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055698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80054036.8

申请日:

2010.11.03

公开号:

CN102630183A

公开日:

2012.08.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01D 46/00申请日:20101103|||公开

IPC分类号:

B01D46/00; C04B38/00; C04B41/50; C04B41/87; F01N3/00; B01D46/24

主分类号:

B01D46/00

申请人: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E·F·小安德鲁拉瓦格; J·D·麦迪逊; J·R·穆德; R·D·帕克; P·L·佩恩; J·C·斯彼卡尔特

地址:

美国纽约州

优先权:

20091130 US 61/265,083; 20100805 US 12/851,119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李丹丹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以生产具有后涂抹外皮的蜂窝产品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后涂抹外皮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蜂窝产品的端部被倒角。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固定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蜂
窝体,所述第一支承构件抵靠着所述蜂窝体的所述第一端定位,
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抵靠着所述蜂窝体的所述第二端定位,其
中,每个支承构件的支承表面包括具有外边缘和接触面的可压缩
垫,所述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α,
使得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支承表面之间的距
离增加,且其中,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斜接触面的至少一部
分延伸超出固定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以及
涂抹外皮层到所述蜂窝体,其中,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接触位于所
述第一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所述斜接触面,而所述外皮层的
第二边缘接触位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所述斜接
触面,使得所述外皮层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分别相对
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倒角;以及
将涂抹有外皮层的所述蜂窝体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
构件之间移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接
触面包括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面部和从所述外边缘侧向向内定位的止挡
部,其中,所述接触面的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大体
平行,并且所述斜面部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α,且其中,将所述
蜂窝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包括将所述蜂窝体定
位成大部分的所述斜面部延伸超出所述蜂窝体的外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蜂窝体固定在所
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包括将所述蜂窝体定位成使得所
述斜面部整体基本上都延伸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所述蜂窝体的
外周。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接触面
的角度α在大约5°到大约30°的范围之内。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所述止挡部
分限定的平面定位成使所述平面与由所述斜面部和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外
边缘之间相交而限定的顶点之间具有预定的止挡距离,其中,所述预定的
止挡距离在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0.080英寸的范围之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蜂窝体包括在其外
周的已插塞孔道,那么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α为大约15°
±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3±0.01英寸。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在其外周基本
上不具有经插塞的孔道时,那么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α
为大约20°±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6±0.01英寸。
8.一种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支承构件和相对的第二支承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
支承构件构造为将蜂窝体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
支承构件之间,其中,每个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表面和限定所
述支承表面外周的侧向边缘;
每个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上的可压缩垫,所述可压缩垫具有
外边缘和接触面,其中,所述外边缘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侧向
边缘对齐,并且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限定相对于所述
支承表面的角度α,使得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
支承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加,且其中,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与
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固定在所述
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以及
涂抹器,所述涂抹器构造以将外皮层涂抹到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
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所述蜂窝体,使得所述外皮层在所述支承构
件上的所述可压缩垫之间延伸,并与延伸超出所述蜂窝体的外周
的斜接触面的部分相符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α在大约5°到大
约30°之间的范围之内。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压缩垫的
所述接触面包括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面部和从所述外边缘侧向向内定位
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接触面的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
面大体平行,并且所述斜面部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α。
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止挡部
分限定的平面成使所述平面与由所述斜面部和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外边缘
之间相交而限定的顶点之间具有预定的止挡距离,其中,所述预定的止挡
距离在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0.080英寸的范围之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包括在其外
周的已插塞孔道时,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α为大约15°±2°,而所述止挡
距离为大约0.03±0.01英寸。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在其外周基
本上不具有经插塞的孔道时,那么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α为大约20°±2°,
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6±0.01英寸。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部分的所述斜面部延伸
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整体基本上都
延伸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
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垫包括添加固
化硅树脂。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垫包括硬度计
硬度小于大约肖氏40A的材料。

说明书

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8月5日提交的、申请系列号为12/851,119的美国
申请和于2009年11月30日提交的、申请系列号为61/265,083的美国临时申
请的优先权。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蜂窝状产品、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和生产蜂窝状产品
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以生产具有后涂抹外皮层(after-applied skin 
layer)的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后涂抹外皮层形状做成提供保护,
防止在蜂窝状结构的边缘的切削和剥落损坏。

