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关于用软织物剪成的裁片制做内衣的发明。进一步说,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使二片软织物裁片的叉裆部位接缝和包缝(以下称缝合)的方法及装置。 在已有技术中,上述作业是由一个操作者手工完成的,该操作者同时以他两边的二堆坯料上各取出一片裁片,把这二片裁片重叠起来并保证每一片裁片的面料朝向都正确(与做成的衣服相应,织物有“正面”和“反面”二个面),再把重叠好的裁片送到缝纫机中,由缝纫机缝合衣服的叉裆部位,然后把缝合好的衣片收集起来送下一道工序。
上面所说的手工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
因为每堆裁片是通过裁剪一长条折叠成手风琴状后的织物而成的,这样使得朝着操作者的裁片的朝向每次交替改变。这就意味着操作者必须把堆在其两侧地裁片中的每隔一片都要翻一个面,以得到对于服装的正确配合,因为织物的“正”面和反“面”关系到衣服的正反面,这是可以理解的。用手工操作要记住把二堆裁片中的每到第二片要翻一个向,这对操作者来说是十分繁重的工作,因为常常会导致配错。
另一个问题是,要长时间地重复不变地同时从二堆软织物裁片中各取出一片软织物裁片,取的时候往往会发生取出的裁片多于一片的情况,这样一来就会减低速度。
进一步的问题是,操作者要同时从位于他两侧的二堆裁片中各取出一片裁片,这对操作者来说是繁重的机械动作,常常会导致RSI问题。
更进一步的问题是,经过缝纫阶段后,对已经缝纫过的裁片的处理问题,还需要另一个必要的步骤,即必须为准备下道工序以与下道工序协调一致的方式收集重叠。
此外,由于循环周期短,反复地拿起,翻转和叠在一边的作业,必然加剧产生操作者的RSI问题的可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缝纫二片软织物裁片的叉裆部位的方法和装置,用这种方法和装置可以消除或大致上能减少上面所说的一些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是提供一种自动装置,用自动装置从位于操作者两侧的二堆软织物裁片中取出二片里面一致的裁片并提供给操作者,使操作者只要简单地重叠这二片里面一致的裁片,并把它们送到缝纫机中。
本发明的进一步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自动收集并堆集已经过缝纫的裁片,以准备把这些裁片送入下一道工序的拾取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用电时序驱动装置使各个步骤一体化。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缝合二片里面一致的软织物裁片的叉裆部位的方法,它包括以从位于操作者两侧的软织物裁片堆中各抓取一片裁片,并把所说的裁片递送到靠近所说的操作者的两旁使操作者能方便取到的位置上,同时每隔一次使裁片180°转向,使操作者所得到的二片里面一致的裁片的面向总是正确,然后可由操作者用手工排好,把所说的已排好的裁片夹紧在一块可移动的台架上,把所说的排好的裁片送向缝纫机头,当裁片沿水平方向移到接近缝纫机头的位置时,缝合所说的重叠的叉裆部位,然后抓取并堆集经过缝合的裁片,以准备送下一道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缝纫一对排好的软织物裁片的叉裆部位,并把已经缝合的裁片堆集起来的装置,包括位于操作者两边每边各一台自动装置,所说的每一台自动装置能够从与其相关的一堆软织物裁片中抓取并移动一片裁片,并把该裁片递送给操作者,所说的自动装置具有一条能够轴向移动且能在垂直平面内运动的臂,此外该臂能以它本身为轴旋转180°,所说的自动装置中至少有一台能够绕垂直轴转动,以带动所说的臂作水平运动;该装置还包括用于缝合所说的一对排好的裁片的叉裆部位的缝纫装置;与所说的缝纫装置相邻近的一块裁片载托/传送台架,该台架可以在与缝纫方向基本平行的方向上水平移动;用于把裁片夹紧在裁片载托/传送台架上的夹紧机构;与所说的裁片载托/传送台架的一侧相接的抓取和堆集组合装置,当所说的裁片载托/传送台架离开缝纫装置最远时,该组合装置能抓取并堆集在所说的裁片载托/传送台架上已经缝合的那些裁片。
每台自动装置包括一块堆放裁片的台板;紧靠所说的台板有一根向上伸的立柱,该立柱能绕它的轴旋转一角度;还包括一条抓取裁片的臂,该臂装在立柱的一个端上且能在垂直平面内作定轴转动,臂上装有一个抓取机构,该抓取机构可沿所说的臂轴向移动,且位于臂的最末端以抓取所说的裁片。
