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由多台微型计算机分散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不需要调整单元的电梯控制装置。 根据近来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一个电梯控制装置中采用多台微型计算机。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59-77798(日本专利申请公开60-223,771)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使用两台微型计算机的传统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的一台微型计算机具有起动,运行和停止电梯车箱的程序以及产生正常速度指令信号的功能,而另一台具有控制电梯车箱速度和产生目标楼层减速指令信号的功能。换句话说,电梯的控制功能被分配给多台微型计算机,从而控制一台电梯。
图4是上述传统电梯控制装置的整体方案图。钢索1与绞缆轮2啮合,钢索1的一端悬挂电梯车箱3,钢索1的另一端悬挂平衡锤4。感应电动机(IM)5通过所示的轴连接绞缆轮2,用于驱动绞缆轮2。脉冲发生器(PG)6通过一个轴与电动机5连接,产生与车箱3随着电动机旋转所移动的距离成比例的脉冲。计数器7与脉冲发生器6具有电连接,用于对来自脉冲发生器6的与电动机转数成比例的脉冲计数。微型计算机系统8输入计数器7的脉冲计数值7a,并以预定的方法计算。一个电力变换器9把一个三相交流电源的三相交流电变换成适应电梯速度控制的电力。微型计算机系统8向电力变换器9提供一个指令信号8a,用于控制电动机5的转矩和转速。在电梯井筒中靠近一个目标楼层12处设有一个目标位置检测器11,用于与附着在车箱3上的一个凸轮13配合产生一个输出信号11a,该信号11a输入到微型计算机系统8。
图5是图4中所示微型计算机系统8中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详细框图。微型计算机系统8具有一台第一微型计算机80和一台第二微型计算机90。第一微型计算机80具有一个CPU81,以及通过总线82与CPU81连接地一个ROM83,一个RAM84,一个调整单元(稍后详细描述)85,一个输入口86及一个输出口87,并且计数器7的脉冲计数值7a从输入口86输入。第一微型计算机80顺序地执行计算车箱3的运行方向指令,起动,运行和停止指令,以及产生车箱3的正常速度指令信号的功能。
第二微型计算机90与第一微型计算机80类似,具有CPU91以及通过总线92连线CPU91的一个ROM93,一个RAM94,一个调整单元95,一个输入口96和一个输出口97,并且计数器7的脉冲计数值7a和目标位置检测器11的输出信号11a从输入口96输入。当第二微型计算机90输入一个在第一微型计算机中形成的正常速度指令信号时,它就从脉冲计数值7a(即车箱速度信号)获得一个与电动机5的转速成比例的偏差值,根据该偏差值计算(反馈计算)一个外部指令,并且产生一个指令信号8a用于控制电动机5的转速和转矩。当车箱3接近目标楼层12时,微型计算机90输入目标位置检测器11的输出信号11a,并产生一个目标楼层减速指令信号。
上述由第一微型计算机80计算出的正常速度指令信号通过一个连接第一微型计算机80的CPU81与第二微型计算机90的CPU91的传送接口(I/F)100输入到第二微型计算机90的CPU91,并且在CPU91中产生的指令信号8a通过输出口97输出到电力变换器9。
调整单元85和95分别在外部调节第一和第二微型计算机80和90的设定值和调整值,调整单元由转动式开关,倾斜开关或跳线插头(未图式)组成。
例如,调整单元85用于为第一微型计算机80调节正常速度指令信号的加速和减速,额定速度,建筑物的停靠站数目,电源频率和/或电梯的电动机输出。调整单元95用于为第二微型计算机90调节目标楼层减速指令信号的减速时刻的加速度,额定速度,电源频率,电动机输出和/或反馈计算的增益值。这些设定值和调整值在电梯制造厂家交货时是不确定的,而是由安装技术人员根据每个建筑物的安装条件来调节。特别是反馈计算的增益值和加速度的调整是在电梯安装后,安装技术人员观测电梯的乘坐舒适感和车箱在楼层处的定位精度时进行的。
虽然传统的电梯控制装置使用了两台微型计算机,在各个微型计算机中仍需设有调整单元,因而是不经济的。
本发明考虑到上述缺点,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要调整单元的,廉价的电梯控制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包括一台具有多台从属微型计算机的主微型计算机,以及存贮装置,用于预先存贮从属微型计算机所需的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和控制程序,以及连接在主微型计算机与上述从属微型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装置,用于从上述主微型计算机向上述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分别传送至少一个上述控制数据和控制程序。
在本发明中,从电梯控制装置中省去了上述调整单元。做为替代,把需要调整的部分集中在主微型计算机中,并且把所需的设定值和调整值从主微型计算机传送到从属微型计算机。
图1和图2是与权利要求相对应,并反映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布置图;
图3是本发明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的详细框图;
图4是一个传统电梯控制装置的整体布置图;以及