不承认本文所引用的任何文献构成现有技术。申请人明确保留质疑任何所
引用文件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的权利。

众所周知,蜂窝状产品用作过滤器以去除发动机废气中的微粒(如煤烟),
并用作基材以支承用以净化发动机废气的催化材料。例如,微粒过滤器体可以
是具有交叉的多孔薄壁基体的蜂窝状产品,其中多孔薄壁跨越并在蜂窝状产品
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面之间延伸,以形成大量的、也在两个端面之间延伸的相
邻中空通道或孔道。为了形成过滤器,孔道的一部分在一端面处封闭,而其余
孔道在另一端面封闭。受污染的气体在压力下被带到一个端面(“进气面”),
并通过在该进气面处于敞开状态的孔道(“进气孔道”)而进入过滤器体。由于
该进气孔道在该过滤器体的相对端面(“出气面”)处是密封的,所以受污染的
气体被强迫通过多孔薄壁进入过滤器体的、在进气面密封而在相对的出气面敞
开的相邻孔道(“出气孔道”)。废气中的、太大而不能穿过壁中多孔开口的固
体颗粒污染物被留下,而已净化的废气经出气口离开过滤器体的出气面。类似
地,用以支承催化材料的基材可以是具有交叉壁基体的蜂窝状产品,其中,所
述交叉壁横跨并在蜂窝状产品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面之间延伸,并形成大量的
相邻中空通道或孔道,所述中空通道或孔道也在两个端面之间延伸,并且所述
中空通道或孔道在两个端面处是敞开的。所述壁涂覆有催化材料,所述催化材
料被选定以当废气穿过孔道时减少废气中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
和/或碳氢化合物(HC)的量。

典型地,这种孔道状蜂窝体通过挤压工艺形成,其中,陶瓷-形成材料以
生坯(未固化)形式被压出,然后该生坯形式被干燥、并烧制以形成蜂窝状产
品的最终陶瓷材料。挤压出的生坯形式可以是任何尺寸或形状的,并且一般根
据挤压工艺,沿所挤压形式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实心外表面或外皮。然而,在某
些情况下,在烧制所挤压的生坯形式之前或之后,从蜂窝状结构去除外表面或
外皮变得必要。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将蜂窝状结构重塑为不同的形状或尺寸
以满足发动机制造商的需要。在其它情形下,所挤压的生坯形式在其形式的外
周部分可能遭到持续损坏或具有缺陷,因为,例如蜂窝状产品本身的重量引起
该生坯形式的外周部分中的孔道塌陷或变形,或在外皮上形成裂缝。

在这些情况中,典型地,可以在生坯形式干燥和/或烧制之后去除蜂窝状产
品的外周部分(如:外皮和一层或多层孔道层),以去除变形的孔道和/或提供
具有所需尺寸和形状的蜂窝状产品。然后,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涂抹新
的材料层以沿蜂窝状产品长度方向设置新实心外表面或外皮。然而,后涂抹外
皮在生产中或生产后操作蜂窝状产品的过程中有时可能会被损坏。由于使外皮
边缘和其它表面接触而引起的机械应力,外皮边缘上可能会产生损坏(如碎
裂),并且此损坏会导致在生产期间和整个供应链中的操作损耗。

因此,需要提供带有不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后涂抹外皮的陶瓷蜂窝状结构。
同样地,也需要提供带有不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后涂抹外皮的陶瓷蜂窝状结构的
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
方法包括将蜂窝体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其中,每个支承构件的支
承表面包括具有外边缘和接触面的可压缩垫。所述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限定相对
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α,并且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斜接触面的至少一
部分延伸超出固定在两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外皮层涂抹到蜂窝
体,其中,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接触第一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斜接
触面,而所述外皮层的第二边缘接触第二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斜接触
面,使得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对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被
倒角。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涉及用以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
中,所述装置包括构造以将蜂窝体保持在其间的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
构件。每个支承构件包括支承表面和位于所述支承表面上的可压缩垫。所述可
压缩垫具有相对于支承表面限定角度α的接触面。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
得所述斜接触面的至少部分延伸超出保持在两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
周。涂抹器被构造以将外皮层涂抹到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
蜂窝体,使得外皮层在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之间延伸,并与所述斜接触
面的、延伸超出蜂窝体外周的部分相符合。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具体阐述其它特征和优势,并且由以下描述,
这些特征和优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部分地显而易见,且通过实现
其书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述的实施例,这些特征和优势将会得到
认可。

