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调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的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调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的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297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1.28 C N 1 0 2 8 0 2 9 7 1 A *CN102802971A* (21)申请号 201080027143.1 (22)申请日 2010.05.29 102009025586.9 2009.06.19 DE B60G 7/00(2006.01) B62D 17/00(2006.01) (71)申请人奥迪股份公司 地址德国因戈尔施塔特 (72)发明人 W米歇尔 K-H梅廷格尔 C科西拉 H穆勒 (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吴鹏 牛晓玲 (54) 发明名称 用于调。
2、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 的装置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对尤其是机动车的轮悬 架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进行调节的 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轮毂托架,在所述轮毂托架上 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相应的车轮,所述轮毂托架 具有接纳所述车轮的承载部件和与所述轮悬架结 构相连接的引导部件,在所述承载部件与所述引 导部件之间设有两个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且优选 能被机电地驱动的转动部件(26、28),所述转动 部件为了改变车轮外倾和/或轮距而在所述转动 部件被转动致动时引起所述承载部件和/或所述 引导部件的特定的移位。根据本发明,为了致动所 述转动部件(26、28)而设有唯一的调整驱动装置 (。
3、54),借助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同时沿不同的, 尤其是相反的方向调节所述两个转动部件(26、 28)。 (30)优先权数据 (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 2011.12.19 (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 PCT/EP2010/003288 2010.05.29 (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 WO2010/145752 DE 2010.12.23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 1 。
4、页 1/1页 2 1.一种用于对尤其是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进 行调节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轮毂托架,在所述轮毂托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相应的车 轮,所述轮毂托架具有接纳所述车轮的承载部件和与所述轮悬架结构相连接的引导部件, 在所述承载部件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设有两个能借助于致动设备致动且能围绕转动轴线 转动的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为了改变车轮外倾和域轮距而在所述转动部件被转动致动 时引起所述承载部件和/或所述引导部件的特定的移位,其特征在于,为了致动所述转动 部件(26、28)而设有唯一的调整驱动装置(54),借助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同时沿不同的、 尤其是相反的方向调节所述两。
5、个转动部件(26、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包括调整马达,尤 其是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部件(26、28)能围绕基本上相同的转动轴线(30)转动; 所述转动部件(26、28)具有彼此面对的、倾斜的斜面(26a、28a);以及 所述斜面(26a、28a)设置成彼此相距一特定的距离(s)并且各自具有端面齿部,所述 调整马达(54)的驱动小齿轮(50)插入所述端面齿部中并与这两个端面齿部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带有所述驱动 小齿轮(50)的驱动轴(52)基。
6、本上与所述转动部件(26、28)的所述转动轴线(30)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齿部和所述驱动小齿轮 (50)的齿部构造成锥形的和/或斜齿部。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壳 体(56)固定在所述承载部件(24)的与所述转动部件(26、28)的所述转动轴线(30)轴线 平行地取向的托架(4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托架(12)的所述承载部件(24) 和所述引导部件(22)各自具有两个彼此轴线平行并且沿径向相对的托架(38、40、42、44), 所述托架沿周向错开,优选沿周向错。
7、开90度,在所述托架上通过支承销(46)万向节式地铰 接有支撑环(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驱动轴(52)穿 过所述托架(40)中的一个和/或穿过所述支撑环(4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驱动轴(52)以 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托架(40)中和/或所述支撑环(48)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2)还形成用于所述支 撑环(48)的支承销(46)之一。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26、28)通过 沿径向向内突出的法兰区。
