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098211 上传时间:2018-08-2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42926.4

申请日:

2014.04.10

公开号:

CN103964338A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6F 7/08申请日:20140410|||公开

IPC分类号:

B66F7/08; B66F7/28

主分类号:

B66F7/08

申请人:

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均; 邢君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工业区五和大道北元征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代理人:

林才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所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所述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由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75),所述本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71)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下外剪(431)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通过设置该助力装置,使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1)、工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4)、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液压油缸(31)、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33),所述每一剪式支架(4)具有下内剪(411)、与下内剪(41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413)、下外剪(431)及与下外剪(43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外剪(433),下内剪(411)与下外剪(431)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上内剪(413)与上外剪(433)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所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所述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由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75),所述本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71)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下外剪(431)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的长度。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第一级助力臂(73)分别由所述本体(71)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第二级助力臂(75)由本体(71)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末端的第一滚轮(74)、安装于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末端的第二滚轮(76)、开设于本体(71)内的第一通孔(77)及开设于本体(71)远离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一端的第二通孔(79)。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7)与所述上内剪(413)在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一侧铰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79)连接活塞杆(33)。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的第一级助力臂(73)通过所述第一滚轮(7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在举升机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在举升机举升到一定高度后与第二支撑板(11)保持接触。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安装于所述两下内剪(411)上,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11)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431)上,位于所述下外剪(431)靠近底座的一侧。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411)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11)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外剪(431)锁合。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中部开设有槽(91),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11)呈平面板状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举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举升机是用以支承在汽车底盘或车身的某一部位,使汽车升降的设备,广泛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行业中,其用于是将汽车从地面举升到一定的高度,便于维修人员对汽车进行检测和维修。
根据汽车举升机的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三类:两柱式举升机、四柱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更加灵巧,其基本工作原理是:由液压油缸驱动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驱动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与底座之间的连杆系统,通过该连杆系统伸缩带动工作台实现平行的升降。该连杆系统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每一剪式支架由内剪臂、外剪臂相互连接、组合构成。
剪式举升机因剪臂数量的不同,又分为大剪式(子母式)、小剪式(单剪)举升机。其中,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可以直接实现地面安装,克服了其它类型剪式举升机需地藏安装的问题,使安装更加方便,节约安装成本。
但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仍存在缺陷,由于其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在举升的初始阶段,即工作台处于最低位时,油缸活塞杆与内剪臂之间的压力角较小,不利于启动,需要助力装置来增加启动时的力矩。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缸500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00;每一剪式支架300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内剪311 与下外剪331相互铰接,上内剪313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还包括一助力装置800,位于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延伸长度较短,位于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之间。在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推动助力装置800转动,助力装置800辅助活塞杆600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伸开。因该助力装置800力臂较短,举升机在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快,但当工作台200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助力装置800的另一端失去支撑,所以助力效果不好。
图2所示位另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其与图1所示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相比,在下外剪331’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增设一支撑板335,助力装置800’位于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延伸长度较长并在其末端安装滚轮801,该滚轮801与支撑板335接触。在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推动助力装置800’转动,助力装置800’辅助活塞杆600’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伸开。因该助力装置800’的另一端保持与支撑板335接触,助力效果较好,但该助力装置800’的力臂较长,举升机在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受其影响而降低。
因此,上述两类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都存在问题,助力装置不能同时达到既不影响启始时的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的目的,需要对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有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使其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工作台、安装在所述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液压油缸、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所述每一剪式支架具有下内剪、与下内剪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下外剪及与下外剪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外剪,下内剪与下外剪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上内剪与上外剪 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在所述上内剪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本体、由所述本体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由本体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所述本体铰接于所述上内剪,所述本体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分别在所述下内剪、下外剪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
所述第二级助力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的长度。
两第一级助力臂分别由所述本体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中心对称设置,第二级助力臂由本体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末端的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二级助力臂末端的第二滚轮、开设于本体内的第一通孔及开设于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一端的第二通孔。
所述助力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上内剪在所述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一侧铰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活塞杆。
所述助力装置的第一级助力臂通过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举升机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通过所述第二滚轮在举升机举升到一定高度后与第二支撑板保持接触。
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两下内剪上,靠近所述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上,位于所述下外剪靠近底座的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外剪锁合。
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开设有槽,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平面板状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有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并对应设置第一及第二支撑板,使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兼具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和良好的助力效果,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另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图5位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助力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1、工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的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4、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液压油缸31、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33、安装于所述剪式支架4上的助力装置7及对应所述助力装置7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
具体的,所述每一剪式支架4包括内剪臂41及与其连接的外剪臂43,内剪臂41包括下内剪411及与下内剪41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413,外剪臂43包括下外剪431及与下外剪43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外剪433;下内剪411与下外剪431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上内剪413与上外剪433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
所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所述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由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75,所述本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71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下外剪431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
进一步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分别由所述本体71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第二级助力臂75由本体71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
所述助力装置7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末端的第一滚轮74、安装于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末端的第二滚轮76、开设于本体71内的第一通孔77及开设于本体71远离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一端的第二通孔79。
所述助力装置7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7与所述上内剪413在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一侧铰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79连接活塞杆33,从而实现对活塞杆33的助力作用。所述助力装置7的第一级助力臂73通过所述第一滚轮7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在举升机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在举升机举升到一定高度后与第二支撑板11保持接触。
所述第一支撑板9安装于所述两下内剪411上,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11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431上,位于所述下外剪431靠近底座的一侧。
所述第一支撑板9可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411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11可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外剪431锁合。
请参阅图6、图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9中部开设有槽91,呈凹字形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9具有弹性变形的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板11呈平面板状结构。
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在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工作台2还未接触到汽车底盘,没有负载,举升机只承受本身的重量,此时由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通过所述第一滚轮74接触所述第一支撑板9,提供助力,因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的力臂短,所以举升机上升的效率非常高;当快要接触负载时,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开始起作用,其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接触所述第二支撑板11,此时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分离,不再提供助力作用,而由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提供助力,助力效果良好,直到举升到特定高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1分离为止。由于对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结构采用了弹性处理,能够避免在第一级助力和第二级助力之间进行切换时发生刚性冲击,保证第一级助力柔性切换至第二级助力。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有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并对应设置第一、第二支撑板,使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433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 N 1 0 3 9 6 4 3 3 8 A (21)申请号 201410142926.4 (22)申请日 2014.04.10 B66F 7/08(2006.01) B66F 7/28(2006.01) (71)申请人深圳市元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工 业区五和大道北元征工业园 (72)发明人刘均 邢君 (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 44265 代理人林才桂 (54) 发明名称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

