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式结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沙漠行走装置,尤其涉及了一种链式结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沙漠环境中,由于汽车类交通工具的使用不便以及在恶劣环境的影响下,
顺应时代发展,为方便人们的日常出行、运输,由此设计链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
置,即坦克履带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设计简单的履带机械沙漠车。
在沙漠地带,传统交通工具—骆驼,已经无法满足在沙漠中快速运输和改造沙漠。
在现代,汽车是人们的常用出行交通工具,然而汽车却无法在沙漠地区中正常行驶。坦克的
履带结构,为其在沙漠中正常行驶提供了方便,但坦克的笨重又不适合人们的交通运输。因
此设计链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为生活在沙漠地区附近的人们方便出行,为沙
漠中的游客提供便利安全的交通。链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除了用来征服恶劣环
境的沙漠外,也可以在草原上自由驰骋,为牧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还可以到东部的
各种土木工程建设工地上大显身手,展示出比普通驱动装置更加优良的机械性能。
在沙漠中,骆驼作为传统的交通工具,如今依然在使用,沙漠环境恶劣,为改造沙
漠环境,方便人们的出行、旅游观光,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何方便在沙漠中行走移动。
汽车在沙漠中无法正常行驶,主要原因是轮胎。汽车的轮胎在沙地中受到的摩擦
阻力太小,根本不能把发动机的动力转化为汽车前进的推动力;其次是由于轮胎弧面受力,
使得驱动车轮在转动时,越陷越深。坦克之所以能在沙漠中正常行驶,主要归功于它的履
带。坦克的履带与车轮相比在沙漠里具有两大优势:一是坦克履带的受力面积大,根据压强
公式P=F/S,使其单位面积的压力大大减小,所以能够支持笨重的坦克在松软的沙漠里正
常行驶;二是平面接触改变了受力方向,使发动机提供的作用力方向大部分朝下,只有很少
的作用力方向朝后,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地面的摩擦阻力,使发动机的动力有效地转化为前
进的推力,消除了因车轮打滑而导致的无用功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沙漠中行走不便并且效率不高等缺点,提供了一种链式结
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链式结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履带行走单
元并排设置,履带行走单元包括履带以及履带支撑结构,履带支撑结构包括车架板、驱动
轮、导向轮、支撑结构、电机、传动轴以及若干个支撑轮,车架板通过活动轴分别连接驱动
轮、支撑轮以及导向轮,所述电机通过传动轴与导向轮连接,所述导向轮与车架板相互配
合,所述履带包裹履带支撑结构,履带行走单元通过车架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车架板中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至少两个履带行走单元。
作为优选,所述履带为连续履带。
作为优选,所述履带支撑结构内设有减速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轴通过支撑架支撑,所述减速装置两端与支撑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轮与履带内部相互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轮与履带内部相互啮合。
作为优选,所述履带外部设有凸起。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链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运输,接触面
积大,可以在沙漠中自由行走,本发明主要使用于沙漠中,适应沙漠的特殊环境。适合沙漠
中的较高气温和沙漠中道路为松软的沙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
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
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
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履带行走单元结构图。
标号说明:1—履带行走单元、2—履带、3—车架板、4—驱动轮、5—导向轮、6—支
撑架、7—支撑轮、8—活动轴、9—减速装置、10—凸起、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链式结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履带行走单元1,
履带行走单元1并排设置,履带行走单元1包括履带2以及履带支撑结构,履带支撑结构包括
车架板3、驱动轮4、导向轮5、支撑架6、电机11、传动轴以及若干个支撑轮7,车架板3通过活
动轴8分别连接驱动轮4、支撑轮7以及导向轮5,电机11通过传动轴与导向轮5连接,导向轮5
与车架板3相互配合,履带2包裹履带支撑结构,履带行走单元1通过车架板3连接。本发明链
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运输,接触面积大,可以在沙漠
中自由行走,本发明主要使用于沙漠中,适应沙漠的特殊环境。适合沙漠中的较高气温和沙
漠中道路为松软的沙子。履带2采用外摩擦力大,宽度宽的履带,可以增加受力面积,便于行
走,电机驱动导向轮5,带动整个装置行走,在行走过程中,防止行走的过快,在装置内安装
减速装置,可以调节速度。
实施例2:
一种链式结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至少两个履带行走单元1,
履带行走单元1并排设置,履带行走单元1包括履带2以及履带支撑结构,履带支撑结构包括
车架板3、驱动轮4、导向轮5、支撑架6、电机11、传动轴以及若干个支撑轮7,车架板3通过活
动轴8分别连接驱动轮4、支撑轮7以及导向轮5,电机11通过传动轴与导向轮5连接,导向轮5
与车架板3相互配合,履带2包裹履带支撑结构,履带行走单元1通过车架板3连接。本发明链