应当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说明和后面的具体说明都只是示例性的,
并意图为理解权利要求的本质和特征提供概述或框架。

包括附图以提供进一步的理解,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的
一部分。附图示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各实施
例的原理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用常规方法制造的蜂窝状产品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蜂窝状产品成形及外皮被移除后的蜂窝体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具有后涂抹外皮的蜂窝状产品的立体图,其中外皮
的边缘被倒角。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蜂窝状产品的倒角边缘。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生产具有带倒角边缘的后涂抹外皮的蜂窝状产品所
使用的装置。

图6A-6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装置的一部分,示出了在涂抹具有倒角边
缘的外皮的过程中蜂窝体和可压缩垫之间的接触过程。

图7A-7C示意性地示出了大大放大的、用以在后涂抹外皮上形成倒角边
缘的可压缩垫,示出了未压缩状态(图7A)和压缩状态(图7B)下的垫。

具体实施方式

用以过滤固体微粒、作为催化基材和用于其它应用的蜂窝状产品可以由多
种多孔材料形成,包括陶瓷、玻璃陶瓷、玻璃、金属、水泥、树脂或有机聚合
物、纸、或纺织面料(具有或没有填充物等),以及这些材料的各种组合。优
选地,用以过滤固体颗粒应用的、具有均匀而薄、多孔、内部互连的壁的蜂窝
状产品由可塑性成形及可烧结的物质制成,所述物质在被烧制以实现其烧结
后,生成多孔的烧结材料,如金属粉末、陶瓷、玻璃陶瓷、水泥和其它陶瓷基
混合物。根据某些实施例,蜂窝状产品可以由诸如堇青石、碳化硅或钛酸铝
等多孔陶瓷材料形成。

图1示出了所挤压的蜂窝状产品的一个实施例,且该蜂窝状产品整体
由附图标记10表示。蜂窝状产品10具有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4和多个
中空的、端口敞开的通道或孔道16,所述通道或孔道16在第一端面12和
第二端面14之间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穿过蜂窝状产品10。孔道16在蜂
窝状产品10的端面12和端面14处是敞开的,并由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
端面14之间延伸的交叉壁18基体形成。壁18具有适合于蜂窝状产品预期
应用(如过滤器或基材)的物理特性(如多孔性、孔径尺寸分布等),并
且根据该预期应用,可以具有均匀厚度或非均匀厚度。选定壁18的厚度和
间距,以提供如预期应用所需要的一定密度的孔道16。在一些应用中,孔
道16的密度范围为每平方英寸100-900个孔道,虽然也可以使用比该范围
更小或更大的孔道密度。外壁或外皮20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边
界孔道16和壁18之间延伸。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蜂窝状产品”意为包括具有大致蜂窝状结构的产
品,且不限于孔道16横截面大致为正方形的产品。例如,可以设置为六角
形、八角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卵形或其它合适的孔道形
状。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孔道16、壁18的相对尺寸未按比例绘制。

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蜂窝状产品10在被挤压出之后(以及在干
燥或烧制生坯形式之前或之后)定轮廓或成形,以去除已变形孔道16和/
或为定轮廓产品设置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蜂窝状产品10的定轮廓或成形
操作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完成,包括切割或磨削掉蜂窝状产品
10的外表面或外皮20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最终外周形状可以是
任何可能的形状,例如,圆形、卵形、长方形等。

