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工具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085190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328355.4

申请日:

2012.09.06

公开号:

CN102990618A

公开日:

2013.03.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5F 5/00申请日:20120906|||公开

IPC分类号:

B25F5/00; B23C1/20

主分类号:

B25F5/00

申请人: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发明人:

P·施内尔; H·沙伊布勒

地址:

德国斯图加特

优先权:

2011.09.07 DE 102011082271.2

专利代理机构: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

侯鸣慧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元(12);至少一个导向单元(14),所述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和至少一个壳体单元(20),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本发明建议,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单元(22),所述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24),所述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20)由于所述导向单元(14)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引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的运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元(12);至少一个导向单元(14),所述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和至少一个壳体单元(20),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
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阻尼单元(22),所述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24),所述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20)由于所述导向单元(14)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的运动。
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14)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26,28),所述阻尼元件(24)设置在所述导向元件上。
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设置在所述导向元件(26,28)的外圆周上。
至少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相对于所述导向元件(26,28)可运动地被支承。
根据权利要求4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20)具有至少一个携动元件(30),所述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壳体单元(20)逆着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使所述阻尼元件(24)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单元(22)具有至少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所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被设置用于将止挡能量大面积地引入到所述阻尼元件(24)中。
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由弹性体构成。

说明书

说明书便携式工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
背景技术
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是已经公知的,它包括: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元;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弹簧元件;和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相对于支承单元可运动地被支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元;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至少一个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相对于支承单元可运动地被支承。
本发明建议,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的运动。“便携式工具机”在此应当尤其是被理解为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它可以被操作者无运输机器地输送。“设置”应当尤其是被理解为专门设计和/或专门配置。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具有小于40kg、优选小于10kg和特别优选小于5kg的质量。特别优选地,便携式工具机被构造为上铣机。但是也可想到,便携式工具机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其至少包括导向单元、壳体单元和支承单元。“支承单元”在此应当尤其是理解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在借助便携式工具机加工工件期间在便携式工具机的正常搬运中支承在工件上,尤其是通过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并且它被设置用于在加工工件期间将便携式工具机支撑在工件上。特别优选地,支承单元被构造为滑座和/或底板。
表述“导向单元”在此应当尤其是被理解为一个单元,它被设置用于当一个部件在一个平面中运动时借助横向于运动方向的至少一个强制力沿着预给定的轨迹引导该部件。特别优选地,导向单元被构造为直线导向单元,它被设置用于在相对于支承单元运动时直线地引导壳体单元。“强制力”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力,该力被设置用于阻止部件在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和/或当在一个借助力作用预设在部件上的轨迹上运动时保持该部件。特别优选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直线地沿着升降轴线被导向。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优选被构造为压力弹簧。但是也可想到,弹簧元件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例如作为拉力弹簧。壳体单元在此优选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或铣削筐马达壳体单元可以具有罐形的结构形式或壳形结构形式。优选地,马达壳体单元具有罐形结构形式或一种由罐形结构形式和壳形结构形式组成的组合,在该组合中至少两个手把壳借助连接元件、例如螺钉沿着一个通过便携式工具机的垂直轴线、尤其是便携式工具机的升降轴线延伸的连接平面相互连接。
表述“可运动地被支承”在此尤其是应当限定壳体单元相对于基体单元的支承方式,其中,壳体单元尤其是与壳体单元的弹性变形去耦合地具有沿着至少一个轴线沿着大于1mm、优选大于10mm和特别优选大于20mm的距离的运动可能性。但是也可想到,壳体单元变换地或附加地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运动可能性,例如围绕至少一个轴线以大于10°、优选大于45°和特别优选大于60°的角度的运动可能性。“阻尼元件”在上下文中尤其是应当理解为弹簧弹性的元件,例如弹性体、螺旋弹簧、碟形弹簧、渐开线弹簧、弹簧弹性的复合物和/或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其它弹簧弹性的元件。“弹簧弹性的元件”在上下文中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元件,它在可逆的变形下吸收能量并且至少部分地重新释放能量,其中,变形优选大于弹簧弹性的元件的纵向延伸长度的2%。阻尼元件优选具有小于500N/mm2、优选小于100N/mm2和特别优选小于50N/mm2的弹性模量。阻尼元件尤其是可弹性压缩超过0.1mm、优选超过1mm和特别优选超过3mm。借助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设计形式,能够有利地阻尼当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时的冲击。因此,便携式工具机的部件能够有利地被保护。这可以有利地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部件的长使用寿命。另外,对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操作者能够有利地获得高质量的感受,因为在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对支承单元的方向弹回时的干扰噪声被保持在很小。另外在到达端部止挡时由于阻尼元件的可压缩性可以有利地实现在支承单元的方向上超过0.5mm的切削深度的精调。
