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80924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2.12.05 C N 1 0 2 8 0 9 2 4 8 A *CN102809248A* (21)申请号 201210289285.6 (22)申请日 2012.08.15 F25B 29/00(2006.01) F25B 13/00(2006.01) F25B 41/04(2006.01) F25B 41/06(2006.01) F25B 49/02(2006.01) (71)申请人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苏州东路 88号 (72)发明人顾小刚 胡永 柴国红 (74)专。
2、利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孙仿卫 赵艳 (54) 发明名称 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 统,该系统包括空调热水主系统,包括压缩机、四 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风机组件、电子膨胀 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器、气液分离 器、热水换热器、热水侧储液器以及单向阀,各个 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压缩机为普通压缩机或喷 气增焓压缩机。本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制冷、制热、 空调制冷热回收、单独制热水多种功能,而且可 以实现2种除霜方式,解决了不同应用情况下除 霜问题;同时,由于利用了喷气增焓的技术,系统 在-5-25的极。
3、低环境温度下也可以正常制热 或制热水,且制热水温度正常可以达到55,最 高水温可以达到60;由于系统节能的特性,从而 可以取代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 (51)Int.Cl.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 1/2页 2 1. 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空调热水主系统,所述 的空调热水主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风机组件(6)、电子 膨胀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器(11)、气液分离器(2)、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 。
4、储液器(13)以及单向阀(14),各个所述的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为普通 压缩机或喷气增焓压缩机, 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电子膨胀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 器(11)相串联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的出口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气 液分离器(2)的入口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1)的入口与所述的 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相连接;所述的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单向阀(14)依 次连接在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与电子膨胀阀组件之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通换向 阀组。
5、件包括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具有第 一管口(30)、第二管口(31)、第三管口(32)以及第四管口(33);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4) 具有第一管口(40)、第二管口(41)、第三管口(42)以及第四管口(43), 所述的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管口(30),所述的 空调侧换热器(11)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二管口(31),所述的第二四通 换向阀(4)的第三管口(42)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三管口(32),所述的第 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一管口(40)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
6、四管口(33),所 述的翅片换热器(5)连接至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二管口(41),所述的热水换热 器(12)连接至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二管口(4 2),所述的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 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三管口(32、4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膨胀 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7)、与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相连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 (9),所述的翅片换热器(5)连接至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所述的第二电子膨胀阀(9) 连接至所述的空调侧储液器(10)。 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
7、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 括空调热水辅助系统,所述的空调热水辅助系统包括增焓辅控制系统、制热水除霜辅控制 系统以及排气温度辅控制系统, 所述的增焓辅控制系统包括经济器(8)、第一电磁阀(17)以及第一毛细管(18),各个 所述的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经济器(8)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 子膨胀阀(9)之间,所述的电磁阀、第一毛细管(18)与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7)与经济器 (8)之间的管路相并联连接; 所述的制热水除霜辅控制系统包括节流器(16)、第二电磁阀(15),各个所述的元件通 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节流器(16)、第二电磁阀(15)与所。
