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被用于食品、医疗品和杂货等许多领域。作为卡扣带,已知
有由可咬合的雄构件和雌构件构成的结构。
并且,已知有对这种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进行制造的各种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3)。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是:一边将卡扣带送出、一边一折为二而使雄构件与雌
构件咬合,所述卡扣带在一片薄膜上平行地形成有可咬合的雄构件与雌构件双方;另
外,将袋体薄膜的长度方向的两边缘合掌式地合拢而形成圆筒状;并使一折为二的卡
扣带的两边缘与圆筒状的袋体薄膜的两边缘互相重叠地粘接,以规定的间隔在直角方
向将圆筒体密封并切断,制造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
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是:作为卡扣带,具有设有雄构件的雄带和设有雌构件
的雌带,在使雄构件与雌构件咬合的状态下,送到两片重叠的袋体薄膜之间,将卡扣
带粘接在袋体薄膜上;然后,将袋体薄膜热封成圆筒状,在相对于送出方向垂直的方
向以规定间隔进行热封后予以切断,制造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
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结构是:如图16所示,将雄构件与雌构件处于咬合状态的
一对卡扣带601送出到将长度方向的两边缘重叠而形成为圆筒状的片材610的两边缘
部分之间,并进行粘接;然后,在将粘接有卡扣带601的圆筒状片材610在相对于送
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以规定间隔进行热封后予以切断,制造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62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91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276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32305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把一片一折为二而咬合的卡扣带粘接在圆
筒状的袋体带的两边缘上,因此,要将其开封,就必须将卡扣带切断成雌构件与雄构
件分离的状态,同时需要以可咬合的状态将卡扣带的雄构件及雌构件粘接在袋体薄膜
上的工序,用于制造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工序有可能变得繁杂。
另外,在将如专利文献2、3所记载那样的咬合的一对卡扣带粘接在袋体薄膜上
的结构中,一般来说,如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图16所示,一对咬合的卡扣带601从
卷绕在料盘602上的状态送出,被送出的卡扣带601因卷绕状态的内周侧与外周侧的
直径差而容易在送出方向发生长度差异。因此,当就那样发生长度差异地与片材610
粘接时,有可能产生片材610发生褶皱、或产生卡扣带601粘接不良等不良情况。
并且,如专利文献3的现有技术中记载的图17所示,虽然考虑了不使卡扣带601
咬合地将雄构件605(606)与雌构件606(605)分别送出而进行粘接的情况,但在分别送
出的情况下,由于分别施加在雄构件605(606)与雌构件606(605)上的拉力(张力)的差
别,有可能在与片材610粘接时发生褶皱或产生粘接不良等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容易地制造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及其
制造装置,不会产生褶皱或粘接不良等不良情况。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将卡扣带粘接在包装袋用薄膜上,制造
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所述卡扣带具有彼此以可脱离的方式卡合的、构成咬合部的成
对的雄侧咬合部和雌侧咬合部,该方法使用在长条带状的带子上沿长度方向具有一对
所述雄侧咬合部和所述雌侧咬合部的卡扣带构件,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将所述卡扣
带构件送出的带送出工序;分离工序,该分离工序在宽度方向上将由该带送出工序送
出的卡扣带构件在所述雄侧咬合部与所述雌侧咬合部之间分离,形成具有所述雄侧咬
合部的雄侧带和具有所述雌侧咬合部的雌侧带;以及将由该分离工序形成的所述雄侧
带和所述雌侧带粘接在所述包装袋用薄膜上的粘接工序。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分离工序最好做成用切断构件将被送出的卡扣带构件分
