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装置.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283540.5(22)申请日 2014.06.23102132313 2013.09.06 TWH04N 5/225(2006.01)(71)申请人晶睿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台湾新北市中和区连城路192号6楼(72)发明人詹智傑(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代理人梁挥 常大军(54) 发明名称监控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监控装置,包含一壳体、一感测组件及一透明盖体。透明盖体可分离地组设于壳体,以构成一容置空间。感测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透明盖体包含一第一透光罩、一环形遮光罩及一第二透。
2、光罩。第一透光罩可分离地设于壳体。第一透光罩具有一穿孔。环形遮光罩具有一第一限位面及一第二限位面。环形遮光罩位于穿孔,且第一限位面抵靠于第一透光罩。第二限位面背向容置空间。第二透光罩设于环形遮光罩且抵靠于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用以令第二透光罩不会朝容置空间的方向位移。(30)优先权数据(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10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722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CN 104427221 A1/1页21.一种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壳体;一感测组件;以及。
3、一透明盖体,可分离地组设于该壳体,以构成一容置空间,该感测组件设于该容置空间内,该透明盖体包含:一第一透光罩,可分离地设于该壳体,该第一透光罩具有一穿孔;一环形遮光罩,具有一第一限位面及一第二限位面,该环形遮光罩位于该穿孔,且该第一限位面抵靠于该第一透光罩,该第二限位面背向该容置空间;以及一第二透光罩,设于该环形遮光罩且抵靠于该第二限位面,该第一限位面与该第二限位面用以令该第二透光罩不会朝该容置空间的方向位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形遮光罩包含一围壁、具有该第一限位面的一第一限位部及具有该第二限位面的一第二限位部,该围壁位于该穿孔,且具有相对的一外壁面及一内壁面,该内。
4、壁面环绕该第二透光罩,该第一限位部连接于该外壁面,该第一限位面面向该容置空间,且接触于该第一透光罩,该第二限位部连接于该内壁面,且该第二限位面接触于该第二透光罩,该第一限位面的法线方向与该第二限位面的法线方向夹一夹角,该夹角为大于9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的任一角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光源组件,设于该容置空间,且该围壁介于该感测组件与该光源组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感测组件包含一镜头模块。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光罩具有一第一结合段、具有该穿孔的一第二结合段及一弯曲段,该弯曲段连接于该第一结合段与该第二结。
5、合段之间,该第一结合段可分离地设于该壳体,该第二结合段抵靠该第一限位面,该弯曲段围绕于该光源组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弯曲段以至少一环形轴线为曲率中心线弯曲,该环形轴线位于该第一透光罩靠近该容置空间的一侧。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锁固环,该壳体具有一环形凹槽,该第一结合段可分离地设于该环形凹槽所构成的空间内,该锁固环可拆卸地设于该环形凹槽,且该第一结合段夹设于该锁固环与该环形凹槽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密封环,夹设于该第一结合段与该环形凹槽之间。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多个锁固件,。
6、该壳体具有多个第一锁固孔,该第一结合段具有多个第二锁固孔,该些锁固件分别可拆卸地穿过该些第二锁固孔并可拆卸的锁固于该些第一锁固孔。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锁固环,该壳体具有一环形凹槽,该第一透光罩具有一第一结合段、具有该穿孔的一第二结合段及一平板段,该平板段连接于该第一结合段与该第二结合段之间,该锁固环可拆卸地锁合于该环形凹槽,且该第一结合段夹设于该锁固环与该环形凹槽之间,该第二结合段抵靠该第一限位面,该平板段覆盖于该光源组件。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27221 A1/5页3监控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监控装置,特别是一种关于透光罩的结构改良。
