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8330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0 C N 1 0 4 0 2 8 3 3 0 A (21)申请号 201310069860.6 (22)申请日 2013.03.05 B02B 7/02(2006.01) (71)申请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地址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区敷津东 1-2-47 (72)发明人松本好央 浜吉纮敏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代理人梅高强 刘煜 (54) 发明名称 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 (57) 摘要 一种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具有:阀杆 (20),其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对米进行淘米的淘米 罐(4)。
2、内;排米阀(23),其安装在该阀杆(20)的 下端侧,通过使该阀杆(20)上下移动而对淘米罐 (4)的下端侧的排米口(22)进行开闭;以及将该 排米阀(23)安装在阀杆(20)上的安装件(72), 安装件(72)具有:锁定部件(73),其在阀杆(20) 的径向有弹性地扩缩自如,通过在缩小状态下与 阀杆(20)嵌合而阻止排米阀(23)向下方脱离阀 杆(20);锁定解除部件(75),其配置在该锁定部 件(73)的下方侧,通过被上推操作而使锁定部 件(73)扩开,解除锁定部件(73)对于阀杆(20) 的所述嵌合;以及保持架(76),其安装在排米阀 (23)上,对锁定部件(73)及锁定解除部件(75)。
3、 进行保持。采用本发明,从阀杆上取下排米阀获得 容易化。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13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28330 A CN 104028330 A 1/1页 2 1.一种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阀杆(20),该阀杆(20)沿上下方向 配置在对米进行淘米的淘米罐(4)内;排米阀(23),该排米阀(23)安装在该阀杆(20)的 下端侧,通过使该阀杆(20)上下移动而对淘米罐(4)的下端侧的排米口(22)进行开闭;以 及将该排米。
4、阀(23)安装在阀杆(20)上的安装件(72), 所述安装件(72)具有:锁定部件(73),该锁定部件(73)在阀杆(20)的径向有弹性地 扩缩自如,通过在缩小状态下与阀杆(20)嵌合而阻止排米阀(23)向下方脱离阀杆(20); 锁定解除部件(75),该锁定解除部件(75)配置在该锁定部件(73)的下方侧,通过被上推 操作而使锁定部件(73)扩开,解除锁定部件(73)对于阀杆(20)的所述嵌合;以及保持架 (76),该保持架(76)安装在排米阀(23)上,对所述锁定部件(73)及锁定解除部件(75)进 行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部件(73)具有一对 。
5、夹持臂(77),该一对夹持臂(77)在该阀杆(20)的径向两侧配置成夹着阀杆(20)而与该阀 杆(20)嵌合,且该一对夹持臂(77)之间的间隔有弹性地扩缩自如,锁定解除部件(75)具 有扩开爪(87),可插入一对夹持臂(77)之间,通过对该锁定解除部件(75)进行上推操作而 使所述一对夹持臂(77)扩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解除部件(75)具有: 筒壁(86),该筒壁(86)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以及底壁(88),该底壁(88)被设成将该筒壁 (86)的下端开口封住,扩开爪(87)从所述筒壁(86)的上端向上方突出并夹着阀杆(20)地 在沿着夹持臂(77。
6、)的方向设有一对, 该扩开爪(87)的上部(87a)被做成在夹持臂(77)与阀杆(20)嵌合的状态下插入夹 持臂(77)之间的插入状,扩开爪(87)的下部(87b)形成为,该扩开爪(87)的下部(87b) 的夹持臂相对方向的宽度随着接近下方而逐渐变宽。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其特征在于,排米阀(23)具有:配 置在该排米阀(23)的中心侧并插通阀杆(20)的内筒部(52)、以及围住该内筒部(52)地设 置的外筒部(53),保持架(76)具有与设于所述外筒部(53)的外周的外螺纹(71)螺合而被 安装的安装筒(92),锁定部件(73)配置在所述内筒部(52)的下方且安装。