8、段(26b、28b)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布置于所述承载部件(24) 和所述引导部件(22)上的轴端(34、36)上,其中所述法兰区段(26b、28b)与所述轴端(34、 36)的直径较大的环形凸缘(34a、36a)在后方接合。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2971 A 1/3页 3 用于调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外倾和 / 或轮距的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对尤其是机动车的轮悬架 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Spur)进行调节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这种轮悬架结构是普遍已知的且具有通过两个调整传动装置和两个电动机而在 两个转动方向上反向。
9、地或者同向地调节确定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的调整缸的结构。 对于轮悬架结构的后轮的调节通常只需很小的角度以用于修正轮距和/或车轮外倾,其中 两个调整传动装置和两个电动机的投入相当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调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距 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制造在制造技术方面和控制技术方面成本较低。 0004 这个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而实现。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是本发明的有利的 改进方案。 0005 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对尤其是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 距进行调节的装置包括轮毂托架,在所述轮毂托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相应的车轮,所 述轮。
10、毂托架具有接纳所述车轮的承载部件和与所述轮悬架结构相连接的引导部件。在承载 部件与引导部件之间设有两个能借助致动设备致动且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部件,该 转动部件形成一种调整缸,所述转动部件为了改变车轮外倾和/或轮距而在所述转动部件 被转动致动时引起承载部件和/或引导部件的特定的移位。根据本发明提出,为了致动转 动部件而设有唯一的调整驱动装置,借助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同时沿不同的、尤其是相反 的方向调节所述两个转动部件。 0006 相应地,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只需要一个调整传动装置,因此构件少并且控制成本 低。由此可以明显更简单且更价廉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尽管根据功能性能够沿两 个转动方向来调。
11、节转动部件,但也可以仅反向地调节转动部件。在此,尤其有利的是,始 终使车轮转动轴线在一个平面内摆动,而不是在空间中摆动;也就是说,不发生摆转运动 (Taumeln),而仅进行在一个摆动平面内的摆动,从而调节轮悬架结构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 /或轮距。根据调整马达/伺服马达在其初始位置中在轮盘中布置在哪个角位置中,规定出 车轮转动轴线发生摆动运动的平面:由此例如可以通过调整马达的这种布置结构实现单纯 的轮距调节或者单纯的车轮外倾调节。当然,也可以将调整马达、进而将摆动平面布置成, 能够将两种效果相结合,也就是说,车轮转动轴线的变化能同时引起轮距的变化和车轮外 倾的变化。 0007 调整驱动装置优选由。
12、调整马达形成,例如该调整马达原则上可以以液压或气动方 式运行。然而,尤其优选的结构具有紧凑的、在控制技术方面可简单操控的、能功能可靠地 运行的电动机。 说 明 书CN 102802971 A 2/3页 4 0008 根据一种尤其优选的、具体的设计方案,转动部件能围绕基本上相同的转动轴线 转动,其中转动部件还能具有彼此面对的、倾斜的斜面。所述斜面设置成彼此相距一定的 距离并且各自具有端面齿部,驱动轴优选基本上垂直于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的调整驱动装 置、例如电动机的驱动齿轮插入该端面齿部中并与两个端面齿部啮合。带有端面齿部的斜 面相对于例如作为调整驱动装置的例如电动机的驱动齿轮的定位可以简单地如下地。
13、进行: 在反向调节时可以针对性地调节轮距角、或者调节车轮外倾角、或者同时对两者进行调节。 0009 此外,为了得到稳健/鲁棒且最大程度地无间隙的齿啮合而提出,端面齿部和驱 动齿轮的齿部构造成锥形的和/或斜齿部。 0010 此外,可以使调整驱动装置的壳体固定在承载部件的与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 轴线平行地取向的托架上。因此,调整驱动装置在调节运动中能以优选的方式与承载部件 一起摆动,由此可以取消复杂的补偿设备,如滑动导向装置(Schiebefuehrung)等。 0011 轮毂托架的承载部件和引导部件可以各自具有两个彼此轴线平行并且沿径向/ 沿直径(diametral)相对的托架,所述托架沿周向。
14、错开优选90度,在所述托架上通过支承 销万向节式地铰接有支撑环。为了以特别的弯曲刚性紧凑地支撑调节力和调节力矩,调整 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优选能穿过托架和支撑环。 0012 在此,调整驱动装置的驱动轴还能可转动地支承在托架和/或支撑环中。此外,以 结构上尤其简单的方式,驱动轴能直接形成用于支撑环的支承销。 0013 最后,为了得到稳定的、尤其满足对车轮引导的要求的支承结构,转动部件能 通过沿径向向内突出的法兰区段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布置于承载部件和引导部件上 的轴端上,其中该法兰区段与所述轴端的直径较大的环形凸缘在后方接合/彼此钩挂 (hintergreifen)。 附图说明 0014 下面更详细。
15、阐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性的附图示出: 0015 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以及多部件式的、铰接在轮引导元件上的轮 毂托架,可通过两个能转动的转动部件来调节所述轮毂托架的车轮,其中转动部件可借助 于图2和3中示出的调整驱动装置反向地转动; 0016 图2示出根据图1的轮毂托架以及带有端面齿部的转动部件,借助垂直于转动部 件的转动轴线布置的电动机可通过驱动小齿轮使所述转动部件反向转动;以及 0017 图3是根据图2的线III-III的、毂托架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粗略地示意性地示出用于机动车的后轮悬架结构10,其中轮毂托架12通过作 为轮引导元件的横向控制臂14、16铰。
