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6309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2054.0

申请日:

1988.04.18

公开号:

CN1036896A

公开日:

1989.11.0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A61B5/00; A61B10/00

主分类号:

A61B5/00; A61B10/00

申请人:

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 北京市无线电元件十五厂

发明人:

赵书强; 李应生

地址:

北京市西城新街口东街3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畴。本发明由分析、显示及打印三部分功能组成,分析仪的按键分别代表上肢神经损伤病例的各项应查体征,当通过按键输入阳性体征时,即可在显示屏上得到中英文的定位诊断结果及K值。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取代了临床医生对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的模糊复杂的人脑综合分析过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 上肢神经损伤定位仪地按键分别表示上肢神经损伤病例的各项应查体征,当用按键将相应的阳性体征输入后即可在显示屏上得到定位诊断及K值,同时得到打印报告。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畴。

    目前,在临床医学中关于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问题,既没有统一的模式,又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使检查记录及分析过程均难以规范化,从而很不利于对病人的诊断和复查工作。本发明使臂丛神经损伤定位诊断这一复杂的人脑综合分析过程转变为统一规范的人工智能。从而使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水平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基于发明人的以下创造点:(1)用三步法(显示、排列、判断)解析了臂丛神经损伤的定位分析过程。(2)明确提出了两条分析比较原理(集中性比较原理和完全性比较原理)。(3)成功地建立了K值分析法。因此,基于上述创造点得到的本项发明为国际首创。

    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由分析、显示及打印三部分功能组成,分析仪的按键分别代表上肢神经损伤病例的各项应查体征,当某些体征的检查结果为阳性时,操作者只需按下代表这些阳性体征的按键,显示屏上即可得出该病例的定位诊断,而且这些定位诊断均标明其K值大小,从而方便医生比较该定位诊断的正确程度。得到定位诊断结果后,只需按下打印键,即可得到检查结果、定位诊断结果及K值。经对临床100例病例的试用结果表明,其定位诊断的正确率高达100%。

    本发明主要有以下优点:(1)简便:医生不必熟记臂丛解剖,可在几分钟内得到诊断。(2)准确可靠:由于臂丛解剖被客观的表达出来,而诊断过程又是固定程序,因此,其准确程度不会低于熟记解剖的医生根据诊断原理所下的诊断。(3)提高了定位诊断水平:由于能充分利用体征所提供的全部信息,而且又有统一的分析模式和判断标准,因此使诊断方法更科学、使诊断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同时使分析、记录及结果规范化,从而特别有利于对病人的转诊和复查。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电脑式上肢神经损伤定位分析仪属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范畴。本发明由分析、显示及打印三部分功能组成,分析仪的按键分别代表上肢神经损伤病例的各项应查体征,当通过按键输入阳性体征时,即可在显示屏上得到中英文的定位诊断结果及K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