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n****g 文档编号:4129206 上传时间:2018-08-3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8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538104.7

申请日:

2016.07.11

公开号:

CN106189493A

公开日:

2016.12.0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9D 11/106申请日:20160711|||公开

IPC分类号:

C09D11/106(2014.01)I; C09D11/102(2014.01)I; C09D11/03(2014.01)I

主分类号:

C09D11/106

申请人:

赵艳丽

发明人:

赵艳丽

地址: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柳树口镇东石翁村东石翁54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气相二氧化硅、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米蚩酮、樟脑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本发明制得的金属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佳、着色力、光泽度好,同时具有优秀的稳定性,油墨的均匀性好,可获得良好的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对金属油墨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权利要求书

1.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12-22份、
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7-16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9-18份、3-氨丙基咪唑3-7份、二乙烯三
胺5-13份、气相二氧化硅3-8份、二丙二醇丁醚4-9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6-15份、二环丙酸
酯6-13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8-17份、米蚩酮3-8份、樟脑醌5-10份、辛基酚聚氧
乙烯醚2-8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3-7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5-10份、磷酸锂
3-8份、片状氧化锌粉5-12份、片状银粉0.2-1.6份、铜粉3-9份、N,N-二甲基甲酰胺14-21份、
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6-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醋酸乙烯酯14-2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8-14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10-15份、3-氨
丙基咪唑4-6份、二乙烯三胺6-11份、气相二氧化硅4-7份、二丙二醇丁醚5-8份、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7-13份、二环丙酸酯8-11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9-15份、米蚩酮3-6份、樟
脑醌6-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7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6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6-9份、磷酸锂4-8份、片状氧化锌粉7-10份、片状银粉0.3-1.2份、铜粉5-8份、N,N-
二甲基甲酰胺16-20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7-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
分:醋酸乙烯酯18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2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13份、3-氨丙基咪唑5
份、二乙烯三胺9份、气相二氧化硅6份、二丙二醇丁醚6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11份、二环丙
酸酯9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12份、米蚩酮5份、樟脑醌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
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8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7.5份、磷酸锂6份、片状氧
化锌粉3.5份、片状银粉0.6份、铜粉1.7份、N,N-二甲基甲酰胺18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9
份。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80-120℃温度下混合搅拌3-8
小时;加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50-70℃温度下搅拌
4-10小时,备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200-6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60-80℃搅拌30-60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000-20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
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30-100rpm的速度搅拌12-20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
格后,包装密封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
中,在氮气气氛下,于102℃温度下混合搅拌5小时;所述步骤S2中,在65℃温度下搅拌7小
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
中,在48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72℃搅拌4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
中,以14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
中,以55rpm的速度搅拌16小时。

说明书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油墨是指用细小的金属薄片代替传统油墨中的颜料或染料配制而成的,具有
独特金属闪亮效果的油墨。金属油墨中常使用以铜、锌、铝等金属作为色浆或色粉。金属油
墨作为一种新型的印刷油墨,它的出现拓展了包装设计者的创作空间,为包装行业开辟了
新的思路,在烟包、酒标、工业包装、日化产品标签、软包装等方面应用非常广泛。

然而金属油墨中所使用的金属大部分为活泼金属,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在空气或
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会慢慢失去光泽,影响印刷效果。此外,由于金属油墨中的金属色浆或色
粉的含量比普通油墨高,金属颗粒很容易沉淀,会导致印刷产品的色相和光泽度差异较大,
对印刷产品的质量影响也很大,此外金属印刷油墨在印刷基材上的附着力较差,容易脱落,
这些都会使金属油墨的印刷效果大打折扣,限制了金属油墨更好的应用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传统金属印刷
油墨由于金属颗粒容易沉淀,导致印刷产品的色相和光泽度差异较大,以及附着力较差,容
易脱落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来如下: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12-22份、二丙二醇二丙
烯酸酯7-16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9-18份、3-氨丙基咪唑3-7份、二乙烯三胺5-13份、气相
二氧化硅3-8份、二丙二醇丁醚4-9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6-15份、二环丙酸酯6-13份、(甲
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8-17份、米蚩酮3-8份、樟脑醌5-10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8份、
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3-7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5-10份、磷酸锂3-8份、片状氧
化锌粉5-12份、片状银粉0.2-1.6份、铜粉3-9份、N,N-二甲基甲酰胺14-21份、丙二醇烷基醚
乙酸酯6-13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14-2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
酯8-14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10-15份、3-氨丙基咪唑4-6份、二乙烯三胺6-11份、气相二
氧化硅4-7份、二丙二醇丁醚5-8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7-13份、二环丙酸酯8-11份、(甲基)
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9-15份、米蚩酮3-6份、樟脑醌6-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7份、1-羟
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6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6-9份、磷酸锂4-8份、片状氧化锌
粉7-10份、片状银粉0.3-1.2份、铜粉5-8份、N,N-二甲基甲酰胺16-20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
酯7-12份。

