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406382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1,0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80042760.2

申请日:

2013.09.03

公开号:

CN104541419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T 19/04申请日:20130903|||公开

IPC分类号:

H01T19/04; H01T23/00

主分类号:

H01T19/04

申请人:

夏普株式会社

发明人:

伊达和治; 坂井孝江

地址:

日本大阪府

优先权:

2012-194912 2012.09.05 JP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11323

代理人:

权鲜枝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离子发生元件(100)具备:多个部件,其设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壳体(101),其收纳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以及树脂密封部(170),其将位于壳体(101)的内部的部分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和多个部件绝缘密封。多个部件包含除了第1放电电极(152a)、第2放电电极(152b)以及升压变压器以外的作为周边部件的第1二极管(151a)和2二极管(151b),壳体(101)在与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对应的位置具有收纳它们的端部的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上述端部在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的内部被树脂密封部(170)覆盖。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离子发生元件,利用放电产生离子,其特征在于,具 备: 电路基板; 多个部件,其设于上述电路基板; 壳体,其收纳上述电路基板;以及 树脂密封部,其将位于上述壳体内部的部分的上述电路基板和 上述多个部件绝缘密封, 上述多个部件至少具有:放电电极,其利用放电产生离子;升 压变压器,其使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升压并施加到上述放电电 极;以及除了上述放电电极和上述升压变压器以外的周边部件, 上述升压变压器被上述壳体覆盖,由此被上述树脂密封部完全 密封, 上述壳体在与上述周边部件对应的位置具有收纳孔部,上述收 纳孔部收纳该周边部件的位于与上述电路基板侧相反的一侧的端 部, 在上述壳体的内部,除了上述周边部件的上述端部之外的部分 被上述树脂密封部覆盖,并且在上述收纳孔部的内部,上述周边部 件的上述端部被上述树脂密封部覆盖,由此,上述周边部件被上述 树脂密封部完全密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元件,上述周边部件包含整 流元件,上述整流元件在上述升压变压器与上述放电电极之间与上 述升压变压器和上述放电电极电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发生元件,上述周边部件包含电 容器,上述电容器与上述升压变压器电连接,由此基于从外部提供 的驱动电压临时地进行充电并将其提供给上述升压变压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元件, 上述周边部件设于上述电路基板的与设有上述升压变压器的 一侧的主面相反的一侧的主面, 从上述电路基板观看时位于设有上述周边部件的一侧的上述 壳体的外表面在除了上述收纳孔部之外的部分平坦地构成。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元件, 上述放电电极具有产生正离子的针状的正电极、以及产生负离 子的针状的负电极, 上述正电极从上述升压变压器观看时配置于上述电路基板的 规定方向的一端部侧, 上述负电极从上述升压变压器观看时配置于上述电路基板的 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侧。 6.  一种离子发生器,具备: 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离子发生元件;以及 驱动单元,其包含电源电路,上述电源电路为了驱动上述离子 发生元件而生成驱动电压并提供给上述升压变压器。 7.  一种离子发生装置,具备: 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发生器;以及 送风机,其产生用于将利用上述放电电极产生的离子送出的气 流。

