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0914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9CN102650914A*CN102650914A*(21)申请号 201110237448.1(22)申请日 2011.08.18G06F 3/041(2006.01)G02F 1/133(2006.01)G02F 1/1362(2006.01)(71)申请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100176 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环中路8号(72)发明人陈东 董学(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代理人申健(54) 发明名称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
2、种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液晶触摸屏结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该液晶触摸屏,包括栅极线,以及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在寻址线与栅极线的所有或部分相交处,设有与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导通脚与栅极线呈间隔状;液晶触摸屏内进一步设置有导电支撑物,当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同时与栅极线和导通脚形成电连接;当液晶触摸屏没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不与栅极线或导通脚形成电连接。该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形成导电支撑物。本发明应用于改进液晶触摸屏的寻址装置。(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
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2 页1/1页21.一种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线,以及与所述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在所述寻址线与所述栅极线的相交处设有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所述导通脚与所述栅极线呈间隔状;液晶触摸屏内进一步设置有导电支撑物,当所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同时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导通脚形成电连接;当所述液晶触摸屏没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不与所述栅极线或所述导通脚形成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通脚上覆盖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有过孔,并覆盖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
4、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导通脚相连;当所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与所述导电层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线上覆盖有绝缘层;在所述栅极线上,与每个所述导通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绝缘层设有过孔,并覆盖有导电层,所述导电层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栅极线相连;当所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与所述导电层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支撑物具体为,表面覆盖有导电层的支撑物。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铟锡氧化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栅极线垂直的数据线,。
5、所述寻址线设置于数据线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寻址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导通脚,为一体式结构。8.一种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还包括:形成导电支撑物;其中,所述导电支撑物用于当所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通脚通过所述导电支撑物与所述栅极线形成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还包括:在所述栅极线和所述导通脚上形成绝缘层;在所述导通脚处的所述绝缘层,以及所述栅极线上与所述导通脚对应位置处的所述。
6、绝缘层,形成过孔;在所述绝缘层上形成导电层。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形成导电支撑物,具体为:在彩膜基板上形成支撑物;在所述支撑物上形成导电层。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0914 A1/4页3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0002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的显示屏都具有触摸功能。目前普遍的实现方式是外挂式触摸屏,在液晶面板外侧放置一个触摸寻址装置,其中触摸寻址装置由若干纵横交叉的寻址线构成。当显示屏被触摸时,会在触摸寻址装置产生电流,纵向和横向的寻址线。
7、分别用于确定触摸点的横向和纵向的位置,以此确定触摸点在显示屏上的位置。0003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液晶面板外侧额外放置一个触摸寻址装置,导致液晶触摸屏的结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触摸屏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液晶触摸屏结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6 该液晶触摸屏,包括栅极线,以及与所述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在所述寻址线与所述栅极线的所有或部分相交处,设有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所述导通脚与所述栅极线呈间隔状;液晶触摸屏内进一步设置有导电支撑物,当所。
8、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同时与所述栅极线和所述导通脚形成电连接;当所述液晶触摸屏没被按压时,所述导电支撑物不与所述栅极线或所述导通脚形成电连接。0007 该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0008 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所述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0009 还包括:形成导电支撑物;0010 其中,所述导电支撑物用于当所述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所述导通脚通过所述导电支撑物与所述栅极线形成电连接。0011 当显示屏被触摸时,导电支撑物被向下压,使导通脚与栅极线导通,从而产生电流。通过电流产生的时间,寻址芯片根据栅极波形计算产生电流的栅极线的行数,从而确定栅极线这一方向的位置。
9、;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直接根据电流产生的位置确定即可。栅极线和寻址线等效的分别确定了触摸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以确定了触摸点在显示屏上的位置。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只在阵列基板上增加了一个方向的寻址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导通脚,并且与原有的栅极线相配合,实现显示屏的触摸功能,而无需额外增加一个触摸寻址装置,故而解决了现有的液晶触摸屏结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液晶触摸屏的轻薄化,降低了成本。说 明 书CN 102650914 A2/4页4附图说明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
