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

上传人:000****221 文档编号:4058093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34.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10044178.2

申请日:

2011.02.24

公开号:

CN102650367A

公开日:

2012.08.2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S 5/00申请公布日:20120829|||公开

IPC分类号:

F16S5/00

主分类号:

F16S5/00

申请人:

王广武

发明人:

王广武

地址:

065301 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东方美墅12幢2单元5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属型材,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权利要求书

1.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属型材,
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其特征是: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
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
其特征是:树脂由面层树脂和芯层树脂组成,部分芯层树脂镶嵌
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
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包括:金属板型材,金属管型材,
金属开口管型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
其特征是:树脂包括:PVC,PE,PP,ABS,氟树脂,木塑,玻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
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泥或
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带孔或凹坑树脂型材替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波纹金属型材替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外表面加工横向槽的金属
管替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材,其特征是: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材,其特征是: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矩形燕尾槽。

说明书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与树脂复合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金属与树脂复合型材由于金属与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不
同,当温度变化时,金属与树脂间会产生应力和缝隙,金属与树
脂复合型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1、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
一起,共挤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或纵向燕尾槽内或横
向凹槽内,通过机械卡接伴随金属型材进行胀缩,解决金属与树
脂间因温度变化产生缝隙问题和长短变化问题。2、共挤氟树脂
镶嵌进带孔或凹坑树脂型材或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
或纵向燕尾槽内或横向凹槽内,解决氟树脂与树脂型材或金属型
材不粘产生的缝隙和滑移,提高复合树脂强度。3、带孔或凹坑
或纵向燕尾槽或横向凹槽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
泥或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提高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
挤管型材强度和抗压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
属型材,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带
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
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
凹坑内树脂通过卡接柱解决了树脂与金属型材纵向温差伸缩不
同步问题和横向温差伸缩缝隙问题。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包括:金属板型材,金属管型材,金属
开口管型材。

树脂包括:PVC,PE,PP,ABS,氟树脂,木塑,玻塑。木塑
是PP或PE或PVC或ABS与木粉和添加剂制作的复合树脂,玻塑
是PP或PE或PVC或ABS与玻璃粉或玻璃丝和添加剂制作的复合
树脂。

为提高树脂的抗老化性能和美观性能,包裹带孔或凹坑金属
型材外侧树脂由面层树脂和芯层树脂组成,部分芯层树脂镶嵌进
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为提高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强度和抗压性能,
加工成型的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泥
或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

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
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
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波纹金属型材替代,波纹金属型材和
树脂复合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
树脂镶嵌进波纹金属型材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
一体。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外表面加工横向槽的金属管替代,加
工横向槽的金属管和树脂复合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
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横向槽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
一体。

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加工纵
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的金属型材和树脂用共挤工艺制造,
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纵向燕尾槽或纵
向矩形燕尾槽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纵向燕
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筋上加工横向孔,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
燕尾槽金属型材和树脂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
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内和横
向孔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

为解决双层复合树脂管的连接强度问题,尤其是氟树脂与其
它树脂共挤结合的连接强度问题,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带孔或
凹坑树脂型材替代制作出双层复合树脂管。

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型材中使用的树脂包括:单品种
树脂,多种材料组合的复合树脂,掺混玻璃纤维的抗裂树脂,掺
混木粉的木塑树脂,树脂或复合树脂或抗裂树脂或木塑树脂具有
大于温差极限的伸缩弹性和大于拉伸断裂孔柱强度,防止镶嵌进
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的孔柱产生温差应力断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单面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板立体结构图。

图3是具有本发明特征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管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外共挤树脂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复合管立体结构图。

图5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

图6是图5外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

图7是图5内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

图8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8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

图10是图9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矩形管内填充混
凝土立体结构图。

图11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

图12是图11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

图13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

图14是图13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立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带孔或凹坑金
属和树脂复合板立体立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1是带孔或凹
坑金属板,2是金属板孔或凹坑,3是树脂,4是树脂镶嵌凸台。

制作时,带孔或凹坑金属板1与树脂3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
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3部分进入到金属板孔或凹坑2内,其
余熔融树脂3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板1外侧,制作
成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板。

实施例2:

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外共挤树脂U形
带孔或凹坑金属复合板立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其中:5是U形带
孔或凹坑金属板,6是U形金属板孔或凹坑,7是树脂,8是树脂
镶嵌凸台。

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5与树脂7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
作时,外层熔融树脂7部分进入到U形金属板孔或凹坑6内,其余
熔融树脂7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5外侧,制
作成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板。