2、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413) 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所 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所述本体(71) 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由本体 (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75),所述本 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71) 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 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下 外剪(431)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 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通过设 置该助力装置,使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既具有较 高的启动上升速度。

3、,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4338 A CN 103964338 A 1/1页 2 1.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1)、工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与 工作台(2)之间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4)、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 的液压油缸(31)、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33),所述每一剪式支架(4)具有下内剪 (411)、与下内剪(41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413)。

4、、下外剪(431)及与下外剪(431)在其 端部铰接的上外剪(433),下内剪(411)与下外剪(431)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上内剪(413) 与上外剪(433)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 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所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 所述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由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 助力臂(75),所述本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71)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 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

5、下外剪(431)上 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助力臂 (75)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第一级助力臂(73) 分别由所述本体(71)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第二级助力臂(75)由本 体(71)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还包 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末端的第一滚轮(74)、安装于。

6、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末 端的第二滚轮(76)、开设于本体(71)内的第一通孔(77)及开设于本体(7 1)远离所述第一 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一端的第二通孔(79)。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通过 所述第一通孔(77)与所述上内剪(413)在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一侧铰 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79)连接活塞杆(33)。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装置(7)的第 一级助力臂(73)通过所述第一滚轮(7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在举升机启动的举升初始 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

7、助力臂(75)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在举升机举升到一定高度 后与第二支撑板(11)保持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安 装于所述两下内剪(411)上,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二 支撑板(11)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431)上,位于所述下外剪(431)靠近底座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9)通 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411)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11)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外剪(431) 锁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其特征在于,。

8、所述第一支撑板(9)中 部开设有槽(91),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11)呈平面板状结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964338 A 1/4页 3 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汽车举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汽车举升机是用以支承在汽车底盘或车身的某一部位,使汽车升降的设备,广泛 用于汽车维修、保养行业中,其用于是将汽车从地面举升到一定的高度,便于维修人员对汽 车进行检测和维修。 0003 根据汽车举升机的结构形式,可将其分为三类:两柱式举升机、四柱式举升机、剪 式举升机。剪式举升机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更加灵巧,其基本工作。

