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机柜.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05788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31.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9115.6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号:

CN102478927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20登记生效日:2016102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广东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北京科华众生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5号B-101、B-118房变更后权利人:100000 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二路28号1幢五层|||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G06F 1/20登记生效日:20161027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广东高航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变更后权利人:510665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5号B-101、B-118房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20申请日:20101125|||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20; H05K7/20

主分类号:

G06F1/20

申请人: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詹弘州; 叶振兴; 谭显光

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服务器机柜,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包括一顶板、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连接于该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右侧板及连接于该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板,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位于该前侧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该左、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一固定孔,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使该服务器机柜的顶端或其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时,该前侧板的通风孔总面积较小的部分可旋转至靠近空调装置的位置,使由空调装置吹出的冷气流均匀地进入到服务器机柜内。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服务器机柜, 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 其包括一顶板、 与该顶板相对的一 底板、 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 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板, 其特征在于 : 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 位于该前侧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 下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 所述左、 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 该固定部上设有 一固定孔, 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 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 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
2: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该枢接部包括由该前侧板的内侧向 该固定部的固定孔方向延伸的一转轴及设于该转轴末端的一卡扣部, 所述转轴插设于该固 定部的固定孔内, 所述卡扣部卡设于该固定孔的外侧。
3: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部包括一支撑部及由该支 撑部的两侧向外延伸的两连接部, 所述固定孔设于该支撑部上。
4: 如权利要求 1 或 3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固定部连接设于所述左、 右 侧板于靠近其前端位置的中部。
5: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通风孔沿该前侧板的高度 方向依次分成多个部分, 每一部分包括若干通风孔, 且同一部分区域内的各通风孔的孔径 相同。
6: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若干通风孔的孔径沿该前侧板 的高度方向呈递增或递减趋势。
7: 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后侧 的一后侧板, 所述后侧板的一侧枢接设于该服务器机柜的侧板上。
8: 如权利要求 7 所述的服务器机柜,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后侧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 若干散热孔的孔径相等。