实施例3: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5所示,图5外共挤树脂带
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6所示,图5内共挤树脂带孔或
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7所示,其中:10是带孔或凹坑金属
圆管,11是金属圆管孔或凹坑,12是外共挤树脂,13是树脂内
镶嵌凸台,14是内包裹氟树脂,15是外镶嵌凸台。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与外共挤树脂12共挤制作,采用挤压
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外共挤树脂12部分进入到金属圆管孔或凹
坑11内,其余熔融外共挤树脂12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
坑金属圆管10外侧,制作成外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与内共挤树脂14共挤制作,采用挤压
机共挤制作时,内包裹熔融氟树脂14部分进入到金属圆管孔或凹坑
11内,形成树脂外镶嵌凸台15,其余熔融内包裹氟树脂14通过
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内侧,制作成内包裹氟树
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

实施例4:

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图8外包裹双层树
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9所示,图9外包裹双层树
脂带孔或凹坑金属矩形管内填充混凝土立体结构图如图10所示,
其中:16是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7是金属方管孔或凹坑,18是
外层树脂,19是内层树脂,20是内层树脂镶嵌凸台,21是混凝
土。

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与外层树脂18和内层树脂19共挤制作,
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18和内层树脂19与带孔或
凹坑金属方管16同时进入模具成型腔内,外层熔融树脂18位于内层
熔融树脂19外侧,部分内层熔融树脂19进入到金属方管孔或凹
坑17内,其余内层熔融树脂19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
属方管16外侧,制作成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

为提高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的抗冲击和抗压
强度,使用时,在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腔内灌注混凝土21。

实施例5:

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外包裹树
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2所示,其中:22是带
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3是金属方管燕尾槽,24是孔,25是外层
树脂,26是外层树脂镶嵌凸台。

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2与外层树脂25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
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25与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2同时进入
模具成型腔内,部分外层熔融树脂25进入到金属方管燕尾槽23内
和孔24内,其余外层熔融树脂25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燕尾槽和
孔金属方管22外侧,制作成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

实施例6:

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3所示,图13外包裹树脂带
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4所示,其中:27是带燕尾槽金
属圆管,28是金属圆管燕尾槽,29是外层树脂。

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与外层树脂29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
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29与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同时进入模具成型
腔内,部分外层熔融树脂29进入到金属方管燕尾槽27内,其余外
层熔融树脂29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外侧,制
作成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金属圆管。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036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29CN102650367A*CN102650367A*(21)申请号 201110044178.2(22)申请日 2011.02.24F16S 5/00(2006.01)(71)申请人王广武地址 065301 河北省大厂县夏垫镇东方美墅12幢2单元502室(72)发明人王广武(54) 发明名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57) 摘要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属型材,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

2、型材结合成一体。(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4 页1/1页21.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属型材,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树脂由面层树脂和芯层树脂组成,部分芯层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

3、挤型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包括:金属板型材,金属管型材,金属开口管型材。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树脂包括:PVC,PE,PP,ABS,氟树脂,木塑,玻塑。5.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泥或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带孔或凹坑树脂型材替代。7.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波纹金属型材替代。8.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

4、材,其特征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外表面加工横向槽的金属管替代。9.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10.如权利要求1所述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其特征是: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矩形燕尾槽。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0367 A1/4页3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金属与树脂复合型材。背景技术 :0002 现有金属与树脂复合型材由于金属与树脂的线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度变化时,金属与树脂间会产生应力和缝隙,金属与树脂复合型材的使用寿命。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1、金属型材和。

5、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在一起,共挤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或纵向燕尾槽内或横向凹槽内,通过机械卡接伴随金属型材进行胀缩,解决金属与树脂间因温度变化产生缝隙问题和长短变化问题。2、共挤氟树脂镶嵌进带孔或凹坑树脂型材或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或纵向燕尾槽内或横向凹槽内,解决氟树脂与树脂型材或金属型材不粘产生的缝隙和滑移,提高复合树脂强度。3、带孔或凹坑或纵向燕尾槽或横向凹槽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泥或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提高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强度和抗压性能。0004 本发明提出的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复合共挤型材包括:金属型材,树脂,金属型材和树脂通过挤出机共挤结合。

6、在一起,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共挤树脂,部分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树脂通过卡接柱解决了树脂与金属型材纵向温差伸缩不同步问题和横向温差伸缩缝隙问题。0005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包括:金属板型材,金属管型材,金属开口管型材。0006 树脂包括:PVC,PE,PP,ABS,氟树脂,木塑,玻塑。木塑是PP或PE或PVC或ABS与木粉和添加剂制作的复合树脂,玻塑是PP或PE或PVC或ABS与玻璃粉或玻璃丝和添加剂制作的复合树脂。0007 为提高树脂的抗老化性能和美观性能,包裹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外侧树脂由面层树脂和芯层树脂组成,部分芯层树脂镶嵌。

7、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0008 为提高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强度和抗压性能,加工成型的带孔或凹坑金属与树脂共挤管型材空腔内填充水泥或自硬树脂或粘土或保温材料。0009 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0010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波纹金属型材替代,波纹金属型材和树脂复合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波纹金属型材凹坑内与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0011 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外表面加工横向槽的金属管替代,加工横向槽的金属管和树脂复合。