7、筒(92)的内侧, 并保持在该保持架(76)内,锁定解除部件(75)的下部侧插通设于保持架(76)底部的插通 孔(97),并在锁定解除部件(75)的上部设有与所述插通孔(97)周围的上表面抵接而阻止 从该插通孔(97)脱出的凸缘壁(89)。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28330 A 1/10页 3 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米进行淘米并予以排出的淘米装置中的排米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以往,作为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种装置。 0003 该专利文献1的淘米装置,具有对米进行清洗的淘米罐,该淘米罐的下端侧设有 将清洗后的米予以落下排。
8、出的排米口。 0004 在淘米罐内的中心侧沿上下方向配置有阀杆,在该阀杆的下端侧安装有对所述排 米口进行开闭的排米阀。阀杆上下移动自如地支承在淘米罐上,排米阀从下方封住排米口。 并且构成为,通过使该阀杆上下移动而使排米阀上下移动,对排米口进行开闭。 0005 阀杆的下端侧沿上下方向插通有排米阀,在排米阀上,通过螺丝(小螺钉)安装有 阻止该排米阀向下方脱离阀杆的锁定部件。 0006 该锁定部件具有一对锁定杆,该锁定杆具有夹着阀杆而位于该阀杆的径向两侧并 与该阀杆嵌合的嵌合部。该一对锁定杆由枢轴进行枢支连接,通过使其绕枢轴转动而使嵌 合部接近、离开。另外,锁定部件具有弹簧,该弹簧向嵌合部彼此接近的。
9、方向对一对锁定杆 进行施力,通过使嵌合部彼此接近而将嵌合部与阀杆嵌合,阻止排米阀向下方脱离阀杆。 0007 所述一对锁定杆分别具有捏手部,通过对捏手部之间进行接近操作,一对锁定杆 就转动,使得嵌合部彼此离开。由此,锁定杆的嵌合部对于阀杆的所述嵌合就被解除,排米 阀向下方脱离阀杆。 0008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94677号公报 0009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 对于所述以往的淘米装置,为了从阀杆上取下排米阀而要解除锁定杆对于阀杆的 嵌合时,对一对锁定杆进行捏住操作来完成,但由于锁定部件紧凑地装入排米阀的下表面 侧,故锁定杆的捏手小,有时难以进行捏住操作。 发明内容 0011 因。
10、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淘米装置的排米阀装置,实现排 米阀取下的容易化。 0012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3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特点。 0014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具有:具有:阀杆,该阀杆沿上下方向配置在对米进行淘 米的淘米罐内;排米阀,该排米阀安装在该阀杆的下端侧,通过使该阀杆上下移动而对淘米 罐的下端侧的排米口进行开闭;以及将该排米阀安装在阀杆上的安装件, 0015 所述安装件具有:锁定部件,该锁定部件在阀杆的径向有弹性地扩缩自如,通过在 缩小状态下与阀杆嵌合而阻止排米阀向下方脱离阀杆;锁定解除部件,该锁定解除部件配 置在该锁定部件。
11、的下方侧,通过被上推操作而使锁定部件扩开,解除锁定部件对于阀杆的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2/10页 4 所述嵌合;以及保持架,该保持架安装在排米阀上,对所述锁定部件及锁定解除部件进行保 持。 0016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锁定部件具有一对夹持臂,该一对夹持臂在该阀杆的径 向两侧配置成夹着阀杆而与该阀杆嵌合,且该一对夹持臂之间的间隔有弹性地扩缩自如, 锁定解除部件具有扩开爪,可插入一对夹持臂之间,通过对该锁定解除部件进行上推操作 而使所述一对夹持臂扩开。 0017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锁定解除部件具有:筒壁,该筒壁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 以及底壁,该底壁被设成将该筒壁下端开口。
12、封住,扩开爪从所述筒壁的上端向上方突出并 夹着阀杆地在沿着夹持臂的方向设有一对, 0018 该扩开爪的上部被做成在夹持臂与阀杆嵌合的状态下插入夹持臂之间的插入状, 扩开爪的下部形成为,该扩开爪的下部的夹持臂相对方向的宽度随着接近下方而逐渐变 宽。 0019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排米阀具有:配置在该排米阀的中心侧并插通阀杆的内 筒部、以及围住该内筒部地设置的外筒部,保持架具有与设于所述外筒部的外周的外螺纹 螺合而被安装的安装筒,锁定部件配置在所述内筒部的下方且安装筒的内侧,并保持在该 保持架内,锁定解除部件的下部侧插通设于保持架底部的插通孔,并在锁定解除部件的上 部设有与所述插通孔周围的上表面。