9、原理是:由液压油缸驱动 油缸活塞杆,油缸活塞杆驱动设置在升降工作台与底座之间的连杆系统,通过该连杆系统 伸缩带动工作台实现平行的升降。该连杆系统包括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 支架,每一剪式支架由内剪臂、外剪臂相互连接、组合构成。 0004 剪式举升机因剪臂数量的不同,又分为大剪式(子母式)、小剪式(单剪)举升机。其 中,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可以直接实现地面安装,克服了其它类型 剪式举升机需地藏安装的问题,使安装更加方便,节约安装成本。 0005 但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仍存在缺陷,由于其工作台的初始高度低,在举升 的初始阶段,即工作台处于最低位时,油缸活塞杆与内。

10、剪臂之间的压力角较小,不利于启 动,需要助力装置来增加启动时的力矩。图1所示为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该超薄 型小剪式举升机包括:底座100、工作台200,安装在底座100与工作台200之间的两相互平 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300,安装在底座上的液压油缸500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600; 每一剪式支架300包括内剪臂310及外剪臂330,内剪臂310包括下内剪311及与下内剪 311铰接的上内剪313,外剪臂330包括下外剪331及与下外剪331铰接的上外剪333;下 内剪311 与下外剪331相互铰接,上内剪313与上外剪333相互铰接;该超薄型小剪式举 升机还包括一助力装置800,位于。

11、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 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延伸长度较短,位于上内剪313与下内剪311之间。在 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推动助力装置 800转动,助力装置800辅助活塞杆600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伸开。因该助力装 置800力臂较短,举升机在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快,但当工作台200上升到一定高度时,助力 装置800的另一端失去支撑,所以助力效果不好。 0006 图2所示位另一现有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其与图1所示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 机相比,在下外剪331上靠近底座的一侧增设一支撑板335,。

12、助力装置800位于上内剪 313与下内剪311铰接的一侧,其一端连接活塞杆600,中部铰接于上内剪313,另一端 延伸长度较长并在其末端安装滚轮801,该滚轮801与支撑板335接触。在该超薄型小剪式 举升机启动初始,液压油缸500驱动活塞杆600,活塞杆600推动助力装置800转动,助 力装置800辅助活塞杆600增加举升力,带动剪式支架300伸开。因该助力装置800 的另一端保持与支撑板335接触,助力效果较好,但该助力装置800的力臂较长,举升机在 说 明 书CN 103964338 A 2/4页 4 启动时的上升速度受其影响而降低。 0007 因此,上述两类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结构都存。

13、在问题,助力装置不能同时达到 既不影响启始时的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的目的,需要对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的 结构进行改善。 发明内容 0008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 有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使其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 0009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工作台、 安装在所述底座与工作台之间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安装在所述底 座上的液压油缸、及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所述每一剪式支架具有下内剪、与下内剪 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下外剪及与下外剪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外剪,。

14、下内剪与下外剪在二 者中部相互铰接,上内剪与上外剪 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在所述上内剪内侧靠近所述上内 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所述助力装置包括本体、由所述本体一侧延伸设置 的两第一级助力臂、由本体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所述本体铰接于所述上内剪,所 述本体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分别在所述下内剪、下外剪 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 0010 所述第二级助力臂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的长度。 0011 两第一级助力臂分别由所述本体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中心对称设置,第二级助 力臂由本体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中心对称设置。 001。

15、2 所述助力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末端的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第二 级助力臂末端的第二滚轮、开设于本体内的第一通孔及开设于本体远离所述第一及第二级 助力臂一端的第二通孔。 0013 所述助力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上内剪在所述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一 侧铰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连接活塞杆。 0014 所述助力装置的第一级助力臂通过所述第一滚轮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在举升机启 动的举升初始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通过所述第二滚轮在举升机举升到一定高 度后与第二支撑板保持接触。 0015 所述第一支撑板安装于所述两下内剪上,靠近所述上内剪与下内剪铰接的位置; 所述第二支撑板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