离的结构。作为切断构件,可列举这样的切断刀:与卡扣带的一面侧或两面侧接触并
可将卡扣带切断。
另外,在本发明中,较佳的是,作为所述卡扣带构件,使用在所述雄侧咬合部与
所述雌侧咬合部之间沿长度方向具有薄壁部和/或裁切孔线状的孔线部的构件,所述
分离工序对所述卡扣带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在厚度方向上沿相反方向作用张力,在
所述薄壁部和孔线部中的至少一方的位置进行撕开分离。
此外,在本发明中,最好具有冲裁工序,该冲裁工序以送出方向的规定间隔至少
在所述雄侧咬合部和所述雌侧咬合部的位置对所述卡扣带构件或者所述雄侧带和所
述雌侧带进行冲裁。另外,该冲裁工序在卡扣带的分离工序前后进行都可以,但特别
考虑到将雄侧带与雌侧带的冲裁间隔做得正确和制造效率,最好在卡扣带的分离工序
之前进行。
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粘接工序最好将所述雄侧咬合部与所述雌侧咬合部处于
咬合状态的所述雄侧带和所述雌侧带粘接在所述包装袋用薄膜上。
本发明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将卡扣带粘接在包装袋用薄膜上,制造
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所述卡扣带具有彼此以可脱离的方式卡合的、构成咬合部的成
对的雄侧咬合部和雌侧咬合部,该制造装置具有:带送出单元,其将在长条带状的带
子上沿长度方向具有一对所述雄侧咬合部和所述雌侧咬合部的卡扣带构件从长度方
向的一端侧送出;分离单元,其在宽度方向上将从该带送出单元送出的卡扣带构件在
所述雄侧咬合部与所述雌侧咬合部之间分离,形成具有所述雄侧咬合部的雄侧带和具
有所述雌侧咬合部的雌侧带;以及粘接单元,其将由该分离单元形成的所述雄侧带和
所述雌侧带粘接在所述包装袋用薄膜上。
采用本发明,由于在与包装袋用薄膜粘接之前将具有成对的雄侧咬合部和雌侧咬
合部的卡扣带构件分离成雄侧带和雌侧带,因此在粘接时可防止发生雄侧带与雌侧带
的长度差异和张力差异,可容易地制造可咬合和开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包装袋
用薄膜不会发生褶皱,不会产生卡扣带粘接不良等不良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在第1实施形态的卡扣带构件上设置缺口部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第2实施形态的卡扣带构件上设置缺口部的状况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将卡扣带热封在基材薄膜上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又一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所示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在制造中将卡扣带热封在基材薄膜
上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俯视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第4实施形态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形态的卡扣带的立体图。
图16是作为表示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作为表示本发明的另一现有技术的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
体图。
符号说明
1、5、7……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
2……卡扣带
3、4、6、8……制造装置
10……基材薄膜(包装袋用薄膜)
21……雄侧带状构件(雄侧带)
21A……雄侧咬合部
22……雌侧带状构件(雌侧带)
22A……雌侧咬合部
23……折弯构件
31……带送出装置(带送出单元)
32……冲裁装置(冲裁单元)
33、43……分离装置(分离单元)
34、44、64、81……卡扣带粘接装置(粘接单元)
35、45、65……制袋装置
33……切断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
在第1实施形态中,作为带有卡扣带的包装袋(以下简称为“包装袋”),例示用
于包装食品、药品、医疗品和杂货等各种物品的包装袋。
图1是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俯视图。图2是第1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剖
视图。
(包装袋的结构)
如图1、2所示,对于包装袋1来说,在作为包装袋用薄膜的一片基材薄膜10上,
分别粘接有具有雄侧咬合部21A的作为雄侧带的雄侧带状构件21、以及具有雌侧咬
合部22A的作为雌侧带的雌侧带状构件22。卡扣带2由这些雄侧带状构件21与雌侧
