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407220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98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4646.8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577482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R 13/52申请公布日:20150429|||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52申请日:20141226|||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52; H01R13/46

主分类号:

H01R13/52

申请人:

欧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章才水

地址:

201201上海市浦东新区龙东大道6111号1幢411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31246

代理人:

李佳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两组导线,其包括本体及导电端子模组;所述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中空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非封闭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模组设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用于供所述两组导线自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进入所述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模组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可视化,易于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只需要固定导电端子模组、穿入并插接电源线、旋入壳体与本体密封、旋紧迫紧螺母这几个部序即能够实现电源线的快速连接和密封,操作简单、方便,专业知识要求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两组导线,其包括本体及导电端子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中空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非封闭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模组设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用于供所述两组导线自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进入所述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内的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形成的收容通道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形成的开孔。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和至少两个所述开孔,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内嵌入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开孔内收容有安装件,所述导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收容通道中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并通过所述安装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固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端部的安装基部,所述安装基部上设置有安装基座,用于固定所述导电端子模组。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部为平板状,所述安装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基部中部并突伸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上对应所述导电端子模组的三个收容通道,分别设有表示极性的L、N、PE标示。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其与所述本体组合后可将所述非封闭空间密闭。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的两 个端部密封配合。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第一密封部件,其中所述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在所述两组导线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密封。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的外缘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部件,使得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密封。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电连接器对应所述外螺纹还设置有可供所述两个电源线穿过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端部于临近所述外螺纹处设置有夹持部,所述螺母内设置有压紧面,当所述螺母旋入所述外螺纹至所述压紧面接触所述夹持部时,所述压紧面压迫所述夹持部,使得所述夹持部沿径向方向收缩,从而压紧所述第一密封部件。1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端部旋转定位配合。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外缘上,设置有突起或缺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缺口或突起,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在设置有与所述缺口连通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与所述缺口共同构成L形空间,所述突起可沿所述L形空间运动,直至所述突起被收容至所述收容部,从而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的定位。15.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及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第二导线沿第一方向组入所述电连接器的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地机械及电性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目前,户外、半户外、潮湿环境使用的灯具及其他电器,IP等级要求较高,在连接线缆时,需要满足IP等级中的防水防尘要求,这往往对线缆连接的部位的密封性能以及事后维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的线缆防水连接机构器件的结构中,线缆连接可靠、操作简单的,则防水连接机构复杂、成本很高,事后维护需要大量操作,耗费大量人力。防水连接机构的成本低的,线缆的连接却不可靠、操作不方便、极性标示不清或者根本没有极性标示、或者防水防尘达不到要求,留下安全隐患,并且使用寿命较短,变向地将低成本的优势消弭。
