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149107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7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211244.8

申请日:

2017.04.01

公开号:

CN106748349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5G 3/00申请日:20170401|||公开

IPC分类号:

C05G3/00; C05D9/00

主分类号:

C05G3/00

申请人:

齐鲁工业大学

发明人:

梁艳; 王婷; 岳秋林; 赵林; 李昆仑

地址:

250353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路350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代理人:

于晓晓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本发明以废弃的玻纤为原料,该原料中硅的含量达到60%以上,制备出易于被作物吸收的硅肥,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料废弃物处理问题,而且为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从而为作物的增产高产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
(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
(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
(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还包括:
(3)处理后,均质,干燥,得水溶性硅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废弃玻纤包括:环氧树脂型玻纤、不饱和聚酯型玻纤、丙烯酸酯型玻纤、酚醛树脂型玻
纤、聚氨酯型玻纤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中,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0.5~2MPa,清洗时间为8~15min;清洗后的玻纤废丝于
80~120℃下干燥5~10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2)中,将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机,转子
转速为3500-5000r/min,得玻纤粉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3)中,处理玻纤粉末包括:
加入有机酸与水,反应;
再加入水性分散剂、螯合剂、增效剂、稳定剂反应;
将反应后的物料细化,浓缩,干燥,得水溶性硅肥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有机酸为苹果酸、丁二酸、草酸、乳酸、柠檬酸、松香酸、己二酸、癸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添加量为玻纤粉末总重量的20~30%;水:玻纤粉末质量比为1.2~2:1,处理温度为70~100
℃,处理时间为10~20h;
降至室温后,加入以下的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和螯合剂反应,反应温度80~100
℃,反应时间5~10h;
水性分散剂为卵磷脂类、无机磷酸酯和无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螯合剂为EDTA、DTPA、HEDTA和NTA中的至少一种;
增效剂为多肽、氨基酸和聚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尿素、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玻纤粉末: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螯合剂的质量比为150~300:12~30:8
~10:7~15:50~80。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细化处理中,将物料送入高压均质机细化,高压均质温度为40~70℃,时间为15~
30min,压力为120~150Mpa。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干燥步骤中,将细化后的物料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90℃,出风温度小于8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或压力雾化
中的一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
采用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0.5~2MPa,清洗时间为8~15min;清洗后的玻纤废丝于80
~120℃干燥5~10h;
(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
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机,转子转速为
3500-5000r/min,粉碎后得到玻纤粉末;
(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
处理步骤如下:
加入有机酸和水浸泡,在机酸为苹果酸、丁二酸、草酸、乳酸、柠檬酸、松香酸、己二酸、
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酸的添加量为玻纤粉末总重量的20~30%;水:玻纤粉末质量
比为1.2~2:1,浸泡温度为70~100℃,时间为10~20h;
然后降至室温,加入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和螯合剂,废弃玻纤粉:水性分散剂:
稳定剂:增效剂:螯合剂的质量比为150~300:12~30:8~10:7~15:50~80反应温度80~
100℃,反应时间5~10h;
水性分散剂为卵磷脂类、无机磷酸酯和无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螯合剂为EDTA、DTPA、HEDTA和NTA中的至少一种;
增效剂为多肽、氨基酸和聚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尿素、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水溶液送入均质机中细化,高压均质温度为40~70℃,时间为15~
30min,压力为120~150Mpa;
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90
℃,出风温度小于8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或压力雾化。

说明书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硅肥现已被国际土壤学界公认为继氮(N)、磷(P205)、钾(K2O)之后的第四大元素肥
料。硅肥因对农作物的增产有着异常神奇的效果,而被誉为“调节性肥料”、“保健肥料”。作
为一种新型多功能肥料,硅肥不仅可以使农作物大幅度增产,而且还可以明显改善农作物
品质(如抗虫、抗病、抗倒伏),从而改变农作物“高产不优质,优质不高产”的局面。

目前,硅肥的品种主要有枸溶性硅肥、水溶性硅肥两大类,枸溶性硅肥是指不溶于
水而溶于酸后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硅肥,常见的多为炼钢厂的废钢渣、粉煤灰、矿石等经高温
煅烧工艺加工而成,特点为施用量较大(每亩25-50公斤左右),但作物吸收比较缓慢;水溶
性硅肥是指溶于水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硅肥,特点是硅含量高、易溶于水,用量少、效果
高,相较于枸溶性硅肥,农作物对其吸收利用率较高。

CN 103304297 A披露了一种水溶性硅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玻璃溶液、磷酸氢
盐、胺类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其中,所述水玻璃溶液中硅以二氧化硅计、所述磷酸氢盐中
磷以五氧化二磷计,五氧化二磷的重量为二氧化硅重量的20%-50%,所述胺类化合物中氮
的重量为二氧化硅重量的0-10%,所述醇类化合物的重量为所述水溶性硅肥总重量的0-
10%。

该方法是以水溶性硅酸盐为原料,辅以其它原料如磷酸盐、胺类化合物和醇类化
合物,并未采用不溶性的玻纤废弃物。

目前国内制备硅肥的方法主要有3类:

第一类硅肥主要是以各种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加工而成,其原料主要来源于:一是
粉煤灰;二是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高炉渣;三是在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煤矸石;四是黄磷
或磷酸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此类方法生产的硅肥主要为枸溶性硅肥。

第二类硅肥是利用矿物为原料生产。矿物中往往含有大量的中微量元素如Ca、Mg、
S、Si等,但是这些矿物几乎不溶于水和弱酸,有效二氧化硅含量低,不能直接利用。

第三类是微生物硅肥。微生物硅肥一种高活性的新型生物型肥料,它通常是利用
粉煤灰、生物制剂以及含硅矿渣等原料,通过生物技术研制而成。相较于前两类来讲,生物
硅肥因可以提高水稻的抗逆性、抗病虫害能力以及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而受到关注,
除此以外还可明显提高土壤中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的活性。生物硅肥的施入,可以为
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从而为作物的增产高产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

玻璃纤维是一种硅含量较高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石英砂、叶蜡石、石灰石等天然
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高温锻造而成,其中硅的含量可以达到60%以上。

玻璃纤维不溶于水,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硼、氧化镁等。
如果能将废弃玻璃纤维应用于肥料中,作用于农作物,不仅解决了废弃玻璃纤维的处置问
题,而且还实现了资源回收再利用。但是目前鲜见有关于以废弃玻璃纤维为原料生产水溶
性硅肥的文献或报道。其要克服的技术难点是如何将玻璃纤维制作成水溶性物质,易于被
农作物吸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以废弃玻璃纤维为主要原料,生产出一种易于被作物吸
收的且肥效高的水溶性硅肥。

本发明所说的废弃玻纤是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料,成分含量与玻璃纤维
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

(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

(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

(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

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

(3)处理后,均质处理干燥,得水溶性硅肥。

上述的废弃玻纤包括:环氧树脂型玻纤、不饱和聚酯型玻纤、丙烯酸酯型玻纤、酚
醛树脂型玻纤、聚氨酯型玻纤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1)中,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0.5
~2MPa,清洗时间为8~15min;清洗后的玻纤废丝于80~120℃下干燥5~10h;

(2)中,将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机,转子
转速为3500-5000r/min,得玻纤粉末;

(3)中,处理玻纤粉末包括:

加入有机酸与水,反应;

再加入水性分散剂、螯合剂、增效剂、稳定剂反应;

将反应后的物料细化,浓缩,干燥,得水溶性硅肥粉。

优选的,上述的有机酸为苹果酸、丁二酸、草酸、乳酸、柠檬酸、松香酸、己二酸、癸
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添加量为玻纤粉末总量的20~30%;水:玻纤粉末质量比为1.2~2:1,
处理温度为70~100℃,处理时间为10~20h;

降至室温后,加入以下的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和螯合剂反应,反应温度80~100
℃,反应时间5~10h;

水性分散剂为卵磷脂类、无机磷酸酯和无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螯合剂为EDTA、DTPA、HEDTA和NTA中的至少一种;

增效剂为多肽、氨基酸和聚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尿素、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螯合剂的质量比为150~300:12~30:8~10:7~
15:50~80。

细化处理中,将物料送入高压均质机细化,高压均质温度为40~70℃,时间为15~
30min,压力为120~150Mpa;

干燥步骤中,将细化后的物料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

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90℃,出风温度小于8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或压力雾化
中的一种。

更优选的,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

(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

采用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0.5~2MPa,清洗时间为8~15min;清洗后的玻纤废丝于80
~120℃干燥5~10h;

(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

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机,转子转速为
3500-5000r/min,粉碎后得到玻纤粉末;

(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

处理步骤如下:

加入有机酸和水浸泡,在机酸为苹果酸、丁二酸、草酸、乳酸、柠檬酸、松香酸、己二酸、
癸二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添加量为玻纤粉末总量的20~30%;水:玻纤粉末质量比为1.2~
2:1,浸泡温度为70~100℃,时间为10~20h;

然后降至室温,加入水性分散剂、稳定剂、增效剂和螯合剂,废弃玻纤粉:水性分散剂:
稳定剂:增效剂:螯合剂的质量比为150~300:12~30:8~10:7~15:50~80反应温度80~
100℃,反应时间5~10h;

水性分散剂为卵磷脂类、无机磷酸酯和无机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螯合剂为EDTA、DTPA、HEDTA和NTA中的至少一种;

增效剂为多肽、氨基酸和聚谷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稳定剂为尿素、三乙醇胺中的至少一种;

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水溶液送入均质机中细化,高压均质温度为40~70℃,时间为15~
30min,压力为120~150Mpa;

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90
℃,出风温度小于8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或压力雾化。

本发明是以废弃物综合开发利用技术为核心,利用硅含量较高的玻纤废丝作为只
要原料,添加生物活化剂制备出肥效较高的水溶性硅肥。

目前没有关于本发明的方法或类似于本发明方法的文献资料报道,也没有关于上
述的技术产业化的报道,本发明在该领域具有示范性作用,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行
业影响力。符合绿色农业与可持续发展策略,也实现了资源回收与再利用,具有广阔的开发
前景。