说明书

说明书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的离子发生元件。另外,本发 明涉及具备该离子发生元件和用于驱动该离子发生元件的驱动单 元的离子发生器。而且,本发明涉及具备该离子发生器和产生用于 送出离子的气流的送风机的离子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利用放电现象的各种离子发生器被实用化。通常,这些 离子发生器包括:电极单元,其用于产生离子;升压变压器,其用 于对电极单元施加高电压;以及驱动单元,其用于生成用于提供给 升压变压器的驱动电压。
作为公开了离子发生器的文献,例如有特开2008-16345号公 报(专利文献1)。在该公报公开的离子发生器中,外装壳体的内 部空间在平面上被划分为:收纳有上述电极单元的模块;收纳有上 述升压变压器的模块;以及收纳有上述驱动单元的模块,由此能按 每个模块绝缘密封上述各构成,由此,能使各构成靠近配置,从而 实现其小型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8-163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近年,随着升压变压器的小型化进展,作为能在离子 发生器中利用的小型的升压变压器,表面实装型的变压器被实用 化。在利用该表面实装型的升压变压器的情况下,能采用使上述的 电极单元和升压变压器一体化的构成的离子发生元件,因此能利用 该离子发生元件和用于驱动该离子发生元件的驱动单元构成离子 发生器,结果是能期待进一步的小型化。
但是,最大限度有效利用该优点的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 以及离子发生装置还不存在,因此要求其改进。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与以 往相比能实现小型化的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 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基于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利用放电产生离子,具备:电路 基板;多个部件,其设于上述电路基板;壳体,其收纳上述电路基 板;以及树脂密封部,其将位于上述壳体的内部的部分的上述电路 基板和上述多个部件绝缘密封。上述多个部件至少具有:放电电极, 其利用放电产生离子;升压变压器,其使从外部提供的驱动电压升 压并施加到上述放电电极;以及除了上述放电电极和上述升压变压 器以外的周边部件。上述升压变压器被上述壳体覆盖,由此被上述 树脂密封部完全密封。上述壳体在与上述周边部件对应的位置具有 收纳孔部,上述收纳孔部收纳该周边部件的位于与上述电路基板侧 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中,在上述 壳体的内部,除了上述周边部件的上述端部之外的部分被上述树脂 密封部覆盖,并且在上述收纳孔部的内部,上述周边部件的上述端 部被上述树脂密封部覆盖,由此,上述周边部件被上述树脂密封部 完全密封。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中,优选上述周边部件包含 整流元件,上述整流元件在上述升压变压器与上述放电电极之间与 上述升压变压器和上述放电电极电连接。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中,优选上述周边部件包含 电容器,上述电容器与上述升压变压器电连接,由此基于从外部提 供的驱动电压临时地进行充电并将其提供给上述升压变压器。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中,优选上述周边部件设于 上述电路基板的与设有上述升压变压器的一侧的主面相反的一侧 的主面。在该情况下,优选从上述电路基板观看时位于设有上述周 边部件的一侧的上述壳体的外表面在除了上述收纳孔部之外的部 分平坦地构成。
在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件中,优选上述放电电极具有 产生正离子的针状的正电极和产生负离子的针状的负电极。在该情 况下,优选上述正电极从上述升压变压器观看时配置于上述电路基 板的规定方向的一端部侧,并且上述负电极从上述升压变压器观看 时配置于上述电路基板的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侧。
基于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器具备: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元 件;以及驱动单元,其包含电源电路,上述电源电路为了驱动上述 离子发生元件而生成驱动电压并提供给上述升压变压器。
基于本发明的离子发生装置具备:基于上述本发明的离子发生 器;以及送风机,其产生用于将利用上述放电电极产生的离子送出 的气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制成与以往相比实现小型化的离子发生元件、 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电路构成的图。
图3是从斜上方观看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从斜下方观看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俯视图。
图6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仰视图。
图7是从斜上方观看组装到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部件实 装后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从斜下方观看组装到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部件实 装后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示意截面图。
图11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此外,在以 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或者共用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 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器的概略立体图。另外,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电路构成的图。首先, 参照这些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器1的构成及其动作 以及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的电路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离子发生器1具备离子发生元件100和驱动单元 200。离子发生元件100包括通过各种电气部件实装于高电压侧电路 基板130而构成规定电路的电路模块,驱动单元200包括通过各种电 气部件实装于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而构成规定电路的电路模块。