说明书


服务器机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柜, 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散热的服务器机柜。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知识经济呈爆炸式增长, 为存储及运算数据的需要, 各类数 据存储及运算中心大量建立, 将多个服务器同时装入一服务器机柜时, 不仅节省空间及便 于管理, 而且还可使多个服务器协同运行来执行大的运算项目, 因此服务器机柜在组建数 据存储及运算中心时被广泛采用。
     现有的服务器机柜通常包括一顶板、 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 板与底板之间的四个侧板。所述顶板、 底板及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空间, 用以存放服务器、 集线器、 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若干服务器沿轴向排列分别固定于该服务器机柜的左右 侧板上, 该服务器机柜的前后侧板上分别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散热孔, 并于该服务器机柜 顶端或底端的一侧设有一空调装置, 使用时, 该空调装置吹出的冷却气流从服务器机柜的 前方通过前侧板上的散热孔吹向服务器并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 形成高温气流从服务器 机柜的后侧板上的散热孔流出。
     目前, 一般的服务器机柜都比较高, 其冷却气流的流向是下送上出或上进下出, 而 由于服务器机柜的前侧板上的散热孔大小相同, 这就会造成设于靠近空调装置的服务器机 柜上部或下部的服务器处的冷却气流过剩, 而对设于远离空调装置的服务器机柜下部或上 部的服务器处的冷却气流则不足, 不利于冷却气流的合理分配及热量的有效散发。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 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服务器机柜。
     一种服务器机柜, 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 其包括一顶板、 与该顶板相对的 一底板、 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 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 板, 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 位于该前侧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 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 所述左、 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 该固定部上设有一固定 孔, 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 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于该固 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服务器机柜的前侧板的上部与下部的通风孔的孔径不同, 且 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转动, 使该服务器机柜的顶端或其底 端设有一空调装置时, 该前侧板的通风孔的总面积较小的部分可旋转至靠近空调装置的位 置设置, 从而使由该空调装置吹出的冷气流均匀地进入到该服务器机柜内, 防止远离该空 调装置的服务器吹到的气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 提升该服务器机柜的整体散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服务器机柜的立体组装图。图 2 为图 1 中组装服务器后的立体分解图。 图 3 为图 2 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 4 为图 1 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顶端设有一空调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 5 为图 1 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服务器机柜 10 顶板 11 底板 12 侧板 13、 14、 15 收容空间 16 固定部 17 枢接部 18 服务器 20 空调装置 30 通风孔 140 散热孔 150 支撑部 170 固定孔 171 连接部 172 转轴 180 卡扣部 通孔 吸风扇 182 200 202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 1 所示, 该服务器机柜 10 可应用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内, 所述集装箱式数据 中心就是把服务器安装在标准集装箱中形成的数据中心。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外形大致呈 长方体状, 其可用于组装若干个服务器 20 于其内。 该服务器机柜 10 包括一矩形的顶板 11、 与该顶板 11 相对的一底板 12、 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 11 与底板 12 的左、 右两侧的左、 右侧 板 13 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 11 与底板 12 的前、 后两侧的前侧板 14、 后侧板 15, 所述顶板 11、 底板 12、 左、 右侧板 13 及前、 后侧板 14、 15 共同围设形成一矩形的收容空间 16( 如图 2 所示 )。
     请同时参阅图 2, 所述左、 右侧板 13 于靠近其前端位置的中部设有一连接左、 右侧 板 13 的固定部 17。该固定部 17 收容于该收容空间 16 内, 其包括设于所述左、 右侧板 13 中 部的一支撑部 170 及由该支撑部 170 的左右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连接部 172。所述支撑部 170 为圆环状, 其中部具有一圆形的固定孔 171。 该支撑部 170 竖直设置, 其所在的平面与所 述后侧板 15 相平行。所述两个连接部 172 均为条形杆状, 其分别连接设于所述支撑部 170 与所述左、 右侧板 13 之间。所述前侧板 14 为矩形板状, 其封设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前端。该前侧板 14 上设 有若干通风孔 140, 这些通风孔 140 分别沿该前侧板 14 的横向及纵向整齐地排列成多行及 多列, 位于该前侧板 14 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 140 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 140 的总面 积不同, 即位于该前侧板 14 的上部的通风孔 140 的孔径大于或小于位于该前侧板 14 的下 部的通风孔 140 的孔径。本实施例中, 所述通风孔 140 的孔径沿该前侧板 14 的高度方向由 上向下呈递增趋势, 所述若干通风孔 140 沿该前侧板 14 的高度方向依次分成四个部分, 每 一部分包括若干行及若干列通风孔 140, 且同一部分区域内的各通风孔 140 的孔径相同, 该 前侧板 14 由上向下的每一部分区域的通风孔 140 的孔径依次小于与其相邻的另一部分的 通风孔 140 的孔径。 具体实施时, 该前侧板 14 的通风孔 140 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情况, 其整体的孔径可以由该前侧板 14 的顶端向其底端逐渐增大。请同时参阅图 3, 该前侧板 14 的内侧对应所述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 18。所述枢接部 18 包括由 该前侧板 14 的内侧向所述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的方向垂直延伸的一转轴 180 及设于 该转轴 180 末端的一卡扣部 182。所述转轴 180 穿设于该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内, 所述 卡扣部 182 卡设于该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的外侧。所述转轴 180 的外径小于该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的孔径, 从而使该前侧板 14 可通过其转轴 180 相对于该支撑部 170 在该 前侧板 14 所在的平面内旋转, 所述卡扣部 182 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部 170 的固定孔 171, 从 而使该前侧板 14 相对该支撑部 170 旋转时其转轴 180 不会从所述固定孔 171 内脱落。具 体实施时, 所述前侧板 14 上可先只设有转轴 180, 在将转轴 180 穿设于该支撑部 170 的固定 孔 171 内后, 再于该转轴 180 的末端通过压扁等程序使其末端形成卡扣部 182。 所述后侧板 15 为矩形板状, 其封设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后端。该后侧板 15 上设 有若干散热孔 150, 所述散热孔 150 的孔径相同。所述后侧板 15 的一侧枢接设于该服务器 机柜 10 的侧板 13 上, 从而使该后侧板 15 可相对于该收容空间 16 呈打开与闭合两种状态。 当该后侧板 15 打开时, 所述若干服务器 20 由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后侧组装至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左、 右侧板 13 上, 每一服务器 20 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通孔 200, 并于其内部设有 若干吸风扇 202( 如图 4 所示 )。
     请同时参阅图 4, 使用时, 当所述服务器机柜 10 前侧的顶端设有一空调装置 30 时, 由该空调装置 30 吹出的冷气流由上向下吹出, 该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从所述前侧板 14 的 通风孔 140 吹入该服务器机柜 10 内, 再通过各服务器 20 内的吸风扇 202 由其前侧的通孔 200 吸进并通过其后侧的通孔 200 吹出, 从而将各服务器 20 内的热量带走。由各服务器 20 的后侧的通孔 200 吹出的热气流再通过所述服务器机柜 10 的后侧板 15 的散热孔 150 吹至 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外侧。由于该空调装置 30 设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顶端, 较多的冷气流 会直接流至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顶端附近, 且由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前侧板 14 靠近其顶端 的通风孔 140 小于靠近其底端的通风孔 140, 可以减小其顶端位置的一部分冷气流的进入, 使该部分冷气流沿该前侧板 14 向下由该前侧板 14 靠近其底端附近的通风孔 140 进入, 从 而使由该空调装置 30 吹出的冷气流由上向下均匀地进入到该服务器机柜 10 内, 防止远离 该空调装置 30 的服务器 20 吹到的气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 进而提高整个服务器机柜 10 的散热性能。
     请同时参阅图 5, 同理, 当所述服务器机柜 10 前侧的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 30 时, 由该空调装置 30 吹出的冷气流由下向上从所述前侧板 14 的通风孔 140 吹入该服务器机柜
     10 内后, 再通过各服务器 20 内的吸风扇 202 由其前侧的通孔 200 吸进并通过其后侧的通 孔 200 吹出, 从而将各服务器 20 内的热量带走。由于该空调装置 30 设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底端, 较多的冷气流会直接流至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底端附近, 由于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前 侧板 14 可相对于该支撑部 170 旋转, 可将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前侧板 14 旋转 180 度, 使该 前侧板 14 靠近其底端的通风孔 140 小于靠近其顶端的通风孔 140, 即所述通风孔 140 的孔 径沿该前侧板 14 的高度方向呈递增趋势, 从而减小该服务器机柜 10 的底端位置的一部分 冷气流的进入, 使该部分冷气流沿该前侧板 14 向上由该前侧板 14 靠近其顶端位置的通风 孔 140 进入, 从而使由该空调装置 30 吹出的冷气流由下向上均匀地进入到该服务器机柜 10 内, 进而防止远离该空调装置 30 的服务器 20 吹到的气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
     另外, 当服务器机柜 10 根据需要仅于靠近其顶端或其底端设有一些服务器 20 时, 由于该前侧板 14 可以相对该支撑部 170 旋转, 可把该前侧板 14 的通风孔 140 的孔径大的 部分旋转至设有服务器 20 的部分, 使该部分各服务器 20 内的热量均能较好的散发至外界。