8、型材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横向槽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说 明 书CN 102650367 A2/4页40012 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加工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的金属型材和树脂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一体。0013 金属型材外表面加工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筋上加工横向孔,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金属型材和树脂用共挤工艺制造,采用共挤工艺加工时,熔融态树脂镶嵌进金属管纵向燕尾槽或纵向矩形燕尾槽内和横向孔内与金属型材结合成。

9、一体。0014 为解决双层复合树脂管的连接强度问题,尤其是氟树脂与其它树脂共挤结合的连接强度问题,带孔或凹坑金属型材用带孔或凹坑树脂型材替代制作出双层复合树脂管。0015 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型材中使用的树脂包括:单品种树脂,多种材料组合的复合树脂,掺混玻璃纤维的抗裂树脂,掺混木粉的木塑树脂,树脂或复合树脂或抗裂树脂或木塑树脂具有大于温差极限的伸缩弹性和大于拉伸断裂孔柱强度,防止镶嵌进金属型材孔或凹坑内的孔柱产生温差应力断裂。附图说明 :001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0017 图1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结构图。0018 图2是图1单面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

10、复合板立体结构图。0019 图3是具有本发明特征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管立体结构图。0020 图4是图3外共挤树脂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复合管立体结构图。0021 图5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0022 图6是图5外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0023 图7是图5内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0024 图8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0025 图9是图8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0026 图10是图9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矩形管内填充混凝土立体结构图。0027 图11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002。

11、8 图12是图11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0029 图13是具有本发明特征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0030 图14是图13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1:0032 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立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板立体立体结构图如图2所示,其中:1是带孔或凹坑金属板,2是金属板孔或凹坑,3是树脂,4是树脂镶嵌凸台。0033 制作时,带孔或凹坑金属板1与树脂3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3部分进入到金属板孔或凹坑2内,其余熔融树脂3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板1外侧,制作成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

12、复合板。说 明 书CN 102650367 A3/4页50034 实施例2:0035 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立体结构图如图3所示,外共挤树脂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复合板立体结构图如图4所示,其中:5是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6是U形金属板孔或凹坑,7是树脂,8是树脂镶嵌凸台。0036 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5与树脂7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7部分进入到U形金属板孔或凹坑6内,其余熔融树脂7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板5外侧,制作成U形带孔或凹坑金属和树脂复合板。0037 实施例3:0038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5所示,图5外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

13、图6所示,图5内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7所示,其中:10是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1是金属圆管孔或凹坑,12是外共挤树脂,13是树脂内镶嵌凸台,14是内包裹氟树脂,15是外镶嵌凸台。0039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与外共挤树脂12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外共挤树脂12部分进入到金属圆管孔或凹坑11内,其余熔融外共挤树脂12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外侧,制作成外共挤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0040 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与内共挤树脂14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内包裹熔融氟树脂14部分进入到金属圆管孔或凹坑11内,形成树脂外镶嵌凸台15,其余。

14、熔融内包裹氟树脂14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10内侧,制作成内包裹氟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圆管。0041 实施例4:0042 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8所示,图8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9所示,图9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矩形管内填充混凝土立体结构图如图10所示,其中:16是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7是金属方管孔或凹坑,18是外层树脂,19是内层树脂,20是内层树脂镶嵌凸台,21是混凝土。0043 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与外层树脂18和内层树脂19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18和内层树脂19与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同时进入模具成型腔内,。

15、外层熔融树脂18位于内层熔融树脂19外侧,部分内层熔融树脂19进入到金属方管孔或凹坑17内,其余内层熔融树脂19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外侧,制作成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0044 为提高外包裹双层树脂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的抗冲击和抗压强度,使用时,在带孔或凹坑金属方管16腔内灌注混凝土21。0045 实施例5:0046 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图11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2所示,其中:22是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3是金属方管燕尾槽,24是孔,25是外层树脂,26是外层树脂镶嵌凸台。0047 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2与外层树。

16、脂25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25与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2同时进入模具成型腔内,部分外层熔融树脂25进入到金属方管燕尾槽23内和孔24内,其余外层熔融树脂25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22外侧,制作成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和孔金属方管。说 明 书CN 102650367 A4/4页60048 实施例6:0049 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3所示,图13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金属圆管立体结构图如图14所示,其中:27是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8是金属圆管燕尾槽,29是外层树脂。0050 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与外层树脂29共挤制作,采用挤压机共挤制作时,外层熔融树脂29与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同时进入模具成型腔内,部分外层熔融树脂29进入到金属方管燕尾槽27内,其余外层熔融树脂29通过成型模具包裹在带燕尾槽金属圆管27外侧,制作成外包裹树脂带燕尾槽金属圆管。说 明 书CN 102650367 A1/4页7图1图2图3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367 A2/4页8图7图8图9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367 A3/4页9图10图11图12图1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367 A4/4页10图1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0367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