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407911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7.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5221.6

申请日:

1989.01.27

公开号:

CN1044541A

公开日:

1990.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3B33/12; G03B35/12

主分类号:

G03B33/12; G03B35/12

申请人:

王盛荣

发明人:

王盛荣

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县普集镇医院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代理人:

左建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在拍摄电影、电视或照片时,经滤色使光线成为两束具有相当于人双眼视差所形成角度且其中任意一束为三基色中的一种单色光,另一束为与其互补的三基色中另外两种光的混合光的光线。两束光线经反射、折射或透射后,同时或先后进入电影(电视、照相)机镜头,并使底片或录相带感光时形成有微小错位的两个感光区,佩戴特制眼镜观看即可形成立体彩色视觉形象。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方法是,在拍摄电影、电视或照片时,先对光线进行滤色处理,并使其成为两束光线[6、7或1
2: 13],这两束光线具有如下特点:1、两束光线来自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这两个不同侧面之间的角度可因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而不同并相当于人双眼视差所形成的角度。2.这两束光线所在的平面在摄影(象)时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3.这两束光线中的任意一束经滤色后为三基色(电视为红、绿、蓝,电影和照相为红、黄、蓝)中的一种单色光,另一束经滤色后成为与第一束光色互补的、三基色中另外两种光的混合光。上述两种光线经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进行反射、折射或透射后,同时或先后进入电影(电视、照相)机镜头,并使电影(照相)底片或录相带感光。在底片或录相带上各自形成具有微小错位的两个感光区(视场),佩带特制眼镜观看时,左眼只能看到左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左视场),右眼只能看到右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右视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滤色处理可用两个滤色片[4、5、8、9]来实现。这两个滤色片的中心距离应相当于人双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这两个滤色片中心的连线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滤色片[4、5、8、9],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两个滤色片[4、5或8、9]之间的距离可定为6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可以由一个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和一个全反射镜片[3]组成。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可与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镜头[1]向左或右呈45度角,全反射镜片[3]应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平行并能满足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视场角。两个滤色片[4、5]各位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和全反射镜片的正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也可以是一个等腰三棱镜[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特制眼镜的两只滤色镜片应与经过滤色处理后的两束光线在左右方向和滤过的颜色上完全一致。
4: 8、9]来实现。这两个滤色片的中心距离应相当于人双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这两个滤色片中心的连线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滤色片[4、5、8、9],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两个滤色片[4、5或8、9]之间的距离可定为6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可以由一个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和一个全反射镜片[3]组成。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可与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镜头[1]向左或右呈45度角,全反射镜片[3]应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平行并能满足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视场角。两个滤色片[4、5]各位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和全反射镜片的正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也可以是一个等腰三棱镜[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特制眼镜的两只滤色镜片应与经过滤色处理后的两束光线在左右方向和滤过的颜色上完全一致。
5: 7或12、13],这两束光线具有如下特点:1、两束光线来自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这两个不同侧面之间的角度可因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而不同并相当于人双眼视差所形成的角度。2.这两束光线所在的平面在摄影(象)时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3.这两束光线中的任意一束经滤色后为三基色(电视为红、绿、蓝,电影和照相为红、黄、蓝)中的一种单色光,另一束经滤色后成为与第一束光色互补的、三基色中另外两种光的混合光。上述两种光线经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进行反射、折射或透射后,同时或先后进入电影(电视、照相)机镜头,并使电影(照相)底片或录相带感光。在底片或录相带上各自形成具有微小错位的两个感光区(视场),佩带特制眼镜观看时,左眼只能看到左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左视场),右眼只能看到右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右视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滤色处理可用两个滤色片[4、5、8、9]来实现。这两个滤色片的中心距离应相当于人双眼瞳孔之间的距离。这两个滤色片中心的连线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说的滤色片[4、5、8、9],其特征 在于:所说的两个滤色片[4、5或8、9]之间的距离可定为65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可以由一个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和一个全反射镜片[3]组成。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可与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镜头[1]向左或右呈45度角,全反射镜片[3]应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平行并能满足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视场角。两个滤色片[4、5]各位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和全反射镜片的正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也可以是一个等腰三棱镜[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特制眼镜的两只滤色镜片应与经过滤色处理后的两束光线在左右方向和滤过的颜色上完全一致。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彩色成象技术。

    现有的彩色成象方法,包括电影、电视、照相等,一般都是平面成象。立体成象技术主要应用于电视和电影,方法有偏光双路法、分光双路法、投影双路法、棱镜合成双路法、偏光轮流(分时)法、遮光轮流(分时)法、副载频调制兼容单路同时法、柱面透镜光栅显示法、偏光障板显示法、多台摄象放象柱面透镜光栅显示法、视差图象信号轮流显示法、红色信号延时法、全息电视(照相)等。上述技术一般需要两台以上的摄影(象)机来获得有视差的图象信号,或者在摄影(象)装置上增加较多较复杂的设备、附件,观看装置也比较复杂,而且立体图象效果并不理想。照象技术中更是无法实现立体成象。