13、抵接而阻止从该插通孔脱出的凸缘壁。 0020 发明的效果 0021 采用本发明,能获得如下的效果。 0022 采用技术方案1的发明,利用锁定部件阻止排米阀向下方脱离阀杆,要解除该锁 定部件对于阀杆的嵌合,则通过锁定解除部件的推压操作来进行,故排米阀的取下操作是 容易的。 0023 采用技术方案2的发明,由于锁定部件具有一对夹持臂,该一对夹持臂夹着阀杆 而与阀杆嵌合,且该一对夹持臂之间的间隔有弹性地扩缩自如,在锁定解除部件上设有可 插入一对夹持臂之间且通过锁定解除部件的上推操作而使一对夹持臂扩开的扩开爪,故能 容易地实现通过锁定解除部件的上推操作而将锁定部件对于阀杆的嵌合予以解除的构造 的安装件。
14、。 0024 采用技术方案3的发明,由于锁定解除部件包括: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的筒壁、设 成将该筒壁的下端开口封住的底壁、以及从筒壁的上端向上方突出且夹着阀杆而在沿着夹 持臂的方向设置的一对扩开爪,将扩开爪的上端做成在夹持臂与阀杆嵌合的状态下插入夹 持臂之间的插入状,扩开爪的下部形成为,其夹持臂相对方向的宽度随着接近下方而逐渐 变宽,因此,施加在锁定解除部件上的上推力能良好地传递给锁定部件,能将该锁定部件容 易地扩开。 0025 采用技术方案4的发明,由于采用这样的构造:保持架具有安装筒,该安装筒与设 于排米阀的外筒部的外周的外螺纹螺合而被安装,在该保持架上保持锁定部件及锁定解除 部件,因此,安。
15、装件相对于排米阀的安装能做成不使用螺丝的无螺丝构造。 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淘米机的立体图。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3/10页 5 0027 图2是淘米机的概略主视图。 0028 图3是淘米罐的下部及排水箱的主视剖视图。 0029 图4是淘米罐的下部的主视剖视图。 0030 图5是排米阀及安装件的主视剖视图。 0031 图6是从下方看排米阀的立体图。 0032 图7是安装件的分解立体图。 0033 图8(a)是锁定部件及锁定解除部件的俯视图,(b)是(a)的A向示图,(c)是(a) 的B向示图。 0034 图9(a)是保持架的俯视图,(b)是保持架的主视图。 0035 图。
16、10是排米阀的仰视图。 0036 图11是排水套和排水箱之间的连接部分的主视剖视图。 0037 图12排水套、排水管和排水箱的分解立体图。 0038 符号说明 0039 4 淘米罐 0040 20 阀杆 0041 22 排米口 0042 23 排米阀 0043 52 内筒部 0044 53 外筒部 0045 71 外螺纹 0046 72 安装件 0047 73 锁定部件 0048 75 锁定解除部件 0049 76 保持架 0050 77 夹持臂 0051 86 筒壁 0052 87 扩开爪 0053 87a 扩开爪的上部 0054 87b 扩开爪的下部 0055 88 底壁 0056 89 。
17、凸缘壁 0057 92 安装筒 0058 97 插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0060 在图1及图2中,符号1是利用微机控制来自动对米进行计量、淘米的自动淘米 机。 0061 该自动淘米机1具有上下的储米库2、3,以及设在上侧的储米库2下方的淘米罐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4/10页 6 4。 0062 上下的储米库2、3具有将米储存在储米箱5、6内的漏斗7、8。 0063 在下侧的储米库3的储米箱6背面,支承架9被设成从该储米箱6向上方突出的 突出状,在该支承架9的上部安装固定有上侧的储米库2。 0064 在下侧的储米库3的储米箱6内。
18、设有鼓风机10,该鼓风机10通过吸引管等与上侧 的储米库2的漏斗7连接,上侧的储米库2的漏斗7和下侧的储米库3的漏斗8通过米输 送管等连接。 0065 并且,通过鼓风机10经由吸引管等吸引上侧的储米库2的漏斗7内的空气,由此, 米就从下侧的储米库3的漏斗8经米输送管等被空气输送到上侧的储米库2的漏斗7。 0066 在上侧储米库2的漏斗7的下方,设有对该漏斗7内的米进行计量并将其落下供 给到淘米罐4内的米计量器11。 0067 在淘米罐4与下侧储米库3之间设有可配置电饭煲的内锅等的盛放容器的空间, 下侧的储米库3的上表面为载放盛放容器的载放面。 0068 在淘米罐4的下方的盛放容器的配置空间的后。