另外建议,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阻尼元件设置在该导向元件上。导向元件优选被构造为直线导向柱。“直线导向柱”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具有纵向延伸长度的部件,纵向延伸长度大于该部件的至少基本上垂直于纵向延伸长度延伸的横向延伸长度,其中,该部件尤其是借助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的配合作用实现沿着大于10mm的距离的直线导向。优选地,直线导向柱的纵向延伸长度在直线导向柱的装配状态中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升降轴线延伸。优选地,直线导向柱圆柱形地构成。特别优选地,直线导向柱空心圆柱形地构成。但是也可想到,直线导向柱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基本上平行”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尤其是在一个平面中,其中,该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偏差。表述“基本上垂直”在此应当尤其是限定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尤其是在一个平面中观察,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夹成一个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导向元件优选通过一个端部借助力锁合连接、例如压配合连接与支承单元固定地连接。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元件借助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连接类型与支承单元固定地连接,例如借助形状锁合连接和/或材料锁合连接。另外同样可想到,阻尼元件设置在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个部件上,以便阻尼冲击。借助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能够在结构上简单地实现对壳体单元的运动的阻尼。
优选地,阻尼元件设置在导向元件的外圆周上。“外圆周”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部件的周面或一个部件的与周面相对应的面。但是也可想到,沿着升降轴线观察,阻尼元件设置在导向元件的另一个对于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位置上,例如设置在导向元件的背对支承单元的侧上。阻尼元件可以有利地在由于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而压缩时支撑在导向元件上。
另外建议,阻尼元件相对于导向元件可运动地被支承。阻尼元件因此优选具有沿着至少一个大于1mm、优选大于10mm和特别优选大于20mm的距离的运动可能性和/或围绕至少一个轴线以大于10°、优选大于45°和特别优选大于60°的角度的运动可能性,尤其是以与阻尼元件的弹性变形去耦合的方式。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与导向元件固定地连接,以便阻尼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由壳体单元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的运动引起的冲击。借助按照本发明的设计形式能够有利地将阻尼元件集成到已经存在的便携式工具机中。
优选地,壳体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携动元件,该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壳体单元逆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时使阻尼元件向着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优选地,携动元件被构造为突出部或台肩,在壳体单元逆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贴靠在突出部上或在台肩上。这可以有利地确保阻尼元件的阻尼功能。
另外建议,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它被设置用将止挡能量大面积地引入到阻尼元件中。止挡能量引入元件优选地由一个与阻尼元件分开构成的部件构成。但是也可想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与阻尼元件一体地构成。“一体地”应当尤其是被理解为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工艺、粘接工艺、注塑工艺和/或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工艺,和/或有利地在一个块料中成形,例如通过由一个铸件的制造和/或通过在单组分或多组分注射工艺中的制造并且优选由一个单个的毛坯制造。表述“大面积地引入”在此尤其是应当定义为,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至少在阻尼元件的一侧上贴靠在阻尼元件的该侧的面积的超过60%、优选超过70%和特别优选超过80%上。优选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被构造为盘,它相对于导向元件可运动地设置在导向元件上。但是也可想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
有利地,阻尼元件由弹性体构成。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由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材料构成,例如热塑性的聚氨酯等等。这可以成本低廉地产生阻尼元件,它在造型方面可简单地借助注塑工艺与预给定的形状匹配。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在此不应限于上述的用途和实施方式。尤其地,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为了满足在此描述的工作方式可以具有一个与在此提到的各个元件、部件和单元数量不同的数量。
附图说明
其它优点由以下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组合起来含有大量特征。技术人员适宜地也单独地考虑这些特征并且将它们组成有意义的其它组合。其示出:
图1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
图2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剖视图;和
图3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阻尼单元的阻尼元件的按照图2的区域A的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一个构造为上铣机的便携式工具机10,它包括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在此未详细示出)上的支承单元12、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的导向单元14(图2)和一个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的壳体单元14。壳体单元20借助导向单元14沿着便携式工具机10的升降轴线3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平移运动地被支承。导向单元14在此总共包括两个弹簧元件16、18。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单元14具有不同于两个的数量的弹簧元件16、18。弹簧元件16、18被设置用于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对壳体单元20加载弹簧力。壳体单元20被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在马达壳体单元中设置便携式工具机10的驱动单元36。驱动单元36被构造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被设置用于旋转地驱动便携式工具机10的刀具接收装置38。但是也可想到的是,驱动单元36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种设计形式,例如作为气动马达或作为内燃机等等的设计形式。刀具接收装置38被构造为夹钳,其被设置用于接收用于加工工件(在此未详细示出)的插入式刀具(在此未详细示出)。
