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组娱乐运动车,涉及娱乐车辆的技术领域。目前儿童使用的娱乐运动车,是三轮童车及带有二个保安边轮的儿童自行车,还有电动三轮、四轮车。这些车辆几乎都是成年人日常生产、生活使用的车辆的缩小与简化,孩子们驾驶这些车辆,如同模仿成年人工作一样,不能显示儿童充满幻想、向往神奇的天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出一组具有特殊行驶性能的儿童娱乐、活动车辆。这些车辆不装方向盘(方向把),孩子们的双手可有较大范围的活动,这些车辆能进行摇摆及其它旋转等运动,再加上其行驶的方向由驾驶者整个身体的位置与运动来控制,使得驾驶者产生在江河漂流、在大海里冲浪一样冒险的刺激,而又绝对安全,从而使儿童们的娱乐活动变得更为丰富。这种车也可供成年人使用,使他们得到新的活动。这也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
本发明的实现:本发明的总的构思是取消普通车辆的转向把(包括方向机),让车辆在行驶时仍能随人的意志朝某一方向运动,取消方向把要使车辆仍能朝某一选定的方向运动,车辆必须能够转向,这转向是依靠车身摇摆以改变车体地着地部位。这种依靠车身摇摆改变车体的着地部位而产生转向,其方法有以下三种:
1.(参看附图1)车辆的前轴(或后轴)是一只车轮,后轴(或前轴)装有多只车轮(2只以上、6只或更多),各轮安装的高度不同,形成园弧使车辆能横向摇摆以确定着地的轮子。后轴的多只车轮的平面都不是平行的,每个轮子都有不同的滚动方向,因此驾驶者可通过摇摆来控制行驶的方向。
2(参看附图3)一种杂技独轮车,装上一护圈,使之仍可以当独轮车行驶,当有摔倒趋势时,护圈落地,从而不会摔倒。护圈的着地的一圈装有众多个小轮,护圈的圆心就在原独轮车的立柱上,还可以设有轴承能绕其转动。这样当独轮车摔倒使护圈落地时仍可行驶,并且还可以使之产生“锥体摇动”,如同茶杯盖子倒放在桌子上的摆动。
3.(参看附图8)把独轮车的轮子压弯使之与一园柱面吻合,车轴处装上座椅,人坐在座椅上可以产生摇摆,坐椅可以产生与车轮的相对转动。这种车行驶有二种不同的形式:a、倾角很大的车轮在地面滚动;b、摇动到顶点(最高点),以顶点为中心转动车轮平面(园柱面),这样改变摆动方向到另一个顶点,重复这样的动作而产生移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产生了一组新型的车辆,它与普通的车辆的行驶特性截然不同,使儿童、成年人产生新的运动与娱乐的兴趣,达到消遣的目的。
以下对照附图说明三个实施例。
附图1是实施例-名称为摇摆转向车的简易正视图(侧视)与右视图(前视);
附图2是这种车的转向原理示意图;
附图3是带护圈独轮车的示意图;
附图4、附图5、附图7是这一实施例的车的变形设计;
附图6是说明附图5的原理图;
附图8是旋转摇摆车的简易结构图;
附图9是这种车的车轮的图;
附图10是传动机构的图;
附图11是一种变形的设计的车轮的简易结构图。
实施例一 摇摆转向车
图1是这种车的简易正视图与侧视图,它与普通儿童三轮车相比较是取消了方向把,使前轮的平面与车架不能改变角度,并且后轮由多个轮子组成。后轮各轮子装的高度不同,使车子能横向摇摆;各轮子的转动轴不平行、不重合。
图1中,1驱动轮(前轮),带有脚踏2;3车架,装有坐位4及弧形轴梁6,弧形轴梁6的下面安装有6个小轮5,各小轮5安装的高度不同,形成图1中半径为R的园弧,因此车体能作横向摇摆。在摇摆时,根据摇摆进行的位置不同,而由不同的小轮5与地面接触。
图2是转向原理的示意图。点划线a是前轮1的转动轴,点划线bc及b′c′及d是各小轮5的转动轴线。当车体横向摇摆,使重量移在最边上的小轮5上时,车子就照点划线a与b(或b′)的交点O(或O′)为中心而转弯。如车辆不摇摆,平衡在中间的两小轮5上,车辆就照直线行驶。这种车辆可前进或后退。
明白了这种车的转向原理后,可作出一些类似的设计,这些设计有多种,如:
a、前轮是一组轴线并不平行的小轮,后轮是驱动轮,必要时采用链条等传动。
b、弧形轴梁6在图1的俯视图中成圆弧形。