带状构件22构成。
基材薄膜10具有一方的基材端部11重叠在另一方的基材端部11上的顶密封部
12。
另外,在基材薄膜10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侧密封部13,该侧密封部13通过将互
相的基材薄膜10热封而成。在这些侧密封部13之间配设有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
带状构件22。
此外,在位于侧密封部13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上设有如后述
图4那样的缺口部25。在侧密封部13的位置,利用该缺口部25基本去除雄侧咬合部
21A和雌侧咬合部22A,由于没有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所产生的凹凸,
因此,可在侧密封部13良好地密封。
并且,在基材薄膜10上,通过密封顶密封部12和侧密封部13这三方而形成收
纳空间14。在该收纳空间14可收纳固体、粉体和液体等。
基材薄膜10的内表面10A热封有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基材薄膜10只要是包装袋用材料就不做特别限定,厚度尺寸最好是10μm以上、
200μm以下。
这里,若厚度尺寸不到10μm,则密封强度、袋强度有时变弱。另一方面,若厚
度尺寸超过200μm,则袋的开封有时难以进行。
此外,基材薄膜10既可是单层构造,也可是多层构造。
雄侧带状构件21具有长条带状的雄侧带状基部21B,在该雄侧带状基部21B的
收纳空间14侧的面上,位于宽度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且沿长度方向突出设置有雄侧咬
合部21A。
雌侧带状构件22也同样具有雌侧带状基部22B,在该雌侧带状基部22B的收纳
空间14侧的面上,突出设置有可与雄侧咬合部21A咬合的肋状的雌侧咬合部22A。
雄侧带状基部21B和雌侧带状基部22B的宽度尺寸最好是2mm以上、50mm以
下,更好的是5mm以上、20mm以下。
这里,若宽度尺寸不到2mm,则抓捏部变小,有时就难以进行抓捏。另一方面,
若宽度尺寸超过50mm,则卡扣带部分相比于袋的尺寸较大,变得难看。
雄侧带状基部21B和雌侧带状基部22B的厚度尺寸最好是50μm以上、500μm
以下,更好的是100μm以上、200μm以下。
包装袋1的开封位置,只要相比于由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构成的
咬合部的位置位于顶密封部12侧即可,通过在基材薄膜10的侧密封部13上设置凹
槽,或在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附近设置开封带,也可容易打开。
(包装袋的制造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制造包装袋1的制造装置。
图3是表示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卡扣带构件上设置缺口部
的状况的立体图。
如图3所示,制造装置3具有:作为带送出单元的带送出装置31,其为所谓的立
枕式(日文:縦ピロ式),将卡扣带构件311送出;作为冲裁单元的冲裁装置32(参照图
4),其在卡扣带构件311上冲裁形成缺口部25;作为分离单元的分离装置33,其将
卡扣带构件311分离成作为雄侧带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作为雌侧带的雌侧带状构件
22;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34,其将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粘接在基材薄膜10上;以及制袋装置35等,该制袋装置35使基材薄膜10形成包装
袋1。并且,作为该制造装置3的下一道工序,具有将内容物X充填在所形成的包装
袋1内的充填装置(未图示)。
这里,如图4所示,卡扣带构件311在长条带状的带子313上沿长度方向突出设
置而形成有一对肋状的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即,卡扣带构件311构成
为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在宽度方向的一面侧并排连续设置的形状。
如图3所示,作为带送出单元的带送出装置31可拆装地安装有卷带轮312,该卷
带轮312卷绕有卡扣带构件311,该带送出装置31将卡扣带构件311送出。
该卡扣带构件311的送出,不限于例如以一定速度连续送出的结构,可使用间歇
性送出的结构等任何的送出方法。
如图4所示,作为冲裁单元的冲裁装置32具有模具321。冲裁装置32利用模具
321,以送出方向的规定间隔至少在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的各自位置对
由带送出装置送出的卡扣带构件311进行冲裁,形成缺口部25。
即,以与侧密封部13的位置相对应的规定间隔形成缺口部25。