19、部,设有对盛放容器的后方移动予 以限制的限制杆12、以及对盛放容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件13。 0069 限制杆12由安装在支承架9上的左右一对支承臂14支承。检测部件13前后摆 动自如地安装支承在支承部件15上,该支承部件15安装于支承架9。 0070 淘米罐4具有:安装固定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的下壁上的罐安装部16、装 拆自如地安装于该罐安装部16的下端侧的罐主体17、以及装拆自如地安装于该罐主体17 的下端侧的排水套18。 0071 罐安装部16通过在圆筒状的主体的内部设置隔壁而形成。罐主体17的上部是圆 筒状,下部形成为随着朝向下方而收窄的漏斗状,且为上下开口状。排水套18具有圆筒状。
20、 的主体,形成为上下开口状,且在下端侧具有排米口22。 0072 罐主体17的上端开口与罐安装部16连通,罐主体17的下端开口与排水套18连 通。 0073 在淘米罐4内设有搅拌部件19和阀杆20。 0074 所述搅拌部件19,可利用设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内的搅拌电动机而绕上 下方向的轴心被旋转驱动。 0075 所述阀杆20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且沿上下方向配置在淘米罐4的中心部分。如 图3所示,在该阀杆20的下端侧,设有对排水套18的下端侧的排米口22进行开闭的排米 阀23。 0076 阀杆20可利用设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内的升降电动机而升降。排米阀 23通过其上表面从下侧与排米口。
21、22的周缘抵接而将排米口22封住,通过使该排米阀23向 下方移动而将排米口22打开。 0077 如图3所示,在排水套18的侧方设有排水箱26,该排水箱26与排水套18由横向 配置的排水管27连接。 0078 另外,排水箱26也可不配置在排水套18的正侧面,排水箱26也可相对于排水套 18向前侧或后侧(排水箱26也可配置在排水套18的前斜侧方或后斜侧方)错开。另外, 排水箱26也可配置在排水套18的后方侧。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5/10页 7 0079 排水箱26内的排水,可从排水孔28经排水软管等排到排水槽等。 0080 另外,排水箱26经纵向配水管29与设于淘米罐4的罐安。
22、装部16的溢流部30连 接。 0081 在排水箱26内设有排水阀装置32,该排水阀装置32具有对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进 行开闭的排水阀31。该排水阀装置32,可利用设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内的排水电 动机而被驱动。 0082 在排水套18内设有分离板34,该分离板34形成为无头圆锥筒状并将罐主体17的 下端开口与排米口22之间的空间围住。 0083 该分离板34形成有许多通水但不通米的小孔,米的淘米泔水(淘米水)与小的杂 质一起从排水套18流向排水箱26。 0084 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内设有将水(自来水)供给到淘米罐4内的供水装 置。 0085 所述结构的自动淘米机1,在将排米阀23。
23、关闭的状态下,将米供给到淘米罐4内, 在将排水阀31打开的状态下,一边向淘米罐4供水一边对搅拌部件19进行旋转驱动,或在 将排米阀31关闭的状态下,一边供水一边对搅拌部件19进行旋转驱动,同时使淘米罐4内 的淘米水从溢流部30溢流,通过这样的方式等对上述被供给的米进行清洗。 0086 对米进行清洗后,在打开排水阀31进行脱水后,将该排水阀31关闭,接着,在供给 了水调节水后使排米阀23向下方移动而将排米口22打开,由此,米和水调节水被落下排出 到配置在淘米罐4的下方的盛放容器内。 0087 如图4、图5、图6及图10所示,排米阀31具有阀主体51,其形成为随着向上方而 逐渐成为小径的圆锥筒状。。
24、 0088 在该阀主体51的下表面侧(内侧)设有:设在该阀主体51的中心侧且具有上下 方向的轴心的内筒部52、围住该内筒部52并设成与该内筒部52同芯状的外筒部53、在内 筒部52的左右两侧(径向两侧)各设置一对的止转部54、设在内筒部52的前方侧的定位 部55、连接内筒部52与外筒部53的多个第一肋壁56、以及从外筒部53的外表面上部延伸 成放射状的多个第二肋壁57。 0089 所示内筒部52形成为从阀主体5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突出状,在阀主体51的 上部形成有与内筒部52的内孔52a连通的上下方向的贯通孔51a。由该贯通孔51a及内筒 部52的内孔52a构成插通阀杆20的下端侧的阀杆插通。