16、接在仅简略示出的车身18上。 0019 以能转动的方式接纳车轮20的轮毂托架12被分为:铰接在横向控制臂14、16上 的引导部件22、通过相应的车轮轴承(未示出)接纳车轮20的承载部件24、以及分为两个 在引导部件22上和承载部件24上以能围绕共同的转动轴线30转动的方式支承的转动部 件26、28。 0020 两个转动部件26、28具有彼此面对的、相对于转动轴线30倾斜的斜面26a、28a,所 说 明 书CN 102802971 A 3/3页 5 述斜面以仍待描述的方式共同作用并在转动部件26、28反向转动时使得承载车轮20的承 载部件24倾斜或者说对车轮20的轮距和/或车轮外倾进行调节。 0。
17、021 通过承载弹簧或弹簧滑柱组件/减振支柱32以已知的方式相对于车身18支撑轮 悬架结构10的轮载荷。 0022 转动部件26、28(参见图2和3)能转动地支承在轴端34、36上,其中转动部件26、 28的各自一个沿径向向内突出的法兰区段26b、28b沿轴向形锁合地与直径较大的环形凸 缘34a、36a在后方接合。轴端34、36分别与引导部件22和承载部件24牢固连接,例如螺 纹连接在引导部件22和承载部件24中。 0023 此外,引导部件22和承载部件24彼此万向节式地铰接。 0024 为此,在引导部件22上和承载部件24上分别设有彼此面对的、轴线平行取向的、 叉形地沿径向相对的托架42、4。
18、4(在引导部件22上)和38、40(在承载部件24上),所述托 架通过支承销46(仅以虚线简略示出)与万向节环或支撑环48相铰接。 0025 通过这里彼此沿周向错开90度的托架38、40和42、44以及支撑环48,将承载部件 24万向活动地保持在引导部件22上,其中转动部件26、28布置成,使斜面26a与28a之间 存在特定的距离s。 0026 所述的斜面26a、28a分别具有一锥形的端面齿部,并与锥形的驱动小齿轮50在驱 动意义上共同作用,该驱动小齿轮50插入转动部件26、28之间的所述距离s中。 0027 驱动小齿轮50固定在这里设计为电动机54的调整驱动装置的驱动轴52上,其壳 体56优。
19、选固定在承载部件24的托架40上。电动机54的驱动轴52的转动轴线58在此垂 直于转动部件26、28的转动轴线30,并如图所示地位于与支撑环48的支承销46共有的中 平面中。 0028 此外,电动机54的带有驱动小齿轮50的驱动轴52(参见图3)还延伸通过承载部 件24的托架40和支撑环48,并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托架和支撑环中,其中驱动轴52同时 以双重功能的方式还形成了作为支撑环48的摆动支承结构的支承销46。 0029 当通过电动机54使两个转动部件26、28沿一个或另一个转动方向反向转动时, 使带有车轮20的承载部件24倾斜,其中为轮距和/或车轮外倾调节使车轮转动轴线30a、 进而使车轮。
20、20角位置与通过转动部件26、28的端面26a、28a张成/形成的倾斜平面的 相应位置对应地在空间中摆动。因此,也就是说,车轮转动轴线30a绕其摆动的弯摆轴线 (Beugungsachse)不与万向节的销轴线布置相关,而是仅仅与转动部件26、28的上述的倾 斜平面在空间中的位置相关。因此,万向节的空间布置与此无关。同时,固定在承载部件24 或其托架40上的电动机54相应地随着摆动。 0030 优选在转动部件26、28的端面26a、28a上的端面齿部和驱动小齿轮50被加工斜 齿,从而增大调整传动装置的齿重合/齿接合(Zahnueberdeckung)。 说 明 书CN 102802971 A 1。
21、/3页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2971 A 2/3页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2971 A 3/3页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2971 A 1/1页 9 1.一种用于对尤其是机动车的轮悬架结构(10)的车轮的车轮外倾和/或轮 距进行调节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轮毂托架(12),在所述轮毂托架上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 相应的车轮(20),所述轮毂托架具有接纳所述车轮(20)的承载部件(24)和与所述轮悬架 结构(10)相连接的引导部件(22),在所述承载部件与所述引导部件之间设有两个能借助 于致动设备致动且能围绕转动轴线转动的转动部件(26,。
22、28),所述转动部件为了改变车轮 外倾和/或轮距而在所述转动部件被转动致动时引起所述承载部件(24)和/或所述引导 部件(22)的特定的移位,其中,为了致动所述转动部件(26、28)而设有唯一的调整驱动装 置(54),借助所述调整驱动装置能同时沿不同的、尤其是相反的方向调节所述两个转动部 件(26、28),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26、28)能围绕一个转动轴线(30)转动;所述转动 部件(26、28)具有彼此面对的、倾斜的斜面(26a、28a);所述斜面(26a、28a)设置成彼此相 距一特定的距离(s)并且各自具有端面齿部,调整马达(54)的驱动小齿轮(50)插入所述 端面齿部中并与这两个。
23、端面齿部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包括调整马达,尤 其是电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带有所述 驱动小齿轮(50)的驱动轴(52)基本上与所述转动部件(26、28)的所述转动轴线(30)垂 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齿部和所述驱动小 齿轮(50)的齿部构造成锥形的和/或斜齿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壳 体(56)固定在所述承载部件(24)的与所述转动部件(26、28)的所述转动轴线(30)轴线 平行。
24、地取向的托架(4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托架(12)的所述承载部件(24) 和所述引导部件(22)各自具有两个彼此轴线平行并且沿径向相对的托架(38、40、42、44), 所述托架沿周向错开,优选沿周向错开90度,在所述托架上通过支承销(46)万向节式地铰 接有支撑环(4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驱动轴(52)穿 过所述托架(40)中的一个和/或穿过所述支撑环(4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驱动装置(54)的驱动轴(52)以 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所述托架(40)中和域所述支撑环(48)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52)还形成用于所述支 撑环(48)的支承销(46)之一。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26、28)通过 沿径向向内突出的法兰区段(26b、28b)以能转动的方式支承在布置于所述承载部件(24) 和所述引导部件(22)上的轴端(34、36)上,其中所述法兰区段(26b、28b)与所述轴端(34、 36)的直径较大的环形凸缘(34a、36a)在后方接合。 按照条约第19条修改的权利要求书CN 102802971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