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114226 上传时间:2018-08-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6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2561.8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192161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B61H 11/0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眉山中车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科技工业园三路68号变更后: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科技工业园三路68号|||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1H 11/06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B61H11/06

主分类号:

B61H11/06

申请人:

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迎春; 杨建平; 李谋逵; 吕超; 安鸿; 肖维远; 肖乾佑; 王春山

地址:

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科技工业园三路6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刘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主活塞杆、滑阀以及主阀下盖,在所述主活塞杆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在所述主活塞杆内设置有油路,所述油路的出油口对准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沟通滑阀上端面和工作面。本发明通过在主活塞杆上增设润滑油循环装置,将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抽取到滑阀上端面,经由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到达工作面产生油膜,多余的润滑油顺着滑阀两侧重新流回到主阀下盖的油池中。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运动,对滑阀面形成润滑,可有效保证滑阀副的润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小滑动磨损,改善滑阀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1)、主活塞杆(2)、滑阀(3)以及主阀下盖(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杆(2)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所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10)以及出油杆(9),在所述进油槽(10)下端设置有进油孔(16),所述进油槽(10)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6)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10)内、进油孔(16)处设置有进油胶阀(7),所述进油胶阀(7)通过进油阀簧(8)压紧在进油孔(16)处,所述出油杆(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出油杆(9)设置在进油槽(10)内,其上部与进油槽(10)螺纹连接,所述出油杆(9)和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出油杆(9)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10)与主活塞杆(2)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油胶阀(14),所述出油胶阀(14)通过出油阀簧(15)压紧在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在所述主活塞杆(2)内设置有与出油杆(9)的中心孔连通的油路(17),所述油路(17)的出油口与滑阀(3)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滑阀(3)上、滑阀(3)与主阀体组成(1)之间形成的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4),所述滑阀(3)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4)对应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油杆(9)下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1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阀簧(8)套在出油杆(9)下部,所述进油阀簧(8)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7)上端面,所述进油阀簧(8)的上端抵靠在出油杆(9)环形凸台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15)设置在主活塞杆(2)的油路(17)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下端抵靠在出油胶阀(14)上端面,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2)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8)和出油阀簧(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阀(3)上设置有两个储油件(4),所述两个储油件(4)分布在滑阀(3)上、下部,位于滑阀(3)上部的储油件(4)设置在滑阀(3)的进油口处,位于滑阀(3)下部的储油件(4)通过在滑阀(3)内部设置的通孔与滑阀(3)的进油口连通。