16、上,位于所述下外剪靠近底座的一侧。 0016 所述第一支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通过螺钉与所述 两下外剪锁合。 0017 所述第一支撑板中部开设有槽,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撑板呈平面板状结构。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有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并对应 设置第一及第二支撑板,使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兼具较高的启动上升速度和良好的助力效 果,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0019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 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说 明 书CN 103964338 A 3/4页。

17、 5 附图说明 0020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0021 附图中, 0022 图1为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示意图; 0023 图2为另一现有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部分立体示意图; 0026 图5位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助力装置的立体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第一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的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

18、方式 0029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 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0030 请参阅图3至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包括:底座1、工 作台2、安装在所述底座1与工作台2之间的沿竖向设置的两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剪式支架 4、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的液压油缸31、连接于液压油缸的活塞杆33、安装于所述剪式支架 4上的助力装置7及对应所述助力装置7设置的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 0031 具体的,所述每一剪式支架4包括内剪臂41及与其连接的外剪臂43,内剪臂41包 括下内剪411及与下内剪41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内剪413,外剪臂43包括下外。

19、剪431及与 下外剪431在其端部铰接的上外剪433;下内剪411与下外剪431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上 内剪413与上外剪433在二者中部相互铰接。在所述上内剪413内侧靠近所述上内剪413 与下内剪411铰接的位置安装助力装置7。 0032 所述助力装置7包括本体71、由所述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 由本体71一侧延伸设置的第二级助力臂75,所述本体71铰接于所述上内剪413,所述本体 71于其另一侧连接活塞杆33,对应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分别在所述下内剪411、 下外剪431上安装第一及第二支撑板9、11以分别支撑第一级与第二级助力臂73、75。 0033 进。

20、一步的,两第一级助力臂73分别由所述本体71两侧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 对称设置,第二级助力臂75由本体71中间部延伸且相对于本体71中心对称设置。 0034 所述助力装置7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末端的第一滚轮74、安装于 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末端的第二滚轮76、开设于本体71内的第一通孔77及开设于本体 71远离所述第一及第二级助力臂73、75一端的第二通孔79。 0035 所述助力装置7通过所述第一通孔77与所述上内剪413在所述上内剪413与下 内剪411铰接的一侧铰接,通过所述第二通孔79连接活塞杆33,从而实现对活塞杆33的助 力作用。所述助力装置7的第一级助力臂73通。

21、过所述第一滚轮74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在 举升机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保持接触;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在举升 机举升到一定高度后与第二支撑板11保持接触。 0036 所述第一支撑板9安装于所述两下内剪411上,靠近所述上内剪413与下内剪411 说 明 书CN 103964338 A 4/4页 6 铰接的位置;所述第二支撑板11安装于所述两下外剪431上,位于所述下外剪431靠近底 座的一侧。 0037 所述第一支撑板9可通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内剪411锁合;所述第二支撑板11可通 过螺钉与所述两下外剪431锁合。 0038 请参阅图6、图7,值得一提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9中部开设有槽。

22、91,呈凹字形结 构,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板9具有弹性变形的空间;所述第二支撑板11呈平面板状结构。 0039 该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在启动的举升初始阶段,工作台2还未接触到汽车底盘, 没有负载,举升机只承受本身的重量,此时由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通过所述第一滚轮74接 触所述第一支撑板9,提供助力,因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的力臂短,所以举升机上升的效率 非常高;当快要接触负载时,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开始起作用,其通过所述第二滚轮76接 触所述第二支撑板11,此时所述第一级助力臂73与所述第一支撑板9分离,不再提供助力 作用,而由所述第二级助力臂75提供助力,助力效果良好,直到举升到特定高度,所述第二 。

23、级助力臂75与所述第二支撑板11分离为止。由于对所述第一支撑板9的结构采用了弹性 处理,能够避免在第一级助力和第二级助力之间进行切换时发生刚性冲击,保证第一级助 力柔性切换至第二级助力。 0040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超薄型小剪式举升机结构,通过把助力装置设置为具有 两级助力臂的结构形式,并对应设置第一、第二支撑板,使举升机既具有较高的启动上升速 度,又有良好的助力效果,且结构简单,易实现。 0041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 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 保护范围。 说 明 书CN 103964338 A 1/5页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4338 A 2/5页 8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4338 A 3/5页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4338 A 4/5页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4338 A 10 5/5页 11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3964338 A 1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