7、的监控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监视摄像技术是可拍摄被监视环境的动态情况并予以纪录,将可以有效地替代传统人力保全方式。而监视摄像亦可以结合光学辨识技术及警报系统,使得被监视环境发生异常状况时发出警示信号,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被动式保全机制。0003 监视摄像技术最主要的设备即为监视摄像机,监视摄像机可以依据设置环境而区分有室内型及户外型两种。其中,户外型监视摄像机因架设在户外而有防水、防尘及耐冲击的需求。因此,户外型监视摄像机在出厂前除了需进行防水、防尘的测试外,更需进行标准规范IK10冲击测试。然,现有的监视摄像机仍有耐冲击效果不足的问题,故如何提升监视摄像机承受撞击的能力将是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
8、题之一。0004 此外,户外型监视摄像机因架设在户外,故于夜晚执行监视工作时,常因环境亮度不足而造成影像品质不符使用者要求,现有的解决做法是在监视摄像机上加装照明光源,但常因光源设置在监视摄像机的壳体内,而使得部分光线因被壳体遮挡而造成照明效率较差。故如何提升监视摄像机的照明效率亦是研发人员应解决的问题之一。发明内容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装置,藉以提升监控装置承受撞击的能力,以及提升监控装置的照明效率。0006 本发明所揭露的监控装置,包含一壳体、一感测组件及一透明盖体。透明盖体可分离地组设于壳体,以构成一容置空间。感测组件设于容置空间内。透明盖体包含一第一透光罩、一环形遮光罩。
9、及一第二透光罩。第一透光罩可分离地设于壳体。第一透光罩具有一穿孔。环形遮光罩具有一第一限位面及一第二限位面。环形遮光罩位于穿孔,且第一限位面抵靠于第一透光罩。第二限位面背向容置空间。第二透光罩设于环形遮光罩且抵靠于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面与第二限位面用以令第二透光罩不会朝容置空间的方向位移。0007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监控装置,通过第一限位面抵靠于第一透光罩背向容置空间的表面,以及第二透光罩面向容置空间的表面抵靠于第二限位面,使得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能够拘束第二透光罩不朝向第二限位面的方向位移,以增加第一透光罩、环形遮光罩及第二透光罩间衔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监控装置承受撞击能力。000。
10、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监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0010 图2为图1的部分剖视图;0011 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4427221 A2/5页40012 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0013 图5A为图1的第一透光罩的立体剖视图;0014 图5B为图1的第一透光罩的横切面示意图;0015 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剖视图;0016 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的立体示意图;0017 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的立体示意图;0018 图9为根。
11、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与壳体的分解示意图;0019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部分剖视图。0020 其中,附图标记0021 10 监控装置0022 100 壳体0023 110 环形凹槽0024 111 环形侧面0025 120 容置空间0026 130 第一锁固孔0027 200 感测组件0028 210 镜头模块0029 300 透明盖体0030 310 第一透光罩0031 311 第一结合段0032 311a 第二锁固孔0033 312 第二结合段0034 312a 穿孔0035 313 弯曲段0036 314 平板段0037 320 环形遮光罩0038 32。
12、1 围壁0039 321a 外壁面0040 321b 内壁面0041 322 第一限位部0042 322a 第一限位面0043 323 第二限位部0044 323a 第二限位面0045 330 第二透光罩0046 400 密封环0047 500 光源组件0048 600 锁固环0049 700 锁固件说 明 书CN 104427221 A3/5页5具体实施方式0050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0051 请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监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
13、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图2的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分解示意图。0052 本实施例的监控装置10包含一壳体100、一感测组件200及一透明盖体300。0053 壳体100可以但不限于是由塑胶材料射出成型或是铝材料压铸成型。壳体100具有一环形凹槽110及形成环形凹槽110的环形侧面111。0054 本实施例的感测组件200以摄像装置的影像撷取组件为例,并包含一镜头模块210。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感测组件200例如也可以是感测装置的光感测组件。0055 透明盖体300可分离地组设于壳体100,以构成一容置空间120。感测组件200设于容置空间120内。详细来说,透明盖体300包含一。