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一个用于精调便携式工具机10的特征参数的铣削深度精调装置40。特征参数在此由升降距离构成。特征参数的精调借助铣削深度精调装置40进行,在此借助一个对于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机械机构(参见例如DE 3824200C1)进行。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通过已知方式包括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它可逐级地被调节。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包括一个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刀具接收装置38的旋转轴线44可移动地设置的限界杆46,该限界杆可借助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的夹紧螺钉48锁止并且在上端部上包括一个显示标记50,通过该显示标记读出安装在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上的刻度52。另外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包括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承单元12的面向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的侧上的转塔止挡54,转塔止挡以公知方式具有止挡元件56,该止挡元件在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设置作为限界杆46的止挡。构造为上铣机的便携式工具机10因此至少基本上具有一种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设计形式。
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阻尼单元22(图2),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24,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壳体单元20由于导向单元14的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的运动。阻尼元件24在此由弹性体构成。由弹性体构成的阻尼元件24圆环形地构成。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24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例如作为具有圆形空槽的多角形等等。导向单元14在此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26,阻尼元件24设置在导向元件上。导向单元14总共具有两个导向元件26、28,其中,阻尼元件24设置在这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上(图2)。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单元14具有一个不同于两个的数量的导向元件26、28。导向元件26、28构造为直线导向柱。另外可想到,阻尼单元22具有两个阻尼元件24,其中,各一个阻尼元件24设置在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上。导向元件26、28在装配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另外,导向元件26、28在装配状态中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支承单元12的支承面58延伸,支承单元12通过该支承面在加工工件时支承在工件上。导向元件26、28借助压配合连接以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固定地与支承单元12连接。在此,导向元件26、28被构造为空心圆柱。弹簧元件16、18以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设置在导向元件26、28中。另外导向单元14的多个导向杆60、62设置在导向元件26、28中。导向杆60、62在此被弹簧元件16、18包围。弹簧元件16、18分别通过一个端部支撑在相应的导向元件26、28和/或支承单元12上并且弹簧元件16、18通过另一个端部分别支撑在相应的导向杆60的携动突出部64、66上。导向杆60、62分别在背对支承单元12的一侧固定地与壳体单元20连接。
在借助便携式工具机10加工工件时,为了切除工件微粒,壳体单元20克服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直到达到所希望的且之前借助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调节出的切削深度。在达到希望的切削深度之后,壳体单元20借助一个配属于导向元件26、28之一的夹紧元件以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相对于支承单元12被固定在一个位置中。接下来可以在需要时借助铣削深度精调单元40再调节切削深度。当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壳体单元20借助导向单元14被导向。在此,弹簧元件16、18被压缩并且导向杆60、62在直线导向柱26、28中相对于导向元件26、28运动。壳体倒圆20通过壳体单元20的导向区域68、70包围导向元件26、28。因此,导向元件26、28的外圆周在壳体单元20的运动中在壳体单元20的导向区域68、70上滑动。阻尼元件24在此设置在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的外圆周上。因此,阻尼元件24设置在壳体单元20的导向区域68、70之一的区域中。另外,阻尼元件24相对于导向元件26、28可运动地被支承。在此,阻尼元件24可运动地支承在导向元件26上,阻尼元件24设置在导向元件的外圆周上。
当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24同样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在此,壳体单元20具有至少一个携动元件30(图3),该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壳体单元20逆着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12运动时使阻尼元件24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携动元件30由壳体单元20的环形台肩72构成,它设置在壳体单元20的面向阻尼元件24的内侧上。但是也可想到,携动元件30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
另外,阻尼单元22具有至少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它被设置用于将止挡能量大面积地引入到阻尼元件24中(图3)。阻尼单元22总共具有两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这些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在此被构造为圆环形的盘。阻尼元件24沿着一个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升降轴线34延伸的方向设置在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之间。因此,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之一在装配状态中设置在阻尼元件24的面向支承单元12的一侧上并且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2之一设置在背对支承单元12的侧上。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2在阻尼元件24的运动中被带动。壳体单元20的携动元件30在此在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作用在止挡能量引入元件74上,该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设置在背对支承单元12的一侧上。另外,阻尼元件22具有一个止动元件76,它被设置用于限制阻尼元件24在运动时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的运动。止动元件76在此被构造为止动环,它设置在导向元件26的一个槽78中,阻尼元件24可运动地支承在其上。
当壳体单元20在夹紧螺钉48松脱之后由于导向单元14的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24和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借助导向区域68、70之一同样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直到设置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侧上的止挡能量引入元件74止挡在止动元件76上。由于壳体单元20的运动能量并且由于弹簧元件16、18的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阻尼元件24在壳体单元20弹回时被压缩并且阻尼该壳体单元20的冲击能量。