图2示出了由于对蜂窝状产品10的定轮廓或成形操作而形成的蜂窝体
30的实施例。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蜂窝体”通常是指使用后涂抹外皮120(如下
所述)的蜂窝状产品10。蜂窝体30保留有由壁18限定的大量孔道16。然而,
在成形或定轮廓操作期间可以去除图1所示蜂窝状产品10的全部或部分初始
挤压的外壁或外皮20,使得位于已成形蜂窝体30外周的孔道16在沿蜂窝体
30的长度方向上是敞开的。

现在参照图3,在蜂窝状产品10成形(或可选择地干燥和烧制)后,将
新外皮(即,后涂抹外皮)120涂抹到蜂窝体30,以形成蜂窝状产品110。后
涂抹外皮120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制成。举例来说,蜂窝体30可以
包括堇青石、钛酸铝、SiC或其它陶瓷材料,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后涂抹外
皮120可以包括与蜂窝体30的材料兼容的材料。例如,虽然未作要求,但后
涂抹外皮120可以包括与蜂窝体30的材料具有相似或相同成分的材料。在一
个实施例中,后涂抹外皮120是主要为堇青石并附有有机和/或无机粘结剂成分
的材料。

蜂窝状产品110可以构造为穿流式基材(如用以支承所选定的、当废气通
过孔道时减少废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或未燃碳氢化合物数量的催化材
料),其中,所有或大部分的孔道16保持无滞阻,或者可替换地,蜂窝状产
品110可以构造为过滤器,其中,蜂窝状产品110的所选孔道16是堵塞的。
图3示出了蜂窝状产品110,通过插塞、覆盖或者以其它方式堵塞第一端面12
处一个子集的孔道16的敞开端口并还在相对的第二端面14处堵塞所有或部分
的其余孔道16而由蜂窝状产品110形成过滤器。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
交替的孔道16已在第一端面12处以示例性棋盘状图案由插塞28堵塞。在一
个实施例中,在第二端面14上的插塞图案(在图3中隐藏)与在第一端面12
上的所示的插塞图案相反。不同于所示图案的交替插塞型式可以在其它实施例
中实现。

孔道16插塞有合适的插塞材料,如密封胶或水泥块,所述插塞材料从第
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附近延伸一段短的距离进入孔道16。插塞28可以通
过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方法形成。在形成之后,密封胶或水泥形成的插塞28
通过任何适合于所选具体材料的方法进行固化,以形成会大体堵塞被过滤气流
的密封件。其结果是形成设置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即进气口和出气
口)上的插塞28的型式,使得满载污染物的气体(如发动机废气)流入过滤
器体,进入在第一(即进气口)端面12处未经插塞的过滤器孔道,通过孔道
16的多孔壁18,并通过在第二(即出气口)端面14处未经插塞的孔道16从
过滤器体中出来。如上所述,当用作支承催化材料的穿流式基材时,蜂窝状产
品110典型地没有已插塞的孔道16或者仅有少量的已插塞孔道16,使得大部
分的孔道16在端面12、14处保持未插塞。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本文中所述实施例涉及将后涂抹外皮120涂抹到全部
或部分初始外皮20已被去除的蜂窝体30,但本发明的教示同样地也适用于在
现有外皮20上使用后涂抹外皮120,如可以要求将蜂窝状产品10调整到所需
尺寸。因此,所使用的术语“蜂窝体”应理解为包括全部外皮20已被去除、部
分外皮20已被去除或没有初始挤压外皮20已被去除的蜂窝体。

再次参照图3,其示出了后涂抹外皮120的边缘122、124相对于第一和
第二端面12、14被倒角(如倒直角或倒圆角)。后涂抹外皮120的外周缘122、
124比蜂窝体30本身可能更容易受到损坏,而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可以减
少由于将边缘122、124与其它表面接触而引起的机械应力导致的在外皮120
的边缘上可能产生的损坏(如碎裂)。例如,当带有后涂抹外皮120的蜂窝状
产品110与一个表面接触或沿一个表面滑动时,后涂抹外皮120的外周缘122、
124可能会破断、碎裂或剥落。如果所述蜂窝状产品110被涂覆并被封装以用
于排气系统中,那么当用手操作蜂窝状产品110以及当蜂窝状产品110进入供
应链的各生产工艺之前,此现象可能是特别明显的。

