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11027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3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11028.3

申请日:

1991.11.27

公开号:

CN1060415A

公开日:

1992.04.2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01D3/30; B01F3/04; B01D53/18

主分类号:

B01D3/30; B01F3/04; B01D53/18

申请人:

北京化工学院;

发明人:

冯元鼎; 杨村; 郑冲

地址:

100013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化工学院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何清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本装置将液体分布器与转子或转子上的部件固定连接,使液体分布器成为转动件,利用离心力布液,极大地提高了旋转床的液体流量操作范围。同时使床层中减少了对气体的动密封,简化了结构。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转动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静止进液管的连接,使转子形成双支撑,提高了操作的平稳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包括有:高速转动的转子、装在转子上的环形填料层和中心旋转件,液体分布器及固定在机壳上的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液体分布器与转子或转子上的部件固定连接,随转子转动,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进液管通过一动密封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转子转动的液体分布器由置于中心旋转件上方的分液盘、进液管及若干均布的布液管组成, a、上分液盘为一中空壳体,空腔为液体通道,进液管及各布液管均与分液盘空腔连通,分液盘上沿轴向开有若干通孔,与分液盘空腔不连通,在中心旋转件与排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 b、分液盘最外周有一园环凸缘,与转子固定,和/或通过每根布液管的顶端与中心旋转件上盖板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随转子转动的液体分布器为一根中心进液管,下端与转子固定,和/或通过进液管上的支撑辐条与环形填料上盖板固定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进液管下部的布液管段外侧加有均布液体用的多孔填料。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进液管之间的动密封连接为填料动密封或机械密封,或伴有轴承起支撑作用的动密封。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重力场旋转床装置,特别是用于气、液相逆流接触的旋转床传递与反应装置。

    现有的旋转床传递与反应装置,为固定布液方式。即:将液体分布器与机壳或其他固定支撑连接,进液管静止不动。液体的分布靠泵的压力通过液体分布器布液管上的喷液孔喷向填料,故液体的流量由泵的压力和液体分布器上喷液孔的总面积决定。因此,对于一定喷液孔面积的液体分布器其流量范围受到限制。

    如美国US4382900公开的专利介绍的旋转床装置,采用的液体分布器为一中心进液管,由泵将液体送入管中,通过喷液孔喷向外层环形填料。

    由本申请人提出的91109255.2号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旋转床超重力场强化传递与反应装置。

    图1是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在转子中心布置一旋转件(2),用于脱除气体中夹带的液体,将固定不动的布液管(4)置于旋转件外周侧与环形填料(3)内周侧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该发明对液体分布器的结构形式进行多种改进,如采用螺旋管式布液管,组合园环式布液管等,并对每种布液管上地喷液孔开孔区张角进行了优化,使得布液均匀,强化了传递与反应。但是该发明的液体分布器仍为固定布液结构,液体的喷射仍靠泵的压力,对设计流量较大的液体分布器,若在小流量下操作,液体的喷出速度太小,喷淋不好,甚至形不成喷液。而设计流量较小的液体分布器用在较大流量下操作,液体喷出速度太大,喷液孔处局部阻力增加,使泵的能耗增加。因此,对这种静止的液体分布器来说,其最佳操作的液体流量范围较窄,操作弹性较小。

    此外,该发明为了满足用旋转件脱除气体中夹带的液体的要求,防止气体短路,在旋转件与排气管(5)接触的环面上设置了动密封(6),该密封面较大,密封难度很大。

    本发明的目的:利用转动的布液方式,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分布液体,提高液体流量操作范围,同时减少了床层中对气体的动密封结构,从而达到增加旋转床操作弹性、节能和简化设计的目的。

    本发明的要点:将液体分布器与转子或转子上的部件固定连接,使之随转子一起转动;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进液管通过一动密封连接。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公开:

    图2  是上置分液盘式液体分布器随转子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上置分液盘的A向视图。

    图4是下置分液器式液体分布器随转子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进液管式液体分布器随转子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采用的液体分布器由上分液盘(10)、进液管(11)及在分液盘下端面某一园周均布的若干布液管(4)组成。上分液盘为一中空壳体,置于中心旋转件(2)上方。进液管及各布液管均与盘空腔连通。布液管下部伸入床层中。分液盘最外周为一园环凸缘(9),与环形填料上盖板固定连接,使液体分布器随转子一起转动。

    分液盘沿轴向开有通孔,与分液盘空腔不连通,使中心旋转件与排气管之间形成气体通道(15)、分液盘空腔形成液体通道。液体从分液盘上端进入分液盘,经液体通道分流进入各布液管,从出液孔流出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填料层(3)。为了防止气体短路,分别在分液盘与中心旋转件上端面以及与填料上盖板相接触的环面上加有静密封(14),如密封垫圈等。气体经过填料及中心旋转件通过分液盘上的气体通道进入排气管(5)。

    此外,装在分液盘上端面的进液管(13)与固定在机壳上静止的进液管之间在转子轴线上用动密封(12)联接,该动密封可采用填料动密封或机械密封,或伴有轴承的动密封。当使用上述有支撑作用的动密封时;在联接处形成了转子的第二支点,提高了转子的操作平稳性。

    本实施例利用上置分液盘与环形填料上盖板的连接实现了液体分布器随转子的转动,并使相应的密封结构做了改进,变动密封为静密封,简化了设计。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采用的液体分布器由下分液器(16)(如分液盘或分液管),进液管(11)及均布在分液器上端面某一园周上的若干布液管(4)组成。下分液器置于中心旋转件下方的转子(1)上。中心旋转件为一环形部件(17),装在布液管内侧的分液器上。布液管与分液器连通,布液管上部伸入床层中。分液器通过其最外周的连接凸缘(22)与转子固定,和/或通过每根进液管的顶端与中心旋转件上盖板固定连接。实现了液体分布器转动。分液器上的进液管(11)与固定在机壳上的静进液管(13)用动密封(12)连接。为了防止气体短路,将中心旋转件与环形填料上端面用同一盖板(21)连接,或将两部件上的盖板固定连接起来。从而减少了床层中对气体的动密封。液体从进液管进入下分液器,分流后进入各布液管,通过布液管的出液孔流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填料层。

    本实施例利用下置分液盘与转子的连接,实现了液体分布器的转动,减少了床层中对气体的动密封,使结构更加合理。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液体分布器为一中心直管(18),下端与转子中心固定,和/或通过进液管的支撑辐条(20)与环形填料的上盖板固定连接,使其与转子一起转动。上端与静止进液管(13)用动密封(12)连接,伸入床层的布液管段开有出液孔,液体从出液孔流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填料层。在上述的布液管段外侧还可以装有多孔填料(19),用以均布液体。

    本发明的效果:由于本发明利用旋转床转子带动液体分布器转动,利用离心力布液,提高了旋转床的液体流量操作范围,同时由于减少了床层中对气体的动密封,简化了结构。

    此外,由于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静止进液管有支撑作用的动密封连接,使原来的悬臂支撑的转子形成双支点,提高了旋转床的操作平稳性,为旋转床尺寸的大型化奠定了基础。

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动布液式旋转床装置。本装置将液体分布器与转子或转子上的部件固定连接,使液体分布器成为转动件,利用离心力布液,极大地提高了旋转床的液体流量操作范围。同时使床层中减少了对气体的动密封,简化了结构。另外,由于本发明的转动液体分布器与固定的静止进液管的连接,使转子形成双支撑,提高了操作的平稳性。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