便携式工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便携式工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便携式工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便携式工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工具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990618 A (43)申请公布日 2013.03.27 C N 1 0 2 9 9 0 6 1 8 A *CN102990618A* (21)申请号 201210328355.4 (22)申请日 2012.09.06 102011082271.2 2011.09.07 DE B25F 5/00(2006.01) B23C 1/20(2006.01) (71)申请人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地址德国斯图加特 (72)发明人 P施内尔 H沙伊布勒 (74)专利代理机构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代理人侯鸣慧 (54) 发明名称 便携式工具机 (57) 摘要 。

2、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 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 元(12);至少一个导向单元(14),所述导向单元 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和至少一个壳体 单元(20),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 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本发明建议, 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单元(22),所述 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24),所述阻尼 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20)由于所 述导向单元(14)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 18)的弹簧力引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 的运动。 (30)优先权数据 (51)Int.Cl. 权利要求书1页 。

3、说明书5页 附图3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3 页 1/1页 2 1.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元(12); 至少一个导向单元(14),所述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和至少一个壳体单 元(20),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 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阻尼单元(22),所述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 (24),所述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20)由于所述导向单元(14)的所述至 少一个弹簧元件(16,18)。

4、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的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14)具有至少一个导 向元件(26,28),所述阻尼元件(24)设置在所述导向元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设置在所述导向 元件(26,28)的外圆周上。 4.至少根据权利要求2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相对于所述 导向元件(26,28)可运动地被支承。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20)具有至少一个携 动元件(30),所述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壳体单元(20)逆着弹簧元件(16,18)的。

5、弹簧力向 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使所述阻尼元件(24)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单元(22)具有至少 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所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被设置用于将止挡能量大面积地 引入到所述阻尼元件(24)中。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之一的便携式工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元件(24)由弹性体 构成。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990618 A 1/5页 3 便携式工具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 背景技术 0002 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是已经公知的,它包括:用于支。