4.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阀下盖(6)内减速簧座(18)与减速簧(19)之间设置有减速簧座油封(5),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呈倒锥形,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内孔与主活塞杆(2)之间留有间隙。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槽(10)穿过主活塞杆(2)内的稳定杆(11),在所述进油槽(10)与稳定杆(11)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稳定杆(11)端面凹槽内设置有稳定杆油封(12),所述稳定杆油封(12)呈倒锥形,所述稳定杆油封(12)内孔与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车辆制动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车的主型制动阀104阀/120阀检修周期为两年,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检修周期较短,有待提高。检修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滑阀结构漏泄。从调研及研究表明:滑阀结构润滑不良是运用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当滑阀副呈干摩擦状态时,滑阀面易拉伤,造成漏泄。因此,改善润滑不良成为延长制动阀检修周期的主要因素。
改善滑阀结构润滑不良有两个途径:提高硅油运动粘度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目前所用硅油运动粘度为800mm2/s,提高余地已不大,因此延长油膜存在时间成为延长制动阀检修周期的主要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润滑油循环使用,有效延长油膜存在时间,从而延长制动阀检修周期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主活塞杆、滑阀以及主阀下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杆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所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以及出油杆,在所述进油槽下端设置有进油孔,所述进油槽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内、进油孔处设置有进油胶阀,所述进油胶阀通过进油阀簧压紧在进油孔处,所述出油杆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出油杆设置在进油槽内,其上部与进油槽螺纹连接,所述出油杆和进油槽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出油杆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与主活塞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油胶阀,所述出油胶阀通过出油阀簧压紧在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处,在所述主活塞杆内设置有与出油杆的中心孔连通的油路,所述油路的出油口与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滑阀上、滑阀与主阀体组成之间形成的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所述滑阀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对应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出油杆下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阀簧套在出油杆下部,所述进油阀簧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上端面,所述进油阀簧的上端抵靠在出油杆环形凸台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设置在主活塞杆的油路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的下端抵靠在出油胶阀上端面,所述出油阀簧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和出油阀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滑阀上设置有两个储油件,所述两个储油件分布在滑阀上、下部,位于滑阀上部的储油件设置在滑阀的进油口处,位于滑阀下部的储油件通过在滑阀内部设置的通孔与滑阀的进油口连通。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主阀下盖内减速簧座与减速簧之间设置有减速簧座油封,所述减速簧座油封呈倒锥形,所述减速簧座油封内孔与主活塞杆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所述进油槽穿过主活塞杆内的稳定杆,在所述进油槽与稳定杆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稳定杆端面凹槽内设置有稳定杆油封,所述稳定杆油封呈倒锥形,所述稳定杆油封内孔与进油槽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通过在主活塞杆上增设润滑油循环装置,将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抽取到滑阀上端面,经由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到达工作面产生油膜,多余的润滑油顺着滑阀两侧重新流回到主阀下盖的油池中。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运动,对滑阀面形成润滑,可有效保证滑阀副的润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小滑动磨损,改善滑阀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铁路制动阀改动较小,易于新品加工和既有产品改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为主阀体组成,2为主活塞杆,3为滑阀,4为储油件,5为减速簧座油封,6为主阀下盖,7为进油胶阀,8为进油阀簧,9为出油杆,10为进油槽,11为稳定杆,12为稳定杆油封,13为O形密封圈,14为出油胶阀,15为出油阀簧,16为进油孔,17为油路,18为减速簧座,19为减速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1、主活塞杆2、滑阀3以及主阀下盖6,在所述主活塞杆2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
所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10以及出油杆9,在所述进油槽10下端设置有进油孔16,所述进油槽10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6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10内、进油孔16处设置有进油胶阀7,所述进油胶阀7通过进油阀簧8压紧在进油孔16处,所述出油杆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出油杆9设置在进油槽10内,其上部与进油槽10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与进油槽螺纹连接的上方、出油杆与进油槽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13,所述出油杆9和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出油杆9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10与主活塞杆2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油胶阀14,所述出油胶阀14通过出油阀簧15压紧在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其中,在所述出油杆9下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1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阀簧8套在出油杆9下部,所述进油阀簧8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7上端面,所述进油阀簧8的上端抵靠在出油杆9环形凸台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15设置在主活塞杆2的油路17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下端抵靠在出油胶阀14上端面,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2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8和出油阀簧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在所述主活塞杆2内设置有与出油杆9的中心孔连通的油路17,所述油路17的出油口与滑阀3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滑阀3上、滑阀3与主阀体组成1之间形成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4,所述滑阀3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4对应连通。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滑阀3上设置有两个储油件4,所述两个储油件4分布在滑阀3上、下部,位于滑阀3上部的储油件4设置在滑阀3的进油口处,位于滑阀3下部的储油件4通过在滑阀3内部设置的通孔与滑阀3的进油口连通。
为了防止制动阀搬运过程中,主阀下盖内油池中的润滑油流失,在所述主阀下盖6内减速簧座18与减速簧19之间设置有减速簧座油封5,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呈倒锥形,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内孔与主活塞杆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槽10穿过主活塞杆2内的稳定杆11,在所述进油槽10与稳定杆11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稳定杆11端面凹槽内设置有稳定杆油封12,所述稳定杆油封12呈倒锥形,所述稳定杆油封12内孔与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制动阀组装时将适量润滑油注入到主阀下盖中,使得油池液面高于进油槽的下端面,此时,进油胶阀和出油胶阀分别在进油阀簧和出油阀簧的作用下将进油槽的进油孔和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堵住。
当制动阀充气缓解时,主阀体组成内部腔室空气压力上升,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受压克服进油阀簧的弹力顶开进油胶阀,使得进油胶阀紧贴在出油杆底部的开口处,润滑油进入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形成的储油空间内,并使储油空间中的空气形成压力空气,为出油蓄积能量,此时,出油胶阀在出油阀簧以及主阀体组成内部腔室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即出油胶阀将出油杆上端开口堵住。当制动阀充至定压时,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的储油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也达到定压,此时进油胶阀受进油阀簧的复位弹力作用处于关闭位,即进油胶阀将进油槽的进油孔堵住。
当制动阀制动时,主阀体组成内部空气压力减小,受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的储油空间内压力空气作用,在制动阀充气缓解时进入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储油空间中的润滑油由出油杆下端的开口进入到出油杆的中心孔中,并克服出油阀簧的弹力顶开出油胶阀,使出油杆中心孔中的润滑油进入到主活塞杆的油路中,完成一次动作。
通过数次动作后,进入主活塞杆油路中的润滑油经由油路的出油口流入到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并通过储油件流入到滑阀的工作面,而多余的润滑油则经由滑阀两侧回流到主阀下盖中的油池内,形成润滑油的循环使用。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运动,对滑阀面形成主动润滑,有效保证了滑阀副的润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小滑动磨损,改善滑阀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铁路制动阀改动较小,易于新品加工和既有产品改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216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12.10 C N 1 0 4 1 9 2 1 6 1 A (21)申请号 201410492561.8 (22)申请日 2014.09.24 B61H 11/06(2006.01) (71)申请人四川制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620010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眉山科技 工业园三路68号 (72)发明人朱迎春 杨建平 李谋逵 吕超 安鸿 肖维远 肖乾佑 王春山 (74)专利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刘凯 (54) 发明名称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57) 摘要 本。