8、述的单向阀(14)相并联连接; 所述的排气温度辅控系统包括第三电磁阀(19)、第二毛细管(20),各个所述的元件通 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第三电磁阀(19)连接至所述的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 之间,所述的第二毛细管(20)连接至所述的经济器(8)与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之间。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该系统处 于-5-25度时,所述的压缩机(1)为喷气增焓压缩机,所述的喷气增焓压缩机与所述的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9248 A 2/2页 3 经济器(8)相连接;当该系统处于-5度以上时,所述的压缩机(1)为普通压缩机,所述的。
9、经 济器(8)的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相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制冷剂 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第一电子膨胀阀(7)、经济器 (8)、第二电子膨胀阀(9)、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器(11)、第一四通换向阀(3)、气 液分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冷模式或单独制热除霜模式。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制冷剂依 次从所述的压缩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3)、空调侧换热器(11)、空调侧储液器(10)、第二 电子膨胀阀(9)、。
10、经济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7)、翅片换热器(5)、第二四通换向阀(4)、气 液分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模式。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制冷剂 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单向阀 (14)、经济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7)、翅片换热器(5)、第二四通换向阀(4)、气液分离器 (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水模式。 9.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制冷剂 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器。
11、(12)、热水侧储液器(13)、单向阀 (14)、第二电子膨胀阀(9)、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器(11)、第一四通换向阀(3)、 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热回收模式。 10.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系统制冷剂 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第一电子膨胀阀(7)、经济器 (8)、第二电磁阀(15)、节流器(16)、热水侧储液器(13)、热水换热器(12)、第二四通换向阀 (4)、气液分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为单独制热水除霜模式。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809248 A。
12、 1/5页 4 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空调热水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近几年来在家居节能生活中得到接受和认可。但由于投资回 收期通常超过3年而难以普遍占领低价的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安装 空间的限制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购买使用风冷冷水(热泵)空调来 提高生活的舒适性。 0003 随着商用空调热水技术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家用空调热水产品,但希 望投资回收期更短,比如短于2.5年。综上考虑,就对空调热水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
13、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该系统包括空调热水主系统,所述的空调热水主系 统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风机组件、电子膨胀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 空调侧换热器、气液分离器、热水换热器、热水侧储液器以及单向阀,各个所述的元件通过 管路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为普通压缩机或喷气增焓压缩机, 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电子膨胀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器 相串联连接,所述的压缩机的出口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相连接,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 入口与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相连接,所述的压缩机的入。
14、口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出口相 连接;所述的热水换热器、热水侧储液器、单向阀依次连接在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与电子 膨胀阀组件之间。 0006 优选地,所述的四通换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所述的第 一四通换向阀具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以及第四管口;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具 有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三管口以及第四管口, 所述的压缩机的出口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管口,所述的空调侧换热器 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管口,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管口连接至所述 的第一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管口,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一管口连接至所述的第一四通 换向阀的第四管口,所述。
