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属于一种家庭用具的发明。 在家庭生活中,灶是少不了的。由于灶所用的燃料不同或燃料相同而制灶人不同,所以结构式样也各不相同。但目前绝大多数的灶都存在着燃烧不好,热利用率低,对大气污染严重,炊事不便等缺点。同时由于炉体外露,煤灰飘扬,煤箱露天、炉钩煤铲放置不妥,也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整洁美观。
在家庭生活中,碗橱是收藏食品、炊具的家具。目前碗橱存在的缺点是体积大、式样老,较多地受油烟的粘污。同时碗橱没和灶连在一起,不免造成人们在炊事中的必要走动,给炊事带来了不便。
在家庭生活中,为了把烹饪产生的油烟排到室外,目前人们不得不买换气扇安在窗户上,灶也必须放在窗户下,即是这样,仍然有一部分油烟在上升过程中扩散得太开,超出换气扇吸收的范围,这些油烟被留在房间里粘污了各种物件的表面。同时,在冬天开启换气扇会把室内大量的热空气排到室外,或者由于换气扇的安装不严密,使冷空气进入室内,这些情况都会降低室温,浪费能源。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要想用炉灶来取暖,就必须制作一个带有热水设置的炉灶,这就是俗称的“土暖气”。目前“土暖气”的换热部分一般都是安置在炉膛内或者烟道外,其结果不是降低了炉膛内燃烧所需要的温度就是换热效率差。同时这种炉灶的式样也不好看。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发明一种多功能灶橱,这种灶橱不但具有目前灶、碗橱、油烟清除装置、“土暖气”的功能,而且还要克服目前灶、碗橱、油烟清除装置、“土暖气”所存在的缺点。
附图1是本发明地多功能灶橱的正视图,其右下方是炉灶及其附件,在正视图上能看到的零部件有:煤道1、皮带2、二次进风操纵杆3、二次进风门轴4、自然进风门5、煤灰盒6、风门轴7、风门操纵杆8、热气套进气门轴9、进气门操纵杆10、热气套外壳11、棘轮12、棘轮爪13、节拍控制器14。多功能灶橱中间是安装控制开关的面板,上面有:进气门控制旋钮15、风机开关16、点火开关17、节拍器开关18、风门旋钮19、煤气灶开关20、二次进风门控制旋钮21、绞绳手轮22、手动加煤手轮23。多功能灶橱的右上方是烹饪室,在正视图1上看到的有:烹饪室上下玻璃24、风机吸风道25、储煤箱26、气压油瓶27、烹饪室门框28、匀风筛板29、热水管30、气压酱油瓶31。多功能灶橱的左上方是热交换室,在正视图1能看到的有:热交换室门框32、门玻璃33、格板34、烟囱35、热气筒36、烟箱37、热水管38、热水器39、烟道盖板40、冷水管41。多功能灶橱的左下方是橱,在正视图上能看到的有:橱格板42、橱门43。次外多功能灶橱的附件面桶44、米桶83、放在多功能灶橱的右下方。
附图2是多功能灶橱的右视图。
附图3是附图2中A-A切线的剖视图。
附图4是附图1中B-B切线的右剖视图。
多功能灶橱的使用方法,技术特征如下:
以附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掀开储煤箱盖45,把煤倒入储煤箱26,大块煤不能通过筛板46、小块煤及煤粉可以通过筛板46,加煤轮47挡住了煤进入煤道1的通道,煤只有随着加煤叶轮的转动才被放入煤道1。煤在煤道1中向下滑,如果二次进风活门48没有打开或打开的角度很小,则新煤将被加在炉胆49的右底口处。在此处的煤只是被干燥和干熘。随后煤被炉条50带着向上向前走,火逐渐也从最上面烧到最下面,这就是俗称“反烧法”燃烧。如果二次进风活门48打开的角度很大,则煤从煤道顶部滑下,后靠惯性顺着二次进风活门的角度抛出,落在燃烧煤层最上面,并被燃烧的高温煤点燃。这就是俗称的“正烧法”。不管是“正烧法”还是“反烧法”,由于煤是靠炉条50带着向上向前走的,所以当煤加多了,煤层变厚时,会因重力而下滑,始终保持煤层厚度基本一致。燃烧煤层的厚度可以由安装炉条的轮盘51的高低来决定。煤层的厚度一般在40mm左右为好。由于煤层不厚,所以轴流风机52吹来的风可以把小颗粒的煤粉从煤块的间隙中吹到最上面,使它接近悬浮燃烧。因为煤层中的间隙,增多变大,所以更有助于底火的燃烧。
