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133485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1,02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54030.3

申请日:

2016.08.11

公开号:

CN106284439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33/00申请日:20160811|||公开

IPC分类号:

E02D33/00

主分类号:

E02D33/00

申请人:

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张敬一; 陈智芳; 蒋志军

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一环路北三段5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钱成岑;钟莹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桩的桩侧钻测孔并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对待测桩进行水平激振,同时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时间‑深度信号图;读取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P波走时和首至FS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下段FP波拟合线、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以及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
括以下步骤:
A、在待测桩的桩侧钻测孔并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
方向对待测桩进行水平激振,同时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
B、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和垂直桩孔
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C、读取所述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P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
段FP波拟合线和下段FP波拟合线,读取所述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
FS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绘制得到桩底深度确定
图;
D、利用所述桩底深度确定图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上段
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以及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分别
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测孔为竖直钻打孔且桩孔距为0~3m,所述测孔的深度超过预测桩底深度且大于5
倍桩孔距,其中,所述测孔中放置有PVC测管并且所述PVC测管内注满清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水平激振为由激振锤沿着水平方向敲击桩侧或基础外侧,其中,所述水平方向包括
沿着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和沿着垂直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激振锤为1.4~5.5kg的普通铁锤或脉冲锤,并且激振锤和检波器均通过线缆与示
波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A中,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振锤与检波器均通过线缆连接于示波器,将检波器置于所述测孔的底部;
用激振锤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对待测桩进行
水平激振,检波后将检波器的高度提升0.2~1m;
重复进行两个方向的水平激振、检波和提升检波器高度0.2~1m的操作直至检波器到
达测孔孔口,完成检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C中,根据上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方
程和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方程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下段FP波拟合线、上段FS波拟合线
和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其中,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均对应于
桩身弯曲波波速,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斜率对应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斜
率对应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步骤D中,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包括以下步
骤: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一修正值
得到L1;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二修正值
得到L2;
将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三修正值
得到L3;
选取L1、L2和L3中的一个值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其中,n′1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与
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之比,n′2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之比,D为桩孔
距;所述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为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的平均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其特征在
于,将L1、L2和L3取平均值并将所得平均值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说明书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基于多波联合
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状态下对与上部基础和结构相连接的既有工程桩进行复检和评估还是桩
基检测中的难题。对于年代久远的工程结构,其设计或施工记录可能已难以查询。若出现有
如拟通行更大载重的车辆而需要提高桥梁桩基的承载力、地震后需要检验桩基是否受到损
伤,或是在长期的冲刷作用下,桩周土被冲走或变松散以致桩基承载力减小等情况,对基桩
长度和完整性的检测就会显得尤为重要。

在目前的桩基检测技术中,低应变反射波法以其检测快捷、成本低、效果好而得到
了普及应用。其中,低应变反射波法和机械阻抗法是最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对于既有桥
梁、码头,桩柱上部有梁、板、承台等平台存在,通过在平台上竖向激振,应力波会在平台上
下界面多次反射,只有较少能量透射到桩身,桩底反射往往较为微弱。微弱的桩底反射与干
扰信号叠加后,更难以识别桩底反射位置。而采用机械阻抗法测试桩顶有平台的基桩,频域
峰值往往平坦和不易识别。另外,对于高桩码头、桥梁等结构,也可在桩侧以尽量接近竖向
进行激振,然激振后向上传播的波形在遇到上部结构后产生反射,而且因偏心产生的弯曲
波会与桩底反射波叠加而干扰桩底反射波的识别,增加了识别桩底反射波的难度,以致较
难有效检测桩长。

通过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953076A公开(公告)日
2014.07.30,公开了一种基于旁孔透射波拐点法确定桩底深度的方法。但该方法是利用首
至波走时曲线中的拐点确定桩底深度,不涉及通过激发桩身弯曲波进行桩底深度的识别,
亦不涉及通过一次测试同时利用桩身透射到土中的P波和S波信息进行多波联合测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
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A、在待测桩的桩侧钻测孔并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
连线方向对待测桩进行水平激振,同时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

