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pdf(3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58906 A(43)申请公布日 2013.03.06CN102958906A*CN102958906A*(21)申请号 201180031554.2(22)申请日 2011.04.1110-2010-0040610 2010.04.30 KRC07C 211/61(2006.01)C07D 241/36(2006.01)C07D 333/66(2006.01)C07C 255/52(2006.01)C07D 263/58(2006.01)C07D 401/12(2006.01)C07D 209/58(2006.01)C07D 265/12(2006.01)C。
2、07D 409/12(2006.01)C07D 213/36(2006.01)C07D 277/82(2006.01)C07D 471/04(2006.01)C07D 215/38(2006.01)C07D 307/66(2006.01)C07F 7/08(2006.01)C07D 221/06(2006.01)C07D 307/82(2006.01)C09K 11/06(2006.01)C07D 223/18(2006.01)C07D 333/20(2006.01)H01L 51/50(2006.01)C07D 235/30(2006.01)C07D 333/36(2006.01)(71)申。
3、请人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地址韩国忠清南道(72)发明人金荣佶 金侈植 赵英俊 权赫柱金圣珉 金奉玉(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代理人陈哲锋(54) 发明名称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由于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呈现蓝色高发光效率及优异的寿命性质,其可用于制造具有极高操作寿命的OLED装置。(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12.25(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KR2011/002526 2011.04.11(87)PCT。
4、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136484 EN 2011.11.03(51)Int.Cl.权利要求书7页 说明书2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7 页 说明书 23 页1/7页21.一种化学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Ar1至Ar4独立地表示(C6-C3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C2-C30)杂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金刚烷基、(C7-C30)双环烷基或,或者Ar1及Ar2或Ar3及Ar4各自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芳香环或杂芳香环的(C3-C30)亚烷基或。
5、(C3-C30)亚烯基连接以形成稠合环,且该亚烷基的碳原子可进一步经NR21、O、S或SiR22R23取代;R1至R6及R11至R13独立地表示氢、(C1-30)烷基、(C3-C30)环烷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C1-C30)烷氧基、(C6-C60)芳氧基、单-或二-(C1-C30)烷基胺基、单-或二-(C6-C30)芳基胺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胺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 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或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R21至R23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卤(C1-C30)烷基、(C1-。
6、C30)烷氧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哌啶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金刚烷基、卤素、氰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或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或者R22及R23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稠合环的(C3-C30)亚烷基或(C3-C30)亚烯基相连接以形成稠合环;以及R1至R6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杂芳基、烷氧基、芳氧基、烷基胺基、芳基胺基、芳基烷基胺基、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烷基芳基甲硅烷基或三芳基甲硅烷基:Ar1至Ar4的芳基、杂芳基、杂环烷。
7、基、环烷基、金刚烷基或双环烷基;通过Ar1及Ar2或Ar3及Ar4各自的连接所形成的该稠合环;以及R21至R23的烷基、卤烷基、烷氧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哌啶基、杂环烷基、环烷基、金刚烷基、芳基、杂芳基、三烷基甲硅烷基、二烷基芳基甲硅烷基或三芳基甲硅烷基可进一步经一个或多个选自下列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C1 C30)烷基、卤(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基硫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C6-30)芳基、(C6-30)芳氧基、(C6-C30)芳基硫基、。
8、(C2-C30)杂芳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及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以化学式2表示: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2/7页3化学式2其中,R5及R6独立地表示氢、(C6-C30)芳基或(C2-C30)杂芳基;Ar1至Ar4独立地表示(C6-C3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C2-C30)杂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
9、0)环烷基或或者Ar1及Ar2或Ar3及Ar4各自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芳香环或杂芳香环的(C3-C30)亚烷基或(C3-C30)亚烯基连接以形成稠合环,且该亚烷基的碳原子可进一步经NR21、O、S或SiR22R23取代;R21至R23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或(C6-C30)芳基,或者R22及R23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稠合环的(C3-C30)亚烷基或(C3-C30)亚烯基相连接以形成稠合环;以及R5及R6的芳基或杂芳基;Ar1至Ar4的该芳基、杂芳基、杂环烷基、环烷基、金刚烷基或双环烷基;通过Ar1及Ar2或Ar3及Ar4各自的连接所形成的稠合环:以及R21至R23的烷基或芳基可进一步经一个。
10、或多个选自下列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C1-C30)烷基、卤(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C1-C30)烷基硫基、哌啶基、吗啉基、硫代吗啉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卤素、氰基、硝基、羟基、(C6-30)芳基、(C6-30)芳氧基、(C6-C30)芳基硫基、(C2-C30)杂芳基、(C6-C30)芳基(C1-C30)烷基、(C1-C30)烷基(C6-C30)芳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及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中。