本发明以废弃的玻纤为原料,该原料中硅的含量达到60%以上,制备出易于被作
物吸收的硅肥,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料废弃物处理问题,而且
为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从而为作物的增产高产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水溶性硅含量测定结果;

图3为本发明大田肥效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更了解本发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使用螯合剂EDTA、DTPA、HEDTA和NTA分别代表乙二胺四乙酸(购自于广
州科珑化工有限公司)、二乙基三胺五乙酸(购自于济南鑫诺化工有限公司)、N-β-羟基乙基
乙二胺三乙酸(购自于淄博三威化工厂)和氨基三乙酸(购自于上海沪震实业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新型高效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聚酯型玻璃纤维废丝进行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0.5MPa,清洗时间为15min,清洗
后于80℃干燥5h,该步骤主要是为了除去废弃玻纤表面的污物;

(2)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在气流带动下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
机,转子转速为3500-4000r/min,粉碎后过200目筛子;

(3)将过筛后的200份废弃玻纤粉、50份苹果酸和300份水混合均匀后于85-90℃反应
15h;

(4)15h后降至40℃以下,加入15份的三聚磷酸钾,10份尿素,7份聚谷氨酸,60份DTPA和
HEDTA混合液,并在95-100℃反应5h;

(5)处理后的水溶液送入高压均质机中进一步细化至纳米级溶液,高压均质温度为40
℃,时间为30min,压力为150Mpa;

(6)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40
℃,出风温度6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

图2中所示为吸光度法所测水溶性硅肥中硅含量,由测定结果可知水溶性硅含量
(以SiO2计)达到59.5%,含量属于同类产品中的佼佼者。

图3中所示为将所制备硅肥进行大田实验后的结果对比图,将施以实施例1的硅肥
及氮磷钾复合肥的记作硅肥组,将氮磷钾施加量相同但未加硅肥的记作空白组;由图可知,
与空白组对比,施以本发明的硅肥后对于果实品质、平均单株产量、单果质量均有显著的提
高;通过检测,果品的V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具体数据见下表),且
土壤中的脲酶酶活提升21.3%(通过比色法测量以脲素为基质经酶促反应后生成的氨量)、
过氧化氢酶酶活提高17.3%(通过紫外吸收法研究240nm波长下过氧化氢酶分解为过氧化
氢时溶液吸光率的变化速度),这些数据均表明,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果蔬中的VC含量,以及
可溶性糖含量。生物硅肥的施入,可以为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从而为作物的
增产高产提供一个有利的保障。

以西红柿为例,对照组与实施例组果品产量等指标如下表所示:



实施例2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新型高效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环氧树脂型玻璃纤维废丝进行喷淋清洗,压力为2MPa,清洗时间为8min,清洗后
于90℃干燥6h,该步骤主要是为了除去废弃玻纤表面的污物;

(2)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在气流带动下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
机,转子转速为3500-4500r/min,粉碎后过200目筛子;

(3)将过筛后的200份废弃玻纤粉、70份癸二酸、草酸和丁二酸混合物、300份水混合均
匀后于85-90℃反应10h;

(4)10h后降至40℃以下,加入20份的焦磷酸四钾,8份三乙醇胺,15份多肽和氨基酸混
合物,50份EDTA和NTA混合液,并在95-100℃反应5h;

(5)处理后的水溶液送入高压均质机中进一步细化至纳米级溶液,高压均质温度为60
℃,时间为25min,压力为120Mpa;

(6)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20-150
℃,出风温度70℃,雾化方式为压力雾化,压力为6MPa。

实施例3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新型高效水溶性硅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酸酯型玻璃纤维废丝进行喷淋清洗,喷淋压力为1.5MPa,清洗时间为10min,
清洗后于90℃干燥3h,该步骤主要是为了除去废弃玻纤表面的污物;

(2)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剪切成长度小于2mm的短丝,在气流带动下送入气流涡旋式粉碎
机,转子转速为3500-4000r/min,粉碎后过200目筛子;

(3)将过筛后的200份废弃玻纤粉、90份乳酸混合物、250份水混合均匀后于85-90℃反
应15h;

(4)15h后降至40℃以下,加入20份的焦磷酸四钾和三聚磷酸钾混合物,10份三乙醇胺,
15份多肽,80份EDTA,并在95-100℃反应8h;

(5)处理后的水溶液送入高压均质机中进一步细化至纳米级溶液,高压均质温度为70
℃,时间为15min,压力为150Mpa;

(6)得到的溶液经过浓缩后喷雾干燥得到全水溶性硅肥粉,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40-160
℃,出风温度80℃,雾化方式为离心雾化。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肥料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废弃玻纤制备水溶性硅肥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1)对废弃玻纤清洗、干燥;(2)粉碎干燥后的废弃玻纤,得玻纤粉末;(3)处理玻纤粉末,使其成为水溶物。本发明以废弃的玻纤为原料,该原料中硅的含量达到60%以上,制备出易于被作物吸收的硅肥,不仅有效的解决了玻璃纤维生产中产生的工业尾料废弃物处理问题,而且为土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化学环境,从而为作物的增产高产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肥料;肥料制造〔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