服务器机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服务器机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服务器机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务器机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器机柜.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78927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CN102478927A*CN102478927A*(21)申请号 201010559115.6(22)申请日 2010.11.25G06F 1/20(2006.01)H05K 7/20(2006.01)(71)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东环二路2号申请人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詹弘州 叶振兴 谭显光(54) 发明名称服务器机柜(57) 摘要一种服务器机柜,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包括一顶板、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连接于该顶。

2、板与底板之间的左、右侧板及连接于该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板,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位于该前侧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该左、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一固定孔,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使该服务器机柜的顶端或其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时,该前侧板的通风孔总面积较小的部分可旋转至靠近空调装置的位置,使由空调装置吹出的冷气流均匀地进入到服务器机柜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

3、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5 页1/1页21.一种服务器机柜,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其包括一顶板、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板,其特征在于: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位于该前侧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所述左、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一固定孔,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

4、:该枢接部包括由该前侧板的内侧向该固定部的固定孔方向延伸的一转轴及设于该转轴末端的一卡扣部,所述转轴插设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所述卡扣部卡设于该固定孔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一支撑部及由该支撑部的两侧向外延伸的两连接部,所述固定孔设于该支撑部上。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连接设于所述左、右侧板于靠近其前端位置的中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通风孔沿该前侧板的高度方向依次分成多个部分,每一部分包括若干通风孔,且同一部分区域内的各通风孔的孔径相同。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

5、:所述若干通风孔的孔径沿该前侧板的高度方向呈递增或递减趋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后侧的一后侧板,所述后侧板的一侧枢接设于该服务器机柜的侧板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侧板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若干散热孔的孔径相等。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8927 A1/4页3服务器机柜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务器机柜,特别涉及一种有利于散热的服务器机柜。背景技术0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呈爆炸式增长,为存储及运算数据的需要,各类数据存储及运算中心大量建立,将多个服务器同时装入一服务器机柜时,不仅节省。