c、这种车可采用蓄电池作能源而成为机动娱乐车。
为使这种的行驶阻力较小,应尽可能多地装多只小轮5,使每两只相邻的小轮5,其轴线的方向改变得较小。
实施例二 带护圈独轮车,参看附图3。
图3是这种车的结构示意图。
这种车当护圈不落地时就是一辆普通的独轮车,这种车也可以看成是实施例一的变形,因为只是把图1的弧形轴梁6制成一园圈(这园与一平面吻合),其下面安装着转动平面成径向分布的多个小轮,当去除驱动轮1后,这些小轮都能同时与一平面接触。
图3中,脚踏2,坐位4,轴杆11形成-独轮车。
护手7、护圈轮轴梁10是同样直径的两个园圈,由两根直杆8连成一体,横档9中间设有轴承12,两端与直杆8焊牢结成一体,这一整体成为护圈。
护圈轴梁10的下面安装有众多的轮子5(图中仅画出一个),轮子5的转动平面通过护圈轴梁的园心(如图3中点划线A通过园心)。
独轮车与护圈通过轴承12连成一体(也可以固结在一起)。
这种车具有的使用功能是:a、作园锥形摇动(以驱动轮1与地面的接触点为中心,护圈轴梁10的各小轮5依次与地面接触)。b、作独轮车行驶。c、当自行车行驶(当与地面接触的小轮5在驱动轮1的平面上时)。d、以上的几种复合运动。
这种车可作出多种变形的设计:
a、使护圈能在独轮车的立轴上作整圈转动。这时在驱动轮上装链条传动装置及大直径轴承,如图4所示。图4中16大直径轴承,15链轮,14链条,11链轮,箭头A所指的一圈设有众多小轮(图中未画出小轮)。
b、用蓄电池作能源,变为机动。参看附图5。
由于采用脚传动,使驱动轮的平面与人体不能作较多的转动,采用电驱动可克服这一限制。
图5是电驱动的示意图。车仓17设有座位4,及蓄电池(图中未画出),车仓17是断面呈W形的旋转体。驱动轮25的轴杆11与车仓17通过轴承19联结,这个部位还应设有电刷,以使蓄电池的电能通到电机22,电机22与轴杆11固结在一起,通过链轮21及链条等使驱动轮25转动。
24是橡胶条,它衬在车仓17的底部,以代替小轮5,使结构简化。图6是这种车的行驶时的原理示意图:线段a表示车轮平面,车仓17的橡胶条24的落地点如在B或D点,车辆起制动作用;若落地点在A(或C)则车体产生旋转行驶(车体以A点为中心旋转,或者线段a的方向不变,坐位上的某点作摆线运动或者是几种复合运动)。如这车的橡胶条24换成小轮,行驶时更有趣。
c、对图5的车辆作些改进,使之如图6的B、D两点永远不会落地,这种车如图7所示。
图7是这种车的示意图,这种车设了2个稳定轮23,其作用是保证如图6所示的B、D两点不落地。
这两稳定轮23可以是方向轮,也可以通过操纵杆使之能转动方向。图7中支架18装稳定轮23及电机22。
从实施例一、二可以看出,这种车都有一主车轮(图1、3、4、5、7中,序号为1、25是主车轮)与一组副车轮(图1、3中序号为5是副车轮,图4、5、7中的一组副车轮用橡胶条取替,但也可装一组副车轮),副车轮的轴人为地设计成不在一条直线及其平行线上。
实施例三 摇摆转动车,参看附图〔8、9、10〕
图8是这种车的简易结构图。车轮27压弯后能与一园柱面吻合,它放在地面上能产生摇摆,车轮27的俯视图如图9所示:由轮缘32,条幅33,车轴34组成。坐垫30,靠背31形成坐椅,通过立杆29及轴承与车轮27连结。曲柄28通过传动装置(如图10所示)使坐椅与车轮产生相对转动。图10是传动示意图,握手球头40,杆29,轴销36、38,横向摆架37把手臂的力量传到轴孔35。轴孔35与图8的曲柄28结合,轴销38与图8的箭头A所指处连结能转动。这种车的行驶原理是:使人体与车轮27产生相对转动,车轮27在地面上摆动,当摆动到顶点时(图中的最高点,车轮27与地面的接触点有两处,当摆动幅度增大时,这两接触点会靠近,会重合为一点,这称为顶点,这时车轮与地面的转动阻力矩变得很小),可使车轮27与地面滚动一段路程,或产生扭转,改变下次摆动的方向。
车轮27可作些变形的设计,如图11所示车轮最高处(顶点)设有二个同轴小轮与一个万向轮:当摆动到最高点时车轮不产生滚动,而只产生扭转,并使得扭转阻力矩小,万向轮可起到保安作用,使摆幅不能过大,以免倾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