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10113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23716.9

申请日:

2013.01.22

公开号:

CN103936413A

公开日:

2014.07.2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C04B 35/475申请日:20130122|||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5/475; C04B35/622

主分类号:

C04B35/475

申请人:

同济大学

发明人:

翟继卫; 李伟; 边延龙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林君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按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BNT-BKT-ST)+xmol%Mn,其中x=0~1.0%,以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锶、乙酸锰、异丙醇钛、乙酸、乙二醇乙醚,用乙酰丙酮、氨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2/Si衬底上旋转涂覆制备单一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薄膜的压电系数可达93pm/V。本发明通过Mn掺杂降低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漏电流,提高耐压性,达到传统含铅压电薄膜的性能,在微执行器和驱动器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薄膜材料的组分为:

0.  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x mol%Mn,其中0<x≤1.0。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Mn的掺杂量优选0.2mol%、0.5mol%或1.0mol%。

3.  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x 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取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并溶于乙酸,利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再将上述溶液混合配制前驱体溶液A;
(2)按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乙酸锶并溶于乙酸,利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再将上述溶液混合配制前驱体溶液B;
(3)按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BNT-BKT-ST)+xmol%Mn的化学计量比,将前驱体溶液A以及前驱体溶液B混合,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4)将Pt/Ti/SiO2/Si或LaNiO3/Pt/Ti/SiO2/Si衬底在2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5)控制转速为2000~3000转/秒,在预处理过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涂覆时间为20~30秒;
(6)将旋转涂覆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于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600~800℃处理20~40分钟,即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后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 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异丙醇钛在50~70℃在乙二醇乙醚中搅拌60分钟。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溶液A的浓度为0.3M。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乙酸锶溶于乙酸后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异丙醇钛在50~70℃在乙二醇乙醚中搅拌60分钟。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溶液B的浓度为0.3M。

10.  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中应用。

说明书

说明书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压电铁电材料在信息的检测、转换、处理、显示和存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高技术功能材料,但目前占压电材料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铅含量高达70%的铅基压电材料锆钛酸铅(PZT)。铅基材料在制备、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制无铅压电铁电材料,是关系到我国电子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精密微位移器件的需求,电可调机敏应变材料成为了微电子技术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对压电铁电薄膜材料与器件的需求日益增加,无铅压电铁电薄膜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Bi0.5Na0.5)TiO3(BNT)基无铅压电陶瓷;K1-xNaxNbO3(KNN)基无铅压电陶瓷;BaTiO3(BT)基无铅压电陶瓷;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钨青铜结构无铅压电陶瓷。BNT是1960年由Smolensky等人发明的复合钙钛矿铁电体,室温时处于三角晶系,居里温度为320℃。其铁电性强(室温剩余极化强度Pr=38μC/cm2),压电系数大,介电常数小,热释电系数与PZT相当,声学性能好,烧结温度低,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无铅压电材料体系。然而,BNT矫顽场偏高(73kV/cm),在铁电相区的电导率高,漏电流大,难以极化,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掺杂或引入其他的结构。制备BNT基无铅压电薄膜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磁控溅射法和激光脉冲沉积法等。(Y. Wu and X.Wang,J.Am.Ceram.Soc.,94(2011)1843;Y. Tanaka and T. Harigai,J.Am.Ceram.Soc.,95(2012)3547;D.Y. Wang,and N.Y. Chan,Appl.Phys.Lett.97(2010)212901)。其中溶胶-凝胶法具有化学计量比准确、成膜面积大、成膜均匀、设备简单等优势而被广泛采用。BNT基无铅压电薄膜结晶温度窄易形成焦绿石相、 高温退火过程中铋和钠等元素易挥发造成结构缺陷,漏导增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A位取代改性上,例如BNT-BKT,BNT-BT等二元系无铅材料。(C.W. Ahn and S.S.Won,Curr.Appl.Phys.,12(2012)903;M.Cernea and L.Trupina,J.Alloys Compd.,515(2012)166;专利公开号1401611提供了BNT-BT;BNT-ST;BNT-CT BNT-PT多种复合结构薄膜)。专利公开号102244192A提供了一种钛酸铋钠和铁酸铋复合的薄膜材料,有效的降低了漏导。但是,有关BNT-BKT-ST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发明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Mn掺杂的BNT-BKT-ST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为提高压电和铁电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克服铅基压电薄膜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提供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材料。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上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组分为:
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x mol%Mn,0<x≤1.0。通过掺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与PZT薄膜相当。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Mn的掺杂量优选0.2mol%、0.5mol%或1.0mo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包括以下步骤:
(1)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x mol%Mn,其中x=0,0.2%,0.5%和1.0%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BNT-BKT-ST)+xmol%Mn,其中x=0,0.2%,0.5%和1.0%,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2)薄膜的制备:用旋涂法将步骤(1)中制得前驱体溶液C涂覆在Pt/Ti/SiO2/Si基片上:
a)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b)在步骤a)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c)将步骤b)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分钟,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铅基压电薄膜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提供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在室温下处于铁电相向弛豫铁电相转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Mn元素具有变价(Mn2+,Mn3+和Mn4+)掺杂可以弥补氧空位,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漏电流,提高极化电压,并且可以软化晶格,使电畴极化转向变得容易,从而提高薄膜的压电性能,使其在微执行器和驱动器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掺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与PZT薄膜相当。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XRD图谱。
图2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电流随外加电场的变化曲线。
图3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应变和压电系数随外加电场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组分为:
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x mol%Mn,其中,0<x≤1.0,例如可以为0.2、0.5、1.0。通过掺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与PZT薄膜相当。
可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1)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x mol%Mn,其中x=0,0.2%,0.5%和1.0%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BNT-BKT-ST)+x mol%Mn,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2)薄膜的制备:用旋涂法将步骤(1)中制得前驱体溶液C涂覆在Pt/Ti/SiO2/Si基片上:
a)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b)在步骤a)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c)将步骤b)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分钟,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d、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e、在预处理后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f、将步骤e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分钟。
图1给出了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实施例2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2%。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1O3+0.2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0.2mol%Mn, 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d、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e、在预处理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分钟。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实施例3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5%。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5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0.5mol%Mn,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d、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e、在预处理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 退火20~40分钟。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实施例4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1.0%。
a、按化学通式(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1.0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①;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②;最后将溶液②倒入溶液①,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b、按化学通式SrTiO3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③、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④,最后将溶液④倒入溶液③,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c、按化学通式0.95(0.8Bi1/2Na1/2TiO3-0.2Bi1/2K1/2)TiO3-0.05SrTiO3(BNT-BKT-ST)+x mol%Mn,其中x=0,0.2%,0.5%和1.0%,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d、将Pt/Ti/SiO2/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e、在预处理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分钟。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由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4的薄膜均呈现赝立方相钙钛矿结构,没有其它杂相出现。
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薄膜漏电流最大,实施例2、3和4的薄膜漏电流明显降低,其中实施例3中薄膜漏电流最低,为1.12×10-6A/cm2。
由图3所示,实施例1、2、3和4的薄膜压电系数分别为50pm/V,75pmV,93pm/V and73pm/V,实施例2、3和4的薄膜压电系数明显高于实施例1的薄膜,其中实施例3掺杂0.5Mn%元素的薄膜压电系数最大约93pm/V,与PZT相当。