6、空间及便于管理,而且还可使多个服务器协同运行来执行大的运算项目,因此服务器机柜在组建数据存储及运算中心时被广泛采用。0003 现有的服务器机柜通常包括一顶板、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四个侧板。所述顶板、底板及侧板共同围设形成一空间,用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若干服务器沿轴向排列分别固定于该服务器机柜的左右侧板上,该服务器机柜的前后侧板上分别设有若干相同大小的散热孔,并于该服务器机柜顶端或底端的一侧设有一空调装置,使用时,该空调装置吹出的冷却气流从服务器机柜的前方通过前侧板上的散热孔吹向服务器并带走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形成高温气流从服务器机柜的后侧板。

7、上的散热孔流出。0004 目前,一般的服务器机柜都比较高,其冷却气流的流向是下送上出或上进下出,而由于服务器机柜的前侧板上的散热孔大小相同,这就会造成设于靠近空调装置的服务器机柜上部或下部的服务器处的冷却气流过剩,而对设于远离空调装置的服务器机柜下部或上部的服务器处的冷却气流则不足,不利于冷却气流的合理分配及热量的有效散发。发明内容0005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较好散热效果的服务器机柜。0006 一种服务器机柜,用于收容若干服务器于其内部,其包括一顶板、与该顶板相对的一底板、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左、右侧板及连接于所述顶板与底板前侧的一前侧板,该前侧板上设有若干通风孔,位于该前侧。

8、板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不同,所述左、右侧板之间连接设有一固定部,该固定部上设有一固定孔,该前侧板上对应该固定部的固定孔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通过该枢接部枢接设于该固定部的固定孔内而使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旋转。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服务器机柜的前侧板的上部与下部的通风孔的孔径不同,且该前侧板可相对于该固定部在该前侧板所在的平面内转动,使该服务器机柜的顶端或其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时,该前侧板的通风孔的总面积较小的部分可旋转至靠近空调装置的位置设置,从而使由该空调装置吹出的冷气流均匀地进入到该服务器机柜内,防止远离该空调装置的服务器吹到的气。

9、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提升该服务器机柜的整体散热性能。附图说明0008 图1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服务器机柜的立体组装图。说 明 书CN 102478927 A2/4页40009 图2为图1中组装服务器后的立体分解图。0010 图3为图2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0011 图4为图1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顶端设有一空调装置的截面示意图。0012 图5为图1所示的服务器机柜的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的截面示意图。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0014 服务器机柜 100015 顶板 110016 底板 120017 侧板 13、14、150018 收容空间 160019 固定部 170020 枢接。

10、部 180021 服务器 200022 空调装置 300023 通风孔 1400024 散热孔 1500025 支撑部 1700026 固定孔 1710027 连接部 1720028 转轴 1800029 卡扣部 1820030 通孔 2000031 吸风扇 202具体实施方式0032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0033 如图1所示,该服务器机柜10可应用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内,所述集装箱式数据中心就是把服务器安装在标准集装箱中形成的数据中心。该服务器机柜10的外形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可用于组装若干个服务器20于其内。该服务器机柜10包括一矩形的顶板11、与该顶板11相对的一底。

11、板12、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1与底板12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侧板13及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11与底板12的前、后两侧的前侧板14、后侧板15,所述顶板11、底板12、左、右侧板13及前、后侧板14、15共同围设形成一矩形的收容空间16(如图2所示)。0034 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左、右侧板13于靠近其前端位置的中部设有一连接左、右侧板13的固定部17。该固定部17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6内,其包括设于所述左、右侧板13中部的一支撑部170及由该支撑部170的左右两侧向外延伸的两个连接部172。所述支撑部170为圆环状,其中部具有一圆形的固定孔171。该支撑部170竖直设置,其所在的平面与所述后侧板1。

12、5相平行。所述两个连接部172均为条形杆状,其分别连接设于所述支撑部170与所述左、右侧板13之间。说 明 书CN 102478927 A3/4页50035 所述前侧板14为矩形板状,其封设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前端。该前侧板14上设有若干通风孔140,这些通风孔140分别沿该前侧板14的横向及纵向整齐地排列成多行及多列,位于该前侧板14的上部区域的通风孔140的总面积与下部区域的通风孔140的总面积不同,即位于该前侧板14的上部的通风孔140的孔径大于或小于位于该前侧板14的下部的通风孔140的孔径。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孔140的孔径沿该前侧板14的高度方向由上向下呈递增趋势,所述若干通风孔1。

