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105655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8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78142.5

申请日:

2013.03.12

公开号:

CN104044668A

公开日:

2014.09.17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B62J 1/02申请公布日:20140917|||公开

IPC分类号:

B62J1/02

主分类号:

B62J1/02

申请人:

天津富士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发明人:

常杰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区)新民路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

杨慧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管套设在所述坐管下部,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管的最下端低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述鞍管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适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管套设在所述坐管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管的最下端低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述鞍管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丝的一端架设在所述鞍管上方内部的凸缘上,所述吊丝的另一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为螺纹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减震簧的上端和所述凸台结构相接触。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管与所述鞍管内的轴套为过盈配合。

说明书

说明书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自行车中坐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早已不仅限于自行车,取而代之的为汽车和电动车,但是由于汽车维修保养费用太高及尾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多数人选取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而鞍管是电动车上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传统的鞍管为单根直管,它与车架和鞍座为刚性联接,其作用:一是支撑鞍座;二是通过车架的外箍来调节鞍座的高低。但是由于单根直管没有缓冲功能,人们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就会很不舒服(尤其是电动车,因为速度快的原因),易感觉疲劳,甚至会对腰椎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优异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管套设在所述坐管下部,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管的最下端低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述鞍管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之间。
所述吊丝的一端架设在所述鞍管上方内部的凸缘上,所述吊丝的另一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为螺纹连接。
所述轴套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减震簧的上端和所述凸台结构相接触。
所述坐管与所述鞍管内的轴套为过盈配合。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结构简单,通过减震弹簧的巧妙设计,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
2.吊丝位于减震弹簧的中心,保证弹簧的使用效果;
3.吊丝和吊母结构可以实现减震弹簧伸缩量调整,实现不同使用者的多种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坐管  2—轴套  3—鞍管  4—减震簧  5—内置吊母  6—吊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1上的鞍管3,鞍管3套设在坐管1下部,鞍管3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2,坐管1从轴套2中穿过,坐管1的最下端低于轴套2的最下端,鞍管3内设置有吊丝6,吊丝6外套设有减震簧4,鞍管3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5,减震簧4位于轴套2的最下端和内置吊母5之间。从外向内看,鞍管3在最外一层,轴套2在中间,坐管1在最内部,减震簧4在鞍管3内且与轴套2的最下端相接触,其承担轴套2向下的作用力,坐管1如果向下延伸,是位于减震簧4的内部,坐管1如果未达到轴套2的最下端,则与减震簧4不接触。
吊丝6的一端架设在鞍管3上方内部的凸缘上,吊丝6的另一端和内置吊母5为螺纹连接。旋转吊丝6或内置吊母5,可以改变轴套2的最下端和内置吊母5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减震簧4的收缩量,改变减震簧4的弹力大小,适用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轴套2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台结构,减震簧4的上端和凸台结构相接触。 凸台结构的设计有益于和减震簧4的稳妥接触,保证弹簧的减震效果。
坐管1与鞍管3内的轴套2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设计使得坐管和轴套配合紧密,坐管1所承担的骑车人的重量都能通过轴套传递给弹簧,从而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4466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9.17 C N 1 0 4 0 4 4 6 6 8 A (21)申请号 201310078142.5 (22)申请日 2013.03.12 B62J 1/02(2006.01) (71)申请人天津富士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西区)新民路9号 (72)发明人常杰 (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2211 代理人杨慧玲 (54) 发明名称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 括设置在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

2、管套设在所述坐 管下部,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 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管的最下端低于所 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 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述鞍管的下方设有内置吊 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 置吊母之间。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减震 效果好,适用性强。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44668 A CN 104044668 A 1/1页 2 1.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

3、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管套设在所述坐管 下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 管的最下端低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 述鞍管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丝的一端架设 在所述鞍管上方内部的凸缘上,所述吊丝的另一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为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设 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减震簧的上端和所述凸台结构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车用坐管减。

4、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管与所述鞍管 内的轴套为过盈配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044668 A 1/2页 3 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自行车中坐管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早已不仅限于自行车,取而代之 的为汽车和电动车,但是由于汽车维修保养费用太高及尾气排放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多数 人选取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而鞍管是电动车上必不可少的零件之一,传统的鞍管为单根 直管,它与车架和鞍座为刚性联接,其作用:一是支撑鞍座;二是通过车架的外箍来调节鞍 座的高低。但是由于单根直管没有缓冲功能。

5、,人们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行驶就会很不舒服 (尤其是电动车,因为速度快的原因),易感觉疲劳,甚至会对腰椎造成伤害。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优异 的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0005 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上的鞍管,所述鞍管套设在所述坐 管下部,所述鞍管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所述坐管从所述轴套中穿过,所述坐管的最下端 低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所述鞍管内设置有吊丝,所述吊丝外套设有减震簧,所述鞍管的下 方设有内置吊母,所述减震簧位于所述轴套的最下端和所述内置吊母之间。 0006 所述吊丝的一。

6、端架设在所述鞍管上方内部的凸缘上,所述吊丝的另一端和所述内 置吊母为螺纹连接。 0007 所述轴套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台结构,所述减震簧的上端和所述凸台结构相接触。 0008 所述坐管与所述鞍管内的轴套为过盈配合。 0009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0 1.结构简单,通过减震弹簧的巧妙设计,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 0011 2.吊丝位于减震弹簧的中心,保证弹簧的使用效果; 0012 3.吊丝和吊母结构可以实现减震弹簧伸缩量调整,实现不同使用者的多种需要。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0015 1坐管 2轴套 3鞍管 4减震簧 5内置吊母 6吊丝 具体。

7、实施方式 0016 下面根据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0017 一种电动车用坐管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坐管1上的鞍管3,鞍管3套设在坐管1 说 明 书CN 104044668 A 2/2页 4 下部,鞍管3内壁的上部设置有轴套2,坐管1从轴套2中穿过,坐管1的最下端低于轴套 2的最下端,鞍管3内设置有吊丝6,吊丝6外套设有减震簧4,鞍管3的下方设有内置吊母 5,减震簧4位于轴套2的最下端和内置吊母5之间。从外向内看,鞍管3在最外一层,轴套 2在中间,坐管1在最内部,减震簧4在鞍管3内且与轴套2的最下端相接触,其承担轴套2 向下的作用力,坐管1如果向下延伸,是位于减震簧4的内部,坐管。

8、1如果未达到轴套2的 最下端,则与减震簧4不接触。 0018 吊丝6的一端架设在鞍管3上方内部的凸缘上,吊丝6的另一端和内置吊母5为 螺纹连接。旋转吊丝6或内置吊母5,可以改变轴套2的最下端和内置吊母5之间的距离, 从而改变减震簧4的收缩量,改变减震簧4的弹力大小,适用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要。 0019 轴套2的最下端设置有凸台结构,减震簧4的上端和凸台结构相接触。凸台结构 的设计有益于和减震簧4的稳妥接触,保证弹簧的减震效果。 0020 坐管1与鞍管3内的轴套2为过盈配合。过盈配合设计使得坐管和轴套配合紧密, 坐管1所承担的骑车人的重量都能通过轴套传递给弹簧,从而实现较好的减震效果。 0021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 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 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4044668 A 1/1页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44668 A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无轨陆用车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