25、孔58。 0090 插通于该阀杆插通孔58的阀杆20的插通部59主要包括:上部部分60、位于该上 部部分60下侧的中间部分61、下端侧的顶端部62、以及位于该顶端部62与中间部分61之 间且相比于顶端部62的上部及中间部分61形成为小径的锁定部件嵌合部63。 0091 该插通部59的上部部分60相比于阀杆20的位于插通部59的上侧的部分形成为 小径,在该上部部分60上形成有嵌合密封部件64的嵌合槽65。 0092 插通部59的中间部分61相比于上部部分60形成为小径,上部部分60的下端侧 为向上移动限制部66,限制排米阀23相对于阀杆20向上方的相对移动。 0093 所述阀杆插通孔58的上部部。
26、分67形成为与插通部59的上部部分60对应的外径, 阀杆插通孔58的下部部分68形成为与插通部59的中间部分61对应的外径,在阀杆插通 孔58的上下中途部形成有带有阶梯状的抵接部69。该抵接部69位于所述向上移动限制部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6/10页 8 66的下方侧,通过该抵接部69与向上移动限制部66抵接,从而限制排米阀23相对于阀杆 20向上方的移动。因此,当使阀杆20下降时,通过向上移动限制部66与抵接部69抵接,排 米阀23就与阀杆20一起下降。 0094 所述插通部59的顶端部62从排米阀23的内筒部52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该顶 端部62形成为随着向下方而收窄的。
27、圆锥状。该顶端部62的上端侧为向下移动限制部70, 限制排米阀23相对于阀杆20向下方的相对移动。 0095 所述外筒部53的下端延伸到内筒部52的下表面的下方并位于阀主体51的下端 的上方。在该外筒部53的外表面下部形成有外螺纹71。 0096 所述止转部54形成为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的圆柱状,并被设成在内筒部52与外 筒部53之间靠近内筒部52。该止转部54在内筒部52的左右两侧设置前后一对,该止转部 54的下端位于内筒部52的下表面的下方。 0097 所述定位部55形成为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的圆柱状,并被设成在内筒部52与外 筒部53之间靠近外筒部53,向内筒部52的下表面的下方延伸。 00。
28、98 第一肋壁56和第二肋壁57从阀主体51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另外,这些第一肋 壁56和第二肋壁57留有间隔地设在排米阀23的周向。 0099 第一肋壁56的下表面形成在与内筒部52的下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 0100 在所述排米阀23的下部的阀主体51的内侧,设有将该排米阀23装拆自如地安装 在阀杆20上用的安装件72。 0101 该安装件72如图5及图7所示,主要包括:通过与阀杆20的锁定部件嵌合部63 嵌合而阻止排米阀23脱离阀杆20的锁定部件73;位于该锁定部件73的下侧的板部件74; 将锁定部件73相对于锁定部件嵌合部63的嵌合予以解除的锁定解除部件75;装拆自如地 安装在排米阀23。
29、上、将这些锁定部件73、板部件74和锁定解除部件75保持在排米阀23上 的保持架76。 0102 该安装件72为不利用螺丝(小螺钉)安装在排米阀23上的无螺丝(无螺钉)构 造。由此,能消除因螺丝脱落所引起的不良情况。 0103 如图5、图7、图8及图10所示,所述锁定部件73配置在排米阀23的外筒部53的 内侧,与内筒部52的下表面及第一肋壁56的下表面抵接。 0104 该锁定部件73主要包括:位于锁定部件嵌合部63的左右两侧(夹着锁定部件嵌 合部63而位于该锁定部件嵌合部63的径向两侧)(在左右方向相对配置)的左右一对的 夹持臂77、以及连接左右夹持臂77的连接部78。 0105 该锁定部件。
30、73由弹簧钢等弹簧部件(弹性部件)形成,左右的夹持臂77的间隔 沿左右方向(阀杆20的径向)有弹性地扩缩自如。 0106 夹持臂77包括:前后方向(长度方向)中途部的夹持部79、从该夹持部79向前 后突出的被推压部80、以及从夹持部79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的卡合突起81。 0107 在夹持部79的左右方向内方侧(相对侧),形成有与锁定部件嵌合部63嵌合的圆 弧状的嵌合凹部82。因此,在左右夹持臂77的缩小状态下,通过左右夹持部79的嵌合凹 部82与锁定部件嵌合部63嵌合,左右夹持部79从上方与阀杆20的向下移动限制部70抵 接,由此,排米阀23相对于阀杆20向下方的移动受到限制,阻止排米阀23脱。
31、离阀杆20(阀 杆20相对于排米阀23止脱)。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7/10页 9 0108 卡合突起81形成为,随着向左右方向外方(突出方向)而逐渐变窄,并被做成插 入位于左右方向相同侧的前后的止转部54之间的插入状。由此,阻止锁定部件73相对于 排米阀23绕上下轴转动。 0109 连接部78从一方的夹持臂77的前端(一端)向与夹持臂77的相对方向相反的 一侧延伸,并沿着外筒部53的内周面延伸到另一方的夹持臂77的前端(一端),与该另一 方的夹持臂77的前端连接。因此,连接部78在俯视时被形成为缺口环状(C形环状)。 0110 如图5及图7所示,所述板部件74由俯视时为圆。
