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昆虫网.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1345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7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2109176.1

申请日:

1992.08.05

公开号:

CN1070539A

公开日:

1993.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01M1/00; A01G9/22; D03D9/00

主分类号:

A01M1/00; A01G9/22; D03D9/00

申请人:

卢德维格·斯文森国际公司;

发明人:

亨宁申·格兰

地址:

荷兰海勒富特斯勒斯

优先权:

1991.08.05 SE 9102285-5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曾祥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能屏盖至少一个空气通道的捕昆虫网是由织物制成,并可用一闸板以不同程度开关,以此来覆盖相应的范围,且可防止因交叉线系的错位而产生的变形。线系中至少有一种,最好是经线,也可是纬线是由单丝纱线A组成,再加上所谓的“毛状”状(B,C),在经线方向或/和纬线方向上相互以一定间隔嵌插入控制线绳(D),该线绳按等距离间隔设置形成用来纳置固定在闸板上固定的控制装置。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捕昆虫网,它借助于一块能以不同程度开关的闸板来屏盖至少一个空气通道,且该网是由织网制成,能根据闸板的不同的开启程度覆盖不同的范围,并能抵抗因织物中交差线系的错位所引起的变形,特征在于:此纱线系中至少有一种纱线,最好是其经线,也可以是其纬线,是由单丝纱线(A)以及所谓的有多股线头从中突出“毛状”线,例如精纺线所组成,而在此种织物经和/或纬方向相互之间以一定的距离将一定控制线绳(D)嵌于其中,它们按等距离的间隔设置,形成用来纳置固定在闸板(12)上固定的控制装置(16)的环圈(19)。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捕昆虫网,特征在于:设置有单丝纱线(A)形成一纱线骨架,在纬线方向上,每第二根线是单丝纱线A,其两侧线是“毛状”软线(B,C),在经线方向上,每连续三根是单丝纱线A,第四根线是“毛状”软线B。
3: 如权利2所述之捕昆虫网,特征在于:纬线方向(C)每第二根“毛状”软线(C)有小得多的横剖面,且捕昆虫网的折叠方向基本上是和经线方向C平行。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捕昆虫网,特征在于:控制线绳(D)是由较其余之“毛状”软线粗得多的“毛状”软纱线构成的。
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之捕昆虫网,特征在于:制备成的捕昆虫网是热稳定的。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捕虫网,该捕昆虫网利用一块能以不同程度开关的闸板,屏盖至少一个空气通道。该网是由织物制成,根据闸板的张开程度有不同的覆盖范围,并且能抵抗因织物中交差线系的错位而引起的变形。

    传统的捕昆虫网要么是由金属线构成,然后无例外地安装于一柜架上;要么是由纺织纤维织成,而这主要是用之于称作为蚊帐式之类的捕虫装置上,即挂定于支架或相类似物体上的一种网。上述这类网不易受到机械应变的影响,同时是一种相当松驰的编织技术将各个线保持就位。

    在暖房工业中减少使用或在一定范围内禁止使用化学杀虫剂的愿望成了必然的趋势,将害虫关在暖房外的愿望已经变为现实的要求。代替化学杀虫剂,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昆虫天敌和在暖房中传授花粉的野蜂、蜜蜂类昆虫,此类昆虫存在是所希望的,它们显示出一种不可忽视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必须防止其从暖房中逃走。

    就值物地生长条件而论,暖房中是必须配有通风装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应有一复杂的控制暖房通风窗开和关的系统。根据已知的系统,其中的闸板是可微控的,也就是空气通道能在全开和全闭之间变化。为此用于该目的之捕昆虫网必须能够覆盖整个通风窗,但另一方面,缩小了的窗口或又不能经过它来通风。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不得不沿捕昆虫网的全长和总宽加以控制,这种控制是借助于线状、棒状或类似物件来实现的,而且假设这种网已被制成,使之在应变最大的地方得到了增强。所以这种网易于发生较显著的机械应变,对这种网的一项重要要求是它能抵抗各种压力而不使其网孔变形。这些网孔的尺寸是根据所存在的最小昆虫而制定的,因而那怕是它们发生中等程度的变形也会使网本身丧失其功能。