B、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和垂直
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C、读取所述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P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
定上段FP波拟合线和下段FP波拟合线,读取所述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
首至FS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绘制得到桩底深度
确定图;

D、利用所述桩底深度确定图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
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以及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
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
述测孔为竖直钻打孔且桩孔距为0~3m,所述测孔的深度超过预测桩底深度且大于5倍桩孔
距,其中,所述测孔中放置有PVC测管并且所述PVC测管内注满清水。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
述水平激振为由激振锤沿着水平方向敲击桩侧或基础外侧,其中,所述水平方向包括沿着
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和沿着垂直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所
述激振锤为1.4~5.5kg的普通铁锤或脉冲锤,并且激振锤和检波器均通过线缆与示波器连
接。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
步骤A中,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振锤与检波器均通过线缆连接于示波器,将检波器置于所述测孔的底部;

用激振锤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对待测桩
进行水平激振,检波后将检波器的高度提升0.2~1m;

重复进行两个方向的水平激振、检波和提升检波器高度0.2~1m的操作直至检波
器到达测孔孔口,完成检波。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
步骤C中,根据上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方程和
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方程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下段FP波拟合线、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
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其中,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均对应于桩身
弯曲波波速,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斜率对应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对
应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在
步骤D中,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一修正值
得到L1;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二修正值
得到L2;

将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的深度值减去第三修正值
得到L3;

选取L1、L2和L3中的一个值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其中,n1′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
速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之比,n2′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之比,D为
桩孔距;所述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为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的平均
值。

根据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的一个实施例,将
L1、L2和L3取平均值并将所得平均值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方法不受上部结构对波形的影响,在桩侧水平激振即
可,检测方便且综合利用了桩身透射到土中的P波和S波,分析方法简单,通过一次测试可同
时确定多个桩底深度值,多信息源的利用可减小系统误差,多个桩底深度值可相互验证,提
高分析测试精度和可靠性。对于无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也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扩宽了现
有旁孔透射波法的应有范围及测试分析效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采用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检测既
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示意图。

图2示出了沿着桩孔连线方向进行水平激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沿着垂直桩孔连线方向进行水平激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读取首至波走时的原理图。

图5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图6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图7示出了实施例1中的桩底深度确定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桩顶上部结构、2-待测桩、3-示波器、4-地基、5-激振锤、6-检波器、7-测孔、8-桩
身透射波、9-桩孔连线方向、10-垂直桩孔连线方向、11-上段FP波拟合线、12-下段FP波拟合
线、13-上段FS波拟合线、14-下段FS波拟合线、A-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
点、B-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C-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
交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
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
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
已。

旁孔透射波法的提出主要针对既有工程桩的检测。现有旁孔透射波法确定桩底深
度是通过在桩侧敲击的同时在桩身钻取的竖向探孔中检波,并形成时间-深度信号图,确定
图中首至波走时并拟合确定两条直线,以两线交点直接或修正后确定桩底深度。该方法主
要存在以下不足:1)现有旁孔透射波法主要是基于激发桩身一维P波进行测试,在桩侧或桩
顶承台上应竖向或接近竖向进行敲击;当桩顶已连接上部结构,由于没有相应的竖向激振
工作面而难以激发桩身一维P波,以致就会影响测试效果;2)现有旁孔透射波法即使有提到
可以采取桩侧水平敲击的方式,但没有明确水平敲击确定桩底深度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
法,实际上水平激振是激发桩身弯曲波,其在确定桩底深度的理论基础与方法与基于桩身
一维P波的有所不同;3)现有方法一次测试分析只能确定一个桩底深度值,无法通过多方面
信息、多种手段综合分析确定桩底深度,以相互验证,减小系统误差,提高结果可靠性;4)现
有旁孔透射波仅利用了桩身透射到土中的P波信息,而能量占优的S波信息尚没有效利用。
基于以上四点考虑,现有旁孔透射波法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针对现有方法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弯曲波的旁孔透射波多波联
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

图1示出了采用本发明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检测既
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
底深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多个步骤。

步骤A:

在待测桩的桩侧钻测孔并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
线方向对待测桩进行水平激振,同时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