2、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 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主活塞杆、滑阀以 及主阀下盖,在所述主活塞杆上设置有润滑油循 环装置,在所述主活塞杆内设置有油路,所述油路 的出油口对准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沟通滑阀上 端面和工作面。本发明通过在主活塞杆上增设 润滑油循环装置,将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抽取到 滑阀上端面,经由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到达工作 面产生油膜,多余的润滑油顺着滑阀两侧重新流 回到主阀下盖的油池中。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 运动,对滑阀面形成润滑,可有效保证滑阀副的润 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小滑动磨损,改善 滑阀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使用寿命。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3、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192161 A CN 104192161 A 1/1页 2 1.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1)、主活塞杆(2)、滑 阀(3)以及主阀下盖(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杆(2)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所 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10)以及出油杆(9),在所述进油槽(10)下端设置有进油 孔(16),所述进油槽(10)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6)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10) 内、进油孔(16)处设置有。

4、进油胶阀(7),所述进油胶阀(7)通过进油阀簧(8)压紧在进油孔 (16)处,所述出油杆(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出油杆(9)设置在进油槽(10)内,其 上部与进油槽(10)螺纹连接,所述出油杆(9)和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储油空间, 所述出油杆(9)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10)与主活塞杆(2)螺纹 连接,在所述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油胶阀(14),所述出油胶阀(14)通过出油 阀簧(15)压紧在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在所述主活塞杆(2)内设置有与出油杆(9)的 中心孔连通的油路(17),所述油路(17)的出油口与滑阀(3)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

5、在所述 滑阀(3)上、滑阀(3)与主阀体组成(1)之间形成的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4),所述滑阀 (3)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4)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出油杆(9)下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1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 述进油阀簧(8)套在出油杆(9)下部,所述进油阀簧(8)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7)上端面, 所述进油阀簧(8)的上端抵靠在出油杆(9)环形凸台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15)设 置在主活塞杆(2)的油路(17)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下端抵靠在出油胶阀(14) 上端面,所述出油阀簧(1。

6、5)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2)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8)和出 油阀簧(15)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滑阀(3)上设置有两个储油件(4),所述两个储油件(4)分布在滑阀(3)上、下部,位于滑阀 (3)上部的储油件(4)设置在滑阀(3)的进油口处,位于滑阀(3)下部的储油件(4)通过在 滑阀(3)内部设置的通孔与滑阀(3)的进油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阀下盖(6)内减速簧座(18)与减速簧(19)之间设置有减速簧座油封(5),所述减 速簧座油封(5。

7、)呈倒锥形,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内孔与主活塞杆(2)之间留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 油槽(10)穿过主活塞杆(2)内的稳定杆(11),在所述进油槽(10)与稳定杆(11)之间留有 间隙,在所述稳定杆(11)端面凹槽内设置有稳定杆油封(12),所述稳定杆油封(12)呈倒锥 形,所述稳定杆油封(12)内孔与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192161 A 1/3页 3 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铁路车辆制动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 路制动阀。。