    暖房的通风是由它本身的抽力实现的,也即,需使捕昆虫网的空气渗透率最大的,同时,相对于最小存在的昆虫来说网孔的自由开口又必须非常小(网孔的面积应约为0.5×0.5mm2内)。此外,网上的线必须有一定的强度,而这又是一些限制。另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得不遵守的准则是织网的节距必须是固定的,也就是说此织网能抵抗因两条经纬交差线系的错位而发生的变形,当使用细的织线时,节距的固定性就成了一个特殊问题,由于这样的网并不能带来太大的屏蔽效果,因而并不是暖房中的捕昆虫网所急需采用的。百分之一的轻度漏失也就意味着生产上会有百分之一的降低。

    由于捕昆虫网是直接暴露有阳光下,所以网线材料的紫外光稳定性能必须要好。既然线的粗细起着作用,线越细它的紫外光稳定性能就越差。这一要求同样严重地限制了线材料的选择。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引言中所述及的捕昆虫网,这种捕虫网是需能满足下列要求:

    1.良好的紫外光稳定性,即使对很细的线也是如此;

    2.较高的强度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3.细线的粗度和网孔的空洞有关,也就是说使线绳遮住网孔的相应面积要尽可能地小;

    4.高的空气渗透率(最小可能的压力降);

    5.节距固定,即能抵抗因织物中交差线系的错位而发生的变形;

    6.能悬挂和折迭,以便在捕昆虫网不用时所占据的空间尽可能小;

    7.用于安置控制捕昆虫网的控制装置之增强件既不得扩开网孔也不得降低其空气渗透率,

    8.制作的任意性,捕昆虫网应在无后续加工的条件下生产出来,以便它能直接与控制装置协调工作。

    9.易于安装,

    10.能够大批量生产并且有一个适中的价格;

    11.耐脏。

    根据本发明已通过下述方式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即至少使所用线系之一最好是其经线,也可以是其纬线,是由单丝纱线组成,再加上所谓的有多股线头从中突出的“毛状”线,例如精纺线。在此种织物中的经纬方向上相互之间以一定的距离将控制线绳编嵌于其中,它们按均匀间隔设置形成用来纳置固定在闸板上之控制装置的环圈。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一实施例来较详细地描述本发明。

    图1示明通过一暖房屋脊的剖面,此暖房设有一通风窗和一本发明的捕昆虫网;

    图2以放大的尺寸示明本发明捕昆虫网结构的一部分;

    图3示明了经高倍放大的有关经线部分;

    图4是据图2所示捕昆虫网的纬线部分。

    图1公开了一个如何在暖房17中使用本发明之捕昆虫网10的例子,此捕昆虫网设置在通风窗12的空气通道11中,此空气通道是由备有窗户板13的窗户框14组成。此种窗子安装成使其上可绕折叶15转动。在窗子的另一头则有一距离框底部有一定距离且直接相连的控制棒16,控制棒是用来防止捕昆虫网从空气通道(窗口)11吹出去或在窗口处飘动。此外它的目的还在于当关上通风窗12时,可以把捕昆虫网在暖房17内折叠成如图1左边部分所示。

    捕昆虫网10在它的底端与通风窗12的窗框18相连,并在它的上端与窗框14的底架件相连。在通风窗的端部开着时就形成了扇形面,后者借助捕昆虫网的山墙式部分以同于其长侧部分的方式受到保护。