32、形的板材形成,内嵌在排米阀23 的外筒部53内并可与锁定部件73的下表面抵接。在该板部件74的中心部分贯通形成有 插通阀杆20的插通部59的顶端部62的插通孔83。另外,在该板部件74上,前后贯通形成 有一对以该板部件74的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长孔84。另外,在板部件74的前部,形成有 与排米阀23的定位部55嵌合的嵌合孔85(缺口),通过定位部55与嵌合孔85嵌合,从而 阻止板部件74相对于排米阀23绕轴心转动。 0111 如图5、图7及图8所示,所述锁定解除部件75包括:配置在锁定部件73及板部 件74的下方、具有上下方向的轴心的筒状(圆筒状)的筒壁86;从该筒壁86的上端向上 方突出的前。
33、后一对(筒壁径向一对)的扩开爪87;设成封住筒壁86的下端开口的底壁88; 以及从筒壁86的外周面上部向径向外方延伸的凸缘壁89。 0112 所述筒壁86与阀杆20同芯状配置,在筒壁86内阀杆20的顶端部62被做成插入 状。 0113 所述一对扩开爪87配置成在沿着夹持臂77的方向夹着阀杆20,且上部87a被做 成插通于位于前后方向相同侧的板部件74的长孔84而插入在夹持臂77的被推压部80之 间的插入状。该扩开爪87的上部87a被插入在夹持臂77的被推压部80之间且阻止锁定 部件73相对于排米阀23转动,因此,锁定解除部件75相对于排米阀23被止转。另外,该 扩开爪87的上部87a的夹持臂相。
34、对方向的宽度(筒壁周向宽度)在上下方向是同宽的。 0114 另外,扩开爪87的下部87b的夹持臂相对方向的宽度(筒壁周向宽度)形成为, 随着向下方而逐渐变宽,并形成为向上方收狭的山形。该扩开爪87的下部87b是使一对夹 持臂77扩开的扩开动作部。 0115 在该锁定解除部件75的底壁88上形成有防止与阀杆20的顶端部62干涉的通孔 90。凸缘壁89沿筒壁86的全周设置。 0116 另外,也可以说由所述筒壁86和底壁88构成有底圆筒状的锁定解除部件75的主 体。 0117 如图5、图7及图9所示,所述保持架76包括:在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91的安装 筒92、从该安装筒92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环状。
35、的板支承壁93、从该板支承板93的内 周缘向下方延伸的纵向筒壁94、从该纵向筒壁94的下端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凸缘支 承壁95、以及形成在安装筒92及纵向筒壁94的外表面上的防滑件96。 0118 所述凸缘支承壁95设在保持架76的底部上,因此,在该保持架76的底部上形成 有插通孔97。另外,保持架76的下表面位于与阀主体51的下端大致相同的位置。 0119 通过将安装筒92的内螺纹91从下侧旋入在排米阀23的外筒部53的外螺纹71 上,该安装筒92(保持架76)就被安装在排米阀23的外筒部53上。 0120 锁定部件73及板部件74被做成收纳在安装筒92内(保持架76内)的板支承壁 说 明。
36、 书CN 104028330 A 8/10页 10 93的上方的收纳状。因此,板支承壁93位于板部件74的下侧而可支承该板部件74。 0121 锁定解除部件75的凸缘壁89配置在纵向筒壁94内,锁定解除部件75的筒壁86 的下部从插通孔97(凸缘支承壁95)向下方突出。因此,凸缘支承壁95位于锁定解除部件 75的凸缘壁89的下方而可支承该凸缘壁89。 0122 另外,在锁定解除部件75的凸缘壁89与凸缘支承壁95(插通孔97周围的上表 面)抵接的状态下,扩开爪87的上部87a为插入夹持臂77的被推压部80之间的插入状, 且推压壁89与板部件74之间设有间隔。因此,凸缘壁89在板部件74与凸缘支。
37、承壁95之 间可上下移动,在该凸缘壁89的上下移动范围内锁定解除部件75上下移动自如。 0123 防滑件96从安装筒92及纵向筒壁94的外表面向径向外方突出,且在周向留有间 隔地设有多个(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 0124 所述排米阀23及安装件72相对于阀杆20在周向未被止转,相对于阀杆20可绕 该阀杆20的轴芯转动。 0125 要从阀杆20上取下所述排米阀23时,对安装件72的锁定解除部件75的底壁88 的下表面(推压部)进行推压,由此对该锁定解除部件75进行上推操作。这样,扩开爪87 的下部87b就插入夹持臂77的被推压部80之间,锁定部件73的夹持臂77的被推压部80 的间隔被扩开,连接。
