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1438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1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9256.0

申请日:

1989.11.25

公开号:

CN1043385A

公开日:

1990.06.2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F27B9/14

主分类号:

F27B9/14

申请人:

斯坦-厄尔德公司

发明人:

科瓦·阿尔弗莱多; 哥伦布·奥斯瓦尔多

地址:

法国埃尔纳勒

优先权:

1988.11.25 IT 22735A/8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李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存储的炉子,在该炉中,产品沿着安装在大梁上的移动导轨进行移动,使一排出炉滚柱同一排入炉滚柱沿横向方向连接,所述移动导轨由支承产品的大梁以及与支承大梁相隔一定距离的传送大梁构成,所述支承大梁相对于所述传送大梁可作上升移动,也可使产品逐步向前水平移动,其端部装在一排滚柱上的滚柱之间,使大梁上的产品升起和放下。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存储的炉子,在该炉中,产品沿着安装的大梁上的移动导轨进行移动,使一排出炉滚柱同一排入炉滚柱沿横向方向连接,所述移动导轨由支承产品的大梁以及与支承大梁相隔一定距离的传送大梁构成,所述支承大梁相对于所述传送大梁可作上升移动,也可使产品逐步向前水平移动,其端部装在一排滚柱上的滚柱之间,使大梁上的产品升起和放下,其特征在于,将支承大梁至少再分成两组,一组位于另一组的后面,它们彼此能独立升起,两组支承大梁(14,15)和传送大梁(13)可以沿垂直方向相对于一排滚柱(11,12)进行移动,以便从最大升高位置到达最小升高位置,在最大升高位置上,大梁的上表面处在高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而在最小的升高位置上,大梁的上表面处在低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沿一排滚柱(11,12)的垂直方向移动的装置,使它们装在所述最小升高位置与最大升高位置之间所确定的部位上,它们彼此相连,在传送过程中,至少使传送大梁(13)能到达支承大梁(14,15)的高度,以便按一定的距离传送支承大梁上的产品。
3: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通过支承大梁的垂直运动实现若干排滚柱(11,12)与支承大梁(14,15)之间的相对运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炉子,其特征在于,通过若干排滚柱的垂直运动,获得若干排滚柱(11,12)与支承大梁(14,15)之间的相对运动。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

    长期以来,在流水作业的炼钢厂里,人们采用的生产方法是,利用装在浇包中的液体金属生产钢铁冶金产品的成品和半成品,无需中间预冷,在浇包下方获得的产品直接送入传导热量和补偿温度的炉中,并使其进入轧钢机轧制。

    但是,采用这种方法,就需要在连续浇铸机和轧钢机之间增加一个上述用作保温的第二个炉子,该炉子在轧钢机瞬时中断轧制,或仅仅为承受浇铸机和轧钢机之间不同的作业速度时,对来自浇铸机的产品提供必要的存储容积。

    在这种情况下,当轧钢机瞬时中断的时候(由于故障,由于改变一组轧制产品的尺寸,等等),有可能把浇铸的半成品储存在保温炉中而无需中断浇铸,当将预先储存的半成品进行轧制时,有可能承受浇铸时的瞬时中断。

    这种公知方法在于使用两个炉子,一个是用于加热和补偿温度的炉子,另一个是用于保温的炉子,一般来说,所述两个炉子分开布置,由于需要储存和重新取用两个炉子之间的产品,因此,这就导致来自浇包的产品进行混合,而不是按顺序由浇包本身中出来的产品进入轧钢机,这种混合有时不能接受,尤其是一小部分产品具有特种特性的情况下,显然不能同其他产品进行混合。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制造一种炉子来弥补上述缺陷,该炉子不但对产品保温,而且对产品加热和补偿温度,并且不改变例如浇包出口处的产品顺序。