另外,冲裁装置32不限于冲压加工,可使用至少将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
部22A予以去除的任何的结构。另外,也可不设置冲裁装置32。此外,经冲裁形成
的缺口部25,不是各自分别设置在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上的结构,最
好做成对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双方进行冲裁而设置一个缺口部25的结
构。采用该结构,由于能使冲裁加工用的模具321的结构和冲裁工序简单,故能提高
制袋工序的工作效率。
如图3所示,作为分离单元的分离装置33具有切断构件331。
分离装置33在宽度方向的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之间,利用切断构
件331对从带出装置31送出的、由冲裁装置32形成有缺口部25的卡扣带构件311
进行切断,分离形成为具有雄侧咬合部21A的雄侧带状构件21、以及具有雌侧咬合
部22A的雌侧带状构件22。
切断构件331既可由例如固定刀构成,也可由旋转刀构成。
另外,作为卡扣带构件311的切断位置,是在宽度方向的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
咬合部22A的中央进行切断,这一点有助于后道工序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
构件22的定位等。
如图3所示,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34具有定位导向部341和第1热
封部342。
卡扣带粘接装置34,在从薄膜卷绕轮101送出的基材薄膜10的长度方向即送出
方向的两侧,利用定位导向部341对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以沿着两侧
缘的状态分别进行定位。并且卡扣带粘接装置34,利用第1热封部342将定位后的雄
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热封在基材薄膜10上。
另外,定位导向部341不限于使用周面具有与图3所示的雄侧咬合部21A或雌侧
咬合部22A相对应的凹部的滚轮343,可利用一边将基材薄膜10和雄侧带状构件21
及雌侧带状构件22送出、一边可进行定位的任何结构。
另外,作为与基材薄膜10的粘接,不限于热封,可利用使用超声波的熔敷、使
用粘接剂等的粘接等各种方法。
如图3所示,制袋装置35具有:圆筒形模具351,其卷绕分别熔敷有卡扣带2
即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的基材薄膜10;传送带352,其配设在该圆筒
形模具351的侧部;咬合构件353,其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密
封杆354,其对基材薄膜10的两侧部进行热封而形成顶密封部12;侧密封杆355,其
通过热封形成侧密封部13;以及切断部356等,该切断部356在侧密封部13的位置
进行切断而获得包装袋1。
圆筒形模具351形成为中空,通过内部空间将内容物X放入包装袋1中。
咬合构件353,通过将基材薄膜10卷绕在圆筒形模具351上并将两侧重叠而使相
对的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
(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下面说明使用制造装置3的包装袋1的制造方法。
包装袋1的制造方法实施如下工序:将卡扣带构件311送出的带送出工序、在卡
扣带构件311上冲裁形成缺口部25的冲裁工序、将卡扣带构件311分离为雄侧带状
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而进行咬合的分离工序、将卡扣带2粘接在基材薄膜10
上的粘接工序、以及使基材薄膜10形成包装袋1的制袋工序等。
在带送出工序中,从卷带轮312拉出卡扣带构件311,送出到冲裁工序。
并且,在冲裁工序中,利用模具321以规定间隔对被送出的卡扣带构件311进行
冲裁而形成缺口部25。
然后,在分离工序中,再利用切断构件33将被送出的卡扣带构件311分离成雄
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并且,在粘接工序中,利用定位导向部341,在雄侧带状基部21B和雌侧带状基
部22B与被送出的基材薄膜10的两侧部重叠的状态下,对分离后的雄侧带状构件21
和雌侧带状构件22进行定位。在该状态下,利用第1热封部342,将定位后的雄侧带
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热封在基材薄膜10上。
然后,在制袋工序中,将基材薄膜10卷绕在圆筒形模具351上,在利用咬合构
件353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后,利用密封杆354对基材薄膜10
的重叠的两侧缘进行热封而形成顶密封部12,然后利用侧密封杆355,在相对于基材
薄膜10的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热封而形成一方的侧密封部13,制成包装袋1。
