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pdf(8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425845.5(22)申请日 2014.08.26H04L 1/00(2006.01)(71)申请人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 200121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金桥路2222 号(72)发明人 张丹丹 权威 张戬 李秉肇(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44285代理人 王仲凯(54) 发明名称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57)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用于在不同处理时延的场景共存的情况下,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冲突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
2、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往返传输时间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2页 说明书62页 附图9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68030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68030 A1/12 页21.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
3、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 RTT 长度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往返传输时间 RTT 长度 ;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RTT 长度 ;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
4、RTT 标识所对应的RTT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控制消息,所述第三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 RTT 标识,所述 RTT标识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 ;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 RTT 标识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四控制消息,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 加扰方式对应的 RTT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五控制消息,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RNTI加扰方式与所述RTT长度相对应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对第五控制消息进行 RNTI 解扰,并根据对所述第四控制消。
5、息的 RNTI 解扰的方式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六控制消息,所述第六控制消息用于通知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的 RTT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的第七控制消息,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至少包括两种,其中,不同的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不同的 RTT 长度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所述第七控制消息的控制信道的类型,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7.根据权利要求 1。
6、 至 4 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还用于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2/12 页3指示使用 RTT 长度分别对应的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8.根据权利要求 1 至 4 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资源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RTT 长度确定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的资源,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同的所述资源与所述基站相互传输不同 RTT 长度对应的数据 ;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资源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数据传输为。
7、反馈信息的传输,则在计算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所使用的资源时,根据所述 RTT 标识指示的 RTT 长度,增加与所述 RTT 长度相对应的偏移量。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或在物理层信令消息中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为下行数据的上行反馈,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反馈的频域资源满足以下公式,其中,所述 为端口 0 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所述 为端口 1 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当使用 PDCCH 进行传输时,满足公式一和公式二 :公式一 :公式二 :所述 nCC。
8、E为调度所述下行数据的所述下行数据的调度命令占用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DCCH 的最低、最高或特定控制信道单元 CCE 位置,所述 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的频域起始位置,所述 offset 为所述偏移量,其中,所述 offset 为整数 ;当使用 EPDCCH,且为分布式传输时,满足公式三和公式四 :公式三 :公式四 :或者,当使用 EPDCCH,且为集中式传输时,满足公式五和公式六 :公式五 :公式六 :所述 nECCE,q为调度所述下行数据的所述下行数据的调度命令占用的增强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EPDCCH 所使用的 EPDCCH-PRB-set q 的最低、最高或特定控制信道单元 CC。
9、E 位置 ,所 述 为高层信令配置的参数,ARQ 为物理层控制信令通知的参数, 是EPDCCH-PRB-set q 中每个 PRB 的 CCE 个数,n 由天线端口决定,所述 offset 为所述偏移量,其中,所述 offset 为整数。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3/12 页4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确定单元具体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为上行数据的下行反馈,则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反馈的资源满足公式七和八,其中,所述 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PHICH的组号,所述 为所述组号对应的组内的正交序列号 ;所述公式七为 :所述公式八为 :所。
10、述 nDMRS为通过最近的 PDCCH 上的上行 DCI 中指示的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域的循环移位映射 ;所述 为 PHICH 的扩频因子 ;所述IPRB_RA为对于第一个码字为上行DCI所指示的PUSCH的最低PRB index ;对于第二个码字为上行 DCI 所指示的 PUSCH 的最低 PRB index+1 ;所述 为 PHICH 的 group 数目 ;所述 Ngroup1为偏移量。13.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 RTT 长度 ;长度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消。
11、息确定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数据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TTI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14.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长度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15.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传输时间间隔 TTI 标识所对应的 TTI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