式结构的沙漠机械行走驱动装置,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运输,接触面积大,可以在沙漠
中自由行走,本发明主要使用于沙漠中,适应沙漠的特殊环境。适合沙漠中的较高气温和沙
漠中道路为松软的沙子。履带2采用外摩擦力大,宽度宽的履带,可以增加受力面积,便于行
走,电机驱动导向轮5,带动整个装置行走,在行走过程中,防止行走的过快,在装置内安装
减速装置,可以调节速度。
在车架板3的中间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连接至少两个履带行走单元。履带2为
连续履带。并且履带外面设置有可以增加摩擦力的凸起10在履带2的支撑结构内设有减速
装置9,活动轴通过支撑架6支撑,减速装置9两端与支撑架6连接。
驱动轮4与履带2内部相互啮合,支撑轮7与履带2内部相互啮合。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行走单元的发动机的选择方法,如下:如下表,
按照设计情况,该装置速度取v=2m/s,F=2kN,驱动轮直径D=350mm发动机的工
作功率Pd=30kW
发动机到履带之间的总效率为η1,η2,η3,η4,η5分别为联
轴器,轴承,齿轮传动,齿轮—带传送,驱动轮—履带传动效率。根据《机械设计手册》,查得
η1=0.99,η2=0.99,η3=0.97,η4=0.96,η5=0.97,则有:
ηΣ=0.992×0.996×0.972×0.982×0.972=0.7846≈0.78
所以发动机的有效功率为:
Pw=Pd×ηΣ=30×0.78=23.4kW
按推荐的二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齿=8~40、带传动比I带=2~4,则系统的
传动比范围应为:
I∑=I齿×I带1×I带2=(8~40)×(2~4)×(2~4)
=32~640
驱动轮转速为
发动机输出轴转速的可选范围是:
nd=I∑×nw=(32×640)×54.6r/min=1747.2~34944r/min
显然,所选型号符合设计。额定转速nd=3000r/min。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1)传动装置总传动比
(2)分配到各级传动比
由带传动知识可取带传动比i带1=2,i带2=2.2,则i齿=,12.489分配到减速器传动
比,参考机械设计指导书分配齿轮传动比得高速级传动比i12=4.2,低速级传动比为
(3)各动力参数的计算
发动机:转速n0=3000r/min
输出功率:P0=30kW
输出转矩:
Ⅰ轴(高速轴)
转速:n1=n0=3000r/min
输入功率:P1=P0η01=P0×η1=30×0.99=29.7kW
输入转矩
Ⅱ轴(中间轴)
转速:
输入功率:P2=P1×η12=P1×η2×η3=29.7×0.99×0.97
=28.521kW
输入转矩:
Ⅲ轴(低速轴)
转速:
输入功率:P3=P2×η2×η3=28.521×0.99×0.97
=27.389kW
输入转矩:
驱动轮轴:
转速:n驱=n3/(I带1×I带2)=54.66r/min
输入功率:P驱=P4×η2×η4=27.389×0.99×0.96=26.03kW
输入转矩: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行走单元的高速齿轮的选择方法,如下: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20°。
(2)沙漠行走驱动装置的减速器所用齿轮,可选用7级精度。齿数比u=3.2。
(3)材料选择。选择小齿轮材料为20CrMnTi(渗碳),硬度为300HBS,大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
(4)选择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4.2×24=100.8,取z2=101。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按照公式: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1)初选KHt=1.3
2)选取齿宽系数
3)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1=9.4545×105N·mm
4)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5)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5。
6)查得区域系数ZH=2.5
7)由公式: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Zε。
εα=[z1(tanαa1-tanα')+z2(tanαa2-tanα')]/2π=1.711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按照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600MP;大齿轮的接触疲劳
强度极限σHlim2=550MP。
查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5,安全系数S=1,有
取[σH]1、[σH]2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σH]=[σH]2=523MPa
9)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圆周速度v
2)计算齿宽b
b=φd×d1t=1×57.58=57.58mm
3)计算实际载荷系数KH
a)查表得使用系数KA=1.75。
b)根据v=9.04m/s、7级精度,可查得动载系数KV=1.05。
c)齿轮的圆周力。
Ft1=2T1/d1t=2×9.4545×104/57.58=3.284×103N
KA·Ft1/b=1.05×3.284×103/57.58=59.88N/mm<100N/mm
查表得齿间载荷分布系数KHα=1.2,KFα=1.2
d)查表,运用插值法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1.165
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KH=KA·KV·KHα·KHβ=1.75×1.05×1.2×1.165=2.569
4)由式得
由式m=d1/z1=72.26/24=3.01。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试计算模数,公式:
1)确定计算参数
a)试选KFt=1.3
b)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Yε=0.25+0.75/εα=0.25+0.75/1.711=0.688
