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0618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1104588.0

申请日:

1991.07.06

公开号:

CN1058572A

公开日:

1992.02.12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有效期届满IPC(主分类):B66B 11/04申请日:19910706授权公告日:19930505期满终止日期:20110706|||保护期延长|||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66B11/04

主分类号:

B66B11/04

申请人: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发明人:

杰撕夫·威泽斯; 安德杰·奥林斯克

地址:

瑞士卢塞恩

优先权:

1990.07.26 CH 02 466/90-8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王宪模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此装置具有一机架,一用以驱动主轴的起重电动机,此起重电动机由一定子、一转子和一装在主轴靠驱动端一侧的主动皮带轮的构成,连接舱室和配重的钢索在此主动皮带轮的钢索凹槽中运动,其特征是:为在离驱动端一侧支承主轴,设有一浮支轴承和一固定轴承,主动皮带轮装在其间;主轴在驱动端具有一自由端;起重电动机具有一快速转子,此转子与主轴的自由端作可卸式连接。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此装置具有一机架(1),一用以驱动主轴(6)的起重电动机(13),此起重电动机(13)由一定子(14)、一转子(16)和一装在主轴(6)靠驱动端一侧的主动皮带轮(9)构成,连接舱室和配重的钢索在此主动皮带轮的钢索凹槽中运动,其特征是:为在离驱动端一侧支承主轴(6),设有一浮动轴承(7)和一固定轴承(8),主动皮带轮(9)装在其间;主轴(6)在驱动端具有一自由端;起重电动机(13)具有一快速转子(16),此转子与主轴(6)的自由端作可卸式连接。
2: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浮动轴承(7)装在一可卸式轴承支座(3)上,固定轴承(8)装在一盖板支座(4)上。
3: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主动皮带轮(9)可在轴承支座一侧在主轴(6)上移动,并通过一第一可卸紧固件(11)与主轴(6)固接。
4: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主动皮带轮(9)具有一制动盘(10),一用以停住舱室的盘闸作用在此制动盘上。
5: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起重电动机(13)的定子(14)通过前凸缘(20)装在盖板支座(4)上。
6: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快速旋转的起重电动机(13)的转子(16)具有一可在主轴(6)自由端移动的转子套 筒(17),此转子套筒与此自由端通过一第二可卸紧固件(18)固接。
7: 权利要求1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快速旋转的起重电动机(13)的转子(16)的两个端面上各设一带一弹簧支架(38)的压板(36)。
8: 权利要求5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装在定子(14)的一叠片组(30)上的一些U形薄板型材用以使前凸缘(20)与后凸缘(41)相连接。
9: 权利要求5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在前凸缘(20)上设有一些缺口,用以使送风机气流通到由叠片组(30)、U形薄板型材和外罩(19)构成而用作送风通道的空腔中去。
10: 权利要求7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为夹持最靠外的转子叠片(34)设有J形弹簧(39),此J形弹簧以其弯端与弹簧支架(38)的L形端部贴靠在一起。
11: 权利要求7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装在短路环(23)上的平衡片(40)具有绕短路环(23)弯曲的自由端,同时,通过两个短路杆(22)相向弯合的端部对平衡片(40)进行防护。
12: 权利要求8所述无变速器驱动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电动机盖板(29),此盖板与后凸缘(41)连接,从后面封闭电动机内腔,在其中央设一旋转脉冲传感器(43),此传感器通过一联轴节(42)与一中间凸缘(35)连接。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此装置具有一机架和一用以驱动主轴的起重电动机,此起重电动机由一定子、一转子和一装在主轴靠驱动端一侧的主动皮带轮构成,连接舱室和配重的吊索即在此主动皮带轮的钢索凹槽内运动。

    US-A-4679661专利公布了一种具有组合式结构的驱动装置,此装置具有一由一支架支承的轴承支座,此轴承支座的一端为圆筒形段,另一端为截锥筒形段。在轴承支座的圆筒形段内,一两端从轴承支座中伸出的轴用一双滚柱轴承支承。在从轴承支座的圆筒形段内伸出的轴的锥形端上装有一主动皮带轮。在从轴承支座的截锥筒形段中伸出的轴端上装有一电动机转子,此转子装在图中未示出的一筒形壳体内。筒形壳体在一端用一盖状轴承支座封闭,在此盖状轴承支座上装有一用以支承轴的第三轴承,筒形壳体的另一端具有一凸缘,此凸缘与装有双滚柱轴承的轴承支座截锥筒形段相连接。

    此已有装置的一个缺点是:其机械结构势必造成很大的弯矩,这必须在机架的设计参数中考虑进去。另一个缺点是:由于对轴采用了三个支承点,并对主动皮带轮采用了外侧双轴承的设计,这会对轴承和轴要求承受过高的机械负荷。此外,还有一个缺点是:由于采用了复杂的机械结构,就不可能进行现场预组装。

    本发明谋求消除以上这些缺点。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如在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中所述,在于克服已有装置地缺点,提出一种无变速器起重驱动装置,这种装置只需利用一般的手动工具就可对其各机械部件进行组合式安装。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中高动率范围内,可以制成用变频器供电、具有紧凑的组合式结构的无变速器驱动装置,这种装置可使主动皮带轮承受很大的径向负荷,可采用各种不同功率的电动机,可使电动机的安装相当简便,并可在机架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使反向滚子处于左向和右向卸荷状态。