13、40沿该前侧板14的高度方向依次分成四个部分,每一部分包括若干行及若干列通风孔140,且同一部分区域内的各通风孔140的孔径相同,该前侧板14由上向下的每一部分区域的通风孔140的孔径依次小于与其相邻的另一部分的通风孔140的孔径。具体实施时,该前侧板14的通风孔14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的情况,其整体的孔径可以由该前侧板14的顶端向其底端逐渐增大。请同时参阅图3,该前侧板14的内侧对应所述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的位置设有一枢接部18。所述枢接部18包括由该前侧板14的内侧向所述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的方向垂直延伸的一转轴180及设于该转轴180末端的一卡扣部182。所述转轴180穿设。

14、于该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内,所述卡扣部182卡设于该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的外侧。所述转轴180的外径小于该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的孔径,从而使该前侧板14可通过其转轴180相对于该支撑部170在该前侧板14所在的平面内旋转,所述卡扣部182的外径大于所述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从而使该前侧板14相对该支撑部170旋转时其转轴180不会从所述固定孔171内脱落。具体实施时,所述前侧板14上可先只设有转轴180,在将转轴180穿设于该支撑部170的固定孔171内后,再于该转轴180的末端通过压扁等程序使其末端形成卡扣部182。0036 所述后侧板15为矩形板状,其封设于该服务器。

15、机柜10的后端。该后侧板15上设有若干散热孔150,所述散热孔150的孔径相同。所述后侧板15的一侧枢接设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侧板13上,从而使该后侧板15可相对于该收容空间16呈打开与闭合两种状态。当该后侧板15打开时,所述若干服务器20由该服务器机柜10的后侧组装至该服务器机柜10的左、右侧板13上,每一服务器20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若干通孔200,并于其内部设有若干吸风扇202(如图4所示)。0037 请同时参阅图4,使用时,当所述服务器机柜10前侧的顶端设有一空调装置30时,由该空调装置30吹出的冷气流由上向下吹出,该冷气流在流动过程中从所述前侧板14的通风孔140吹入该服务器机柜10内。

16、,再通过各服务器20内的吸风扇202由其前侧的通孔200吸进并通过其后侧的通孔200吹出,从而将各服务器20内的热量带走。由各服务器20的后侧的通孔200吹出的热气流再通过所述服务器机柜10的后侧板15的散热孔150吹至该服务器机柜10的外侧。由于该空调装置30设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顶端,较多的冷气流会直接流至该服务器机柜10的顶端附近,且由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前侧板14靠近其顶端的通风孔140小于靠近其底端的通风孔140,可以减小其顶端位置的一部分冷气流的进入,使该部分冷气流沿该前侧板14向下由该前侧板14靠近其底端附近的通风孔140进入,从而使由该空调装置30吹出的冷气流由上向下均匀地进入。

17、到该服务器机柜10内,防止远离该空调装置30的服务器20吹到的气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进而提高整个服务器机柜10的散热性能。0038 请同时参阅图5,同理,当所述服务器机柜10前侧的底端设有一空调装置30时,由该空调装置30吹出的冷气流由下向上从所述前侧板14的通风孔140吹入该服务器机柜说 明 书CN 102478927 A4/4页610内后,再通过各服务器20内的吸风扇202由其前侧的通孔200吸进并通过其后侧的通孔200吹出,从而将各服务器20内的热量带走。由于该空调装置30设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底端,较多的冷气流会直接流至该服务器机柜10的底端附近,由于该服务器机柜10的前侧板14可。

18、相对于该支撑部170旋转,可将该服务器机柜10的前侧板14旋转180度,使该前侧板14靠近其底端的通风孔140小于靠近其顶端的通风孔140,即所述通风孔140的孔径沿该前侧板14的高度方向呈递增趋势,从而减小该服务器机柜10的底端位置的一部分冷气流的进入,使该部分冷气流沿该前侧板14向上由该前侧板14靠近其顶端位置的通风孔140进入,从而使由该空调装置30吹出的冷气流由下向上均匀地进入到该服务器机柜10内,进而防止远离该空调装置30的服务器20吹到的气流较少而不能较好的散热。0039 另外,当服务器机柜10根据需要仅于靠近其顶端或其底端设有一些服务器20时,由于该前侧板14可以相对该支撑部170旋转,可把该前侧板14的通风孔140的孔径大的部分旋转至设有服务器20的部分,使该部分各服务器20内的热量均能较好的散发至外界。说 明 书CN 102478927 A1/5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8927 A2/5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8927 A3/5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8927 A4/5页10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8927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