参考图4,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分别远离相邻边缘端面12、14的平面
并向相邻边缘端面12、14的平面的下方弯曲或倾斜。为清楚显示,图4仅示
出了与蜂窝状产品110的端面12相邻的边缘122;在相对的端面14处的边缘
124也以类似的方式倒角。优选地,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形成为使得壁18
的部分极少或没有暴露在边缘122、124上方。在一个实施例中,大体上对外
皮120的全部厚度进行倒角。在另一实施例中,仅对外皮120的外圆周部分进
行倒角。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以生产蜂窝状产品110的装置200,且具体地,该
装置用以将后涂抹外皮120涂抹于蜂窝体30使得外皮120设置有倒角边缘
122、124。装置200可被用以将外皮120涂抹到诸多种蜂窝体30,特别地,涂
抹到包括陶瓷或陶瓷-形成材料的蜂窝体30。蜂窝体30可以用作设置有如上所
述交替插塞通道的穿流基材(如催化剂支承件)或过滤器。

装置200包括具有侧向边缘204并构造以绕第一纵向轴线206旋转的第一
支承构件202,以及具有侧向边缘214并构造以绕第二纵向轴线216旋转的第
二支承构件21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纵向轴线206和第二纵向轴线216是
同轴的,尽管在一些应用中第一纵向轴线206和第二纵向轴线216可以如本领
域已知的不同方式对齐(如平行但不同轴)。如所示,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
二支承构件212包括板状结构,虽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布置,如中心辐射布
置、晶格结构等。另外,虽然示出的支承构件202、212是圆形,但是在不同
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具体地,支承构件202、212的外周形状可以
包括与由装置200涂覆的蜂窝体30的形状大体一致的任何形状,如卵形、椭
圆形等。如将从以下描述中理解的,支承构件202、212比蜂窝体30大,其尺
寸之差限定涂抹到蜂窝体30的外皮120的厚度。

参照图6A-6C(统称为“图6”)7A-7B(统称为“图7”),其中示出了
被大大放大的支承构件202的外周部分。为清楚理解,图6和图7中的元件未
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件的比例可以被夸大以更好地显示其特征。仅详细描述
了支承构件202。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支承构件212可以以相似的方式构造。

支承构件202包括在其支承表面203(即支承蜂窝体30的表面)上的可
压缩垫250。可压缩垫250绕支承构件202的整个外周(如由侧向边缘204限
定的)延伸,且可以直接紧固到支承表面203,或可替换地,可以通过诸如其
上浇铸或以其它方式固定有可压缩垫250的环等中间构件251(图7)固定到
支承构件202。中间构件251可以通过任何常规的方法紧固到支承构件202,
如螺钉、螺栓、粘结剂、摩擦配合等。

可压缩垫25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如硅树脂、聚四氟乙烯(PTFE
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或其它已知适合本目的的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250由添加固化硅树脂形成,例如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 Corporation)的S或V硅树脂橡胶。已经发现使
用添加固化硅树脂会减少或清除蜂窝体的、可能会对随后蜂窝涂覆工艺造成有
害影响的油污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250由具有高抗撕裂强度和中低
硬度计硬度的材料形成,如硬度计硬度小于大约肖氏40A且撕裂强度大于大
约120die B,ppi。

可压缩垫250具有外边缘252和接触面254。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
250的外边缘252与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大致对齐。如以下进一步描
述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形成可压缩垫250使得至少部分外边缘252沿径
向延伸超出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接触面254包括与外边缘252相邻
的斜面部256和从外边缘252侧向向内定位的止挡部258。如图6最好示出的,
当蜂窝体保持在支承构件202和支承构件212之间时,斜面部256的至少一部
分延伸超出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斜面部256基本
上都延伸超出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如图7所示,斜面部256限定相对于支
承表面203的角度α,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α范围为大约5°到大约30°。