故现在亟需一种操作方便、结构简单、低成本的线缆连接结构,以在保持高等级密封性能的同时,方便事后维护,降低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操作、结构简单的线缆连接器组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两组导线,其包括本体及导电端子模组;所述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中空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非封闭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模组设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用 于供所述两组导线自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进入所述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以及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形成的收容通道以及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形成的开孔,所述收容通道收容所述导电端子。
优选地,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和至少两个所述开孔,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收容通道内嵌入所述导电端子,所述开孔内收容有安装件,所述导线分别沿所述第一方向插入所述收容通道中与所述导电端子连接,并通过所述安装件沿所述第二方向固定。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两个端部的安装基部,所述安装基部上设置有安装基座,用于固定所述导电端子模组。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部为平板状,所述安装基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基部中部并突伸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上对应所述导电端子模组的三个收容通道,分别设有表示极性的L、N、PE标示。
优选地,电连接器还包括壳体,其与所述本体组合后可将所述非封闭空间密闭。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的两个端部密封配合。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第一密封部件,其中所述两个端部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用于在所述两组导线与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密封。
优选地,所述两个端部的外缘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第二密封部件,使得所述本体与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二密封部件密封。
优选地,所述两个端部外部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电连接器对应所述外螺纹还设置有可供所述两个电源线穿过的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两个端部于临近所述外螺纹处设置有夹持部,所述螺母内设置有压紧面,当所述螺母旋入所述外螺纹至所述压紧面接触所述夹持部 时,所述压紧面压迫所述夹持部,使得所述夹持部沿径向方向收缩,从而压紧所述第一密封部件。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端部旋转定位配合。
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端部的外缘上,设置有突起或缺口,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对应设置有缺口或突起,沿所述壳体的周向方向在设置有与所述缺口连通的收容部,所述收容部与所述缺口共同构成L形空间,所述突起可沿所述L形空间运动,直至所述突起被收容至所述收容部,从而实现所述壳体与所述本体的定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前述结构的任意组合的电连接器及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第一、第二导线沿第一方向组入所述电连接器的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地机械及电性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能够与两组导线快速连接和密封,从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模组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可视化,操作简单、方便,专业知识要求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剖面图;
图3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的接线后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5是符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壳体与本体卡合结构的初始位置图;
图6是符合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壳体与本体卡合结构的最终位置图;
图7是图5和图6所示结构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本体,11-第一端部,12-第二端部,13-第一密封部件,14-第二密封部件,15-凹槽,16-外螺纹,17-弹性夹持部,18-楔形突起,19-非封闭空间;
20-壳体,21-缺口;
30-第一导线;
40-第二导线;
50-导电端子模组,51-绝缘本体,52-导电端子,53-收容通道,54-开孔,55-连接通道,56-固定孔,57-螺丝;
60-迫紧螺母,61-圆锥形压紧面;
70-安装基部,71-安装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参阅图1,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包括有电连接器及与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线或线缆30(下文简称第一导线)及第二导线或线缆40(下文简称第二导线)。
所述电连接器包括本体10、壳体20、和导电端子模组50。第一导线30及第二导线40分别与导电端子模组50形成电性连接。
本体10沿第一方向(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第一端部11与第二端部12之间形成有非封闭空间19。第一端部11的中间和第二端部12是中空的,分别沿上述第一方向开设有通孔,供第一和第二导线30、40沿上述第一方向对向穿过。
壳体20是圆筒形的、套设在本体10外的、并且可与本体10通过相互旋转形成密封的结构。第一导线30可从本体10的第一端部11延伸进入非封闭空间19,第二导线40可从本体10的第二端部12延伸进入非封闭空间19,第一导线30与第二导线40在本体10内部形成电性连接;导电端子模 组50被设置在本体10的内部,特别地,设在第一、第二端部11、12形成的非封闭空间19中,第一导线30、第二导线40分别与该导电端子模组50可拆卸地连接,通过导电端子模组50内的导电端子52,第一导线30和第二导线40形成电性连接。当壳体20与本体10组合后,可将非封闭空间19密闭。