在本步骤中采取的水平激振为由激振锤5沿着水平方向敲击桩侧或基础外侧的激
振方式,其可以激发桩身弯曲波进行测试,弯曲波会在桩土界面或桩底以P波或S波透射后
继续传播。具体地,本发明中采用的水平方向包括沿着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和沿着垂
直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

图2示出了沿着桩孔连线方向进行水平激振的示意图,图3示出了沿着垂直桩孔连
线方向进行水平激振的示意图。也即,沿着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进行激振是指激振方
向沿着测孔7和待测桩2的中心线连线方向(即桩孔连线方向9),具体如图2所示,此时在测
孔7中接收的桩身透射波8的首至波为FP波;沿着垂直桩孔连线方向的水平方向进行激振是
指激振方向沿着垂直于测孔7和待测桩2的中心线连线的方向(即垂直桩孔连线方向10),具
体如图3所示,此时在测孔7中接收的桩身透射波8的首至波为FS波。

根据本发明,测孔7为竖直钻打孔且桩孔距为0~3m,测孔7的深度应超过预测桩底
深度且大于5倍桩孔距,其中,测孔7中放置有PVC测管并且在PVC测管内注满清水。更具体
地,激振锤5为1.4~5.5kg的普通铁锤或脉冲锤,并且激振锤5和检波器6均通过线缆与示波
器3连接。

其中,本步骤中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将激振锤5与检波器6均通过线缆连接于示波器3,将检波器6置于测孔7的底部;

用激振锤5在待测桩2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9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10对待
测桩2进行水平激振,检波后将检波器6的高度提升0.2~1m;

重复进行两个方向的水平激振、检波和提升检波器高度0.2~1m的操作直至检波
器6到达测孔7孔口,完成检波。

步骤B:

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和垂直桩
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其中,时间-深度信号图是将检波器6接收的信号按照检波深度布置在时间-深度
坐标系中形成的图形,分别按照沿桩孔连线方向激振和沿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激振分别布置
得到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

步骤C:

读取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P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
FP波拟合线和下段FP波拟合线,读取垂直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S波走
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绘制得到桩底深度确定图。

其中,首至FP、FS波是指激发的桩身弯曲波在桩土界面或桩底分别以P波和S波透
射后达检波器的首至波,其路径遵循最小走时原理。

图4示出了读取首至波走时的原理图。如图4所示,根据信号出现波动的起始点判
断首至波走时并进行读取。

在进行线性拟合时,除了在桩底深度确定图中拟合、确定并绘制出拟合线上段FP
波拟合线11、下段FP波拟合线12、上段FS波拟合线13和下段FS波拟合线14之外,还应得出各
拟合直线的方程。

步骤D:

利用步骤C绘制得到的桩底深度确定图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
线的交点、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以及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
线的交点,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在步骤C中,首先需根据上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方程、上段FS
波拟合线的方程和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方程分别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下段FP波拟合线、上
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其中,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
斜率均对应于桩身弯曲波波速,下段FP波拟合线的斜率对应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下段FS
波拟合线的斜率对应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在需要使用桩身弯曲波波速时,优选地使用将
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计算得到的平均值作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
速来使用。

根据本发明,在本步骤中分别对三个交点的深度值进行修正后确定待测桩的桩底
深度包括以下步骤: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P波拟合线的交点A的深度值减去第一修正值
得到L1;

将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B的深度值减去第二修正值
得到L2;

将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的交点C的深度值减去第三修正值
得到L3;

选取L1、L2和L3中的一个值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其中,n1′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
速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之比,n2′为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之比,D为
桩孔距;所述平均桩身弯曲波波速为上段FP拟合线的斜率和上段FS波拟合线的斜率的平均
值。

为了降低误差并使桩底深度值可靠,优选地将L1、L2和L3取平均值并将所得平均值
作为待测桩的桩底深度。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
进行具体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地基土S波速为140m/s,非饱和地基中P波速为262m/s,饱和地基中P波
速为1400m/s。桩长12m,缺陷桩问题中缺陷位于桩身5~6m,分别沿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
孔连线方向进行水平激振以有效识别旁孔透射首至FP和FS波。