并且,在利用未图示的充填装置将规定量的内容物放入所获得的包装袋1后,利
用侧密封杆355在相对于基材薄膜10的送出方向垂直的方向进行热封,形成另一方
的侧密封部13而封入内容物,在侧密封部13的中间位置进行切断,将内容物X充填
在包装袋1内。
(第1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与基材薄膜10粘接之前,将具有成对的雄侧咬合部21A
和雌侧咬合部22A的卡扣带构件311分离成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因此,可防止被送出的雄侧带状构件21与雌侧带状构件22的长度差异、张力差
异的发生,在粘接时基材薄膜10上不会发生褶皱,不会发生卡扣带2的粘接不良等
不良情况,可容易地制造包装袋1。
并且,在将卡扣带构件311分离的分离工序中,用切断构件331进行切断分离。
因此,能在所需的位置容易而可靠地分离卡扣带311。
另外,设置冲裁工序,对卡扣带构件311以规定间隔即与侧密封部13相对应的
间隔将至少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予以冲裁而去除。
因此,即使不进行对卡扣带构件311的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予以
加热而压溃的压溃工序,在由侧密封部13进行热封时也可防止雄侧咬合部21A和雌
侧咬合部22A的凹凸所引起的熔敷不良。另外,相比于卡扣带构件311的压溃工序,
可容易去除凹凸,可提高制造效率。
[第2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
该第2实施形态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涉及立枕式的制袋方法。
在该第2实施形态中,对于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
将说明省略或简单化。
(包装袋的制造装置)
下面说明制造包装袋1的制造装置。
图5是表示第2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卡扣带构
件上设置缺口部的状况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制造装置4是仅改变了第1实施形态中的分离装置的结构。
如图6所示,卡扣带构件411在第1实施形态的卡扣带构件311的雄侧咬合部21A
与雌侧咬合部22A之间,沿长度方向形成有薄壁部412。另外,也可代替薄壁部412
而设置所谓的针眼那样的裁切孔线状的孔线部,也可一并使用薄壁部和孔线部。
如图5所示,作为分离单元的分离装置43在薄壁部412的位置将卡扣带构件411
分离成撕开的状态。
具体来说,分离装置43具有:一对夹持辊431,其夹入卡扣带构件411;撕开辊
432,其位于夹持辊431的送出方向的下游侧,分别挂设分离后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
雌侧带状构件22;定位辊433,其位于撕开辊432的下游侧,使雄侧带状构件21和
雌侧带状构件22挂设成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相对的状态;一对咬合辊
434等,该一对咬合辊434位于定位辊433的下游侧,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
部22A咬合。
撕开辊432被配设成,在厚度方向上沿相反方向将张力作用于卡扣带构件411的
长度方向的两侧,且以在薄壁部412的位置撕开成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
22的状态将卡扣带构件411予以分离。
另外,撕开辊432构成为,以使撕开后的雄侧带状构件21或雌侧带状构件22反
转而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相对的状态,分别挂设雄侧带状构件21和
雌侧带状构件22。
这里,不限于仅使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中的一方反转的场合,也
可将双方做成向相反方向扭转90°的状态,做成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
相对的结构。采用该结构,由于对雄侧带状构件21与雌侧带状22构件双方作用同等
的扭转力,因此,能可靠地防止送出状态产生差异的情况,能良好地粘接卡扣带2。
另外,也可不进行咬合地用后道工序的粘接单元即卡扣带粘接装置44将雄侧带
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分别粘接在基材薄膜10上。另外,在与基材薄膜10粘
接后进行咬合或在不咬合的状态下进行侧密封时,需要装入对折带等。
如图5所示,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44具有第2热封部442。
卡扣带粘接装置44,在基材薄膜10的在送出方向的两侧重叠的部分之间,夹入
由分离装置43送出的卡扣带2,并用第2热封部442将卡扣带2热封在基材薄膜10