c)计算
查图得齿形系数YFa1=2.65、YFa2=2.23。
查图得应力修正系数YSa1=1.58,YSa2=1.76
查图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 lim 1=500MP,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σF lim 2=380MP
查图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FN1=0.85,KFN2=0.88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S=1.4,则有:
经比较,大齿轮的数值大,选0.0164。
2)试计算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的法面模数,取m=4mm,已可满足弯曲疲劳强度。于是有:
取Z1=29,则Z2=i12×Z1=4.2×28.9=121.8,取Z2=122。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d1=mz1=2.5×29=72.5mm
d2=mz2=2.5×122=305mm
(2)计算中心距
a=(d1+d2)/2=(72.5+305)/2=188.75mm
(3)计算齿轮宽度
考虑不可避免的安装误差,为了保证设计齿宽b和节省材料,一般将小齿轮略为加
宽(5~10)mm,而使大齿轮的齿宽等于设计齿宽。即:
B1=77.5mm,B2=72.5mm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履带行走单元的低速齿轮的选择方法,如下:
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选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压力角取20°。
(2)沙漠行走驱动装置的减速器所用齿轮,参考《机械设计》表10-6,可选用7级精
度。齿数比u=3.2。
(3)材料选择。选择小齿轮材料为20CrMnTi(渗碳),硬度为300HBS,大齿轮材料为
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
(4)选择小齿轮齿数z1=24,大齿轮齿数z2=u·z1=3.2×24=76.8,取z2=77。
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按照公式:
(1)确定公式中的各参数值
1)初选KHt=1.3
2)选取齿宽系数
3)计算小齿轮传递的转矩T2=2.05×106N·mm
4)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ZE=189.8MPa1/2
5)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5。
6)查得区域系数ZH=2.5
7)由公式:计算接触疲劳强度用重Zε。
εα=[z1(tanαa1-tanα')+z2(tanαa2-tanα')]/2π=1.711
8)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
按照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σHlim1=600MP;大齿轮的接触疲劳
强度极限σHlim2=550MP。
查取解除疲劳寿命系数KHN1=0.90、KHN2=0.95,安全系数S=1,有
取[σH]1、[σH]2中的较小者作为该齿轮副的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即
[σH]=[σH]2=523MPa
9)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调整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1)计算圆周速度v
2)计算齿宽b
3)计算实际载荷系数KH
a)查表得使用系数KA=1.75。
b)根据v=3.51m/s、7级精度,可查得动载系数KV=1.1。
c)齿轮的圆周力。
Ft1=2T2/d2t=2×3.81×105/94=8.11×103N
KA·Ft1/b=1.75×8.11×103/94=150.98N/mm>100N/mm
查表得齿间载荷分布系数KHα=1.1,KFα=1.1
d)查表,运用插值法得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Hβ=1.412
由此得到实际载荷系数
KH=KA·KV·KHα·KHβ=1.75×1.1×1.1×1.412=2.99
4)由式得
由式m=d2/z1=124/24=5.17。
(3)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
(1)试计算模数,公式:
1)确定计算参数
a)试选KFt=1.3
b)计算弯曲疲劳强度用重合度系数。
Yε=0.25+0.75/εα=0.25+0.75/1.711=0.688
c)计算
查图得齿形系数YFa1=2.65、YFa2=2.23。
查图得应力修正系数YSa1=1.58,YSa2=1.76
查图得小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σF lim 1=500MP,大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
σF lim 2=380MP
查图得弯曲疲劳寿命系数K 4,则有:
经比较,大齿轮的数值大,选0.0164。
2)试计算模数
对比计算结果,由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的模数m大于由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的法面模数,取m=5mm,已可满足弯曲疲劳强度。于是有:
取Z1=41,则Z2=i23×Z1=2.97×41=121.77,取Z2=122。
(4)几何尺寸计算
(1)计算分度圆直径
d1=mz1=3×41=123mm
d2=mz2=3×122=366mm
(2)计算中心距
(3)计算齿轮宽度
B1=128mm,B2=123mm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
称等可以不同。凡依本发明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
括于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
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
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