6、承在工件上的支承单 元;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弹簧元件;和壳体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相对 于支承单元可运动地被支承。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上铣机,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上 的支承单元;至少一个导向单元,所述导向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和至少一个壳体 单元,所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相对于支承单元可运动地被支承。 0004 本发明建议,便携式工具机包括至少一个阻尼单元,所述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 阻尼元件,所述阻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所述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所述至少一个弹簧 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的运动。“便携式工具机”在此应当尤其。

7、是被理解 为用于加工工件的工具机,它可以被操作者无运输机器地输送。“设置”应当尤其是被理解 为专门设计和/或专门配置。便携式工具机尤其是具有小于40kg、优选小于10kg和特别优 选小于5kg的质量。特别优选地,便携式工具机被构造为上铣机。但是也可想到,便携式工 具机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其至少包括导向单元、壳体单元和支承单 元。“支承单元”在此应当尤其是理解为一个单元,该单元在借助便携式工具机加工工件期 间在便携式工具机的正常搬运中支承在工件上,尤其是通过支承单元的支承面,并且它被 设置用于在加工工件期间将便携式工具机支撑在工件上。特别优选地,支承单元被构造为 滑座和/或底板。

8、。 0005 表述“导向单元”在此应当尤其是被理解为一个单元,它被设置用于当一个部件在 一个平面中运动时借助横向于运动方向的至少一个强制力沿着预给定的轨迹引导该部件。 特别优选地,导向单元被构造为直线导向单元,它被设置用于在相对于支承单元运动时直 线地引导壳体单元。“强制力”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力,该力被设置用于阻止部件在 至少一个方向上的运动和/或当在一个借助力作用预设在部件上的轨迹上运动时保持该 部件。特别优选地,壳体单元借助导向单元直线地沿着升降轴线被导向。导向单元的弹簧元 件优选被构造为压力弹簧。但是也可想到,弹簧元件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 形式,例如作为拉力弹簧。壳体单。

9、元在此优选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或铣削筐 马达壳体单元可以具有罐形的结构形式或壳形结构形式。优选地,马达壳体单元具有罐形 结构形式或一种由罐形结构形式和壳形结构形式组成的组合,在该组合中至少两个手把壳 借助连接元件、例如螺钉沿着一个通过便携式工具机的垂直轴线、尤其是便携式工具机的 升降轴线延伸的连接平面相互连接。 0006 表述“可运动地被支承”在此尤其是应当限定壳体单元相对于基体单元的支承方 说 明 书CN 102990618 A 2/5页 4 式,其中,壳体单元尤其是与壳体单元的弹性变形去耦合地具有沿着至少一个轴线沿着大 于1mm、优选大于10mm和特别优选大于20mm的距离的运动可能性。但是。

10、也可想到,壳体单 元变换地或附加地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运动可能性,例如围绕至少一个轴线以 大于10、优选大于45和特别优选大于60的角度的运动可能性。“阻尼元件”在上下 文中尤其是应当理解为弹簧弹性的元件,例如弹性体、螺旋弹簧、碟形弹簧、渐开线弹簧、弹 簧弹性的复合物和/或技术人员认为合适的其它弹簧弹性的元件。“弹簧弹性的元件”在上 下文中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元件,它在可逆的变形下吸收能量并且至少部分地重新释放 能量,其中,变形优选大于弹簧弹性的元件的纵向延伸长度的2%。阻尼元件优选具有小于 500N/mm 2 、优选小于100N/mm 2 和特别优选小于50N/mm 2 的弹性模量。。

11、阻尼元件尤其是可弹 性压缩超过0.1mm、优选超过1mm和特别优选超过3mm。借助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 设计形式,能够有利地阻尼当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 单元的方向运动时的冲击。因此,便携式工具机的部件能够有利地被保护。这可以有利地 实现便携式工具机的部件的长使用寿命。另外,对于便携式工具机的操作者能够有利地获 得高质量的感受,因为在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而向着背对支承单元 的方向弹回时的干扰噪声被保持在很小。另外在到达端部止挡时由于阻尼元件的可压缩性 可以有利地实现在支承单元的方向上超过0.5mm的切削深度的精调。 0007 另外建议,导向。