上,所述基材薄膜10由薄膜卷绕轮101送出,并卷绕在制袋装置45的圆筒形模具351
上。
另外,与卡扣带粘接装置34相同,不限于热封,可利用使用超声波的熔敷、使
用粘接剂等的粘接等各种方法。
制袋装置45具有:卷绕基材薄膜10的圆筒形模具351、配设在该圆筒形模具351
侧部的传送带352、对基材薄膜10的两侧部进行热封而形成顶密封部12的密封杆354、
通过热封形成侧密封部13的侧密封杆355、以及在侧密封部13的位置进行切断而获
得包装袋1的切断部356等。
(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下面说明使用制造装置4的包装袋1的制造方法。
在第2实施形态中,在分离工序中,在薄壁部412的位置以撕开状态将被送出且
冲裁后的卡扣带构件411分离为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此外,使雄侧
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而成为一对卡扣带2。
并且,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在粘接工序中,将卡扣带2与卷绕在圆筒形模具351
上的基材薄膜10两侧部粘接,进行制袋。
(第2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上述实施形态除了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外,由于作为分离装置43具有在
设于卡扣带构件411的薄壁部412的位置进行撕开的撕开辊432,因此,与使用第1
实施形态所示的切断构件331的情况相比,不需要因构件更换带来的维护保养,可提
高生产率。
[第3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
图7是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俯视图。图8是第3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剖
视图。
(包装袋的结构)
如图7、8所示,包装袋5在一片基材薄膜10上,分体地设置且隔开规定间隔并
排粘接有:具有雄侧咬合部21A的雄侧带状构件21、具有雌侧咬合部22A的雌侧带
状构件22、以及配置在它们之间的折弯构件23,该折弯构件23在宽度方向中央部具
有可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地折弯的薄壁状折弯部231。卡扣带2
由这些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构成。
基材薄膜10具有一方的基材端部11重叠在另一方的基材端部11上的背贴部。
另外,在基材薄膜10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将互相的基材薄膜10热封的侧密封
部13。在这些侧密封部13之间配设有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并且,对于基材薄膜10来说,通过背贴部和侧密封部形成收纳空间14。另外,
在基材薄膜10的底部形成有角撑15。
(包装袋的制造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制造包装袋5的制造装置。
该第3实施形态涉及旋转筒式的制袋方法。
图9是表示包装袋的制造装置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将卡扣带热封在基材薄膜
上状态的剖视图。
另外,在该第3实施形态中,对于与第1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相同或类似的
结构,标记相同的符号,将说明省略或简单化。另外,在该第3实施形态中,使用与
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卡扣带构件311。
如图9所示,制造装置6具有:将卡扣带构件311送出的带送出装置31、将卡扣
带构件311分离成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的分离装置33、使雄侧带状构
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粘接在基材薄膜10上的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64、
每规定间隔分别将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压溃的压溃杆62、使基材薄膜
10形成包装袋5的制袋装置65、以及将折弯构件23送出的折弯构件送出装置66等。
643是导向辊。
如图9及图10所示,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64具有:利用图示省略的
驱动源旋转的大致圆柱状的旋转筒641、以及具有与旋转筒641的周面形状对应的曲
面形状的熔敷面642A的密封杆642。