如图6和图7所示的止挡部258的平面与支承构件202的支承表面203
是大体平行的,虽然,止挡部258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相对于支承表面20成
角度设置,其角度为小于、等于或大于由斜面部256限定的角度α。可压缩垫
250的斜面部256和止挡部258限定止挡距离26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止挡
距离260是从斜面部256和外边缘252之间的相交顶点262到止挡部258的平
面的距离。在优选实施例中,止挡距离260的范围为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
0.080英寸,虽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更大或更小的距离。

选定止挡距离260和角度α使得当涂抹外皮120时,边缘122、124大体
完全延伸到、但不超出端面12、14的平面,使得基体壁18不被暴露。选
择止挡距离260和角度α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蜂窝体30的尺寸(如
直径和高度)、蜂窝体30和外皮120的材料、蜂窝体30在其外周是否包
括的插塞孔道16、外皮120和蜂窝体30之间的粘结、外皮120和可压缩垫
250之间的粘结、在蜂窝体30的基体中有无插塞材料、孔道16的密度、孔
道壁18的厚度以及垫250的可压缩性(如硬度计硬度)。

如果角度α太平缓和/或止挡距离260太小,那么位于边缘122、124
的外皮120可能会延伸到端面12、14上方,而如果角度α太陡和/或止挡
距离260太大,那么边缘122、124可能不会充分延伸到端面12、14,由此
会使得壁18的一部分在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处暴露。

如果不需要由理论界定,那么本发明人理解为:当蜂窝体30在其外周
基本不包括插塞的孔道16(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穿流基材)时,较大
的角度α与较大的止挡距离260(与构造以用作过滤器的相似尺寸的蜂窝体
相比)结合在一起提供垫250和蜂窝体30之间改进的密封,以减少湿外皮
材料侵入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附近的敞开孔道16。例如,对于蜂窝体
30在其外周包括已插塞孔道16的实施例(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过滤
器),本申请人已发现可以选定角度α在大约15°±2°的范围内,同时止挡
距离在大约0.03±0.01英寸的范围内。相似地,对于蜂窝体30在其外周基
本上不包括已插塞孔道16的实施例(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穿流基材),
可以选定角度α在大约20°±2°的范围内,同时止挡距离在大约0.06±0.01
英寸的范围内。

参照图5,当使用装置200时,蜂窝体30固定在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
二支承构件212之间,并且更具体地,通过在支承构件202、212之间压缩
蜂窝体30而固定在构件202、212上的可压缩垫250之间。如图6A-6C所
示,蜂窝体30被定位,使得端面12的外周部分(以及相似的端面14的外
周部分)与斜面部256的一部分264(图6A)重叠。当蜂窝体30和支承构
件202被沿箭头266的方向靠在一起时,重叠部分264与蜂窝体30接触,
然后重叠部分264被压缩并变形直到端面12与止挡部258接触(图6B)。
根据所施加的压缩力,止挡部258的其它一些压缩可能发生。一般地,当
垫250被压缩,特别地当重叠部分264被压缩时,延伸超出外周缘30a的
斜面部256的角度α改变,并且通常变得更大(图7B中的虚线255)。另
外,外边缘252被使得向外突出超过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如以下
更详细解释的,在涂抹外皮120期间以及随后在垫250的减压过程中,这
些效果反向作用,以提供有益的结果。

一旦受压缩(图6B),蜂窝体30的位置便会通过蜂窝体30的端面
12、14和可压缩垫250之间的摩擦而得以保持。当以此方式固定时,蜂窝
体30的外周30a分别相对于第一支承构件202的外周缘204和第二支承构
件212的外周缘214凹入,并且也相对于可压缩垫250的部分或全部斜面
部256凹入。