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641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7.23 C N 1 0 3 9 3 6 4 1 3 A (21)申请号 201310023716.9 (22)申请日 2013.01.22 C04B 35/475(2006.01) C04B 35/622(2006.01) (71)申请人同济大学 地址 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72)发明人翟继卫 李伟 边延龙 (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25 代理人林君如 (54) 发明名称 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 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

2、本发明涉及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 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按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 5SrTiO 3 (BNT-BKT-ST)+xmolMn,其中x0 1.0,以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锶、乙酸 锰、异丙醇钛、乙酸、乙二醇乙醚,用乙酰丙酮、氨 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SiO 2 /Si 衬底上旋转涂覆制备单一钙钛矿结构的钛酸铋 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薄膜的 压电系数可达93pm/V。本发明通过Mn掺杂降 低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3、 漏电流,提高耐压性,达到传统含铅压电薄膜的性 能,在微执行器和驱动器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36413 A CN 103936413 A 1/2页 2 1.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特征在于,该薄 膜材料的组分为: 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x molMn,其中0x。

4、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其特征在于,Mn的掺杂量优选0.2mol、0.5mol或1.0mol。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 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x 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取硝酸铋、乙酸 钠、乙酸钾、乙酸锰并溶于乙酸,利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再将 上述溶液混合配制前驱体溶液A; (2)按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

5、取乙酸锶并溶于乙酸,利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 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再将上述溶液混合配制前驱体溶液B; (3)按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BNT-BKT-ST)+xmolMn 的化学计量比,将前驱体溶液A以及前驱体溶液B混合,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 前驱体溶液C; (4)将Pt/Ti/SiO 2 /Si或LaNiO 3 /Pt/Ti/SiO 2 /Si衬底在200500预处理1020分 钟; (5)控制转速为20003000转/秒,在预处理过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涂 覆时间。

6、为2030秒; (6)将旋转涂覆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于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 处理510分钟,600800处理2040分钟,即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 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 后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异丙醇钛在5070在乙二醇乙醚中搅 拌6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7、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溶液A的浓度为0.3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乙酸锶溶于乙酸后加热至沸腾1530分 钟。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异丙醇钛在5070在乙二醇乙醚中搅 拌6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 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驱体溶液B的浓度为0.3M。