离子发生元件100由整体上具有大致扁平的大致长方体形的外 形的壳体101覆盖,在该壳体101的内部收纳有俯视为大致矩形的高 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另一方面,驱动单元200的俯视为大致矩形的 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没有特别由箱体等覆盖,而是设为露出的状 态。
离子发生元件100是至少包含利用放电产生离子的放电电极、 使从驱动单元200提供的驱动电压升压并施加到上述放电电极的升 压变压器的电路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上 述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作为放电电极的第1放电电极(正电极) 152a和第2放电电极(负电极)152b、以及作为升压变压器的表面 实装型的升压变压器140(参照图7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离子发生元件100还具有作为感应电 极的第1感应电极153a和第2感应电极153b、作为整流元件的第1二 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电容器161、晶体管162以及多个焊盘 131~134。在此,在上述的构成中,第1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 电容器161以及晶体管162相当于周边部件。
另一方面,驱动单元200是至少包含用于驱动离子发生元件的 电源电路的电路模块,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具有上述的 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和设于该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的未图示的 电源电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单元200还具有多个焊盘211~ 214、未图示的升压变压器驱动电路以及连接器220。在此,升压变 压器驱动电路用于控制设于离子发生元件100的升压变压器140的 驱动,连接器220包含用于将离子发生器1连接到例如外部电源(在 本实施方式中为干电池、蓄电池等直流电源,根据情况为商用电源 等)的电源端子、用于将离子发生器1连接到外部的控制设备等的 信号端子等。
如图1所示,离子发生元件100和驱动单元200利用未图示的小 螺钉等靠近配置,在物理上固定,另外,设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 的上述多个焊盘131~134和设于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的上述多个 焊盘211~214利用实现它们之间的电连接的连接构件300分别对应 起来连接,由此电连接。此外,作为连接构件300,其种类没有特 别限定,但是能利用焊线、导电带、两端利用焊料焊接等连接到焊 盘的导电线(汇流条)等公知的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器1中,综上所述,由设于驱动单 元200的电源电路生成的驱动电压提供给离子发生元件100,其提供 给升压变压器140进行升压而施加到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 极152b,由此在第1放电电极152a与第1感应电极153a间以及第2放 电电极152b与第2感应电极153b间发生放电。利用该放电,在第1 放电电极152a的附近的空间中产生正离子,在第2放电电极152b的 附近的空间中产生负离子。以下对实现该动作的电路构成及其动作 参照图1和图2更详细地说明。
上述的第1放电电极152a、第2放电电极152b、升压变压器140、 第1感应电极153a、第2感应电极153b、第1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 151b、电容器161、晶体管162以及多个焊盘131~134均设于离子发 生元件100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利用设于该高电压侧电路基板 130的配线图案相互电连接。
在设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焊盘131~134中,焊盘131是电 源输入端子,焊盘132是第1接地端子,焊盘133是信号输入端子, 焊盘134是第2接地端子。
电容器161基于经由焊盘131提供的驱动电压临时地进行充电, 将其提供给升压变压器140,一端连接到焊盘131,另一端连接到焊 盘132。电容器161例如包括薄膜电容器,由能实装于高电压侧电路 基板130的表面实装部件(参照图8等)构成。
升压变压器140包含初级线圈141和次级线圈142,用于使提供 的驱动电压升压,将其施加到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 152b。初级线圈141的一端连接到焊盘131,初级线圈141的另一端 经由晶体管162连接到焊盘134。次级线圈142的一端连接到初级线 圈141的上述一端,并且连接到上述的焊盘131,次级线圈142的另 一端分别经由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连接到第1放电电极 152a和第2放电电极152b。升压变压器140由能实装于高电压侧电路 基板130的表面实装部件(参照图7等)构成。
晶体管162用于控制升压变压器140的驱动,其衬底连接到升压 变压器140的初级线圈141的上述另一端,其源极连接到焊盘134, 其栅极连接到焊盘133。晶体管162包括例如封装化的MOS晶体管, 由能实装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表面实装部件(参照图8等)构 成。
第1二极管151a用于对电流整流,其阳极连接到升压变压器140 的次级线圈142的上述另一端,其阴极连接到第1放电电极152a。第 2二极管151b用于对电流整流,其阳极连接到第2放电电极152b,其 阴极连接到升压变压器140的次级线圈142的上述另一端。第1二极 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均由分立的部件构成,由能实装于高电压 侧电路基板130的轴向型的实装部件(参照图7、图8、图10以及图 11等)构成。
第1放电电极152a用于通过发生放电而产生正离子,连接到第1 二极管151a的阴极。第2放电电极152b是用于发生放电的电极,连 接到第2二极管151b的阳极。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152b 均具有其一端加工成尖锐状的针状的形状,由能实装于高电压侧电 路基板130的销型的部件(参照图7、图8以及图10等)构成。
第1感应电极153a通过配置于第1放电电极152a的附近而感应, 以使得由第1放电电极152a发生放电,连接到焊盘132。第2感应电 极153b通过配置于第2放电电极152b的附近而感应,以使得由第2 放电电极152b发生放电,连接到焊盘134。第1感应电极153a和第2 感应电极153b均由形成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表面的导电图案 (参照图7等)构成。