如图5所示,装置200进一步包括构造以将外皮层120涂抹到蜂窝体
30外周表面的涂抹器220。涂抹器220可被构造以用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
式涂抹外皮层120的材料。例如,涂抹器220可以包括喷嘴222或其它材
料分配装置,以及刀片或板片224。板片224被构造以当将外皮层120的材
料涂抹到蜂窝体30的外表面时,同时分别接合(engage)支承构件202、
212的侧向边缘204、214,以及可压缩垫250的外边缘252。如所示,第一
支承构件202、第二支承构件212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二支承
构件212之间的蜂窝体30一起相对于涂抹器220沿箭头230的方向旋转。
在另一实施例中,涂抹器220可以被设计成在支承构件202、212和蜂窝体
30保持静止的同时旋转。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湿陶瓷材料是可变形的。用于本发明的术语
“湿”意指未经烧制、干燥、烧结、煅烧或其它会使材料变硬的处理的材料。由
此,当涂抹器220分配湿材料以形成外皮120且同时板片224分别接合支
承构件202、212的侧向边缘204、214时,使所述湿材料变形并在蜂窝体
30上扩散,使得所述湿材料保持在板片224、蜂窝体30以及第一支承构件
202和第二支承构件212上可压缩垫250的斜面部分256之间的空间中。由
此形成厚度基本均匀、外周形状与外周缘204、214形状相配并具有倒角边
缘122、124的外皮120。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垫250的压缩会使得垫250的外边缘252
向外突出超出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图7B中的虚线255示出了当压
靠蜂窝体30(未在图7B中示出)时垫250的大致形状。如果此现象发生,
随着板片224靠着侧向边缘204移动,外边缘252的突出部分立刻被板片
224沿箭头257的方向压回进入外皮120,然后随着板片224通过而被松开,
使得当去除板片224的压力时,至少部分的斜面部256(即相邻的顶点262)
从外皮120剥除并松开。斜面部256进入外皮120以及随后从外皮120除
去的移动使得外皮120的至少部分的边缘122、124被倒角。在一些实施例
中,随着板片224通过,斜面部256进入并随后离开外皮120的移动量可以通
过形成可压缩垫250而增加,使得即使在垫250未处于被压缩状态,外边缘252
也提供有沿径向延伸超出关联支承构件202或212侧向边缘的夸大外锥形。图
7A中用虚线253示出了外边缘252的示例性外锥形。

由于斜面部256以剥除的方式偏移进入外皮120然后离开外皮120(而非
沿斜面部256与外皮120配合面正交的方向拉开以分离斜面部256与外皮
120),外皮120的边缘122、124上的残余拉应力减少了或清除了。本文使用
的“残余拉应力”涉及当外皮120的湿材料紧靠垫250时导致的外皮120的边缘
122、124处的人工缺陷(artifact)以及当拉开垫250时的变形。在大多数情况
中,过多的残余拉应力必须通过进一步处理步骤去除,处理步骤包括切割、修
平、研磨或抛光,或任何其它技术或本领域已知技术的组合。

外皮120在蜂窝体30上形成之后,蜂窝状产品110从装置200以及特别
地从与可压缩垫250接触的情况下被移除。由于去除了蜂窝体30和垫250之
间的压缩力,垫250反向偏移,且重叠部分264被去除压缩,由此允许斜面部
256返回到其初始角度α。由于重叠部分264被去除压缩,斜面部256的去除
压缩部分沿径向向外的方向从外皮120被剥除,这使得边缘122、124具有倒
角的形状,如图4所示。另外,如上所提到的,由于以剥除的方式从外皮120
分离斜面部256,所以减少或清除了外皮120的边缘122、124上的残余拉应力。

在一些情况中,可能需要或必需进一步减少边缘122、124处的残余拉应
力的存在和/或严重性。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蜂窝状产品110从与可压
缩垫250接触的情况下移除之前,可以通过诸如局部加热的方法来干燥或部分
干燥至少外皮120的边缘122、124。至少部分地干燥(如通过加热)边缘122、
124会减少湿外皮材料与垫250的粘接力,使得当蜂窝状产品110从支承构件
202、212移除后,外皮120的边缘122、124上的残余拉应力减少或被清除。
更具体地,在边缘122、124中的一个或全部处通过加热干燥或部分地干燥湿
材料会导致材料中的高内聚强度和已干燥边缘122、124与其下蜂窝体30的基
体之间的高粘接力,由此克服了外皮120和垫250之间的粘接力,并提供了外
皮120上的平滑边缘122、124。可以使用本领域已知的诸多热源完成加热过程,
如热空气的定向流动、辐射加热或通过支承构件202、212进行间接加热。