8、。 10.根据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所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36413 A 2/2页 3 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 压电薄膜材料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和微电子机械系统领域中应用。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36413 A 1/6页 4 掺 Mn的钛酸铋纳 -钛酸铋钾 -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电子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 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压电铁电材料在信息的检测。

9、、转换、处理、显示和存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是 重要的高技术功能材料,但目前占压电材料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铅含量高达70的铅基压电 材料锆钛酸铅(PZT)。铅基材料在制备、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 危害,因此,研制无铅压电铁电材料,是关系到我国电子技术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之一。 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微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精密微位移器件的需求,电可调机敏应 变材料成为了微电子技术材料研究的一个热点。近年来,对压电铁电薄膜材料与器件的需 求日益增加,无铅压电铁电薄膜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0003 (Bi 0.5 Na 0.5 )TiO 3 (BNT)基无铅压电陶瓷;K 1-x 。

10、Na x NbO 3 (KNN)基无铅压电陶瓷; BaTiO 3 (BT)基无铅压电陶瓷;铋层状结构无铅压电陶瓷;钨青铜结构无铅压电陶瓷。BNT 是1960年由Smolensky等人发明的复合钙钛矿铁电体,室温时处于三角晶系,居里温度为 320。其铁电性强(室温剩余极化强度P r 38C/cm 2 ),压电系数大,介电常数小,热释电 系数与PZT相当,声学性能好,烧结温度低,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无铅压电材料体系。然 而,BNT矫顽场偏高(73kV/cm),在铁电相区的电导率高,漏电流大,难以极化,因此必须在 此基础上掺杂或引入其他的结构。制备BNT基无铅压电薄膜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 磁控。

11、溅射法和激光脉冲沉积法等。(Y. Wu and X.Wang,J.Am.Ceram.Soc.,94(2011)1843; Y. Tanaka and T. Harigai,J.Am.Ceram.Soc.,95(2012)3547;D.Y. Wang,and N.Y. Chan, Appl.Phys.Lett.97(2010)212901)。其中溶胶-凝胶法具有化学计量比准确、成膜面积大、 成膜均匀、设备简单等优势而被广泛采用。BNT基无铅压电薄膜结晶温度窄易形成焦绿石 相、高温退火过程中铋和钠等元素易挥发造成结构缺陷,漏导增大。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A 位取代改性上,例如BNT-BKT,BNT-B。

12、T等二元系无铅材料。(C.W. Ahn and S.S.Won,Curr. Appl.Phys.,12(2012)903;M.Cernea and L.Trupina,J.Alloys Compd.,515(2012)166;专 利公开号1401611提供了BNT-BT;BNT-ST;BNT-CT BNT-PT多种复合结构薄膜)。专利公开 号102244192A提供了一种钛酸铋钠和铁酸铋复合的薄膜材料,有效的降低了漏导。但是, 有关BNT-BKT-ST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还未见报道。本发明采用溶胶-凝 胶工艺制备了Mn掺杂的BNT-BKT-ST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为提高压电和铁电。

13、性能具有非 常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意义。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克服铅基压电薄膜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类 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提供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材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2/6页 5 料。 0005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问题是提供上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 系无铅压电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组分为: 0008 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4、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x molMn,0x1.0。 通过掺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 与PZT薄膜相当。 0009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Mn的掺杂量优选0.2mol、0.5mol或1.0mol。 001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包括 以下步骤: 0011 (1)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0012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x molMn,其中x0,0.2, 0.5和1.0的化。

15、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 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 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 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13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 分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 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14 c)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

16、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BNT-BKT-ST )+xmolMn,其中x0,0.2,0.5和1.0,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 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0015 (2)薄膜的制备:用旋涂法将步骤(1)中制得前驱体溶液C涂覆在Pt/Ti/SiO 2 /Si 基片上: 0016 a)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17 b)在步骤a)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 20秒。 0018 c)将步骤b)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

17、300 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 2040分钟,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克服铅基压电薄膜在生产、使用和废弃过程中对人类和 生态环境的危害,提供一种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及其 制备方法,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无铅压电薄膜,在室温下处于铁电相向弛豫 铁电相转变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压电性能,Mn元素具有变价(Mn 2+ ,Mn 3+ 和Mn 4+ )掺杂可以弥 补氧空位,能够较大程度上降低漏电流,提高极化电压,并且可以软化晶格,使电畴极化。

18、转 向变得容易,从而提高薄膜的压电性能,使其在微执行器和驱动器中得到实际应用,通过掺 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与PZT薄 膜相当。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3/6页 6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XRD 图谱。 0021 图2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电流 随外加电场的变化曲线。 0022 图3是实施例1-4中所得不同Mn掺杂量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应变 和压电系数随外加电场的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一种。