图5是该传统装置中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的详细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参考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表示与权利要求相对应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梯控制装置。在图1中,一台相当于图5中的第一微型计算机80的主微型计算机80A通过作为传送装置的传送接口100,120,140等等与多台微型计算机连接,例如,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相当于图5中的第二微型计算机90,设在车箱中的第二从属微型计算机和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将在以后描述。主微型计算机80A具有将在以后描述的存贮装置89,该装置89不仅存贮正常所需的控制数据,而且也存贮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所需的设定值和调整值,并在必要时从主微型计算机80A向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传送这些数值。值得注意的是存贮装置89可以存贮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程序。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布置图,其中与图4相同的部件表示相同的或等效的部件,即部件1,2,4至7以及9至13表示相同的部件。在图2的实施例中,车箱3A中设有一台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130。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130在车箱3A中执行指示器(图未示)的显示,呼叫按钮(未图示)的记录/删除,以及门(未图示)的开/关次数的检测功能。第二从属微型计算机110设在某一楼层14的门厅中,第二从属微型计算机110执行门厅指示器(未图示)的显示,以及车箱按钮(未图示)的记录/删除的功能。此外,图2的实施例中使用的微型计算机系统8A的细节由图3的框图表示。该微型计算机系统8A具有一台主微型计算机80A和一台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主微型计算机80A中除了具有图5所示的CPU81,总线82,ROM83,RAM84,输入口86及输出口87之外,还有一个E2PROM88(电可擦除可编程序只读存贮器)。
E2POM88存贮主微型计算机80A所需的全部设定值和调整值,例如上述的正常速度指令信号的加速/减速,额定速度,建筑物的停靠站数目,电源频率以及电动机输出,和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所需的设定值和调整值,例如上述目标楼层减速指令信号的减速时刻的加速度,额定速度,电源频率,电动机输出以及反馈计算的增益值等等。ROM83,RAM84和E2PROM88组成图1中的存贮装置89。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与图5中的第二微型计算机90a完全相同,只是除去了第二微型计算机90a中的调整单元95。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所需的控制数据按照E2PROM88,CPU81,传送接口100,CPU91及RAM94的顺序传送,并在必要时供第一从属微型计算机90A使用。存贮在E2PROM88中的控制数据可以在工地上由安装技术人员通过(例如)一个RS-232-C接口用手提计算机(未图示)任意改写。
通过传送接口120在主微型计算机80A与安装在门厅14处的第二从属微型计算机110之间传送的正常所需的控制数据包括电梯现在的楼层(即指示器所显示的楼层)和门厅按钮的记录/删除信号。从主微型计算机80A中的E2PROM88向第二从属微型计算机110传送的设定值和调蛋ńㄖ锏耐?空臼浚约霸谀骋皇奔浞段诓惶峁┓竦囊桓雎ゲ愫拧N嘶袢≌庑┦担绻徊捎帽痉⒚鳎诘诙邮粑⑿图扑慊?10中就必须设有图5中所示的调整单元。通过传送接口140在主微型计算机80A与安装在车箱3A中的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130之间传送的正常所需的控制数据包括电梯现在的楼层(即指示器显示的楼层),车箱按钮的记录/删除信号,以及门的开/关指令等等。从主微型计算机80A中的E2PROM88向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130传送的设定值和调整值包括有建筑物的停靠站数目,在一个时间范围内不提供服务的一个楼层号,以及一个门电动机的控制数值。为了获得这些数值,如果不采用本发明,在第三从属微型计算机130中就必须设有上述调整单元。
在以上实施例中,采用E2PROM替代了调整单元。然而,也可以采用一个RAM和一个电池,或者一个RAM和一个电容组合成固定的可读/可写存贮装置。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存贮在E2PROM中,并且可以传送到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按照这一方案,如果在该建筑物中安装了电梯以后希望修改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程序,由于仅仅在机房中操作主微型计算机就可以修改从属微型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可以省略安装技术人员的劳动。否则,写有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控制程序的ROM必须由技术人员到门厅或车箱里去更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有主微型计算机,它具有多台从属微型计算机,以及存贮装置用于预先存贮从属微型计算机所需的至少一个控制数据和控制程序,以及连接在主微型计算机与上述多台从属微型计算机之间的传送装置,用于从上述主微型计算机向上述各个从属微型计算机分别传送至少一个上述控制数据和控制程序。因此,(Ⅰ)从属微型计算机的设定值和调整值存贮在主微型计算机的存贮装置中,而不是存贮在从属微型计算机中。(Ⅱ)由于从属微型计算机使用由主微型计算机传送来的设定值和调整值,从属微型计算机中不需要设调整单元,价格便宜,并且数据可以由主微型计算机集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