    以下按仅用作实施例示出的附图对本发明作较详细的说明。

    图1简略地示出本发明带有机架、轴承支座、主动皮带轮和起重电动机的驱动装置,

    图2所示为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一些细节部分,

    图3所示为一装在一盖板支座上的带有定子和转子的交流电动机,

    图4所示为叠片转子及其在主轴上可移动的转子套筒,

    图5为图4所示转子的局部侧视图,在一短路环上装有平衡片。

    在图1-5中示有机架1及固定在其上的反向滚子托架2,此托架支承有一轴承支座3和一盖板支座4。通过机架1和一装在反向滚子托架2上的反向滚子5可使钢索股间距离可调,因此,采用这种机架结构就可使反向滚子5处于左向和右向卸荷状态。一主轴6通过一装在轴承支座3上的浮动轴承7和一装在盖板支座4上的固定轴承8在离驱动端一侧在两个位置上加以支承。在这两个轴承位置之间设一带制动盘10的主动皮带轮9,一图中未示出的盘闸作用在此制动盘上,这样就可使驱动装置的结构十分紧凑。主动皮带轮9通过一第一可卸的紧固件11与主轴6固接。在盖板支座4内的固定轴承8和在轴承支座3内的浮动轴承7使轴承支座3很易拆卸,因而使主动皮带轮9也很易更换。主动皮带轮9两侧支承的结构由于主轴6的变形较小,可承受很大的径向负荷。此外,在机械部分的结构没有变动的情况下可在驱动端采用各种不同功率的电动机。

    通过接线盒12作交流供电的起重电动机13主要由一带绕组15的定子14和一带可在主轴6上移动的转子套筒17的快速转子16构成。在主轴6的驱动端一第二可卸的紧固件18使主轴6与转子套筒17固接在一起。一装有接线盒12的外罩19装在定子14的外面,此定子通过一前凸缘20固定在盖板支座4上。为冷却起重电动机13和固定轴承8,设一送风机21。此送风机和接线盒12都直接装在驱动装置上,这使驱动装置的结构更为紧凑。

    图2示出了图1所示驱动装置的一些细节部分。快速旋转的起重电动机13的转子16具有装在其周边上的一些短路杆22,其端部通过一短路环23彼此连接。使转子16快速旋转的前提是使起重电动机13具有较大的直径和较小的轴向长度。本发明起重电动机13,特别是快速转子16的结构和处理方法在便于分开组装定子和转子、易于装配和便于更换电动机方面呈现了很为有利的作用。一装在盖板支座4上的吊环24便于驱动装置的现场整体预安装。一带有一图中未示出的蜗轮杆传动装置而作用在主轴6上的手动操纵机构25可在断电情况下手动转动主轴6。一在一护板26下面的传动皮带27将主轴6的旋转运动传送到脉冲发生器28上,此脉冲发生器产生一个与旋转运动相应的脉冲数,此脉冲数作为转数实测值输送到控制器上。

    在图3纵剖面上示出了一电动机盖板29,此盖板与后凸缘41连接而从后面封闭电动机内腔。在此盖板上设一用以固定一旋转脉冲传感器43的开口,此传感通过一联轴节42使其与一中间凸缘35一起转动。在叠片组30的表面上,图中未示出的各U形薄板型材将前凸缘20与后凸缘41连接起来,各U形薄板型材沿叠片组30的周边均布,沿轴向设置,以其U形开口与叠片组30连接。装在各U形薄板型材上的外罩19将各U形薄板型材之间的条状空腔封闭起来。在叠片组30、各U形薄板型材之间以及在叠片组30和外罩19之间的空腔用作送风道。在前凸缘20上设有图中未示出的一此缺口,使送风机气流从中通过。

    一装在叠片组表面上的温度监控器31防止起重电动机13的过热。从接线盒12接出的导线32对装进叠片组30的绕组15进行供电。一安全引线33从起重电动机13的各金属构件上导出由于绝缘故障引起的危险的接触电压。装在转子套筒17上的转子叠片34通过中间凸缘35和一压板36使其压合成一转子叠片组,并通过安全环37将其紧固在转子套筒17上。装在叠片组周边上图中未示出的凹槽内的各短路杆22以其一端与一短路环23相连接。由于采用了转子套筒17就可对转子进行与主轴6脱开的组装。转子套筒17使转子16在主轴6上的安装十分简便,只需将转子套筒17套在主轴6上并将第二可卸紧周件18拔紧就可装妥。按此方法也可对转子16进行拆卸。

    图4示出了固定转子叠片34和平衡转子16的细节部分,各转子端面设一压板36,在其周边上设一用作弹簧支架38的L形端部。作为采用昂贵的端部叠片的替代方法,采用一J形弹簧39,以其直立的部分压靠在最外侧的转子叠片34上。弹簧39的弯曲端与弹簧支架38的长臂贴靠在一起。弹簧39防止了由于转子叠片34相互碰撞发出的噪声和转子叠片34的疲劳断裂。装在短路环23上的平衡片40弥补了转子的不平衡性。带有两个自由端的长方形平衡片40平行于短路杆22的端部而设置在短路环23上,并以其自由端轴向绕短路环23弯曲。

    图5示出了平衡片40的安装细节。如转子16的局部侧视图所,两个插在两个短路杆之间的平衡片40以其两自由端沿短路环23的下面弯曲。通过两短路杆的相向弯合使平衡片40受到了防护。

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无变速器提升驱动装置,此装置具有一机架,一用以驱动主轴的起重电动机,此起重电动机由一定子、一转子和一装在主轴靠驱动端一侧的主动皮带轮的构成,连接舱室和配重的钢索在此主动皮带轮的钢索凹槽中运动,其特征是:为在离驱动端一侧支承主轴,设有一浮支轴承和一固定轴承,主动皮带轮装在其间;主轴在驱动端具有一自由端;起重电动机具有一快速转子,此转子与主轴的自由端作可卸式连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卷扬;提升;牵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