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

上传人:00****42 文档编号:4150976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0.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065060.5

申请日:

2017.02.06

公开号:

CN106835692A

公开日:

2017.06.1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D06M 13/224申请日:20170206|||公开

IPC分类号:

D06M13/224; D06M11/83; D06M13/188; D06C27/00; D06B3/18

主分类号:

D06M13/224

申请人:

诸暨航丰针纺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密长江; 翁杰峰

地址:

311800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陶朱街道唐三路1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代理人:

戴锦跃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工序、退浆工序、丝光工序、液氨工序、水洗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预缩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包括如下步骤:(a)助剂准备操作,(b)浸轧操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对面料浸轧防污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使得面料在后整理后具有良好且持久的防污性能和抗菌性能;同时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处理纳米银分散液,有利于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工序、退浆工序、丝光工序、液氨工
序、水洗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预缩工序,其特征在于: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包括如下
步骤:
(a)助剂准备操作:
步骤a1,制备防污整理剂,防污整理剂由防污剂和催化剂组成,且防污剂为的含量为
15g/L,催化剂的含量为2g/L;
步骤a2,制备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由抗菌剂和非离子交联剂组成,且抗菌剂的含量
为10g/L,交联剂的含量为3g/L;
步骤a3,制备工作液,工作液由柔软剂、抗静电剂、增深剂以及醋酸组成,且柔软剂的含
量为30g/L,抗静电剂的含量为15g/L,增深剂的含量为4g/L,醋酸的含量为1g/L;
(b)浸轧操作:
步骤b1,浸轧防污整理剂,在水中加入防污整理剂和工作液,防污整理剂的浓度为
120g/L,工作液的浓度为6g/L,在PH值为酸性的条件下,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轧余率75%;
步骤b2,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热风烘干后,在180℃的温度下烘焙50s;
步骤b3,浸轧抗菌整理剂,在水中加入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的浓度为80g/L,在PH为
碱性的条件下,采用一浸一轧的方式,轧余率为70%;
步骤b4,对面料进行干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1中,
防污剂为苯二甲酸乙二酯防污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
所述抗菌剂为由纳米银胶和水配置而成的纳米银分散液,纳米银分散液的浓度为10g/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2中,
纳米银分散液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处理1-8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1中,浸
轧温度为60℃,浸渍时间为4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4中,采
用的干燥方式为室温晾干、80℃烘干、汽蒸中的任意一种;汽蒸温度为85℃,相对湿度40%。

说明书

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3290683A,申请公布日为2013年9月11日的中国专利公开
了一种抗菌型防水、防油、防污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浸轧整理剂;烘干、焙烘;冷
却、浸轧;烘干、焙烘;出布。

这种抗菌型防水、防油、防污面料在不断洗涤的过程中,其防水、防油、防污效果会
降低,其耐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能够持久的保持其防污抗
菌性能。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
整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工序、退浆工序、丝光工序、液氨工序、水洗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
工序、预缩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包括如下步骤:(a)助剂准备操作:步骤a1,制备防污
整理剂,防污整理剂由防污剂和催化剂组成,且防污剂为的含量为15g/L,催化剂的含量为
2g/L;步骤a2,制备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由抗菌剂和非离子交联剂组成,且抗菌剂的含
量为10g/L,交联剂的含量为3g/L;步骤a3,制备工作液,工作液由柔软剂、抗静电剂、增深剂
以及醋酸组成,且柔软剂的含量为30g/L,抗静电剂的含量为15g/L,增深剂的含量为4g/L,
醋酸的含量为1g/L;(b)浸轧操作:步骤b1,浸轧防污整理剂,在水中加入防污整理剂和工作
液,防污整理剂的浓度为120g/L,工作液的浓度为6g/L,在PH值为酸性的条件下,采用二浸
二轧的方式,轧余率75%;步骤b2,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热风烘干后,在180℃的温度下烘焙
50s;步骤b3,浸轧抗菌整理剂,在水中加入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的浓度为80g/L,在PH为
碱性的条件下,采用一浸一轧的方式,轧余率为70%;步骤b4,对面料进行干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对面料浸轧防污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使得面料在后整
理后具有良好且持久的防污性能和抗菌性能;同时在步骤b1中加入工作液,能够提高面料
柔滑度,防止在烘干过程中造成静电集聚,以及减少面料在后续干整工序中的损伤,防止在
洗涤的过程中面料颜色变浅 ,工作液中的醋酸能够增加纤维的抗损伤性。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a1中,防污剂为苯二甲酸乙二酯防污剂。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苯二甲酸乙二酯防污剂整理过的面料,具有良好的亲水
性,防污性以及抗静电性,且手感滑爽、柔软。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a2中,所述抗菌剂为由纳米银胶和水配置而成的
纳米银分散液,纳米银分散液的浓度为10g/L。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抗菌可分为接触性抗菌和光催化抗菌,金属及其离子的抗菌
效果属于接触性抗菌,在金属及其离子对于杀菌和抑制病原体的能力下,纳米银离子就有
较强的抗菌效果,在无机抗菌剂上占主导地位,使得整理过的面料具有良好且持久的抗菌
效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在步骤a2中,纳米银分散液经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处理1-8
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纳米银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彼此之间很容易分散团聚,
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可使团聚体解聚而呈纳米尺寸,以利于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当
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对纳米银分散液的处理次数越多,纳米银颗粒尺寸的离散性就越小,越
方便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b1中,浸渍温度为40-70℃,浸渍时间为40min。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为:步骤b4中,采用的干燥方式为室温晾干、80℃烘干、汽蒸
中的任意一种;汽蒸温度为85℃,相对湿度40%。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对面料浸轧防污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
使得面料在后整理后具有良好且持久的防污性能和抗菌性能;同时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机
处理纳米银分散液,有利于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工序、退浆工序、丝光工
序、液氨工序、水洗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预缩工序。其中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包括有
以下步骤:(a)助剂准备操作,(b)浸轧操作。