15、的翅片换热器连接至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管口,所述的 热水换热器连接至所述的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二管口,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连接至所 述的第一四通换向阀、第二四通换向阀的第三管口。 0007 优选地,所述的电子膨胀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 相连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的翅片换热器连接至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的第二 电子膨胀阀连接至所述的空调侧储液器。 0008 进一步优选地,该系统还包括空调热水辅助系统,所述的空调热水辅助系统包括 说 明 书CN 102809248 A 2/5页 5 增焓辅控制系统、制热水除霜辅控制系统以及排气温度辅控制系统, 所述的增焓辅控制。
16、系统包括经济器、第一电磁阀以及第一毛细管,各个所述的元件通 过管路相连接,所述的经济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之间,所述的 电磁阀、第一毛细管与所述的第一电子膨胀阀与经济器之间的管路相并联连接; 所述的制热水除霜辅控制系统包括节流器、第二电磁阀,各个所述的元件通过管路相 连接,所述的节流器、第二电磁阀与所述的单向阀相并联连接; 所述的排气温度辅控系统包括第三电磁阀、第二毛细管,各个所述的元件通过管路相 连接,所述的第三电磁阀连接至所述的热水换热器、热水侧储液器之间,所述的第二毛细管 连接至所述的经济器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之间。 0009 进一步优选地,当该系统处于-5-25度时。
17、,所述的压缩机为喷气增焓压缩机,所 述的喷气增焓压缩机与所述的经济器相连接;当该系统处于-5度以上时,所述的压缩机为 普通压缩机,所述的经济器的与所述的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接。 0010 进一步优选地,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 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经济器、第二电子膨胀阀、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器、第一四通换 向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冷模式或单独制热除霜模式。 0011 进一步优选地,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第一四通换向阀、空调侧换热 器、空调侧储液器、第二电子膨胀阀、经济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翅片换热器、第二四通换向 阀、气液分。
18、离器、压缩机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模式。 0012 进一步优选地,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 器、热水侧储液器、单向阀、经济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翅片换热器、第二四通换向阀、气液分 离器、压缩机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水模式。 0013 进一步优选地,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 器、热水侧储液器、单向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空调侧储液器、空调侧换热器、第一四通换向 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热回收模式。 0014 进一步优选地,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所述的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 器、第一电子膨胀阀、经济器、第。
19、二电磁阀、节流器、热水侧储液器、热水换热器、第二四通换 向阀、气液分离器、压缩机流过形成循环回路为单独制热水除霜模式。 0015 本发明集成应用了空调热泵技术、热泵热水技术、喷气增焓技术,系统可以实现空 调与热水器一体化设计。 0016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制冷、制热、空调制冷热回收、单独制热水多种功能,而且可以实 现2种除霜方式,解决了不同应用情况下除霜问题;同时,由于利用了喷气增焓的技术,系 统在-5-25的极低环境温度下也可以正常制热或制热水,且制热水温度正常可以达到 55,最高水温可以达到60;由于系统节能的特性,从而可以取代电热。
20、水器、燃气热水器。 附图说明 0017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其中:1、压缩机;2、气液分离器;3、第一四通换向阀;30、第一管口;31、第二管口; 32、第三管口;33、第四管口;4、第二四通换向阀;40、第一管口;41、第二管口;42、第三管 说 明 书CN 102809248 A 3/5页 6 口;43、第四管口;5、翅片换热器;6、风机组件;7、第一电子膨胀阀;8、经济器;9、第二电子 膨胀阀;10、空调侧储液器;11、空调侧换热器;12、热水换热器;13、热水侧储液器;14、单向 阀;15、第二电磁阀;16、节流器;17、第一电磁阀;18、第一毛细管;19、第三电磁。
21、阀;20、第 二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风冷冷水热泵空调热水系统,该系统包括空调热水主系统和空调热 水辅助系统,其中: 空调热水主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风机组件6、电子膨胀 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器11、气液分离器2、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 以及单向阀14,各个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压缩机1为普通压缩机或喷气增焓压缩机。 0020 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电子膨胀阀组件、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 器11相串联连接,压缩机1的出口与四通换向阀组件相连接,气液分离器2的入。
22、口与四通 换向阀组件相连接,压缩机1的入口与气液分离器2的出口相连接;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 储液器13、单向阀14依次连接在四通换向阀组件与电子膨胀阀组件之间。 0021 空调侧换热器11可以是冷热水换热器12,也可以是冷热风换热器。 0022 在本实施例中:四通换向阀组件包括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 一四通换向阀3具有第一管口30、第二管口31、第三管口32以及第四管口33;第二四通换 向阀4具有第一管口40、第二管口41、第三管口42以及第四管口43。 0023 其连接关系为: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至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一管口30,空调侧 换热器11连接至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二。