上述技术方案中,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18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
12份、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13份、3-氨丙基咪唑5份、二乙烯三胺9份、气相二氧化硅6份、二
丙二醇丁醚6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11份、二环丙酸酯9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12
份、米蚩酮5份、樟脑醌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8份、三缩四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7.5份、磷酸锂6份、片状氧化锌粉3.5份、片状银粉0.6份、铜粉1.7份、
N,N-二甲基甲酰胺18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9份。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来如下: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80-120℃温度下混合搅拌3-8
小时;加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50-70℃温度下搅拌
4-10小时,备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200-6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60-80℃搅拌30-60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000-20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
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30-100rpm的速度搅拌12-20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
格后,包装密封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2中,在氮气气氛下,于102℃温度下混合搅拌5小时;
所述步骤S2中,在65℃温度下搅拌7小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3中,在48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
72℃搅拌45分钟。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4中,以14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S5中,以55rpm的速度搅拌16小时。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得的金属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佳、着色力、光泽度好,同时具有优秀的稳定
性,油墨的均匀性好,可获得良好的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对金属油墨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
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醋酸乙烯酯12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7份、缩水甘油酯
环氧树脂9份、3-氨丙基咪唑3份、二乙烯三胺5份、气相二氧化硅3份、二丙二醇丁醚4份、酮
基丙二酸二乙酯6份、二环丙酸酯6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8份、米蚩酮3份、樟脑
醌5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3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5
份、磷酸锂3份、片状氧化锌粉5份、片状银粉0.2份、铜粉3份、N,N-二甲基甲酰胺14份、丙二
醇烷基醚乙酸酯6份,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80℃温度下混合搅拌3小时;加
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50℃温度下搅拌4小时,备
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2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60℃搅拌30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0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30rpm的速度搅拌12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包
装密封即可。

实施例2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醋酸乙烯酯22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6份、缩水甘油
酯环氧树脂18份、3-氨丙基咪唑7份、二乙烯三胺13份、气相二氧化硅8份、二丙二醇丁醚9
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15份、二环丙酸酯13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17份、米蚩酮8
份、樟脑醌-10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8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7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
丙烯酸酯10份、磷酸锂8份、片状氧化锌粉12份、片状银粉1.6份、铜粉9份、N,N-二甲基甲酰
胺21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13份,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120℃温度下混合搅拌8小时;
加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70℃温度下搅拌10小时,
备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6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80℃搅拌60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20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100rpm的速度搅拌20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
包装密封即可。

实施例3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醋酸乙烯酯14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8份、缩水甘油酯
环氧树脂10份、3-氨丙基咪唑4份、二乙烯三胺6份、气相二氧化硅4份、二丙二醇丁醚5份、酮
基丙二酸二乙酯7份、二环丙酸酯8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9份、米蚩酮3份、樟脑
醌6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3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6
份、磷酸锂4份、片状氧化锌粉7份、片状银粉0.3份、铜粉5份、N,N-二甲基甲酰胺16份、丙二
醇烷基醚乙酸酯7份,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90℃温度下混合搅拌5小时;加
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50-70℃温度下搅拌7小时,
备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4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68℃搅拌40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8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60rpm的速度搅拌15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包
装密封即可。

实施例4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醋酸乙烯酯20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4份、缩水甘油
酯环氧树脂15份、3-氨丙基咪唑6份、二乙烯三胺11份、气相二氧化硅7份、二丙二醇丁醚8
份、酮基丙二酸二乙酯13份、二环丙酸酯11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15份、米蚩酮6
份、樟脑醌9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7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6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9份、磷酸锂8份、片状氧化锌粉10份、片状银粉1.2份、铜粉8份、N,N-二甲基甲酰胺20
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12份,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110℃温度下混合搅拌6小时;
加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58℃温度下搅拌8小时,备
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200-60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68℃搅拌45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4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45rpm的速度搅拌14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包
装密封即可。

实施例5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所述重量份称重各组分:醋酸乙烯酯18份、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12份、缩水甘油
酯环氧树脂13份、3-氨丙基咪唑5份、二乙烯三胺9份、气相二氧化硅6份、二丙二醇丁醚6份、
酮基丙二酸二乙酯11份、二环丙酸酯9份、(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12份、米蚩酮5份、
樟脑醌8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5份、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8份、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
烯酸酯7.5份、磷酸锂6份、片状氧化锌粉3.5份、片状银粉0.6份、铜粉1.7份、N,N-二甲基甲
酰胺18份、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9份,备用;

S2、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酮基丙二酸
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米蚩酮、樟脑醌混合,在氮气气氛下,于102℃温度下混合搅拌5小时;
加入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65℃温度下搅拌7小时,备
用;

S3、将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和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
在480转/分的搅拌下依次投入混料罐中,加热至72℃搅拌45分钟,冷却至室温;

S4、将步骤S2中得到的反应料加入步骤S3中混料罐,搅拌均匀,再加入辛基酚聚氧乙烯
醚、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和气相二氧化硅以1400rpm的速度分散均匀,得到混合料A;

S5、将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均匀,然后
向其加入步骤S4中的混合料A,以55rpm的速度搅拌16小时,过滤,分散均匀,检测合格后,包
装密封即可。

对比例1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含米蚩酮、片状氧化锌粉和1-羟基环己基
苯基甲酮。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不含樟脑醌、二环丙酸酯和气相二氧化硅。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制备的金属印刷油墨的检测结果如下表所示:

检测项目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实施例5
对比例1
对比例2
附着牢度/%
94
93
95
96
98
91
89
着色力/%
101
103
106
105
109
93
90
光泽度/Gu,60°
269
284
286
291
305
205
248
稳定性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得的金属印刷油墨的附着牢度佳、着色力、光泽度好,同时
具有优秀的稳定性,油墨的均匀性好,可获得良好的印刷质量和印刷效果,对金属油墨的实
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高附着力金属印刷油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醋酸乙烯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缩水甘油酯环氧树脂、3氨丙基咪唑、二乙烯三胺、气相二氧化硅、二丙二醇丁醚、酮基丙二酸二乙酯、二环丙酸酯、(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咖啡酸酯、米蚩酮、樟脑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磷酸锂、片状氧化锌粉、片状银粉、铜粉、N,N二甲基甲酰胺、丙二醇烷基醚乙酸酯。本发明制得的金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