在旋转筒641上,沿周向分别设有将雄侧咬合部21A导入引导的第一槽部641A、
以及将雌侧咬合部22A导入引导的第二槽部641B。
各槽部641A、641B的截面形状呈大致矩形状,该截面形状具有分别可收纳雄侧
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的大小,其底面与旋转筒641的周面大致平行,其互
相相对的侧面形成为与雄侧带状构件21及雌侧带状构件22的突出尺寸大致相同的长
度。
第一槽部641A和第二槽部641B被设置成,可将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
22A导入引导成折弯构件23隔开规定间隙地配置在雄侧带状基部21B与雌侧带状基
部22B之间,且利用折弯构件23的折弯部231可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
咬合。
另外,不限于使用折弯构件23的结构,也可例如图11、12所示那样,做成这样
的结构:在使雄侧带状基部21B的一边缘21C与雌侧带状基部22B的一边缘22C互
相大致抵接的状态下对其进行导入引导。采用该图11、12所示那样的结构,能容易
对雄侧带状基部21B和雌侧带状基部22B进行定位,能容易获得开封后能可靠地再
咬合的结构。此外,除了这些结构外,只要是开封后能可靠地再咬合的结构即可,例
如,也可以在制袋工序的中途设置使雄侧咬合部21A与雌侧咬合部22A咬合的工序。
另外,旋转筒641也可利用支承构件被支承成其轴向为水平方向的状态。在该情
况下,容易将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定位在基材薄膜10上的规定位置。
如图9所示,一对压溃杆62隔着卡扣带2相对配置。并且,各压溃杆62在卡扣
带2的送出方向每规定间隔将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予以压溃而进行熔
融扁平化。这些熔融扁平化后的部分与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的缺口部25相
同,配设在与包装袋5的侧密封部13对应的位置。
制袋装置65具有:圆筒形模具651,其卷绕熔敷有卡扣带2的基材薄膜10;传
送带652,其配设在该圆筒形模具651的侧部;密封杆653,其熔敷基材薄膜10的两
基材端部11而形成背贴部;侧密封杆654,其形成侧密封部13;三角板655,其形成
角撑15;以及未图示的切断部等,该切断部在侧密封部13的位置进行切断而获得包
装袋5。
(包装袋的制造方法)
对使用制造装置6的包装袋5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包装袋5的制造方法实施如下工序:将卡扣带构件311送出的带送出工序、将卡
扣带构件311分离成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的分离工序、使卡扣带2粘
接在基材薄膜10上的粘接工序、每规定间隔地分别将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
22A压溃的压溃工序、以及使基材薄膜10形成包装袋5的制袋工序等。
在带送出工序中,从卷带轮312拉出卡扣带构件311,在分离工序中,利用切断
构件331分离成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此外,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在与从薄膜卷绕轮101拉出的基材
薄膜10重叠的状态下被送到卡扣带粘接装置64。
在粘接工序中,利用卡扣带粘接装置64,在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与
基材薄膜10互相重叠的状态下,雄侧带状基部21B和雌侧带状基部22B一边由旋转
筒641的各槽部641A、641B导入引导,一边利用旋转筒641的旋转而连续行走。
同时,通过压接具有与旋转筒641周面对应的曲面状的熔敷面642A的密封杆
642,从而使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粘接在一片基材薄膜10上。
另外,利用旋转筒641的旋转而连续行走时的速度最好是5m/分以上、40m/分以
下,更好的是10m/分以上、30m/分以下。
这里,若速度不到5m/分,则生产率下降,成本上升。另一方面,若速度超过40m/
分,则密封强度不稳定。
这样,熔敷有卡扣带2的基材薄膜10以雄侧带状构件21与雌侧带状构件22不
咬合的状态被送到压溃杆62。
并且,在压溃工序中,利用压溃杆62将卡扣带2的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
部22A予以压溃而进行熔融扁平化。此外,熔敷有卡扣带2的基材薄膜10被送到制
袋装置65。
在制袋工序中,基材薄膜10一边被卷绕在圆筒形模具651上、一边利用传送带
652而被向下方输送。这里,由压溃杆62熔融扁平化后的部分与侧密封部13相一致
地被输送。并且,利用密封杆653形成背贴部,并且在与底面对应的部分利用三角板
655形成角撑15。
另外,利用侧密封杆654形成一方的侧密封部13。并且,在通过圆筒形模具651
的内部空间充填内容物之后,再利用侧密封杆654形成另一方的侧密封部13。并且,