另一方面,在设于驱动单元200的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的焊盘 211~214中,焊盘211是电源输出端子,焊盘212是第3接地端子, 焊盘213是信号输出端子,焊盘214是第4接地端子。
设于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的电源电路对经由上述的连接器 220从外部的直流电源输入的直流电源电压进行调整,生成规定的 驱动电压,经由焊盘211,并且进一步经由连接构件300和焊盘131, 由此将其提供给离子发生元件100。
设于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的升压变压器驱动电路生成控制晶 体管162的导通/截止动作的信号,经由焊盘213,并且进一步经由 连接构件300和焊盘133,由此将其导出给离子发生元件100。
另外,在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0上设有保持为接地电位的接地 图案,其连接到焊盘212、214。该焊盘212、214分别经由连接构件 300连接到设于离子发生元件100的焊盘132、134。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上述电路构成,在电容器161中反 复地进行充放电,与其同步地切换晶体管162的导通/截止动作,由 此在升压变压器140的初级线圈141中产生脉冲电压。由此,在升压 变压器140的次级线圈142中交替地产生正和负的高电压脉冲,产生 的正的高电压脉冲经由第1二极管151a施加到第1放电电极152a,负 的高电压脉冲经由第2二极管151b施加到第2放电电极152b。由此, 在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152b的顶端发生电晕放电,分别 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图3和图4是分别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看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 件的概略立体图,图5和图6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俯视图和 仰视图。另外,图7和图8是分别从斜上方和斜下方观看组装到图2 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部件实装后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的概略立 体图。而且,图9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分解立体图。接着, 参照上述图3至图9对上述的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的具 体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作为离子发生元件100的外壳的壳体101包含 下表面开口的箱状的上壳体110和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的下壳体120, 这些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组合,由此在内部具有收纳高电压侧电 路基板130的空间。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均由树脂制成的构件构 成。
如图7所示,在俯视为大致矩形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作为 一个主面的上表面实装有第1放电电极152a、第2放电电极152b、第 1感应电极153a、第2感应电极153b以及升压变压器140,而且在该 上表面设有焊盘131~134。另外,在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表 面侧的部分达成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一部分。
升压变压器140在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规定方向(在此为长 边方向)的中央部以其轴方向与上述规定方向正交的方式配置。
第1放电电极152a配置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位于上述规 定方向的一端部侧的一角部附近,第2放电电极152b配置于高电压 侧电路基板130的位于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的一角部附近。 此外,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152b以其加工成尖锐状的顶 端部配置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表面侧的方式,在其根部贯 通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状态下固定于该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
第1感应电极153a以位于第1放电电极152a的附近的方式配置 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述规定方向的一端部侧的大致中央, 第2感应电极153b以位于第2放电电极152b的附近的方式配置于高 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的大致中央。
另一方面,焊盘131~133配置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位于 上述规定方向的一端部侧的另一角部附近,焊盘134配置于高电压 侧电路基板130的位于上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侧的另一角部附 近。
如图8所示,在俯视为大致矩形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作为 另一方主面的下表面实装有第1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电容 器161以及晶体管162。另外,上述的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 极152b的根部位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下表面。
第1二极管151a位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述规定方向的 一端部与中央部之间的位置,以嵌入设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 缺口部的方式设置。第2二极管151b位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上 述规定方向的另一端部与中央部之间的位置,以嵌入设于高电压侧 电路基板130的缺口部的方式设置。