12、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阻尼元件设置在该导向元件上。导向 元件优选被构造为直线导向柱。“直线导向柱”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具有纵向延伸 长度的部件,纵向延伸长度大于该部件的至少基本上垂直于纵向延伸长度延伸的横向延伸 长度,其中,该部件尤其是借助与至少一个另外的部件的配合作用实现沿着大于10mm的距 离的直线导向。优选地,直线导向柱的纵向延伸长度在直线导向柱的装配状态中至少基本 上平行于升降轴线延伸。优选地,直线导向柱圆柱形地构成。特别优选地,直线导向柱空心 圆柱形地构成。但是也可想到,直线导向柱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基 本上平行”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

13、的定向,尤其是在一个平面中, 其中,该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具有尤其小于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 偏差。表述“基本上垂直”在此应当尤其是限定一个方向相对于参考方向的定向,其中,尤 其是在一个平面中观察,该方向和参考方向夹成一个90的角度并且该角度具有尤其小于 8、有利地小于5和特别有利地小于2的最大偏差。导向元件优选通过一个端部借助 力锁合连接、例如压配合连接与支承单元固定地连接。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元件借助技术人 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连接类型与支承单元固定地连接,例如借助形状锁合连接和/或材料 锁合连接。另外同样可想到,阻尼元件设置在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个部件上,以便阻 尼冲击。借助。

14、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能够在结构上简单地实现对壳体单元的运动的阻 尼。 0008 优选地,阻尼元件设置在导向元件的外圆周上。“外圆周”在此尤其是应当理解为 一个部件的周面或一个部件的与周面相对应的面。但是也可想到,沿着升降轴线观察,阻尼 元件设置在导向元件的另一个对于技术人员显得有意义的位置上,例如设置在导向元件的 背对支承单元的侧上。阻尼元件可以有利地在由于壳体单元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 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而压缩时支撑在导向元件上。 0009 另外建议,阻尼元件相对于导向元件可运动地被支承。阻尼元件因此优选具有沿 说 明 书CN 102990618 A 3/5页 5 着至。

15、少一个大于1mm、优选大于10mm和特别优选大于20mm的距离的运动可能性和/或围绕 至少一个轴线以大于10、优选大于45和特别优选大于60的角度的运动可能性,尤其 是以与阻尼元件的弹性变形去耦合的方式。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与导向元件固定地连 接,以便阻尼由于导向单元的弹簧元件的弹簧力由壳体单元向着背离支承单元的方向的运 动引起的冲击。借助按照本发明的设计形式能够有利地将阻尼元件集成到已经存在的便携 式工具机中。 0010 优选地,壳体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携动元件,该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在壳体单元逆 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时使阻尼元件向着支承单元的方向运动。优 选地,携动元件被构。

16、造为突出部或台肩,在壳体单元逆着弹簧元件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 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贴靠在突出部上或在台肩上。这可以有利地确保阻尼元件的阻尼功 能。 0011 另外建议,阻尼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它被设置用将止挡能量大 面积地引入到阻尼元件中。止挡能量引入元件优选地由一个与阻尼元件分开构成的部件构 成。但是也可想到,止挡能量引入元件与阻尼元件一体地构成。“一体地”应当尤其是被理 解为至少材料锁合地连接,例如通过焊接工艺、粘接工艺、注塑工艺和/或技术人员认为有 意义的其它工艺,和/或有利地在一个块料中成形,例如通过由一个铸件的制造和/或通过 在单组分或多组分注射工艺中的制造并且优选由一。

17、个单个的毛坯制造。表述“大面积地引 入”在此尤其是应当定义为,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至少在阻尼元件的一侧上贴靠在阻尼元件 的该侧的面积的超过60%、优选超过70%和特别优选超过80%上。优选地,止挡能量引入元 件被构造为盘,它相对于导向元件可运动地设置在导向元件上。但是也可想到,止挡能量引 入元件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 0012 有利地,阻尼元件由弹性体构成。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由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 的其它材料构成,例如热塑性的聚氨酯等等。这可以成本低廉地产生阻尼元件,它在造型方 面可简单地借助注塑工艺与预给定的形状匹配。 0013 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在此不应限于上述的用途和。