来自热水管30的热水,经针阀开关53(见图4)在炉膛里受热气化后,又在炉胆内进一步升温,最后经喷气管54(见图3)的小孔喷到燃烧层的高温煤上,蒸气吸热后,立刻分解为氢和氧,氢氧再和其它可燃性气体碳燃烧化合,放出热。蒸气吸热分解或以降低炽热煤层的温度防止煤渣烧结。由于喷气管54的阻挡作用,还可以使煤层进一步变薄,使已燃尽的最下层煤灰,煤渣被炉条50带出炉胆49。煤灰煤渣由于弹簧板55的阻挡而被暂时堆积在炉胆左底口处。煤灰煤渣的余热通过传导,幅射等方式传给了炉条50和轮盘51,炉条50和轮盘51又对进入炉胆的一次风进行了加热。只有当中间有突出枝的炉条50把弹簧板55顶开时,煤灰、煤渣才全部滑落到煤灰盒6中去。
由于炉胆49是梯形,所以混合气体流和火焰的方向是交错的,再加上二次进风的搅动,使得燃烧更完全了。由于炉胆49是梯形的,所以火焰在上口将以最大的速度向上冲,冲撞到各种受热器上,使热交换得以强化。
由于幅射盆56内侧面涂有高效幅射涂料SiC,所以幅射盆56把火焰向外幅射给它的热再幅射给火焰和各种受热器。同时幅射盆56还可以改善火焰的分布情况。
改变火焰分布情况的关键元件是烟火均衡圈57,烟火均衡圈的上口平面是个斜平面,它使烟火进入套的阻力得以均衡。
烟火套是由下盖58、上盖圈59、上盖板60,合起来的。上盖板60的里侧有许多错排列的突出园块,当高温烟火冲刷它时可以得高效率的热交换。上盖板60外侧整个都涂有高效幅射涂料SiC。上盖板60的幅射加热了热交换室里的空气。
上盖板60是活的,可以取下来,清除烟火套内的积灰。
格板34不但有放置食品和炊具的作用,而且还有加热空气的作用。
被加热的空气可以从热气筒36中排出,并输送到需要取暖的房间。当热交换室需要保温时,可以关闭热气筒36的叶门62。
当高温烟气从烟火套中流向烟箱37和烟囱35时,也冲刷了热水器盖板40上的突出园块,把热传给了热水器盖板40,热水器盖板把热传给了水。热水器里的热水可以送往烹饪室,也可以送往暖气片。也可以从热水管63中放出来作洗涤水。热水器中的冷水可以通过冷水管头64来自自来水,也可以来自暖气片的回水管的冷却水。
炒菜时所产生的油烟上升至烹饪室顶部,通过匀风筛板29,被风机52吸入吸风道25。经过几道浸油筛布65的过滤,然后被吹到炉子里参加燃烧。
热气套进气门64是控制热气套中空气循环大小的。
当有油烟通过进气门64进入到热气套时,则这些油烟经过几道浸过油的铁纱布过滤,再进到热交换室中沉净和加热,最后从热气筒36中排出。
如果没电,则把匀风筛板29取掉,打开门61,让油烟排到热交换室,再从热气筒中排到室外。
当需要自然通风时,可打开自然通风门66。封火时关闭风门67。总之,通过风机52的开停,风门67、自然通风门66、进气门64的开关大小的调整,可心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任何火候,也可以得到不同大小的热气输出。
68是点火导线绝缘瓷管,69是电阻电热棒。按下双掷开关门,电热棒发热发红,点燃紧贴着它的煤,开启风机52,调整二次进风的风向,对准已点燃的煤,强化燃烧,扩大燃烧面。
从附图4上可以看到自动或手动加煤的装置。缠绳齿轮71与叶轮轴70之间的传动是通过安装在叶轮轴71上的止动爪与缠绳齿轮内孔上的棘齿相互作用实现的。把手轮22向外拉,使齿轮73与齿轮72脱离啮合,再把手轮22顺时针转动,于是通过齿轮74与齿轮71的啮合,绳75就被缠在缠绳齿轮71上。松开手轮22,齿轮74就在弱簧76的弹力下紧紧地靠压在皮带轮77上。把重块78挂在绳环79上,齿轮71上就有了转矩。通过齿轮71与齿轮74的啮合,通过齿轮74与皮带轮77之间的静摩擦,通过皮带2把皮带轮77与皮带轮80之间的连接,于是皮带轮80也有了转矩。因为皮带轮80与棘轮12紧压在一起,所以皮带轮80的转速、炉条50的转速、叶轮47的转速都受节拍器14节拍速度的控制。节拍器的电源可以用电池。
手动加煤时,把重块78拿掉,再把手轮23向外拉一点,反时针转动手轮23,则叶轮47就向煤道中放煤。
自动加煤装置的另一方法是:去掉节拍器124,去掉缠绳齿轮71,另加一个微电机和蜗轮蜗杆结构带动齿轮72转动。
用蜂窝煤作燃烧时可把煤道1堵死,把炉条摆稀,把蜂窝煤放在炉条上即可。
用苇子、高梁杆、玉米杆作燃料时,可把叶轮47拿掉,用木柴当燃料时,可把木柴劈小,横放在储煤箱内。
用煤气或液化气当燃料时,在煤道1侧面开了小孔,让气管穿过,并把煤道1上端用布堵死。把炉胆换个方向,使原对着二次进风的缺口现对着左边。在炉胆49内的炉条50上放一块筛板以使油烟大部分顺利地通过炉胆49缺口旁路掉,又不影响燃烧器的燃烧。燃烧器放在炉胆49的上口。换个幅射盆56,使其边上的一圈小孔刚好和铝锅的底平齐。
多功能灶橱的特点是:把烹饪、消烟、取热、收藏的功能集于一体,适用多种燃料,自动加煤除灰,燃烧完全,热利用率高,节能节时显著,烹饪随心方便。不跑烟、煤、灰,干净整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