23、管口31,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三管口42连接 至第一四通换向阀3的第三管口32,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一管口40连接至第一四通换向 阀3的第四管口33,翅片换热器5连接至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二管口41,热水换热器12 连接至第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二管口42,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连接至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 二四通换向阀4的第三管口32、第三管口42。 0024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膨胀阀组件包括第一电子膨胀阀7、与第一电子膨胀阀7相连 接的第二电子膨胀阀9,翅片换热器5连接至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子膨胀阀9连接至 空调侧储液器10。 0025 空调热水辅助系统,空调热水辅助系统包括增焓辅控制系统、制热。
24、水除霜辅控制 系统以及排气温度辅控制系统, 增焓辅控制系统包括经济器8、第一电磁阀17以及第一毛细管18,各个元件通过管路 相连接,经济器8连接在第一电子膨胀阀7、第二电子膨胀阀9之间,电磁阀、第一毛细管18 与第一电子膨胀阀7与经济器8之间的管路相并联连接,第一电磁阀17、第一毛细管18也 可以由电子膨胀阀代替来实现精确控制; 制热水除霜辅控制系统包括节流器16、第二电磁阀15,各个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节 流器16、第二电磁阀15与单向阀14相并联连接; 排气温度辅控系统包括第三电磁阀19、第二毛细管20,各个元件通过管路相连接,第 三电磁阀19连接至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之间,第。
25、二毛细管20连接至经济器8 说 明 书CN 102809248 A 4/5页 7 与气液分离器2的入口之间。 0026 如果压缩机1为喷气增焓压缩机时,喷气口为A,在经济器8、第一电磁阀17以及 第一毛细管18组成的增焓辅控制系统的配合作用下,系统在-5-25的极低环境温度下 也可以正常制热或制热水,且制热水温度正常可以达到55,最高水温可以达到60。 0027 但如果该系统在高于-5地区使用时,压缩机1可以为普通压缩机,喷气口为A, 系统可以不再需要增焓辅控制系统,系统制热水温度正常可以达到55,最高水温也可以 达到60。 0028 以下具体阐述下本实施例中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 1、单独制冷。
26、模式或单独制热除霜模式: 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第一电子膨胀阀7、经 济器8、第二电子膨胀阀9、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器11、第一四通换向阀3、气液分离 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冷模式或单独制热除霜模式。 0029 单独制冷模式时,风机组件6正常运行;第一电子膨胀阀7全开;第二电子膨胀阀 9根据控制系统需求进行自动调节;第一电磁阀17、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9断电关 闭;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均不得电。 0030 2、单独制热模式: 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压缩机1、第一四通换向阀3、空调侧换热器11、空调侧储液器10、 第。
27、二电子膨胀阀9、经济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7、翅片换热器5、第二四通换向阀4、气液分离 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模式。 0031 单独制热模式时,风机组件6正常运行;第二电子膨胀阀9全开;第一电子膨胀阀 7根据控制系统需求进行自动调节;第一电磁阀17根据系统需求来自动通电或断电;第二 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9断电关闭;热水换热器12不工作;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 向阀4均得电换向。 0032 3、单独制热水模式: 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单 向阀14、经济器8、第一电子膨胀阀7、翅片换热器5、第二四通换向阀4、气液分。
28、离器2、压缩 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单独制热水模式。 0033 单独制热水模式时,风机组件6正常运行;空调侧换热器11不工作;第二电子膨 胀阀9完全关闭;经济器8及第一电磁阀17根据系统需求来自动通电或断电决定是否需要 换热;第一电子膨胀阀7根据控制系统需求进行自动调节;第二电磁阀15断电关闭;当排 气温度高于110时,第三电磁阀19才得电打开;第一四通换向阀3不得电;第二四通换向 阀4得电换向。 0034 4、热回收模式: 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热水换热器12、热水侧储液器13、单 向阀14、第二电子膨胀阀9、空调侧储液器10、空调侧换热器11、第一四通换向阀3、气液。
29、分 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时为热回收模式。 0035 热回收模式时,翅片换热器5、风机组件6不工作;第一电子膨胀阀7完全关闭;经 济器8及第一电磁阀17断电关闭;第二电子膨胀阀9根据控制系统需求进行自动调节;第 二电磁阀15断电关闭;当排气温度高于110时,第三电磁阀19才得电打开;第一四通换 说 明 书CN 102809248 A 5/5页 8 向阀3不得电;第二四通换向阀4得电换向。 0036 5、单独制热水除霜模式: 当系统制冷剂依次从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组件、翅片换热器5、第一电子膨胀阀7、经 济器8、第二电磁阀15、节流器16、热水侧储液器13、热水换热器12、第二四通换向。
30、阀4、气 液分离器2、压缩机1流过形成循环回路为单独制热水除霜模式。 0037 单独制热水除霜模式时,风机组件6不工作;第一电子膨胀阀7全开;第二电子膨 胀阀9关闭;第二电磁阀15得电打开;第一电磁阀17、第三电磁阀19断电关闭;第一四通 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均不得电。 0038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 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 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102809248 A 1/1页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80924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