38、部78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将该夹持臂77扩开。并且,当夹持臂77的夹 持部79的间隔成为可使阀杆20的插通部59的顶端部62通行的间隔时,排米阀23就能从 阀杆20上向下方取下。 0126 对于本实施方式,在从阀杆20上取下排米阀23时,可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 与排米阀23的上表面抵接,用大拇指对锁定解除部件75进行推压操作,容易将力施加在锁 定部件73上,能够容易地对排米阀23进行取下操作。 0127 另外,要将排米阀23安装在阀杆20上时,则在阀杆20的插通部59上外嵌排米阀 23的阀杆插通孔58(使阀杆20的插通部59相对地插通于排米阀23的阀杆插通孔58)。这 样,通过插通部59的。
39、顶端部62插通于锁定部件73的夹持部79的嵌合凹部82间,连接部 78等就产生弹性变形,该嵌合凹部82的间隔被扩开,插通部59的顶端部62在嵌合凹部82 之间通过。当插通部59的顶端部62在嵌合凹部82之间通过时,锁定部件73的夹持部79 的嵌合凹部82就利用连接部78等的弹性恢复力而与锁定部件嵌合部63嵌合,排米阀23 被安装在阀杆20上。 0128 如图4、图11、图12所示,在所述排水套18的与排水箱26对应(相对)的一侧, 形成有使米的淘米泔水(淘米水)从该排水套18排出用的排水口101,且与该排水口101 连通的筒状的管子连接口部102被设成向排水箱26突出的侧方突出状。 0129 。
40、另一方面,在排水箱26的与排水套18对应(相对)的一侧,形成有使米的淘米 泔水流入到该排水箱26内用的流入口103,且与该流入口103连通的筒状的管子连接口部 104被设成向排水套18突出的侧方突出状。 0130 在排水套18的管子连接口部102上连接有排水管27的入口侧连接部27a,在排水 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上连接有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 0131 排水箱26的流入口103及管子连接口部104位于比排水套18的排水口101及管 子连接口部102低的低位。因此,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成为比入口侧连接部27a 低的低位。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10 9。
41、/10页 11 0132 另外,将排水管27的入口侧连接部27a与出口侧连接部27b连接起来的中间部位 27c,形成为从入口侧连接部27a至出口侧连接部27b向下倾斜的倾斜状(因此,排水管27 从侧面看呈曲柄形状)。该排水管27由硅酮等弹性树脂(弹性部件)形成。另外,排水管 27的入口侧连接部27a外嵌连接在排水套18的管子连接口部102上,排水管27的出口侧 连接部27b插入连接在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上。 0133 利用前述结构,米的淘米泔水(淘米水)从排水套18顺利地流向排水箱26,获得 米的淘米泔水不会积存在排水管27内的效果。 0134 在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的外周。
42、面,形成有向径向外方突出状的向外凸缘 105,该凸缘105与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的入口侧端部104a抵接。另外,排水管 27的出口侧的端部27d从排水箱26的流入口103(从排水箱26的内表面)突出到排水箱 26内。 0135 此外,在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的外周面的上部,向上方突出形成有在管 子长度方向上较长的突部106,该突部106嵌合在形成于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的 内表面的槽部107内。由此,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实现止转,且排水管27不会被 上下颠倒地安装。 0136 排水管27的入口侧连接部27a利用省略图示的固定带固定在排水套18的管子连 接口部。
43、120上,排水管27的出口侧连接部27b利用螺纹式的固定件108固定在排水箱26 的管子连接口部104上。 0137 所述固定件108具有:筒状的主体部109、在周向留有间隔地形成在该主体部109 的外周面上的防滑部110、以及向径向内方突出状地设在主体部109的轴向一端侧的向内 凸缘110。 0138 在主体部109的内周面形成有内螺纹113,该内螺纹113与形成于排水箱26的管 子连接口部104的外表面的外螺纹112螺合。 0139 向内凸缘111与所述向外凸缘105和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抵接的抵接 面的相反侧的面相抵接,将固定件108旋入安装在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上,。