19、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其组分为: 0024 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x molMn,其中,0 x1.0,例如可以为0.2、0.5、1.0。通过掺杂Mn元素,使得该三元系压电薄膜性能有了 一定改进,压电常数最大可达93pm/V,与PZT薄膜相当。 0025 可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0026 (1)前驱体溶液的配置: 0027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20、 1/2 )TiO 3 +x molMn,其中x0,0.2, 0.5和1.0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 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 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 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28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 分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 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29 c)。

21、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 TiO 3 -0.05SrTiO 3 (BNT-BKT-ST)+x molMn,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 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0030 (2)薄膜的制备:用旋涂法将步骤(1)中制得前驱体溶液C涂覆在Pt/Ti/SiO 2 /Si 基片上: 0031 a)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32 b)在步骤a)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 20秒。 0033 c)将步骤b)后所。

22、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 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 2040分钟,制备得到掺Mn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三元系压电薄膜材料。 003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0035 实施例1 0036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 0037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将硝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4/6页 7 酸铋、乙酸钠、乙酸钾、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

23、腾1530分钟制得溶液;用乙酰丙酮为 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液倒 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38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 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 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39 c、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将溶液A和B 。

24、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0040 d、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41 e、在预处理后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20秒。 0042 f、将步骤e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400 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2040 分钟。 0043 图1给出了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 2给出了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钛酸 铋纳-。

25、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0044 实施例2 0045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2。 0046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1O 3 +0.2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 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 溶液;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 液;最后将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 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47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

26、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 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 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48 c、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0.2molMn, 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 C。 0049 d、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50 e、在预处理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

27、为3000转/秒,时间为20 秒。 0051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 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 2040分钟。 0052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 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 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0.2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 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5/6页 8 0053 实施例3 0054 制备钛酸铋纳-。

28、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0.5。 0055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5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 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 溶液;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 液;最后将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 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56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 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

29、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 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57 c、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TiO 3 -0.05SrTiO 3 +0.5molMn, 将溶液A和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 C。 0058 d、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59 e、在预处理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 20秒。 0060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

30、处理23分钟,300 400处理510分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 2040分钟。 0061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 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 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0.5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 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0062 实施例4 0063 制备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Mn掺杂量为1.0。 0064 a、按化学通式(0.8Bi 1/2 Na 1/2 TiO 3 -0.2Bi 1/2 K 1/2 )。

31、TiO 3 +1.0molMn的化学计量比称 取原料,将硝酸铋、乙酸钠、乙酸钾、乙酸锰、溶于乙酸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钟制得 溶液;用乙酰丙酮为络合剂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 液;最后将溶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在5070搅拌120分钟配 制成前驱体溶液A。 0065 b、按化学通式SrTiO 3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乙酸锶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530分 钟制得溶液、将异丙醇钛溶于乙二醇乙醚在5070搅拌60分钟制得溶液,最后将溶 液倒入溶液,并将溶液浓度控制在0.3M,配制成前驱体溶液B。 0066 c、按化学通式0.95(0.8Bi 1/2 Na。

32、 1/2 TiO 3 -0.2Bi 1/2 K 1/2 ) TiO 3 -0.05SrTiO 3 (BNT-BKT-ST)+x molMn,其中x0,0.2,0.5和1.0,将溶液A和 B按化学计量比混合后加入氨水,并在5070搅拌120分钟制得前驱体溶液C。 0067 d、将Pt/Ti/SiO 2 /Si衬底在300500预处理1020分钟。 0068 e、在预处理后所得的衬底上旋转涂覆前驱体溶液C,转速为3000转/秒,时间为 20秒。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6/6页 9 0069 f、将步骤e后所得的薄膜依次在管式炉中100200处理23分钟,300 400处理510分。

33、钟,重复此步骤以获得所需要厚度的薄膜,最终在600800退火 2040分钟。 0070 图1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XRD图谱,具 有单一钙钛矿结构;图2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薄膜的 电流密度随电压变化曲线;图3给出了Mn掺杂量为1.0的钛酸铋纳-钛酸铋钾-钛酸锶 薄膜的应变和压电系数随电压变化曲线。 0071 由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4的薄膜均呈现赝立方相钙钛矿结构,没有其它杂相 出现。 0072 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的薄膜漏电流最大,实施例2、3和4的薄膜漏电流明显 降低,其中实施例3中薄膜漏电流最低,为1.1210 -6 A/cm 2 。 0073 由图3所示,实施例1、2、3和4的薄膜压电系数分别为50pm/V,75pmV,93pm/V and73pm/V,实施例2、3和4的薄膜压电系数明显高于实施例1的薄膜,其中实施例3掺杂 0.5Mn元素的薄膜压电系数最大约93pm/V,与PZT相当。 说 明 书CN 103936413 A 1/2页 10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36413 A 10 2/2页 11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36413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