在助剂准备操作中,包括步骤a1,制备防污整理剂,防污整理剂由防污剂和催化剂
组成,且防污剂为的含量为15g/L,催化剂的含量为2g/L,在该步骤中,防污剂为苯二甲酸乙
二酯防污剂。步骤a2,制备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由抗菌剂和非离子交联剂组成,且抗菌
剂的含量为10g/L,交联剂的含量为3g/L,其中抗菌剂为由纳米银胶和水配置而成的纳米银
分散液,纳米银分散液的浓度为10g/L。步骤a3,制备工作液,工作液由柔软剂、抗静电剂、增
深剂以及醋酸组成,且柔软剂的含量为30g/L,抗静电剂的含量为15g/L,增深剂的含量为
4g/L,醋酸的含量为1g/L。

在浸轧操作中,浸轧防污整理剂,在水中加入防污整理剂和工作液,防污整理剂的
浓度为120g/L,工作液的浓度为6g/L,在PH值为酸性的条件下,采用二浸二轧的方式,轧余
率75%; 步骤b2,在120℃的温度下进行热风烘干后,在180℃的温度下烘焙50s;步骤b3,浸
轧抗菌整理剂,在水中加入抗菌整理剂,抗菌整理剂的浓度为80g/L,在PH为碱性的条件下,
采用一浸一轧的方式,轧余率为70%;步骤b4,对面料进行干燥。且在步骤b1中,浸轧温度为
40-70℃,浸渍时间为40min。

在步骤b1操作前,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波预处理后1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
在150mm,分散指数为0.375。且在干燥时采用温室晾干的方式。通过此方式对面料进行干
燥,面料的抗菌效率为67%,面料的白度为67。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
超声波预处理后1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50mm,分散指数为0.375。且在烘干时采用
80℃烘干的方式。纳米银溶液经1次超声波通过此方式对面料进行干燥,面料的抗菌效率为
68%,面料的白度为71。

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
超声波预处理后1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50mm,分散指数为0.375。且在干燥时,在汽
蒸温度为85℃,相对湿度40%的条件下,采用汽蒸的方式。通过此方式对面料进行干燥,面料
的抗菌效率为68%,面料的白度为74。

比较实施例1到实施例三,得出通过汽蒸方式对面料进行干燥时,在保证面料具有
良好的抗菌效果时,面料的白度也相对较高。

实施例4,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
波预处理后3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104mm,分散指数为0.356。

实施例5,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
波预处理后5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51mm,分散指数为0.138。

实施例6,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
波预处理后7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42mm,分散指数为0.108。

实施例7,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采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
波预处理后8次。纳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在30mm,分散指数为0.016。

通过比较实施3到实施例7,随着纳米银分散液通过超声波预处理次数的增加,纳
米银的平均颗粒直径依次减小,且分散指数也是依次降低。通过对纳米银分散多次进行超
声波预处理,有利于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性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
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污抗菌面料的后整理工艺,依次包括烧毛工序、退浆工序、丝光工序、液氨工序、水洗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预缩工序,助剂功能性整理工序包括如下步骤:(a)助剂准备操作,(b)浸轧操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对面料浸轧防污整理剂和抗菌整理剂,使得面料在后整理后具有良好且持久的防污性能和抗菌性能;同时通过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处理纳米银分散液,有利于纤维吸附更多的纳米银,从而提高面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纺织;造纸 > 织物等的处理;洗涤;其他类不包括的柔性材料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