晶体管162配置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位于上述规定方向 的一端部侧的另一角部附近,电容器161配置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 130的位于上述规定方的另一端部侧的另一角部附近。
此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规定位置, 除了用于收纳上述的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缺口部之 外,还形成有多个狭缝状延伸的缺口部。这些缺口部用于在形成后 述的树脂密封部170(参照图4、图6以及图11等)时促进成为树脂 密封部170的液状树脂在壳体101内的游动。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上壳体110的与升压变压器140对应的位 置,设有覆盖升压变压器140并且能收纳该升压变压器140的凸状的 升压变压器收纳部111。另外,在上壳体110的与第1二极管151a和 第2二极管151b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覆盖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 极管151b并且能收纳这些的凸状的二极管收纳部112a、112b。
而且,在上壳体110的与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152b 对应的位置,分别以能插通配置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 152b的方式设有放电电极收纳孔部113a、113b。另外,在上壳体110 的与焊盘131~133对应的位置设有使焊盘131~134露出的窗部 114a,在上壳体110的与焊盘134对应的位置设有使焊盘134露出的 窗部114b。
而且,在上壳体110的与窗部114a、114b相邻的位置且配置有 上述的驱动单元200的部分分别设有支撑框部115a、115b。该支撑 框部115a、115b不仅成为载置有驱动单元200的低电压侧电路基板 210的端部的部分,而且是也载置有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端部的 部分。
如图4和图6所示,在下壳体120的大致中央部设有在将成为树 脂密封部170的液状树脂注入到壳体101的内部时所使用的注入用 孔部121。另外,在下壳体120的与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 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能收纳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端 部的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而且,在下壳体120的与电容器 161对应的位置设有能收纳电容器161的端部的电容器收纳孔部 123。
如图9所示,在进行离子发生元件100的组装时,首先,在各种 部件实装后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上组装上壳体110,而且,然后 针对上壳体110组装下壳体120。此时,在上壳体110的支撑框部 115a、115b上可载置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的端部。
接着,以将放电电极收纳孔部113a和在该放电电极收纳孔部 113a中插通的第1放电电极152a之间的间隙、放电电极收纳孔部 113b和在该放电电极收纳孔部113b中插通的第2放电电极152b之间 的间隙、以及窗部114a、114b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之间的间隙 封闭的方式在这些部分中涂敷液状密封剂使其固化,由此形成密封 部180(参照图10)。通过形成该密封部180,能防止在注入后述的 液状树脂时液状树脂从这些间隙漏出。
接着,经由上述的注入用孔部121在壳体101的内部注入液状树 脂使其固化,由此形成树脂密封部170。此外,树脂密封部170的材 质没有特别限定,但是能适当使用环氧树脂。
使用该树脂密封部170填充壳体101的内部空间,由此能将作为 高电压部件的升压变压器140(特别是次级线圈142部分)、第1二 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第1放电电极152a的根部以及第2放电 电极152b的根部绝缘密封,并且,除此之外,能不是将高电压部件 而是将电容器161和晶体管162这样的部件、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 的大部分绝缘密封。因此,能实现这些部件的绝缘并使其靠近配置, 并且能实现耐吸湿性这样的可靠性的提高。
综上所述,可制作如图3至图6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100,在该 离子发生元件100中,第1放电电极152a的顶端部、第2放电电极152b 的顶端部、焊盘131~134成为从上壳体110露出的状态,而且设于 下壳体120的注入用孔部121、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以及电容 器收纳孔部123被树脂密封部170密封,由此除了上述的第1放电电 极152a的顶端部、第2放电电极152b的顶端部、焊盘131~134之外 的部分全部由壳体101和树脂密封部170覆盖。
图10是图2所示的离子发生元件的示意截面图,图11是图2所示 的离子发生元件的主要部分放大截面图。在图10中,以使离子发生 元件100的上下倒转的状态表示沿着图5和图6中所示的X-X线将 离子发生元件100切断的情况下的截面。另外,图11是图10所示的 区域XI的放大图。以下参照这些图10和图11对上述的树脂密封部 170的密封结构更详细地说明。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中, 由上壳体110和下壳体120所规定的壳体101的内部空间被树脂密封 部170覆盖。
在此,如上所述,在与作为周边部件的第1二极管151a和第2 二极管151b对应的位置的下壳体120分别设有二极管收纳孔部 122a、122b,在该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中分别收纳有位于第 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侧相反的 一侧的端部(在此为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下端(在图 中为位于上方的端部))。另外,树脂密封部170到达该二极管收 纳孔部122a、122b的内部,将这些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封闭。