18、实施方式。尤其地,按照 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为了满足在此描述的工作方式可以具有一个与在此提到的各个元 件、部件和单元数量不同的数量。 附图说明 0014 其它优点由以下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 权利要求组合起来含有大量特征。技术人员适宜地也单独地考虑这些特征并且将它们组成 有意义的其它组合。其示出: 0015 图1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 0016 图2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剖视图;和 0017 图3以示意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便携式工具机的阻尼单元的阻尼元件的按照图2 的区域A的细节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图1示出一个构造为上。

19、铣机的便携式工具机10,它包括一个用于支承在工件(在 说 明 书CN 102990618 A 4/5页 6 此未详细示出)上的支承单元12、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16的导向单元14(图2)和 一个借助导向单元1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运动地被支承的壳体单元14。壳体单元20借 助导向单元14沿着便携式工具机10的升降轴线34相对于支承单元12可平移运动地被支 承。导向单元14在此总共包括两个弹簧元件16、18。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单元14具有不同 于两个的数量的弹簧元件16、18。弹簧元件16、18被设置用于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 对壳体单元20加载弹簧力。壳体单元20被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

20、在马达壳体单元中设置 便携式工具机10的驱动单元36。驱动单元36被构造为电动机,该电动机被设置用于旋转 地驱动便携式工具机10的刀具接收装置38。但是也可想到的是,驱动单元36具有技术人 员认为有意义的另一种设计形式,例如作为气动马达或作为内燃机等等的设计形式。刀具 接收装置38被构造为夹钳,其被设置用于接收用于加工工件(在此未详细示出)的插入式刀 具(在此未详细示出)。 0019 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具有一个用于精调便携式工具机10的特征参数的铣削深 度精调装置40。特征参数在此由升降距离构成。特征参数的精调借助铣削深度精调装置 40进行,在此借助一个对于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机械机构(参见。

21、例如DE 3824200C1)进行。 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通过已知方式包括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它可逐级地被调节。铣削 深度粗调单元42包括一个至少基本上平行于刀具接收装置38的旋转轴线44可移动地设 置的限界杆46,该限界杆可借助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的夹紧螺钉48锁止并且在上端部上 包括一个显示标记50,通过该显示标记读出安装在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上 的刻度52。另外铣削深度粗调单元42包括一个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承单元12的面向构造为 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的侧上的转塔止挡54,转塔止挡以公知方式具有止挡元件56, 该止挡元件在构造为马达壳体单元的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

22、的方向运动时设置作为 限界杆46的止挡。构造为上铣机的便携式工具机10因此至少基本上具有一种技术人员已 经公知的设计形式。 0020 另外,便携式工具机10包括阻尼单元22(图2),它具有至少一个阻尼元件24,阻 尼元件被设置用于阻尼壳体单元20由于导向单元14的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而向着背 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的运动。阻尼元件24在此由弹性体构成。由弹性体构成的阻尼元件 24圆环形地构成。但是也可想到,阻尼元件24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义的其它设计形式, 例如作为具有圆形空槽的多角形等等。导向单元14在此具有至少一个导向元件26,阻尼 元件24设置在导向元件上。导向单元14总共具有两个导。

23、向元件26、28,其中,阻尼元件24 设置在这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上(图2)。但是也可想到,导向单元14具有一个不同于 两个的数量的导向元件26、28。导向元件26、28构造为直线导向柱。另外可想到,阻尼单 元22具有两个阻尼元件24,其中,各一个阻尼元件24设置在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上。 导向元件26、28在装配状态中至少基本上相互平行地延伸。另外,导向元件26、28在装配 状态中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支承单元12的支承面58延伸,支承单元12通过该支承面在加工 工件时支承在工件上。导向元件26、28借助压配合连接以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 固定地与支承单元12连接。在此,导向元件。