抓取裁片的机构由一对轮子和一块相接的平板组成,所说的轮子可朝两个方向旋转,当轮子朝一个方向旋转时,能抓住与轮子相接的裁片,当其朝相反方向旋转时,则松开该片裁片。
夹取和堆集组合装置包括一对基本上平行的且一个位于另一个上方的臂,在上臂上连着一个夹紧销轴,该销轴可基本上垂直移动,能把经过缝合的裁片紧紧地夹到下臂上。
该装置还包括位于各种转折点上的光传感器,用于操纵各种动作及装置各部件的运动速度。
运动的驱动是已知的,如时序电驱动气动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描述:
图1:按照本发明装置的透视图。
图2:图1所示装置中,二台自动装置之一的透视图。
图3:另一台自动装置的透视图,该机械装置能够绕一个垂直轴转动一个角度。
图4:裁片载托/传送台架的透视图,该台架与缝纫机头及夹取堆集组合装置连在一起。
参照图1,二台自动装置10和20分别置于操作者(图中没标出)的两侧,如图所示,自动装置20能够在垂直平面内定轴转动,而自动装置10还能够绕它的垂直轴转动一个角度。
裁片载托/传送台架组合体40能在缝纫机头30附近水平移动,并与夹取堆集组合装置50相接。
参照图2,自动装置20包括一块用于承载裁片的台板21,该台板又与一个向上的立柱27相连。臂26装在立柱27的外侧顶端上并可在垂直平面内定轴转动(如箭头“W”所示)。汽缸22作用在臂26的外侧末端,操纵臂26作定轴转动。臂26的内侧末端的小块28与轮子24及共同运转的平板25相接。小块28由活塞23带动沿轴向移动。此外,轮子24的旋转运动由位于臂26上靠近轮子24旁边的一个小汽缸29驱动。由位于汽缸13和23后面的一个旋转驱动器(图中未标出)驱动使臂26可以旋转180°(如图中箭头“Z”所指)。
参照图3,自动装置10的结构与自动装置20不同之处是:自动装置10的向上立柱17还可绕它的轴转动,如图中箭头“V”所示,能够定轴转动90°。自动装置10具有一个轮子/平板组合机构14,15,其相对位置交替按180°变化。
参照图4,裁片载托/传送台架组合体(整体以40表示)包括靠近缝纫机头的,可在导轨42a,42b上作水平移动的台架41,台架41的水平移动是由汽缸43驱动的。
在台架41上装有一个夹紧机构60,该机构包括一条夹紧杆61和向上的销轴62a,62b,销轴62a,62b,与台架41及一个汽缸(图中未标出)相连;该汽缸使夹紧杆61在销轴62a和62b上作垂直运动。
夹取和堆集装置的整体用50表示,其包括一块导向板51,该导向板装在导轨42a,42b下面的桌子上(图中未标出),一个夹紧机构,整体用52表示;及一个堆集台57。
夹紧机构52包括一个连接机械部件(图中未标出),该机械部件包括一条杆56,由该杆56支撑夹紧机构,该夹紧机构由上杆53和下杆54及装在上杆53上的,可在垂直方向上移动的销轴55(如图所示)所组成。
装在桌子(图中未标出)上的堆集台57,用于收集缝合后的裁片。
下面通过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
预先作好缝纫的准备,在自动装置10和20的堆放载裁片的台板11和21上,放好一堆裁剪好的裁片(图中未标出),按下设在堆放裁片的台板11和21的侧边的一个阀门开关,从而启动系统,开始缝纫。使装在X轴上的汽缸22(图2)启动,抓取裁片的臂26倾斜着向裁片顶部接近。当汽缸22到达最大行程时,汽缸23伸长,把抓取轮子24压向裁片上。当汽缸23内受到反向压力时,另一个小汽缸29被启动,使轮子24旋转,贴着平板25楔住裁片。然后汽缸23与汽缸22同时缩回,把从裁片堆中取出的一片裁片放下。上述过程对自动装置10和20都适用。
此外,自动装置10(图3)还绕Y轴转动,汽缸13伸长,再把裁片送向靠近操作者处。每隔一次,装在汽缸13和23后面的旋转驱动器使这些臂(13、14、15、23、24、25)旋转180°,使得供给操作者的裁片的面向每次都正确。
操作者移动来自轮子14,24的一对裁片,使裁片边缘互相配好,以便缝合在一起。
然后把配好的裁片放在台架41上,该台架上架有一个传感器(图中没有标出)。必须把该裁片放在传感器的上方和夹紧机构60之下。当传感器测得有裁片时,便启动汽缸(图中没有标出),使夹紧杆61降低并夹住裁片以便缝纫,与此同时,自动装置10和20抓取下一块裁片。在这一过程中,缝纫机头和汽缸30也被启动。
裁片通过缝纫机头30,并送向堆集台50。当台架处于该位置时,夹紧销轴55降低并夹住裁片。
然后,裁片被夹紧销轴55夹紧,台架41返回到它的原位置,杆56绕S轴转动。把缝合后的裁片送到堆集台57上。在进行上述过程中,操作者就可利用此时分别从每台自动装置10和20上抓取下一片裁片,把它们排好,去准缝合。然后并重复循环上述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