本实施例中的待测桩2为高桩形式,设计深度为12m,桩径为1.0m。桩顶上部结构1
为承台且承台长3m、宽1m、高1m。桩孔距D为1m,地基4为均匀非饱和地基,激振方式为在桩侧
距地面1m高沿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水平竖敲。检测如图1所示,激振方向如图2和
图3所示,具体实施方法和步骤为:

1)测试准备并清理场地:在待测桩2附近1m远处钻测孔7,孔深25m;在测孔中下放
管径为80mm的PVC管,管长25m;在管周回填土让其密实,并将管内注满清水,管底密封严实,
防止漏水和杂物进入。

2)将激振锤5与检波器6均通过线缆连接于示波器3,检测时先将检波器6先置于测
孔孔底,并用激振锤5在桩侧距地面1m高位置沿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的两个
方向分别进行水平激振、检波后将检波器6高度提升0.5m,重复激振、检波、提升检波器高度
0.5m这一过程,以接收不同深度的信号。

3)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和垂直
桩孔连线方向时间-深度信号图,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

4)根据信号出现波动的起始点判读首至波走时,判读方式如图4所示。对图5中所
示信号判读首至FP波走时,对图6中所示信号判读首至FS波走时。

5)根据2~10m段和20~25m段首至FP、FS波走时数据分别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P波
拟合线y=1904x-15.1、下段FP波拟合线y=263x+10.1、上段FS波拟合线y=1852x-29.7和
下段FS波拟合线y=139x+10.7,所得桩底深度确定图如图7所示。

6)根据图7和步骤5中得到的拟合线斜率,由上段FP波拟合线斜率、上段FS波拟合
线斜率确定桩身弯曲波波速为1904m/s、1852m/s,取二者的平均值1878m/s作为平均桩身弯
曲波速;由下段FP波拟合线斜率确定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为263m/s,由下段FS波拟合线斜率
确定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为139m/s。

7)如图7所示,由上段FP波拟合线11与下段FP波拟合线12确定交点A对应的深度值
为14.1m,由第一修正值公式确定的修正值为2.1m,其中n1′由步骤6中确定的
平均桩身弯曲波速与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之比确定,由此确定的桩底深度L1为12m;

由上段FP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确定交点B对应的深度值为12.7m,由第二修
正值公式确定的修正值为1.1m,其中n1′由步骤6中确定的桩身弯曲波速与
桩底地基土P波波速之比确定;n2′由步骤6中确定的平均桩身弯曲波速与桩底地基土S波波
速之比确定,由此确定的桩底深度L2为11.6m;

由上段FS波拟合线与下段FS波拟合线确定交点C度应对应的深度值为12.7m,由第
三修正值公式确定的修正值为2.2m,其中n2′由步骤6中确定的平均桩身弯
曲波速与桩底地基土S波波速之比确定,由此确定的桩底深度L3为11.8m;

8)根据步骤8中确定的三个桩底深度分别为12m、11.6m、11.8m,三个数值的离散性
小,确定的桩底深度值可靠,取三者的平均值11.8m作为最终的桩底深度值,其与设计桩底
深度12m较接近,误差仅为-1.7%。

本发明的方法不受上部结构对波形的影响,在桩侧水平激振即可,检测方便且综
合利用了桩身透射到土中的P波和S波,分析方法简单,通过一次测试可同时确定多个桩底
深度值,多信息源的利用可减小系统误差,多个桩底深度值可相互验证,提高分析测试精度
和可靠性。对于无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也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扩宽了现有旁孔透射波法
的应有范围及测试分析效果。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
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多波联合测试的既有工程桩桩底深度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待测桩的桩侧钻测孔并在待测桩的桩侧分别沿着桩孔连线方向和垂直桩孔连线方向对待测桩进行水平激振,同时在测孔内进行不同深度的检波;根据不同激振方向检波的信号分别生成时间深度信号图;读取时间深度信号图中的首至FP波走时和首至FS波走时并通过线性拟合确定上段FP波拟合线、下段FP波拟合线、上段FS波拟合线和下段FS波拟合线;分别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