24、26、28被构造为空心圆柱。弹簧元件16、18以 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设置在导向元件26、28中。另外导向单元14的多个导向 杆60、62设置在导向元件26、28中。导向杆60、62在此被弹簧元件16、18包围。弹簧元件 16、18分别通过一个端部支撑在相应的导向元件26、28和/或支承单元12上并且弹簧元件 说 明 书CN 102990618 A 5/5页 7 16、18通过另一个端部分别支撑在相应的导向杆60的携动突出部64、66上。导向杆60、62 分别在背对支承单元12的一侧固定地与壳体单元20连接。 0021 在借助便携式工具机10加工工件时,为了切除工件微粒,壳体单元20克。

25、服弹簧元 件16、18的弹簧力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直到达到所希望的且之前借助铣削深度粗 调单元42调节出的切削深度。在达到希望的切削深度之后,壳体单元20借助一个配属于 导向元件26、28之一的夹紧元件以技术人员已经公知的方式和方法相对于支承单元12被 固定在一个位置中。接下来可以在需要时借助铣削深度精调单元40再调节切削深度。当 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壳体单元20借助导向单元14被导向。在此, 弹簧元件16、18被压缩并且导向杆60、62在直线导向柱26、28中相对于导向元件26、28运 动。壳体倒圆20通过壳体单元20的导向区域68、70包围导向元件26、28。。

26、因此,导向元件 26、28的外圆周在壳体单元20的运动中在壳体单元20的导向区域68、70上滑动。阻尼元 件24在此设置在两个导向元件26、28之一的外圆周上。因此,阻尼元件24设置在壳体单 元20的导向区域68、70之一的区域中。另外,阻尼元件24相对于导向元件26、28可运动 地被支承。在此,阻尼元件24可运动地支承在导向元件26上,阻尼元件24设置在导向元 件的外圆周上。 0022 当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24同样向着支承单元12 的方向运动。在此,壳体单元20具有至少一个携动元件30(图3),该携动元件被设置用于 在壳体单元20逆着弹簧元件16、18的弹簧力。

27、向着支承单元12运动时使阻尼元件24向着 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携动元件30由壳体单元20的环形台肩72构成,它设置在壳体 单元20的面向阻尼元件24的内侧上。但是也可想到,携动元件30具有技术人员认为有意 义的其它设计形式。 0023 另外,阻尼单元22具有至少一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它被设置用于将止挡能量 大面积地引入到阻尼元件24中(图3)。阻尼单元22总共具有两个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 74。这些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在此被构造为圆环形的盘。阻尼元件24沿着一个至少 基本上平行于升降轴线34延伸的方向设置在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之间。因此,止挡能 量引入元件32、74之一在。

28、装配状态中设置在阻尼元件24的面向支承单元12的一侧上并且 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2之一设置在背对支承单元12的侧上。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2 在阻尼元件24的运动中被带动。壳体单元20的携动元件30在此在壳体单元20向着支承 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作用在止挡能量引入元件74上,该止挡能量引入元件设置在背对支 承单元12的一侧上。另外,阻尼元件22具有一个止动元件76,它被设置用于限制阻尼元件 24在运动时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的运动。止动元件76在此被构造为止动环,它设 置在导向元件26的一个槽78中,阻尼元件24可运动地支承在其上。 0024 当壳体单元20在夹紧螺钉48松脱之后由于。

29、导向单元14的弹簧元件16、18的弹 簧力而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时,阻尼元件24和止挡能量引入元件32、74借助 导向区域68、70之一同样向着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运动,直到设置在背离支承单元12 的侧上的止挡能量引入元件74止挡在止动元件76上。由于壳体单元20的运动能量并且 由于弹簧元件16、18的在背离支承单元12的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阻尼元件24在壳体单 元20弹回时被压缩并且阻尼该壳体单元20的冲击能量。 说 明 书CN 102990618 A 1/3页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0618 A 2/3页 9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0618 A 3/3页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990618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手动工具;轻便机动工具;手动器械的手柄;车间设备;机械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