10、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0014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0015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截面示意图;0016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0017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截面示意图;0018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001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
11、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002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触摸屏,包括栅极线,以及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在寻址线与栅极线的所有或部分相交处,设有与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导通脚与栅极线呈间隔状;液晶触摸屏内进一步设置有导电支撑物,当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同时与栅极线和导通脚形成电连接;当液晶触摸屏没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不与栅极线或导通脚形成电连接。0021 实施例1:002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在一部分寻址线1与栅。
12、极线2的相交处设有导通脚11,因为通常触摸寻址的密度需求比像素的密度需求低,所以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寻址点的分布。0023 基于相同的原因,本发明实施例中,阵列基板包括若干与栅极线2垂直的数据线3,寻址线1设置于部分数据线3的。一条数据线3对应一列像素,所以每隔几列像素才会设置一条寻址线1,并且这条寻址线1就设置在这条数据线3的一侧,使寻址线1的分布更加规则,而且在4mask工艺中,寻址线1可以和数据线3同步形成。当然也可以在每条数据线旁边都设置寻址线,并且在每个寻址线与栅极线的相交处都设置导通脚,使寻址点的密度最大化。0024 当显示屏被触摸时,导电支撑物4被向下压,导电支撑物4就会同时与导通脚。
13、11和栅极线2相接触,使导通脚11与栅极线2通过导电支撑物导通4,从而产生电流。通过电流产生的时间,寻址芯片根据栅极波形计算产生电流的栅极线2的行数,从而确定栅极线2这一方向的位置;与栅极线2垂直的寻址线1,直接根据电流产生的位置确定即可。栅极线2和寻址线1等效的分别确定了触摸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以确定了触摸点在显示屏上的位置。0025 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触摸屏,只在阵列基板上增加了一个方向的寻址线1以及与其相连的导通脚11,并且与原有的栅极线2相配合,实现显示屏的触摸功能,说 明 书CN 102650914 A3/4页5而无需额外增加一个触摸寻址装置,故而解决了现有的液晶触摸屏结。
14、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由于结构的简化,使液晶触摸屏的层间结构减少,体积更小,实现了液晶触摸屏的轻薄化,更加节省成本;还使得制造工艺更加简单,不需要在阵列基板上增加工艺,通过常规的4mask工艺就可以完成;并且省去了横向的寻址线,从而提高了整个显示屏的开口率,降低了背光源的成本和功耗。0026 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电支撑物4具体为,表面覆盖有导电层5的支撑物41。在彩膜基板上形成常规的主支撑物的同时,形成若干比主支撑物低一些的支撑物41,在这些支撑物41上再覆盖一层导电层5,形成外表面具有导电性的支撑物,即导电支撑物4。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导电层5为铟锡氧化物(ITO)。0027 本发明实。
15、施例中,寻址线1以及与其相连的导通脚11,为一体式结构。因为导通脚11作为寻址线1延伸出的一部分,所以导通脚11可以在4mask工艺中与寻址线1同步形成。0028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触摸屏为边缘场切换(FFS)液晶显示屏或扭曲向列型(TN)液晶显示屏。0029 实施例2:0030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导通脚11上覆盖有绝缘层6;绝缘层6设有过孔,并覆盖有导电层5,导电层5通过过孔与导通脚11相连;当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4与导电层5相接触。栅极线2上也覆盖有绝缘层6;在栅极线2上,与每个导通脚11对应位置处的绝缘。
16、层6设有过孔,并覆盖有导电层5,导电层5通过过孔与栅极线2相连;当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导电支撑物4与导电层5相接触。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导电层5为铟锡氧化物(ITO)。0031 在阵列基板上通常会有一绝缘层6,将栅极线2和导通脚11覆盖,所以用过孔并ITO搭接的方式,使栅极线2和导通脚11在显示屏被触摸时,能够通过ITO和导电支撑物4导通。0032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0033 实施例3:0034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触摸屏的制造方法,包括:0035 Sx: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0036 具体的,寻址线和导通脚可以在4mask。
17、工艺中,与数据线同步形成。0037 还包括:0038 Sy:形成导电支撑物。0039 具体的,在彩膜基板上形成常规的主支撑物和次支撑物的同时,形成若干比主支撑物低一些的支撑物,在这些支撑物上再覆盖一层导电层,形成外表面具有导电性的支撑物,即导电支撑物。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导电层为ITO。0040 其中,Sy中的导电支撑物用于,当液晶触摸屏被按压时,Sx中的导通脚通过导电支撑物与栅极线形成电连接。因为Sx和Sy分别在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上进行,所以Sx和Sy的顺序不是固定的,当然也可以同时进行。0041 将上述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对盒,制成液晶触摸屏以后,当显示屏被触摸时,主支撑物被压缩,导电支撑物被。
18、向下压,导电支撑物就会同时与导通脚和栅极线相接触,使导通说 明 书CN 102650914 A4/4页6脚与栅极线通过导电支撑物导通,从而产生电流。通过电流产生的时间,寻址芯片根据栅极波形计算产生电流的栅极线的行数,从而确定栅极线这一方向的位置;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直接根据电流产生的位置确定即可。栅极线和寻址线等效的分别确定了触摸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以确定了触摸点在显示屏上的位置。0042 所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触摸屏,只在阵列基板上增加了一个方向的寻址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导通脚,并且与原有的栅极线相配合,实现显示屏的触摸功能,而无需额外增加一个触摸寻址装置,故而解决了现有的液晶触摸屏结。
19、构过于复杂的技术问题。除此之外,由于结构的简化,使液晶触摸屏的层间结构减少,体积更小,实现了液晶触摸屏的轻薄化,更加节省成本;还使得制造工艺更加简单,不需要在阵列基板上增加工艺,通过常规的4mask工艺就可以完成;并且省去了横向的寻址线,从而提高了整个显示屏的开口率,降低了背光源的成本和功耗。0043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液晶触摸屏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0044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阵列基板上形成与栅极线垂直的寻址线,以及与寻址线相连的导通脚之后,还包括:0045 Sx1:在栅极线和导通脚上形成绝缘层;0046 Sx。
20、2:在导通脚处的绝缘层,以及栅极线上与导通脚对应位置处的绝缘层,形成过孔;0047 Sx3:在绝缘层上形成导电层。0048 当绝缘层将栅极线和导通脚覆盖时,用过孔并ITO搭接的方式,使栅极线和导通脚在显示屏被触摸时,能够通过ITO和导电支撑物导通。0049 本发明实施例中,形成导电支撑物,具体为:0050 Sy1:在彩膜基板上形成支撑物;0051 具体的,在彩膜基板上形成常规的主支撑物和次支撑物的同时,形成若干比主支撑物低一些的支撑物。0052 Sy2:在支撑物上形成导电层。0053 具体的,利用ITO在这些支撑物上再覆盖一层导电层,形成外表面具有导电性的支撑物,即导电支撑物。005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说 明 书CN 102650914 A1/2页7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914 A2/2页8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91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