12、控制消息,所述第三控制消息为包括有 TTI 标识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 TTI 标识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长度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 TTI 标识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16.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加扰方式对应的 TTI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第五控制消息,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 RNTI 加扰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4/12 页5方式与 TTI 长度相对应 ;所述长度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13、 :对所述第五控制消息进行 RNTI 解扰,并根据对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的 RNTI 解扰的方式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17.根据权利要求 1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六控制消息,所述第六控制消息用于通知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的 TTI 长度 ;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的第七控制消息,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至少包括两种,其中,不同的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不同的 TTI 长度 ;所述长度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接收所述第七控制消息的控制信道的类型,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18.根据权利要求 13 至 17 任意一项所述的用。
14、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19.根据权利要求 13 至 17 任意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还用于 :指示使用 TTI 长度对应的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20.根据权利要求 13 至 17 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息接收单元还用于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 TTI 的配置参数,所述 TTI 的配置参数包括 :DCI 的加扰方式,TTI 的长度类型的指示信息,TTI 对应的探测参考信号 SRS 配置参数,使用 TTI 时DM-RS 配置信息,使用 TTI 时 SR 配置信息,使用 TTI 时反馈资源的配置信息,以及使。
15、用 TTI时反馈规则的配置信息,使用 TTI 时 PDCCH 资源位置信息,使用 TTI 时传输块大小 TBS 表格的配置信息,使用 TTI 时的资源调度粒度信息,以及使用 TTI 时 EPDCCH 资源位置信息中任意一项或两项以上的组合。21.根据权利要求 13 至 17 任一项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规则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 TTI 长度确定所述数据的收发规则,其中,不同的 TTI 长度对应不同的收发规则 ;所述收发规则包括 :业务数据以及反馈信息在接收或发送时对应的资源,数据传输的时序关系 ;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用于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确定后的收发规则收发所述数据。
16、。22.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缓存清空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将 HARQ 缓存器清空,再执行所述根据确定后的收发规则收发所述数据的步骤。23.根据权利要求 21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反馈资源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传输所述反馈信息的反馈资源,其中,不同 TTI 长度对应的反馈信息使用不同的反馈资源,所述反馈资源存在于每一个与所述反馈资源对应的 TTI长度中 ;所述反馈资源包括 :PHICH信道资源,传输数据所使用的PRB编号,传输数据的帧号或子帧号。权 利 要 。
17、求 书CN 104468030 A5/12 页624.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一编码单元,用于使用确定后的 TTI 长度对应的反馈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信道质量指示符 CQI,所述 CQI 在每个所述 TTI 中单独编码,或者对每个子帧中所包含的 TTI 进行联合编码。25.根据权利要求 23 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二编码单元,用于使用确定后的 TTI 长度对应的反馈资源,向所述基站发送下行数据的上行反馈信息,所述上行反馈信息在每个所述 TTI 中单独编码,或者对每个子帧中所包含的 TTI 进行联合编码。26.一种用户。
18、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发送的广播消息,所述广播消息包括 :第二 TTI 对应的随机接入信道 RACH 资源和前导 preamble 码 ;所述第二 TTI 为一种 TTI 长度,所述 TTI 长度包括 :第一 TTI 和第二 TTI,所述第一 TTI 大于所述第二 TTI ;接入单元,用于若所述用户设备支持所述第二TTI,则使用第二TTI对应的RACH资源和preamble 码进行随机接入。2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19、 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28.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一控制消息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29.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二控制消息和第三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往返传输时间 RTT 标识所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第三控制消息包括 :RTT 标识,所述 RTT 标识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30.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四控制消息和第五控制消息 ;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 加。
20、扰方式对应的 RTT 长度;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RNTI 加扰方式与 RTT 长度相对应。31.根据权利要求 27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六控制消息和第七控制消息 ;所述第六控制消息用于通知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的 RTT 长度 ;第七控制消息为通过不同的控制信道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至少包括两种,其中,不同的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不同的 RTT 长度。32.根据权利要求 27 至 31 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33.根据权利要求 27 至 31 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还用于 :指示。
21、使用 RTT 长度分别对应的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3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6/12 页7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使得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TTI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35.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一控制消息 ;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36.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二控制消息和第三控制消息 ;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22、 TTI 标识所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第三控制消息包括 :TTI标识,所述 TTI 标识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37.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四控制消息和第五控制消息 ;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 加扰方式对应的 TTI 长度;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RNTI 加扰方式与 TTI 长度相对应。38.根据权利要求 34 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包括 :第六控制消息和第七控制消息 ;所述第六控制消息用于通知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的 RTT 长度 ;第七控制消息为通过不同的控制信道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至少包括两。
