时迫
使液面产生波浪,进而提高进尘区域内粉尘与洗涤液液面接触可能性,即提高粉尘沉降率。
高速气流通过过风间隙时还迫使洗涤液在过风间隙处翻滚,翻滚产生水珠和水雾,进一步
提高了粉尘与洗涤液接触可能性,即进一步提高粉尘沉降率。部分水珠和水雾被高速气流
带走,粉尘与水珠和水雾混合,之后经介质分离结构除去水珠和水雾,排入空中。分离出的
水珠和水雾聚集自然流入蓄水槽内,再泄水口排出,排出的洗涤液沿着隔板侧面向下流淌,
由此含尘气体与隔板侧面上的洗涤液第一时间接触,增加粉尘与洗涤液混合时间。

洗涤液流淌至隔板的底缘处,即洗涤液流淌至过风间隙处,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
流淌下的洗涤液被击碎呈水珠和水雾,提高气流中水珠和水雾含量,即保证水珠和水雾的
量能与粉尘充分混合。由此提高本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即本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达
到98%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湿式除尘器利用风机引力使洗涤液在过风间隙处产生自激,
进而产生水雾,水雾分离凝聚后重新形成流淌水,流淌水重新流至过风间隙处,进而显著地
提高提高水雾产生量;使水雾量能稳定地满足除尘要求。本湿式除尘器无需水泵便使洗涤
液形成往复循环,同时无需水泵喷淋产生水雾,进而节约了水泵运行消耗的电能;省略了水
泵和喷淋结构等部件,降低了湿式除尘器的制造成本,同时减少了湿式除尘器的维护费用,
并提高了除尘器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中湿式除尘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中湿式除尘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a、进尘区域;1b、操纵口;1c、盛水区域;1d、清灰口;1e、出风区域;
1f、出风口;1g、过风间隙;1h、进风接口;2、隔板;3、防风板;4、介质分离结构;4a、斜板;4a1、
挡水条;4b、承载网;4c、空心多面塑料球;5、液面;6、挡板;7、蓄水槽;8、泄水口;9、导水板;
10、抛光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
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湿式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1。壳体1中内腔的前部为进尘区域
1a;进尘区域1a的前部侧壁上开有操纵口1b。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1c,即进尘区域1a位于
盛水区域1c的前部上方。

内腔的后部为出风区域1e,进尘区域1a与出风区域1e采用与壳体1固定连接的隔
板2隔开,隔板2的底部竖直设置。壳体1中出风区域1e的顶面上开有出风口1f。根据实际情
况,出风口1f可通过管道与风机相连,也可直接在壳体1的顶板上固定与出风口1f相连通的
风机。

出风区域1e内设有介质分离结构4,介质分离结构4为设置在出风区域1e内且与壳
体1固定连接的多张倾斜设置的斜板4a,斜板4a使气流迂回曲折流动,水雾与斜板4a碰撞,
进而水雾失去动能,凝聚在斜板4a表面上,水雾凝聚量增大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向下流动。

隔板2底缘与盛水区域1c之间具有过风间隙1g;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控制盛水区域
1c中盛水高度的液面高度控制机构。通过控制盛水高度实现调整隔板2底缘与液面5之间过
风间隙1g的大小,过风间隙1g的高度为10~30mm;进而控制风机启动以后洗涤液在高速气
流作用下翻滚程度、产生水雾量以及水雾颗粒大小,过风间隙1g高度越小,气流通过过风间
隙1g处速度越高,洗涤液在过风间隙1g处翻滚程度越大;反之,过风间隙1g高度越大,气流
通过过风间隙1g处速度越低,洗涤液在过风间隙1g处翻滚程度越平缓。

介质分离结构4和过风间隙1g之间设有用于暂存介质分离结构4分离出介质的蓄
水槽7。壳体1内腔的后部倾斜设置有挡板6,挡板6位于介质分离结构4的下方,挡板6的下缘
与隔板2密封固定连接,挡板6、壳体1和隔板2形成蓄水槽7。隔板2上开有与蓄水槽7相连通
的泄水口8。介质分离结构4分离出的水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动,并聚集在蓄水槽7内,洗涤
液再通过泄水口8流出,洗涤液会沿着隔板2位于进尘区域1a一侧的板面向下流动,进而在
过风间隙1g处形成水帘。

斜板4a的下板面固定有挡水条4a1;挡水条4a1的数量可以为一条或多条。说明书
附图给出挡水条4a1的数量为三条,其中一条位于斜板4a的板缘处。挡水条4a1能提高介质
分离结构4的水雾分离率,降低水损失量。挡水条4a1还能提高斜板4a的强度,降低振动,进
而降低噪声。

壳体1的后侧开设有清灰口1d,为了避免气流从清灰口1d进入壳体1内腔,壳体1的
后侧壁上固连有能伸入盛放在盛水区域1c内洗涤液的液面5以下的防风板3。

本湿式除尘器使用时在进尘区域1a内设有抛光轮,抛光产生的粉尘会打在隔板2
的侧面上,洗涤液从隔板2位于进尘区域1a一侧的板面向下流动,有效地提高了粉尘与洗涤
液混合可能性,进而提高了除尘效率。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
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如图2所示,进尘区域1a的前部侧壁上未开有操纵口
1b,而是开设有进风接口1h。

介质分离结构4包括设置在出风区域1e中部的承载网4b,承载网4b与壳体1相连
接,在出风区域1e内填充有大量的空心多面塑料球4c;即空心多面塑料球4c堆放在承载网
4b上,大量堆放在一起的多面塑料球也具有分离水雾和粉尘的作用,根据实际的水雾和粉
尘分离效果还可灵活地调整多面塑料球的数量,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同时多面塑料球具
有采购成本低,可反复清洗使用以及清洗方便的优点。

蓄水槽7和承载网4b之间还设有导水板9,导水板9使上述介质分离结构4左半部分
离出的水经导水板9流向蓄水槽7;导水板9还具有使气流进入介质分离结构4分布更均匀的
作用,进而提高水分离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
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蓄水槽7的底板上开有泄水口8,这样洗涤液会沿着隔
板2位于出风区域1e一侧的板面向下流动,进而在过风间隙1g处形成水帘。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之处不再累赘描述,仅描
述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隔板2的底部倾斜设置或呈圆弧状,倾斜设置可使洗
涤液沿着从隔板2侧面流动更均匀,即洗涤液流入过风间隙1g处更均匀,提高水雾产生率以
及避免大颗粒水珠进入介质分离结构4中。

湿式除尘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湿式除尘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湿式除尘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湿式除尘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湿式除尘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除尘器,属于作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湿式除尘器存在着使用成本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湿式除尘器包括具有内腔的壳体,内腔的底部为盛水区域,前部为进尘区域,后部设有介质分离结构,进尘区域与介质分离结构之间采用与壳体固定连接的隔板隔开,隔板底缘与盛水区域之间具有过风间隙;介质分离结构和过风间隙之间设有用于暂存介质分离结构分离出介质的蓄水槽,蓄水槽连通有能使介质沿着隔板侧面向下流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