14、第一透光罩310、一环形遮光罩320及一第二透光罩330。第一透光罩310具有一第一结合段311、一第二结合段312及一弯曲段313。弯曲段313连接于第一结合段311与第二结合段312之间。第一结合段311可分离地设于环形凹槽110的环形侧面1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结合段311以螺合的方式锁合于环形侧面111。也就是说,第一结合段311面向环形侧面111的表面及环形侧面111各具有螺纹,而令第一结合段311可分离地设于环形凹槽110。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00也可以不具有环形凹槽110,也就是说,螺纹直接形成于壳体100的内壁面,而第一结合段311螺合于壳体100的内壁面。0056 第。
15、二结合段312具有一穿孔312a。0057 请辅参阅图4至图5B,图5A为图1的第一透光罩的立体剖视图。图5B为图1的第一透光罩的横切面示意图。弯曲段313以一环形轴线A为曲率中心线弯曲。环形轴线A与弯曲段313间隔一曲率半径r1,且环型轴线A位于第一透光罩310靠近容置空间120的一侧。也就是说,弯曲段313的半径r2大于环形轴线A的半径r3。在本实施例中,弯曲段313的曲率半径r1为一常数,且以一条圆形的环形轴线A为曲率中心线弯曲,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弯曲段313也可以其他形状的环形轴线为曲率中心线弯曲,且其曲率半径r1亦可以不为常数而形成多段相异曲率半径的曲面。在本实施例中,。
16、环形轴线A的形状为圆形。也就是说,弯曲段313的横切面313a(如图5B所示)为圆环状。0058 环形遮光罩320包含一围壁321、一第一限位部322及一第二限位部323。围壁321位于穿孔312a,且具有相对的一外壁面321a及一内壁面321b。内壁面321b围绕感测组件200,以避免感测组件200受到侧向光源的干扰而影响感测品质。第一限位部322连接于外壁面321a,且具有一第一限位面322a。第一限位面322a面向容置空间120,并接触于第一透光罩310背向容置空间120的表面。第二限位部323连接于内壁面321b,且具有一第二限位面323a。第二限位面323a背向容置空间120。更进一。
17、步来说,在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面322a的法线方向N1与第二限位面323a的法线方向N2夹一夹角(如图3所示)。夹角为大于9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的任一角度。图3中夹角仅标示于其中一侧,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另一侧的夹角满足大于90度且小于等于180度的任一角度的角度关系。说 明 书CN 104427221 A4/5页60059 第二透光罩330位于内壁面321b所围绕的空间内,且第二透光罩330面向容置空间120的表面接触于第二限位面323a。0060 在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监控装置10更包含一密封环400。密封环400夹设于第一透光罩310的第一结合段311与环形凹槽1。
18、10之间。0061 在本实施例及其他实施例中,监控装置10更包含一光源组件500。光源组件500设于容置空间120,且位于围壁321与弯曲段313之间,并且弯曲段313围绕于该光源组件,且围壁321介于感测组件200与光源组件500之间,藉由以上配置,光源组件500所发出的光不会被壳体100所遮挡,可以有效提高光源组件的照明效率,同时也不会干扰到感测组件200的感测品质。0062 上述第一透光罩310、环形遮光罩320及第二透光罩330间的结合方式例如为螺合或胶合,也就是说,第一透光罩310、环形遮光罩320及第二透光罩330间的衔接处除了通过螺纹或粘胶来固定外,更通过第一限位面322a及第二。
19、限位面323a的限位机制来补强各元件间的组合强度。0063 再者,上述第一透光罩310的材质例如为塑胶。第二透光罩330的材质例如为塑胶或透光率较塑胶高的玻璃。由于塑胶的弹性变形能力较玻璃的弹性变形能力佳,故透明盖体300受到外力撞击时,由塑胶制成的第一透光罩310能提供缓冲外部撞击力的效果。0064 由于本实施例的透明盖体300由第一透光罩310、环形遮光罩320及第二透光罩330三个元件组成,而各元件的衔接处的结构强度理应相对较其余部位弱,故当透明盖体300受到撞击时,一般会从各元件的衔接处开始产生破坏。为了提升透明盖体300承受外部撞击的能力,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罩310与环形遮光罩320。
20、的衔接处额外设置第一限位部322及环形遮光罩320与第二透光罩330的衔接处额外设置第二限位部323以提升各元件间的结合强度。0065 详细来说,如图2所示,当透明盖体300受到外部朝向容置空间120的撞击外力F时,第一透光罩310背向容置空间120的表面抵靠于环形遮光罩320的第一限位面322a以防止环形遮光罩320以及抵靠于第二限位面323a的第二透光罩330相对第一透光罩310朝容置空间120的方向位移。再者,第二透光罩330面向容置空间120的表面抵靠于环形遮光罩320的第二限位面323a以防止第二透光罩330相对环形遮光罩320朝容置空间120的方向位移。因此,通过第一限位面322a。
