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4133463 上传时间:2018-09-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0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663627.4

申请日:

2016.08.12

公开号:

CN106284104A

公开日:

2017.01.04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D 22/00申请日:20160812|||公开

IPC分类号:

E01D22/00

主分类号:

E01D22/00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聂鑫; 杨悦

地址: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代理人:

张建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槽型钢板、抗拔螺栓、植筋对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进行纵向防落梁加固,步骤为: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水平向钻眼、植筋;将槽型钢板的底板通过植筋连接于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从一端槽型钢板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抗拔螺栓,穿过另一端槽形钢板的端板预留孔并将螺帽旋紧完成抗拔连接。本发明的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受力合理,取材容易,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水平向钻眼、植筋;将槽型钢板的底板通过
植筋连接于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从一端槽型钢板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抗拔螺栓,穿
过另一端槽形钢板的端板预留孔并将螺帽旋紧完成抗拔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开孔槽型钢板在工厂加工成型,在其底板开孔,开孔数量与植筋根数相同,并在其两
个端板开预留孔,在现场将植筋穿入槽型钢板底板,并用螺帽拧紧并在植筋的外露端留有
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
于,抗拔螺栓穿过槽型钢端板上的预留圆形孔洞,在抗拔螺栓的头部与开孔槽型钢板之间
留有一定空隙,允许相邻梁端纵向发生一定的自由变形,当相邻梁端之间的纵向相对变形
过大时,抗拔螺栓的头部与开孔槽型钢板接触,抗拔作用开始形成。

说明书

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桥以孔为单元,相邻桥孔各自单独受力,适用于中小跨度。它的优点是结
构简单,架设方便,可减低造价,缩短工期,同时易于设计成各种标准跨径的装配式构件,因
此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国家,特别是华北、西北、西南三大地震活
动区,都有混凝土梁桥地震落梁破坏的实例,落梁破坏势必造成严重的交通中断,比如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震后修复非常困难,造成巨大损失。为了提高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防
落梁能力,需要在相邻跨桥面系梁端腹板两侧安装纵向连接件,主要目的在于增加桥面系
在承受地震作用时的纵向防落梁能力,从而增强既有混凝土桥的整体牢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用于解决既有
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防落梁能力弱的问题。所述的防止梁端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力学概
念明确,一方面提供足够的水平拉力,约束梁端的相对纵向位移,防止落梁事故发生,另一
方面,不约束相邻梁由于混凝土收缩徐变以及温度效应引起的纵向相对变形,避免在梁内
引起附加应力,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易于实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用于加强既有混
凝土梁桥相邻端部的纵向连接,提高防落梁能力,其构造包括开孔槽型钢板1、抗拔螺栓2和
植筋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水平
向钻眼;将植筋3穿入槽型钢板1的底板,并用螺帽拧紧(需要在植筋的外露端留有螺纹);在
槽型钢板1的两个端板中预留孔,抗拔螺栓2从一端槽型钢板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穿过另
一端槽形钢板1的端板预留孔并将螺帽旋紧完成抗拔连接;

所述的槽型钢板1在工厂加工成型,在其底板开孔(数量与植筋3根数相同)并在其
两个端板开孔(预留孔),植筋3的外露部分插入底板的孔,通过螺帽实现与主梁腹板的连
接。

所述的抗拔螺栓2穿过槽型钢板1的两个端板上的预留圆形孔洞,在抗拔螺栓2的
头部与开孔槽型钢板1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允许相邻梁端纵向发生一定的自由变形,当相邻
梁端之间的纵向相对变形过大时,抗拔螺栓2的头部与开孔槽型钢板1接触,抗拔作用开始
形成,此构造可以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1)抗拔螺栓将既有混凝土梁桥相邻梁端的主梁纵向连接,可有效地防止在地震
作用下的落梁破坏;(2)抗拔螺栓沿桥梁纵向可发生一定自由滑动,不会对桥面系由于混凝
土收缩徐变或温度效应引起的纵向变形产生约束。(3)该加固构造力学概念明确,根据地震
力荷载激励模式可以得到纵向连接要求的抗拔承载力,进而确定所需要的抗拔螺栓及对接
螺帽的直径和数量,受力合理,取材容易,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纵向连接件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各组件相对关系的图1的剖面图。

图中:1—开孔槽型钢板;2—抗拔螺栓;3—植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槽型钢板、抗拔螺栓、植筋对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进行纵向防落梁加
固,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水平向钻眼、植筋;将槽型钢板的底板通过植筋连接于
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从一端槽型钢板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抗拔螺栓,穿过另一端槽
形钢板的端板预留孔并将螺帽旋紧完成抗拔连接,其中抗拔螺栓的头部与槽型钢板之间留
有一定空隙,允许相邻跨的主梁沿桥梁纵向产生一定的自由变形,当相邻梁端之间的纵向
相对变形过大时,抗拔螺栓的头部与开孔槽型钢板接触,抗拔作用开始形成,此时该加固构
造可以防止混凝土梁桥从支座处纵向脱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细部构造、施工过程作进一步描述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加固构
造中包括槽型钢板1、抗拔螺栓2和植筋3。其中槽型钢板1沿桥梁纵向布置于梁端腹板两侧,
植筋3的外露部分插入底板的孔,通过螺帽实现与主梁腹板的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的槽型钢板1在工厂制作,为在两个端板上预留孔的槽型截面,抗
拔螺栓2从一端槽形钢板1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并从另一端槽型钢板1的端板预留孔穿出后
用螺帽固定。

如图2所示,在其底板开孔(数量与植筋3根数相同),植筋3的外露部分插入底板的
孔,通过螺帽实现与梁端腹板的连接。抗拔螺栓2穿过槽型钢板1的底板预留圆形孔洞,在抗
拔螺栓2的头部与另一端槽型钢板1的端板之间设置一定空隙,允许相邻梁端主梁沿桥梁纵
向发生一定的自由变形,当相邻梁端主梁之间的纵向相对变形过大时,抗拔螺栓2的头部与
槽型钢板1接触,此时抗拔作用开始形成。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为:

在既有混凝土梁桥腹板两侧水平向钻眼、植筋3;将植筋3穿入槽型钢板1的底板,
并用螺帽拧紧(需要在植筋的外露端留有螺纹);将抗拔螺栓2从一端槽型钢板1的端板预留
孔中穿入,在抗拔螺栓2的头部与槽型钢板1的端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随后将抗拔螺栓2从
另一端槽型钢板1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出,将螺帽安装在该侧并用扳手旋紧,该侧螺帽与开孔
槽形钢板1间也应留有一定距离。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用于加强既有
混凝土梁桥相邻端的纵向连接,提高防落梁能力,不仅适用于混凝土简支梁桥,还适合于混
凝土连续梁桥边支座相邻梁端的相互拉结。该加固方法力学概念明确,受力合理,取材容
易,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经济实用。

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固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槽型钢板、抗拔螺栓、植筋对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进行纵向防落梁加固,步骤为:在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水平向钻眼、植筋;将槽型钢板的底板通过植筋连接于混凝土梁桥端部腹板两侧;从一端槽型钢板的端板预留孔中穿入抗拔螺栓,穿过另一端槽形钢板的端板预留孔并将螺帽旋紧完成抗拔连接。本发明的防止既有混凝土梁桥端部纵向脱落的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