23、种,其中,不同的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不同的 TTI 长度。39.根据权利要求 34 至 38 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40.根据权利要求 34 至 38 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还用于 :指示使用不同的 TTI 长度分别对应的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4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消息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发送的广播消息,使得用户设备根据所述广播消息中的 TTI 长度以及自身的 TTI 能力,使用相应的 RACH 资源和 preamble 码进行随机接入 ;所述广播消息包括 :第二 TTI 对应的随机接入信。
24、道 RACH 资源和 preamble 码 ;所述第二 TTI为一种TTI长度,所述TTI长度包括 :第一TTI和第二TTI,所述第一TTI大于所述第二TTI。4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往返传输时间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43.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
25、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7/12 页844.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TT 标识所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控制消息,所述第三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 RTT标识,所述 RTT 标识用于指示。
26、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标识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45.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四控制消息,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加扰方式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五控制消息,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 RNTI 加扰方式与所述 RTT 长度相对应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包括:所述用户。
27、设备对第五控制消息进行 RNTI 解扰,并根据对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的 RNTI 解扰的方式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46.根据权利要求 42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六控制消息,所述第六控制消息用于通知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的 RTT 长度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控制信道发送的第七控制消息,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至少包括两种,其中,不同的所述控制信道的类型对应不同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接收所述第七控制消息的控制信道的。
28、类型,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RTT 长度。47.根据权利要求 42 至 46 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或物理层信令发送。48.根据权利要求 42 至 46 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消息还用于 :指示使用 RTT 长度分别对应的需要传输的数据类型。49.根据权利要求 42 至 46 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之前,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长度确定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的资源,所述用户设备使用不同的所述资源与所述基站相互传输不同 RTT 长度对应的数据 。
29、;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资源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8/12 页950.根据权利要求 49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传输为反馈信息的传输,则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RTT 长度确定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的资源,包括 :在计算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所使用的资源时,根据所述RTT标识指示的RTT长度,增加与所述 RTT 长度相对应的偏移量。51.根据权利要求 49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移量由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通知,或在物理层信令消息中设置。52.根据权利要。
30、求 49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为下行数据的上行反馈,则所述在计算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所使用的资源时,根据所述 RTT 标识指示的RTT 长度,增加与所述 RTT 长度相对应的偏移量,具体为 :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反馈的频域资源满足以下公式,其中,所述 为端口 0 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所述 为端口 1 对应的频域资源位置 :当使用 PDCCH 进行传输时,满足公式一和公式二 :公式一 :公式二 :所述 nCCE为调度所述下行数据的所述下行数据的调度命令占用的下行物理控制信道PDCCH 的最低、最高或特定控制信道单元 CCE 位置,所述 为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的频域起。
31、始位置,所述 offset 为所述偏移量,其中,所述 offset 为整数 ;当使用 EPDCCH,且为分布式传输时,满足公式三和公式四 :公式三 :公式四 :或者,当使用 EPDCCH,且为集中式传输时,满足公式五和公式六 :公式五 :公式六 :所述 nECCE,q为调度所述下行数据的所述下行数据的调度命令占用的增强下行物理控制信道 EPDCCH 所使用的 EPDCCH-PRB-set q 的最低、最高或特定控制信道单元 CCE 位置,所述 为高层信令配置的参数,ARQ为物理层控制信令通知的参数, 是EPDCCH-PRB-set q 中每个 PRB 的 CCE 个数,n 由天线端口决定,所述。
32、 offset 为所述偏移量,其中,所述 offset 为整数。53.根据权利要求 49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为上行数据的下行反馈,则在计算所述反馈信息的传输所使用的资源时,根据所述RTT标识指示的RTT长度,增加与所述 RTT 长度相对应的偏移量,具体为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9/12 页10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反馈的资源 满足公式七和八,其中,所述 为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指示信道 PHICH 的组号,所述 为所述组号对应的组内的正交序列号 ;所述公式七为 :所述公式八为 :所述 nDMRS为通过最近的 PDCCH 上的上行 DCI 中指示的。
33、解调参考信号 DMRS 域的循环移位映射 ;所述 为 PHICH 的扩频因子 ;所述 IPRB_RA为对于第一个码字为上行 DCI 所指示的 PUSCH 的最低 PRBindex ;对于第二个码字为上行 DCI 所指示的 PUSCH 的最低 PRB index+1 ;所述 为 PHICH 的 group 数目 ;所述 Ngroup1为偏移量。5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所述控制消息用于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所对应的 RTT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
34、述 TTI 长度与所述基站进行所述数据的传输。55.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消息,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消息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56.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二控制消息用于通知传输时间间隔 TTI 标识所对。
35、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第三控制消息,所述第三控制消息为包括有 TTI 标识的下行控制信息,所述 TTI 标识用于指示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控制消息确定与基站之间传输的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 TTI 标识确定传输所述数据对应的 TTI 长度。57.根据权利要求 54 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控制消息,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高层信令发送的第二控制消息,所述第四控制消息用于通知 RNTI 加扰方式对应的 TTI 长度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基站通过物理层信令发送的第五控制消息,所述第五控制消息的 RNTI 加扰方式与 TTI 长度相对应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8030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