21、与第二限位面323a分别抵靠于第一透光罩310及第二透光罩330,可增加透明盖体300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透明盖体300承受外力撞击的能力。0066 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透光罩310由塑胶制成而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使第一透光罩310弯曲段313具备弹性臂的能力。因此,当透明盖体300受到外力撞击时,弯曲段313能提供弹性缓冲的效果而降低撞击外力的大小,以进一步提升透明盖体300承受外力撞击的能力。0067 请参阅图6。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部分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0068 本实施例的监控装置10更包含一锁固环600。第一透光罩31。
22、0的第一结合段311可分离地位于环形凹槽110所构成的容置空间120内。锁固环600可拆卸地螺合于环形凹槽110的环形侧面111,且第一结合部311夹设于锁固环600与环形凹槽110之间。其中,说 明 书CN 104427221 A5/5页7本实施例与图1的实施例相异的处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结合段311面向环形侧面111的表面可以不用设有螺纹。0069 请参阅图7与图8。图7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的立体示意图。图7的实施例与上述图1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0070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弯曲段313的横切面为方形,。
23、也就是说,弯曲段313的环形轴线A的形状为方形。0071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图7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的环形遮光罩320与第二透光罩330的形状亦为方形。0072 请参阅图9。图9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所述的透明盖体与壳体的分解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7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0073 本实施例的监控装置10更包含多个锁固件700。壳体100具有多个第一锁固孔130。透明盖体300的第一结合段311具有多个第二锁固孔311a。这些锁固件700分别可拆卸地穿过这些第二锁固孔311a并可拆卸的锁固于这些第一锁固孔130。0074 请参阅图6及图10。图10。
24、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所述的监控装置的部分剖视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图6的实施例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0075 本实施例的监控装置10更包含一锁固环600。壳体100具有一环形凹槽110。第一透光罩310具有一第一结合段311、具有穿孔312a的一第二结合段312及一平板段314。平板段314连接于第一结合段311与第二结合段312之间。锁固环600可拆卸地锁合于环形凹槽110,且第一结合段311夹设于锁固环600与环形凹槽110之间。第二结合段312抵靠第一限位面322a。平板段314覆盖于光源组件500。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与图6的实施例的差异在于从图6的弯曲段313变成本实施例的平板段。
25、314。0076 根据上述本发明所揭露的监控装置,通过第一限位面抵靠于第一透光罩背向容置空间的表面,以及第二透光罩面向容置空间的表面抵靠于第二限位面,使得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能够拘束第二透光罩不会相对环形遮光罩朝容置空间的方向位移,以增加第一透光罩、环形遮光罩及第二透光罩间衔接处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监控装置承受撞击能力。0077 此外,第一透光罩用塑胶材质制成,且第一透光罩的弯曲段能提供弹性臂的效果来减缓监控装置外部撞击外力的强度。0078 此外,藉由第一透光罩的弯曲段围绕于光源组件的配置,光源组件所发出的光不会被壳体所遮挡,可以有效提高光源组件的照明效率。0079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427221 A1/10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7221 A2/10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7221 A3/10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7221 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