11、,及独立地选自下列结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3/7页4其中,R21至R25独立地表示(C1-C30)烷基或(C6-C30)芳基。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选自下列化合物: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4/7页5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5/7页6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6/7页7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7/7页85.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一层或多层置。
12、于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二电极间的有机层;其中,该有机层包括一种或多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化学式3或4表示的基质化合物:化学式3(Ar11)a-L1-(Ar12)b化学式4(Ar13)c-L2-(Ar14)d其中,L1表示(C6-C30)亚芳基或(C4-C30)亚杂芳基;L2表示亚蒽基;Ar11至Ar14独立地表示氢、氘、(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卤素、(C4-C30)杂芳基、(C5-C30)环烷基或(C6-C30)芳基,且Ar11至Ar14的环烷基、芳基或杂芳基可进一步经一个或多个选自下列取代基的取代基取代:具有或不具有一个或多个选自氘、(C1-C30)烷基、卤(。
13、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C3-C30)环烷基、卤素、氰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及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的取代基的(C6-C30)芳基或(C4-C30)杂芳基;氘;(C1-C30)烷基;卤(C1-C30)烷基;(C1-C30)烷氧基;(C3-C30)环烷基;卤素;氰基:三(C1-C30)烷基甲硅烷基;二(C1-C30)烷基(C6-C30)芳基甲硅烷基及三(C6-C30)芳基甲硅烷基;以及a、b、c及d独立地表示0至4的整数。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有机层进一步包括一种或多种选自芳基。
14、胺化合物及苯乙烯基芳基胺化合物的化合物,或者一种或多种选自下列的金属:元素周期表第1族的有机金属、第2族、第4周期与第5周期的过渡金属、镧系金属及d-过渡元素。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系发射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有机层同时包括一层或多层发射蓝光、红光或绿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层。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该有机层包括电致发光层及电荷产生层。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于该电极对的一个或二个电极的内表面上设置还原性掺杂剂与有机物质的混合区域、或氧化性掺杂剂与有机物质的混合区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58906 A1/23页9。
15、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使用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蓝色电致发光材料及使用该电致发光化合物作为掺杂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于显示器装置中,电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t,EL)装置作为自发光显示器装置的优越性在于其视角广、对比度高且反应速率快。1987年,伊士曼-柯达(Eastman Kodak)首先研发出使用低分子量的芳香二胺及铝的络合物作为形成电致发光层的有机EL装置的物质Appl.Phys.Lett51,9。
16、13,1987。0003 于有机EL装置中,决定其包括发光效率及操作寿命的效能的最重要因素为电致发光材料。该电致发光材料的若干要求包含:在固态中的高电致发光量子产率(quantum yield)、高电子及空穴迁移率、于真空沉积过程中对分解的抗性、形成均匀薄膜的能力及稳定性。0004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一般可分为高分子材料及低分子材料。就分子结构层面来看,该低分子材料包含金属络合物及不含金属的完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此等电致发光材料包含螯合剂络合物例如三(8-喹啉根)铝络合物(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 complex)、香豆素衍生物、四苯基丁二烯衍生物、双(苯乙烯基。
17、亚芳基)衍生物及二唑衍生物。已有报道指出可从那些材料中获得从蓝色至红色的可见光区域的发光,且该等材料预期可实现全彩显示器装置。0005 同时,对于传统的蓝色材料而言,自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Idemitsu-Kosan)研发二苯乙烯基-联苯(DPVBi)(化合物a)以来,许多材料已被研发及商品化。除了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的蓝色材料系统外,亦已知Kodac的二萘基蒽(DNA)(化合物b)、四(叔丁基)苝(化合物C)体系等。然而,关于这些材料仍应进行广泛的研究及研发。0006 目前以最高效率闻名的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的肉桂基(distryl)化合物系统具有6流明/瓦(1m/W)的功率效率以及超过3。
18、0,000小时的有用装置寿命。然而,当将该系统应用于全彩显示器时,由于随着操作时间色纯度的下降,寿命仅为几千小时。在蓝色电致发光的例子中,从发光效率的观点来看,若电致发光波长往较长波长方向稍微移动会变得有利。然而,因为蓝色色纯度不足以符合要求,故不易将该材料应用于高品质的显示器。此外,由于色纯度、效率及热稳定性等问题,因此亟需研究及开发该等材料。0007 说 明 书CN 102958906 A2/23页10【 发明内容 】0008 技术问题0009 为了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问题而作了大量的努力,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了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实现了具有优异发光效率及显著改善操作寿命性质的有机电致发。
19、光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且与传统掺杂剂材料相比,该化合物具有在适当的色坐标条件下提供更好的发光效率及装置寿命的骨架,同时克服上述问题;以及一种使用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高效率且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0010 技术解决方案0011 本发明提供新颖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该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为化学式1表示的化合物。由于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蓝色发光效率及优异的寿命性质,因此其可用于制造具有极高操作寿命的OLED装置。0012 化学式10013 0014 其中,0015 Ar1至Ar4独立地表示(C6-C30)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
20、自N、O及S的杂原子的(C2-C30)杂芳基、含有一个或多个选自N、O及S的杂原子的5至7元杂环烷基、(C3-C30)环烷基、金刚烷基、(C7-C30)双环烷基或或者Ar1及Ar2或Ar3及Ar4可通过具有或不具有芳香环或杂芳香环的(C3-C30)亚烷基或(C3-C30)亚烯基独立地相连接以形成稠合环,且该亚烷基的碳原子可进一步经NR21、O、S或SiR22R23取代;0016 R1至R6及R11至R13独立地表示氢、(C1-30)烷基、(C3-C30)环烷基、(C6-C30)芳基、(C2-C30)杂芳基、(C1-C30)烷氧基、(C6-C60)芳氧基、单-或二-(C1-C30)烷基胺基、说 明 书CN 102958906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