在侧密封部13的位置对其进行切断,获得包装袋5。
(第3实施形态的作用效果)
上述实施形态也与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相同,可防止被送出的雄侧带状
构件21与雌侧带状构件22发生长度差异,在粘接时基材薄膜10不会发生褶皱,不
会产生卡扣带2的粘接不良等不良情况,能利用将卡扣带构件311分离的简单结构,
容易地制造易于咬合和开封的包装袋5。
[第4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形态。
图13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包装袋的俯视图。图14是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包装
袋的制造装置的图。
如图13所示,包装袋7在作为包装袋用薄膜的一片基材薄膜10上,与第1实施
形态相同地分别粘接有具有雄侧咬合部21A的作为雄侧带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具
有雌侧咬合部22A的作为雌侧带的雌侧带状构件22。
基材薄膜10具有一方的基材端部11与另一方的基材端部11重叠的底密封部16。
另外,在基材薄膜10的两侧端部,分别设有将互相的基材薄膜10热封的侧密封
部13。在这些侧密封部13之间配设有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
此外,与第3实施形态相同,在位于侧密封部13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
构件22上设有压溃部26。
并且,对于基材薄膜10来说,通过密封底密封部16及侧密封部13这三方而形
成收纳空间。
如图14所示,作为三方制袋方法所使用的制造装置8的一例,如上述的第2实
施形态所述,将从带送出装置31送出的卡扣带构件411在薄壁部412的位置撕开成
雄侧带状构件21(22)和雌侧带状构件22(21),并像第3实施形态那样使其互相咬合而
形成卡扣带2。制造装置8具有:作为粘接单元的卡扣带粘接装置81,其将预先已咬
合状态的卡扣带2热封在基材薄膜10上;密封杆82,其形成底密封部16;压溃杆83;
侧密封杆84,其形成侧密封部13;以及切断部75,其在侧密封部13的中间位置进行
切断,获得底密封部16和侧密封部13这三方被热封的包装袋7。
该结构也可获得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作用效果。另外,在实施形态中,对
应用于底密封部16和侧密封部14被热封的三方制袋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
也可应用于顶密封部和侧密封部13被热封的三方制袋。
[变形例]
另外,本发明并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形态,在能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的变形、
改进等包含在本发明中。
即,例示了在对包装袋1、5、7制袋时自动充填内容物的结构,但也可以与封入
的内容物对应,变更成这样的制袋结构:例如在一部分具有开口的状态下,在制袋后,
从开口充填内容物,用热封方式对开口进行密封,或像被褥袋等那样不进行热封而用
卡扣带对开口进行密封等。
此外,本发明既可应用于包装袋的与侧面及底面对应的部分被热封的三方制袋、
或者包装袋的与侧面及开口面对应的部分被热封的三方制袋,也可应用于在侧面、底
面设置角撑的包装袋。
另外,虽然在卡扣带构件311、411上形成缺口部25后,将雄侧带状构件21和
雌侧带状构件22分离,但也可在分离后的雄侧带状构件21和雌侧带状构件22上分
别形成缺口部25,或者在咬合后的卡扣带2上,在与基材薄膜10粘接之前设置缺口
部25等,根据制袋方法而适当实施。另外,从与其它部位的干涉等方面看,在分离
工序前的卡扣带构件311、411上设置缺口部25的结构是较好的。
并且,作为制袋方法,除了第1实施形态及第2实施形态的立枕式或第3实施形
态的旋转筒式、第4实施形态的三方制袋外,可应用于四方制袋等各种制袋方法。
另外,作为卡扣带构件311、411,例示了在宽度方向的一面(同一面)侧并排设置
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的结构,但也可如图15所示那样,做成在宽度方
向的两面(不同的面)分别设置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的结构。
在该结构中,不必在分离后使雄侧咬合部21A和雌侧咬合部22A反转成相对的
状态,可提高生产率。
另外,实施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形态等,在可实现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也可做成
其它的构造。
产业上的实用性
本发明可用于例如对食品、药品、医疗品和杂货等各种物品进行包装用的带有卡
扣带的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