    本发明正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的一种能适用于电影、电视和照相技术中彩色立体成象的简易方法。

    本发明的要点可以叙述为:在拍摄电影、电视或照片时,先对光线进行滤色处理,同时使其成为可使彩色胶片或录象带形成彩色感光的两束光线,并使这两束光线具有如下特点:1.两束光线来自同一物体的不同侧面,这两个不同侧面之间的角度可因被拍摄物体的距离不同而不同并相当于人双眼视差所形成的角度。2.这两束光线所在的平面在摄影(象)时应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对于照相机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3.这两束光线中的任意一束经滤色后为三基色(电视为红、绿、蓝、电影和照相为红、黄、蓝)中的一种单色光,另一束经滤色后成为与第一束光色互补的、三基色中另外两种光的混合光。上述两种光线经一定结构的光学器材进行反射、折射或透射后,同时或先后进入电影(电视、照相)机镜头,并使电影(照相)底片或录相带感光。由于两束光线的角度相当于人两眼视差所形成的角度,经不同滤色处理地两条光路合并进入镜头后,在底片或录相带感光时就会各自形成具有微小错位的两个感光区(视场),佩带特制眼镜(眼镜的两只滤色镜片与上述滤色处理后的两束光线在左右方向和滤过的颜色上完全一致)观看时,左眼只能看到左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左视场),而右眼也只能看到右侧光束形成的影象(右视场),这就相当于在拍摄过程中保留了双眼视差,经大脑整合后,观看者就形成了立体的彩色视觉形象。

    附图一、二提供了两个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说明:

    1.摄影、摄象或照相机镜头

    2.半透半反镀膜镜片

    3.全反射镜片

    4.滤色片

    5.滤色片

    6.经过滤色后的光线

    7.经过滤色后的光线

    8.滤色片

    9.滤色片

    10.等腰的三棱镜

    11.摄影、摄象或照相机镜头

    12.经过滤色后的光线

    13.经过滤色后的光线

    实施例一(附图一)是在摄影、摄象或照相机的镜头[1]前加装一个滤色双光路合并装置。该滤色双光路合并装置由两个滤色片[4、5]、一个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和一个全反射镜片[3]组成。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可与摄影、摄象或照象机的镜头[1]向左或右呈45度角,全反射镜片[3]应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平行并能满足摄影、摄象或照象机的视场角。两个滤色片各位于半透半反镀膜镜片[2]和全反射镜片[3]的正前方,其中心的连线与摄影(象)机机体的竖直中线相垂直,而在照相机上使用时则应始终保持与地平线平行,两个滤色片中心的距离约相当于人双眼瞳孔的距离,一般可以定为65毫米。两个滤色片中的一个可透过三基色中任意一种颜色的光线(如红色)[6],另一个滤色片则只能透过三基色中其余两种颜色的光线(如蓝、绿或蓝、黄)[7]。经滤色的双光路中的任意一条光路(本实施例中为[7])透过半透半反镜[2]后进入摄影(摄象、照相)机的单镜头[1],另一光路(本实施例中为[6])经全反射镜和半透半反镜两次反射后也进入摄影(摄象、照相)机的单镜头[1]。

    实施例二(附图二)中的[8、9]为滤色片,[10]为一个等腰的三棱镜,[11]是摄影(摄象、照相)机的单镜头,双光路[12、13]经不同滤色处理后,再经三棱镜对称折射进入镜头[11],达到与附图一实施例完全相同的效果。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可见光的视差影象分为两部分,换句话说就是在通过电影、电视、照相等方法记录可见光时,保留其视差现象的诸多方法中,利用滤色方法将其分为两种互补的三基色光线是最容易实现的。这一方法因为不需要任何运动部件,而滤色材料不但容易得到且又具有可以信赖的稳定性,使利用本方法生产的产品非常可靠。最后,本发明最重要的优点是,这一方法不是通过对现有摄影、摄象、照相器材的改造,甚至也不需要通过对电影、电视、照相的放映、播出、收看或洗印的器材进行改造来实现的。它只需在现有的器材上增加一个简单的装置并在观看时佩带一个非常容易生产的眼镜就行了,因此,是非常容易被所有的人接受的。

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彩色电视、电影、照相立体成象的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彩色立体成象的方法:在拍摄电影、电视或照片时,经滤色使光线成为两束具有相当于人双眼视差所形成角度且其中任意一束为三基色中的一种单色光,另一束为与其互补的三基色中另外两种光的混合光的光线。两束光线经反射、折射或透射后,同时或先后进入电影(电视、照相)机镜头,并使底片或录相带感光时形成有微小错位的两个感光区,佩戴特制眼镜观看即可形成立体彩色视觉形象。该方法简单可靠,易于实现。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摄影术;电影术;利用了光波以外其他波的类似技术;电记录术;全息摄影术〔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