即,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在壳体101的内部除了其 上述下端之外的部分被树脂密封部170覆盖,并且在二极管收纳孔 部122a、122b的内部上述下端被树脂密封部170覆盖,由此被树脂 密封部170完全密封。
在此,其截面图示省略,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电容器161 也与第1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情况同样,在壳体101的内 部除了其下端之外的部分被树脂密封部170覆盖,并且在电容器收 纳孔部123的内部该下端被树脂密封部170覆盖,由此被树脂密封部 170完全密封。
这些二极管151a和第2二极管151b的密封状态以及电容器161 的密封状态,与通过被下壳体120覆盖从而其整体完全被树脂密封 部170密封的作为非周边部件的升压变压器140的密封状态不同,另 外,与通过以插通下壳体120的方式配置从而仅其根部被树脂密封 部170密封的作为非周边部件的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电极 152b的密封状态也不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中,规定壳体101 的下表面的下壳体120的外表面除了设有上述二极管收纳孔部 122a、122b的部分之外平坦地构成。通过这样构成,在将离子发生 元件100组装到其它装置的情况等,能稳定地将其固定。
在此,假设在不采用上述的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以及 电容器161的密封状态,而采用与升压变压器140同样的密封状态对 这些周边部件密封的情况下,则该周边部件要被下壳体120覆盖, 但需要该下壳体120的厚度量、以及在该下壳体120与周边部件之间 形成树脂密封部170的间隙的量的空间,因此,无法避免离子发生 元件100的大型化(即厚度增加)。
另一方面,假设在不采用上述的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 以及电容器161的密封状态,而采用与第1放电电极152a和第2放电 电极152a同样的密封状态对这些周边部件密封的情况下,同样产生 不能完全密封这些周边部件的问题。
而且,假设在遍及下壳体120的整个底面设有开口的情况下, 在液状树脂固化时,伴随其表面张力和固化收缩,会产生所谓的收 缩气孔,尤其是会使配置于靠近离子发生元件100的中央部的周边 部件的下端露出。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中,与作为周边部件 的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以及电容器161的下端形状对应地, 将比其稍大的大小的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和电容器收纳孔部 123设于下壳体120,并且在如上述的密封状态下将其绝缘密封,由 此能全部解决上述的课题。
因此,通过如上所述地构成,能够将离子发生元件100的厚度 尺寸至少削减作为周边部件的第1二极管151a、第2二极管151b以及 电容器161插入二极管收纳孔部122a、122b和电容器收纳孔部123 中的部分的厚度方向的高度H(参照图11)的量。因此,结果是也 能减小离子发生器1的尺寸,由此能够使离子发生器1小型化,能削 减其占有体积。
因此,通过采用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子发生元件100和具备该离 子发生元件100的离子发生器1,能制成与以往相比实现小型化的离 子发生元件和离子发生器,而且通过采用组装了该离子发生器1的 离子发生装置,也实现了该离子发生装置的小型化。
在此,所谓离子发生装置,是通过至少组合离子发生器、和产 生用于将在该离子发生器中发生的离子送出的气流的送风机而构 成的装置,在空间中以高密度混合存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从而进行 病毒、霉菌等的分解、各种变应原的非活化、除去臭味、除电等。 因此,离子发生装置包含例如空气净化器、空气调节机、美容保健 设备等各种装置。
在作为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如下构成的 情况:在使用如上述的收纳孔部的密封状态仅对设于高电压侧电路 基板的多个周边部件中的第1二极管和第2二极管以及电容器进行 密封,但是当然也可以在其它的周边部件中适用上述构成,针对任 一周边部件适用该密封状态,可以适当地自由选择。
另外,在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作为离子发生元件、 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例示了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两者的 构成,但是当然也能在仅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中的任一方的离子发 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中适用本发明。
这样,本次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为例示,不是限制 性的。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界定,另外,包含与权利要 求书的记载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离子发生器、100离子发生元件、101壳体、110上壳 体、111升压变压器收纳部、112a、112b二极管收纳部、113a、 113b放电电极收纳孔部、114a、114b窗部、115a、115b支撑 框部、120下壳体、121注入用孔部、122a、122b二极管收纳 孔部、123电容器收纳孔部、130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1~134 焊盘、140升压变压器、141初级线圈、142次级线圈、151a 第1二极管、151b第2二极管、152a第1放电电极、152b第2 放电电极、153a第1感应电极、153b第2感应电极、161电容 器、162晶体管、170树脂密封部、180密封部、200驱动单 元、210低电压侧电路基板、211~214焊盘、220连接器、300 连接构件。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子发生元件、离子发生器以及离子发生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离子发生元件(100)具备:多个部件,其设于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壳体(101),其收纳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以及树脂密封部(170),其将位于壳体(101)的内部的部分的高电压侧电路基板(130)和多个部件绝缘密封。多个部件包含除了第1放电电极(152a)、第2放电电极(152b)以及升压变压器以外的作为周边部件的第1二极管(151a)和2二极管(151b),壳体(101)在与第1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