8、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我国铁路客、货车的主型制动阀104阀/120阀检修周期为两年,与国外先进 水平相比,检修周期较短,有待提高。检修周期短的主要原因是滑阀结构漏泄。从调研及研 究表明:滑阀结构润滑不良是运用中较为普遍的问题,当滑阀副呈干摩擦状态时,滑阀面易 拉伤,造成漏泄。因此,改善润滑不良成为延长制动阀检修周期的主要因素。 0003 改善滑阀结构润滑不良有两个途径:提高硅油运动粘度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目 前所用硅油运动粘度为800mm 2 /s,提高余地已不大,因此延长油膜存在时间成为延长制动 阀检修周期的主要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

9、够使得润滑油循环使用,有 效延长油膜存在时间,从而延长制动阀检修周期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 括主阀体组成、主活塞杆、滑阀以及主阀下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活塞杆上设置有润滑 油循环装置,所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以及出油杆,在所述进油槽下端设置有进油 孔,所述进油槽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内、进油孔处设置有 进油胶阀,所述进油胶阀通过进油阀簧压紧在进油孔处,所述出油杆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 构,所述出油杆设置在进油槽内,其上部与进油槽螺纹连接,所述出油杆和进油槽之间留有 间隙形。

10、成储油空间,所述出油杆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与主活塞 杆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出油胶阀,所述出油胶阀通过出油阀簧压 紧在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处,在所述主活塞杆内设置有与出油杆的中心孔连通的油路,所述 油路的出油口与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滑阀上、滑阀与主阀体组成之间形成的 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所述滑阀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对应连通。 0006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出油杆下部设置有 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阀簧套在出油杆下部, 所述进油阀簧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上端面,所述进油阀簧的上端抵靠。

11、在出油杆环形凸台 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设置在主活塞杆的油路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的下端抵靠 在出油胶阀上端面,所述出油阀簧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和出 油阀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0007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滑阀上设置有两个 储油件,所述两个储油件分布在滑阀上、下部,位于滑阀上部的储油件设置在滑阀的进油口 处,位于滑阀下部的储油件通过在滑阀内部设置的通孔与滑阀的进油口连通。 说 明 书CN 104192161 A 2/3页 4 0008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在所述主阀下盖内减速簧 座与减速簧之间设置有减速簧。

12、座油封,所述减速簧座油封呈倒锥形,所述减速簧座油封内 孔与主活塞杆之间留有间隙。 0009 本发明所述的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其所述进油槽穿过主活塞杆 内的稳定杆,在所述进油槽与稳定杆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稳定杆端面凹槽内设置有稳定 杆油封,所述稳定杆油封呈倒锥形,所述稳定杆油封内孔与进油槽之间留有间隙。 0010 本发明通过在主活塞杆上增设润滑油循环装置,将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抽取到滑 阀上端面,经由滑阀上端面的进油口到达工作面产生油膜,多余的润滑油顺着滑阀两侧重 新流回到主阀下盖的油池中。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运动,对滑阀面形成润滑,可有效保证 滑阀副的润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

13、小滑动磨损,改善滑阀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 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铁路制动阀改动较小,易于新品加工和既有 产品改造。 附图说明 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标记:1为主阀体组成,2为主活塞杆,3为滑阀,4为储油件,5为减速簧座油 封,6为主阀下盖,7为进油胶阀,8为进油阀簧,9为出油杆,10为进油槽,11为稳定杆,12为 稳定杆油封,13为O形密封圈,14为出油胶阀,15为出油阀簧,16为进油孔,17为油路,18 为减速簧座,19为减速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 0014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

14、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 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15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主动润滑循环作用的铁路制动阀,包括主阀体组成1、主活 塞杆2、滑阀3以及主阀下盖6,在所述主活塞杆2上设置有润滑油循环装置。 0016 所述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进油槽10以及出油杆9,在所述进油槽10下端设置有进 油孔16,所述进油槽10的下端面位于主阀下盖6内油池液面下方,在所述进油槽10内、进 油孔16处设置有进油胶阀7,所述进油胶阀7通过进油阀簧8压紧在进油孔16处,所述出 油杆9为上下贯通的中空结构,所述出油杆9设置在进油。