    根据本发明,所述目的通过对钢铁冶金产品加热,保温和存储的炉子来实现。在炉子里,产品沿着安装地大梁上的移动导轨进行移动,使一排出炉滚柱同一排入炉滚柱沿横向方向连接,所述移动导轨由支承产品的大梁以及与支承大梁相隔一定距离的传送大梁构成,所述支承大梁相对于所述传送大梁可作上升移动,也可使产品逐步向前水平移动,其端部装在一排滚柱上的滚柱之间,使大梁上的产品举起和放下,其特征在于,将支承大梁至少再分成两组,一组位于另一组的后面,它们彼此能独立升起,两组支承大梁(14,15)和传送大梁(13)可以沿垂直方向相对于一排滚柱(11,12)进行移动,以便从最大升高位置到达最小升高位置,在最大升高位置上,大梁的上表面处在高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而在最小的升高位置上,大梁的上表面处在低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

    下面,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实施例不受限制)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如下:

    图1是用于保温、加热和补偿温度的炉子的侧视图;

    图2是图1中Ⅱ-Ⅱ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出的炉子中产品连续移动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出的炉子中储存产品的连续操作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用于加热和储存的炉子10包括一排入炉滚柱11以及一排出炉滚柱12,还包括若干传送大梁13,该传送大梁13位于滚柱之间,以同高度可变的支承大梁相隔一定距离进行配置,其具有两个构件14和15。

    传送大梁13可以在公知的机械装置作用下移动(附图中未示出),该传送大梁13在最大的升高位置和最小的升高位置之间作垂直运动,在所述的最高位置,上述大梁的上表面处在高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而在所述最低位置,上述大梁的上表面处在低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或者,该传送大梁13在下述两个位置之间作水平移动,所述两个位置,如图所示,一个是大梁13左端靠近炉子的左壁,另一个是大梁13右端靠近炉子的右壁。

    相反,高度可变的支承大梁14和15可以彼此只沿垂直方向在最大的升高位置和最小的升高位置之间作独立移动(通常在公知的机械装置作用下,因此,未示出),在所述最大的升高位置,上述大梁的上表面处在高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而在所述最低位置,上述大梁的上表面处在低于一排滚柱的高度上。

    高度可变的大梁14配置在所述加热用的炉炉子的部位上,而高度可变的大梁15配置在所述的起储存作用的炉子的部位上。

    为了使大梁能进入若干排滚柱上的滚柱之间,该大梁具有沿水平方向变细的端部。

    当然,炉子就其功能而言也包括若干必要的装置,尤其是燃烧器,加热管道和烟道等,因为这些装置属于已有技术的一部分,所以这里不作描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此是易于理解的。另外,炉子受热的所有内表面使用同理想的应用领域相一致的适宜的耐火材料加以覆盖。

    由于采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炉子可进行移动,所以在该炉内可以进行存储及排放操作,连续作业时,无需使用其他炉子。显然,由于配置的这种装置具有可动性,因此,同所述功能相对应的一系列操作是不一样的。

    作为实施例,为了说明根据本发明原理制成的炉子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下面描述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来自连续浇包的产品移动情况。

    在下面描述中,所谓“传送大梁13的基本循环”指的是,把大梁13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组合起来,使该大梁13上的产品作往前送移动,这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确切地说,这种基本运动由大梁13的上升和平移构成,当大梁13上升时,使位于其上的产品上升,当大梁13平移时,使位于其上的产品沿水平方向移动,当其下降时,以便重新置放要传送的产品。然后,大梁通过空载平移重新回到起始位置,在那里,大梁开始进行新的基本运动。

    为了对不同的循环进行说明,取若干排入炉滚柱和出炉滚柱的上切线为参照高度-/+0,并据此表明不同大梁达到的高度。

    下面,通过对可以连续操作的循环开始进行说明,在这种循环中,进入炉中的产品来自连续浇包,其位于若干排滚柱上,尚未被储存起来,但是,当获得加热的必要时间以及根据本发明方法而获得的必要的补偿温度时,产品进入炉中只停留在加热区域。

    如图3a中所示的那样,传送条件(根据下面的描述其易于得到)要求产品位于一排滚柱11上,大梁15的另一端上的产品位于高度-3,而大梁14上的两个产品则位于高度-1,这样,使产品在低于若干排滚柱的平面上移动。