44、由此, 向外凸缘105由排水箱26的管子连接口部104的端部和向内凸缘111夹持,排水管27的 出口侧连接部27b被安装固定在排水箱上。 0140 设在排水箱26内的排水阀装置32具有:所述排水阀31、向打开方向对该排水阀 31进行施力的阀弹簧114、以及向关闭方向对排水阀31进行推动的推动杆115。 0141 排水阀31包括:对排水管27的出口侧端部27d进行开闭的阀部116、以及从该阀 部116突出的轴部117。 0142 阀部116通过将由硅酮等弹性树脂(弹性部件)构成的弹性盖覆盖在由圆形板构 成的芯材118上而形成,阀部116与排水管27的出口侧端部27d抵接的部分由弹性部件构 成。 。
45、0143 由形成排水箱26的硬质树脂一体形成米的淘米泔水流入排水箱26的流入口,当 使阀部116与该流入口抵接时,密封性变得不足,但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弹性部件形成阀部 116的外侧(与排水管27的出口侧端部27d抵接的面),使这个由弹性部件形成的部位与 排水管27抵接,利用排水管27和排水阀31这两方的弹力(弹性)来提高密封性,能可靠 地止水。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11 10/10页 12 0144 排水阀31的轴部117由支承部件120支承成沿轴心方向移动自如,在该轴部117 的与阀部116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有弹簧支座121,在该弹簧支座121与支承部件120之间 夹装有。
46、压缩状的阀弹簧114。 0145 推动杆115形成为L字形,中途部绕前后轴转动自如地枢支在排水箱26上。该推 动杆115的一端侧与排水阀31的弹簧支座121抵接,另一端侧连接有操作钢丝122的一端 侧。 0146 该操作钢丝122与设在上侧的储米库2的储米箱5内的排水电动机联动连接,由 该排水电动机将操作钢丝122向上方提拉,从而推动杆115就向关闭方向推动排水阀31,由 阀部116封住排水管27的出口侧端部27d。另外,通过使操作钢丝122向下方移动,阀弹簧 114就向打开方向推动排水阀31,阀部116将排水管27的出口侧端部27d打开。 0147 排水箱26的排水孔28形成在该排水箱26的。
47、背面壁123下部的从流入口103离 开的部位。另外,在排水箱26的底壁124上,形成有从排水孔28的下端侧向前方延伸的槽 125,排水箱26的底壁124的槽125与流入口103之间形成为从流入口103向排水孔28向 下倾斜。 0148 本发明除了可用于具有前述的上下储米库2、3的自动淘米机1外,还可用于不具 有储米库的对应于袋装米的自动淘米机,或用于利用微机控制来自动进行米的计量、淘米 和烧饭的自动电饭煲的淘米装置。 说 明 书CN 104028330 A 12 1/13页 13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3 2/13页 14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
48、028330 A 14 3/13页 1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5 4/13页 1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6 5/13页 1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7 6/13页 18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8 7/13页 19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19 8/13页 20 图8(a) 图8(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0 9/13页 21 图8(c) 图9(a)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1 10/13页 22 图9(b)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2 11/13页 23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3 12/13页 24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4 13/13页 25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28330 A 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