    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易于受机械应变影响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清楚表明捕昆虫网,一般是由许多不同类型和性能的纱线组成,而图2示明了能满足所述要求之织物的一部分。这种织物是用单丝纱线A和不同类型的“毛状”软线(以B标明)组成,即有线头从其中伸出的线,例如精纺线或喷纺线。如图2至4所示,此种织物经设计成:单丝纱线A一般是由对紫外光稳定的聚烯烃,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组成,且具有一定的刚度,尽管它的直径细至0.18mm,但却有很高的强度。此种单丝纱线在所示实施例中用作纱线骨架,在经纬两个方向上都使用了这种线,在纬线方向上,每第二根线是单丝纱线A,其两侧线是“毛状”软线(BC)。在经线方向上,每连续三根是单丝纱线A,第四根线是“毛状”软线B。每第二根“毛状”软纬线C都具有小得多的横剖面,且捕昆虫网的折叠方向基本上是和经线方向C平行。为了得到柔软而且能悬挂的织物,例如可折叠的织物,在径和纬两方向上均嵌插入有较大直径(0.30mm)的“毛状”软线B,如丙烯酸型的精纺线,这样,除了能获得柔软性外,还可制止节距销位。为了进一步提示有关材料的柔软性,在折叠方向上的纱线尤要细(直径均0.15mm),而“毛状”软线C需疏松地嵌插入,当“毛状”软线材料最好用聚丙烯酸类,但甚至也能由聚氯乙烯(PVC),聚酯或尼龙组成。用这些材料纺成的线都具有良好的紫外光稳定性。

    把捕昆虫网10固定到控制棒16上的传统方法是或者用钩套在织物里的套钩,使捕昆虫网10可通过一环形部分沿着控制棒移行,或者通过缝合在正好处于控制棒16前面捕昆虫网上的环形带,而使控制棒穿过这些环形带中。在前一种方法中,套钩会使网变形,以至出现较大的开口。从而能让昆虫通过;在后一种方法中,则会降低捕昆虫网的空气渗透率。

    除了必须制备出捕昆虫网外,还需缝上前述的环形线圈,这就要有人工制,而此种捕昆虫网的价格有较大的提高。依照本发明,在织物的经向和/或纬向上,相互之间隔一定距离插入了“毛状”的但相对于其余的线是极粗(例如直径1mm)的控制线D,而具有均匀间隔的控制线则形成环圈19。而通过通风窗的控制棒19则通过此种圈。

    从图2至4中可以看到,采用了一种三式的结合型式,但也可采用其它的结合形式。最主要的是这种网是由具有相当刚性的线骨架组成,这在“毛状”软线B,C上引起压力点,从而得到节距固定的织物。单丝纱线A的纤细程度和“毛状”线C的厚度必然使网孔的自由洞相对于织物中所含纱线量而言是很大的,从而在所保持的网孔尺寸下获得了高的空气渗透率。线B和C给织物以柔软性和可悬挂性,并阻止单丝纱线有可能发生错位,从而得到了节距固定的织物。通过在织物中嵌插入特强的控制线D,并以均匀的间隔形成环圈19,就得到了预制的织物,它能直接与控制棒协调工作。这些环圈19能够吸收此织物在通风窗开关之际所经受的机械应力,即使受到恶劣天气条件的影响也是如此。这样,原先那些会引起网孔变形的危险因素即被消除。这样,捕昆虫网织物也是易于安装的,通过把环圈19套在控制棒上,便可把它直接简单地应用于暖房的通风窗上。这里的材料选择和相应的结合方法使得所述织物能以高产量的织机制作,这种织机能在单位时间中生产出很大数量的产品,其中为纱线所选用的材料则具有抗脏的能力。

    本发明并不限于通过附图所描述和说明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是可以有其种种变更形式的。

    参考数号表

    10.捕昆虫网

    11.空气通道(窗口)

    12.通风窗

    13.窗板

    14.窗框

    15.屋脊

    16.控制装置(控制棒)

    17.暖房

    18.窗框

    19.环圈

    A.单丝纱线

    B.较粗的“毛状”线

    C.较细的“毛状”线

    D.很粗的“毛状”线

捕昆虫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捕昆虫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捕昆虫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捕昆虫网.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捕昆虫网.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能屏盖至少一个空气通道的捕昆虫网是由织物制成,并可用一闸板以不同程度开关,以此来覆盖相应的范围,且可防止因交叉线系的错位而产生的变形。线系中至少有一种,最好是经线,也可是纬线是由单丝纱线A组成,再加上所谓的“毛状”状(B,C),在经线方向或/和纬线方向上相互以一定间隔嵌插入控制线绳(D),该线绳按等距离间隔设置形成用来纳置固定在闸板上固定的控制装置。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