    由于轧制速度和出炉速度明显大于浇铸速度和入炉速度,因此,当位于一排滚柱11上的新产品完成入炉时,一排滚柱12就空转。

    当完成入炉时,大梁14和15上升至高度+1,大梁13上升至高度+/-0,如同图36所示的那样,使若干排滚柱在产品前送运动时不装料。由于大梁13的连续基本运动,因此,产品在炉内移动,以便到达图3c所示的位置。

    这样,大梁13就下降到高度-4,大梁14就下降到高度-1,然后,使第一批产品在一排滚柱12上移动,出炉和进入轧钢机。

    与此同时,大梁15到达高度-4,这就使连续浇铸的新产品到达一排滚柱11上,如同图3d所示的那样。

    因此,通过位于高度-1和-4之间的大梁13的连续基本运动,而使最靠近一排滚柱11的产品被传送到大梁15的另一端部。上述操作在新产品入炉必要时间的间隔期间进行,这就出现图3e所示的位置,该位置类似于同图3a相一致的初始位置,这就可以按所述条件重新开始新的循环。

    当轧钢机意外停机时,正如所述的那样,炉子可以储存来自连续浇包的产品,在理想温度下进行保温,使这些产品出炉时进行轧制。

    假设炉子处于图3d中示出的位置的轧制中断的情况。

    为了获得如同图4中示出的产品存储情况,以产品在炉内移动为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中,在进行存储的全过程里,大梁14上升并保持在高度+3,使置放在大梁14上的产品不通过大梁13的其他运动而移动,使每批新入炉的产品处于一排滚柱上,大梁15和大梁13按照类似于连续操作中所描述的方法下降和移动,以便使产品位于它们之上,唯一的不同点是,通过一排滚柱进入的产品并不一直传送到大梁15的另一端,而只是移动一段距离,该距离略大于产品的宽度,这样,其就处于图4a,4b,4c和4d中所示的位置。

    在与图4中所示相一致的情况下,炉子的最大容积应该是这样的,即其保证储存至少与浇包最大容积等同的大量产品,以便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储存产品,直至将其送入轧钢机。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前面述及的方法,易于设想到进行轧制的可能的出炉顺序。把大梁13和14下降到足以使第一批产品置放在一排滚柱12上,并由此出炉;然后,将大梁14和15上升到同一高度,并使大梁13作以下移动,即像所有产品的某一位置进入炉内所必需的基本运动那样进行移动,以便使其他产品置放在一排滚柱的垂直移动位置上;最后,使大梁13和14下降,把产品移放在一排滚柱上,这样,就使炉子完全排空。

    当然,前面述及的方法只是以实施例为例进行描述的,根据本发明,考虑到其在炉内移动具有很大灵活性,因此,为了满足特殊需要,易于进行其他构思,例如,改变产品在炉内不同区域的保温时间以改善热处理。同样,由附图及示意图示出的炉子的结构并不受本发明实施例限制。例如,若干排滚柱可以上升到炉子的外部,大梁也可以延伸到炉子外部,并使它们连接起来。

    另外,大梁和若干排滚柱之间的相对运动使若干排滚柱本身上的产品上升,这种相对运动,如同前面述及的易于构思那样,相应地改变大梁的运动顺序和空间,就显然比通过大梁的垂直运动以及若干排滚柱的反向垂直运动更容易获得。

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储存的炉子.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用于对钢铁冶金产品进行加热、保温和存储的炉子,在该炉中,产品沿着安装在大梁上的移动导轨进行移动,使一排出炉滚柱同一排入炉滚柱沿横向方向连接,所述移动导轨由支承产品的大梁以及与支承大梁相隔一定距离的传送大梁构成,所述支承大梁相对于所述传送大梁可作上升移动,也可使产品逐步向前水平移动,其端部装在一排滚柱上的滚柱之间,使大梁上的产品升起和放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炉;窑;烘烤炉;蒸馏炉〔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