15、槽10内,其上部与进油槽10螺纹 连接,在所述出油杆与进油槽螺纹连接的上方、出油杆与进油槽之间设置有O形密封圈13, 所述出油杆9和进油槽10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出油杆9的下端开口与储油空 间连通,其上端穿过进油槽10与主活塞杆2螺纹连接,在所述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设置 有出油胶阀14,所述出油胶阀14通过出油阀簧15压紧在出油杆9的上端开口处。其中, 在所述出油杆9下部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周与进油槽10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进油阀簧8套在出油杆9下部,所述进油阀簧8的下端抵靠在进油胶阀7上端面,所述 进油阀簧8的上端抵靠在出油杆9环形凸台形成的台阶处;所述出油阀簧15设。

16、置在主活塞 杆2的油路17进油口处,所述出油阀簧15的下端抵靠在出油胶阀14上端面,所述出油阀 说 明 书CN 104192161 A 3/3页 5 簧15的上端抵靠在主活塞杆2内的台阶处,所述进油阀簧8和出油阀簧15始终处于压缩 状态。 0017 其中,在所述主活塞杆2内设置有与出油杆9的中心孔连通的油路17,所述油路 17的出油口与滑阀3上端面的进油口连通,在所述滑阀3上、滑阀3与主阀体组成1之间 形成工作面处设置有储油件4,所述滑阀3上的进油口与储油件4对应连通。本实施例中, 在所述滑阀3上设置有两个储油件4,所述两个储油件4分布在滑阀3上、下部,位于滑阀3 上部的储油件4设置在滑阀3的。

17、进油口处,位于滑阀3下部的储油件4通过在滑阀3内部 设置的通孔与滑阀3的进油口连通。 0018 为了防止制动阀搬运过程中,主阀下盖内油池中的润滑油流失,在所述主阀下盖6 内减速簧座18与减速簧19之间设置有减速簧座油封5,所述减速簧座油封5呈倒锥形,所 述减速簧座油封5内孔与主活塞杆2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油槽10穿过主活塞杆2内的稳 定杆11,在所述进油槽10与稳定杆11之间留有间隙,在所述稳定杆11端面凹槽内设置有 稳定杆油封12,所述稳定杆油封12呈倒锥形,所述稳定杆油封12内孔与进油槽10之间留 有间隙。 0019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制动阀组装时将适量润滑油注入到主阀下盖中,使得油池液 。

18、面高于进油槽的下端面,此时,进油胶阀和出油胶阀分别在进油阀簧和出油阀簧的作用下 将进油槽的进油孔和出油杆的上端开口堵住。 0020 当制动阀充气缓解时,主阀体组成内部腔室空气压力上升,主阀下盖中的润滑油 受压克服进油阀簧的弹力顶开进油胶阀,使得进油胶阀紧贴在出油杆底部的开口处,润滑 油进入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形成的储油空间内,并使储油空间中的空气形成压力空气,为 出油蓄积能量,此时,出油胶阀在出油阀簧以及主阀体组成内部腔室空气压力的作用下处 于关闭状态,即出油胶阀将出油杆上端开口堵住。当制动阀充至定压时,进油槽和出油杆之 间的储油空间内的空气压力也达到定压,此时进油胶阀受进油阀簧的复位弹力作用处。

19、于关 闭位,即进油胶阀将进油槽的进油孔堵住。 0021 当制动阀制动时,主阀体组成内部空气压力减小,受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的储油 空间内压力空气作用,在制动阀充气缓解时进入进油槽和出油杆之间储油空间中的润滑油 由出油杆下端的开口进入到出油杆的中心孔中,并克服出油阀簧的弹力顶开出油胶阀,使 出油杆中心孔中的润滑油进入到主活塞杆的油路中,完成一次动作。 0022 通过数次动作后,进入主活塞杆油路中的润滑油经由油路的出油口流入到滑阀上 端面的进油口,并通过储油件流入到滑阀的工作面,而多余的润滑油则经由滑阀两侧回流 到主阀下盖中的油池内,形成润滑油的循环使用。这样,工作时滑阀上下运动,对滑阀面形 成主动润滑,有效保证了滑阀副的润滑,从而延长油膜存在时间,减小滑动磨损,改善滑阀 副工作环境,延长滑阀副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巧妙,效果显著,对现有铁路制动阀改动较 小,易于新品加工和既有产品改造。 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192161 A 1/1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192161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铁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