如图2和图3所示,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组合中,在第一、第二导线30、40与本体10的端部11、12的通孔的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部件13,其是一种圆柱形的密封圈,同时,在本体10与壳体20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部件14,其可被嵌入至凹设在本体10外壁上的凹槽15中,其可以是一种O形密封圈。另外,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部11、12的外表面上、相对于嵌有第二密封部件14的凹槽15更靠外的部分,分别设置有外螺纹16。在该外螺纹16再靠外处,分别向外延伸有弹性夹持部17。在第一、第二端部11、12外,还分别设置有与外螺纹16形状匹配、螺纹连接的两个迫紧螺母60,内部设置有一圆锥形压紧面61。当完成第一、第二电源线30、40插入第一、第二端部11、12的通孔后并在本体10内部与导电端子模组50连接后,圆筒形壳体20套在本体10外,将第一、第二端部11、12收容在非封闭空间19,并且与第一、第二端部11、12分别通过第二密封部件14密封。然后将两个迫紧螺母60旋入两个端部的外螺纹16,直至迫紧螺母60的圆锥形压紧面61与弹性夹持部17接触(如图2所示),接着旋紧迫紧螺母60,使得圆锥形压紧面61压迫弹性夹持部17,使得弹性夹持部17沿径向收缩,夹住第一密封部件13和从第一、第二端部11、12插入的第一、第二导线30、40,从而实现第一、第二导线30、40的快速安装和密封。
如图2和图3所示,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电连接器中,导电端子模组50设置在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部11、12之间。在符合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体10包括了一个将第一、第二端部11、12连接起来的平板状安装基部70,其上设置有供导电端子模组50固定的安装基座71。 安装基座71可以与安装基部70一体成型或组装于安装基部70上。导电端子模组50与安装基座71可以使用例如卡合结构的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使用例如焊接的一体化固定方式,或者过盈的收容方式。该导电端子模组50包括绝缘本体51和导电端子52,导电端子52收容于绝缘本体51中,绝缘本体51包括收容通道53和开孔54,收容通道53是沿第一方向贯穿形成的,开孔54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形成的,收容通道53和开孔54是连通结构。优选地,绝缘本体51包括至少两个收容通道53和至少两个开孔54,导电端子5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在收容通道53中嵌入导电端子52,例如导电铜件或导电塑料等。导电端子52包括沿第一方向贯穿的连接通道55以及与该连接通道55连通的沿第二方向的、与开孔54对应的固定孔56,第一、第二导线30、40可插入这些导电端子52的连接通道55中形成电性连接,并且当螺丝57插入开孔54中,锁紧螺丝57可使得螺丝57插入固定孔56从而将第一、第二导线30、40压紧固定,实现第一、第二导线30、40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如图4所示,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导线30、40为电源线,其分为三根电线,分别对应了火线、零线和地线,相对地,绝缘本体51包括了三个收容通道53和三个开孔54,导电端子52的数量为三个,同时在安装基座71上分别标注了极性标示L、N、PE,使得导电端子模组50对应极性安装,这样可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将第一导线30和第二导线40的极性接错。
根据上述符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示出的电连接器组合,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先将导电端子模组50固定在连接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部11、12的安装基部70上的安装基座71上,将导电端子52插入收容通道53中,再分别将第一、第二导线30、40依次穿过迫紧螺母60、本体10的两个第一密封部件13进入本体10的非封闭空间19,将火线插入极性L对应的收容通道53中、将零线插入极性N对应的收容通道53中、将地线插入极性PE对应的收容通道53中,通过螺丝57将三根电线固定,然后将圆筒形壳体20套在本体10外,与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部11、12通过两 个第二密封部件14密封,最后将两个迫紧螺母60旋入端部外螺纹16,通过其内的圆锥形压紧面61压迫弹性夹持部17,使其沿径向向内收缩夹持第一密封部件13,增强密封性能。通过上述的操作过程,使得导电端子模组50与导线30、40的连接可视化,在半开放的非封闭空间19中,操作人员可以在不拥有专业知识以及通过几道简单的安装部序,就能够完成电源线的连接和密封操作,整个过程操作简便、零件少、标示清晰、维护简单、密封性能可靠,对于没有电路操作经验的普通操作人员也非常适合。
如图5、图6、图7所示,优选地,本体10的第一端部11的外缘(也可以是第二端部12的外缘),设置有楔形突起18,圆筒形壳体20对应第一端部11的楔形突起18设置有周向宽度略大于楔形突起18的周向宽度的缺口21,并且沿周向在该缺口21向另一端设置有与缺口21连通的收容部,其共同构成L形空间。在圆筒形壳体20套于本体10外的过程中,先将壳体20从本体10的第二端部12向第一端部11沿所述第一方向推送,直至壳体20收容了本体10的第一、第二端部11、12,再将该缺口21对应楔形突起18进行定位,使得楔形突起18被置于缺口21内,然后在缺口21的导向下将壳体20继续沿第一方向推动,直至突起18进入收容部内,此时将壳体沿着周向方向转动,使得楔形突起18被收容至收容部中,同时楔形突起18被分隔壁止挡,从而实现壳体20和本体10的定位功能。在符合本发明的又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楔形突起18可以设置在壳体20至少一端的内壁,缺口21可以对应设置在本体10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外缘,此时的楔形突起18和缺口21依然可以依照上述的卡合方式将本体10和壳体20固定组合。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包括前述结构的电连接器和导线,通过上述结构的电连接器,导线(第一导线30、第二导线40)可以自电连接器的端部(本体10的第一端部11、第二端部12)分别延伸进入电连接器的内部,与位于电连接器内的导电端子模组50可拆卸地机械连接,同时通过导电端子模组50中的导电端子52形成电性连接。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只需要固定导电端子模组50、穿入并插 接电源线30、40、旋入壳体20与本体10密封、旋紧迫紧螺母60这几个部序既能够实现电源线的快速连接和密封,操作简单、方便,专业知识要求低,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连接器及线缆连接器组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电性连接两组导线,其包括本体及导电端子模组;所述本体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中空的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非封闭空间;所述导电端子模组设于所述非封闭空间内,用于供所述两组导线自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延伸进入所述非封闭空间内与所述导电端子模组可拆卸连接并形成电性连接,从而使得所述导电端子模组与所述导线的连接可视化,易于操作。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合。采用本发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