除非另有明文规定,本文中所述的任何方法不能被解释为要求其步骤必须
以特定的顺序执行。因此,如果方法权利要求实际上没有引用其步骤所遵循的
顺序,或者在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对所述步骤应限于特定顺序未作其它明确规
定,那么不能推断任何具体的顺序。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是,在没有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
可以做各种修改和变体。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会对包含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公
开实施例做修改组合、次组合以及变体,所以本发明应解释为包括所附权利要
求及其等同物范围内的一切。

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30183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8.08CN102630183A*CN102630183A*(21)申请号 201080054036.8(22)申请日 2010.11.0361/265,083 2009.11.30 US12/851,119 2010.08.05 USB01D 46/00(2006.01)C04B 38/00(2006.01)C04B 41/50(2006.01)C04B 41/87(2006.01)F01N 3/00(2006.01)B01D 46/24(2006.01)(71)申请人康宁股份有限公司地址美国纽约州(72)发明人。

2、 EF小安德鲁拉瓦格JD麦迪逊 JR穆德RD帕克 PL佩恩JC斯彼卡尔特(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代理人李丹丹(54) 发明名称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57) 摘要本文公开了一种用以生产具有后涂抹外皮的蜂窝产品的装置和方法,其中,所述后涂抹外皮的边缘相对于所述蜂窝产品的端部被倒角。(30)优先权数据(85)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日2012.05.29(86)PCT申请的申请数据PCT/US2010/055244 2010.11.03(87)PCT申请的公布数据WO2011/066068 EN 2011.06.03(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8。

3、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8 页 附图 4 页1/2页21.一种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固定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蜂窝体,所述第一支承构件抵靠着所述蜂窝体的所述第一端定位,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抵靠着所述蜂窝体的所述第二端定位,其中,每个支承构件的支承表面包括具有外边缘和接触面的可压缩垫,所述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使得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支承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加,且其中,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斜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固定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

4、外周;以及涂抹外皮层到所述蜂窝体,其中,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接触位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所述斜接触面,而所述外皮层的第二边缘接触位于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所述斜接触面,使得所述外皮层的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倒角;以及将涂抹有外皮层的所述蜂窝体从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移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接触面包括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面部和从所述外边缘侧向向内定位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接触面的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大体平行,并且所述斜面部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且其中,将所述蜂窝体。

5、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包括将所述蜂窝体定位成大部分的所述斜面部延伸超出所述蜂窝体的外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蜂窝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包括将所述蜂窝体定位成使得所述斜面部整体基本上都延伸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所述蜂窝体的外周。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接触面的角度在大约5到大约30的范围之内。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由所述止挡部分限定的平面定位成使所述平面与由所述斜面部和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外边缘之间相交而限定的顶点之间具有预定的止挡距离,其中,所述预定的。

6、止挡距离在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0.080英寸的范围之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蜂窝体包括在其外周的已插塞孔道,那么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为大约15 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30.01英寸。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在其外周基本上不具有经插塞的孔道时,那么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为大约20 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60.01英寸。8.一种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支承构件和相对的第二支承构件,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构造为将蜂窝体保持在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其中,每。

7、个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支承表面和限定所述支承表面外周的侧向边缘;每个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上的可压缩垫,所述可压缩垫具有外边缘和接触面,其中,所述外边缘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侧向边缘对齐,并且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使得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所述接触面和所述支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30183 A2/2页3承表面之间的距离增加,且其中,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固定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以及涂抹器,所述涂抹器构造以将外皮层涂抹到所述第一支承构件和所述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所述蜂窝体,使得所述外皮层在所述支承构。

8、件上的所述可压缩垫之间延伸,并与延伸超出所述蜂窝体的外周的斜接触面的部分相符合。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在大约5到大约30之间的范围之内。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接触面包括与所述外边缘相邻的斜面部和从所述外边缘侧向向内定位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接触面的所述止挡部与所述支承构件的所述支承表面大体平行,并且所述斜面部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11.如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止挡部分限定的平面成使所述平面与由所述斜面部和所述可压缩垫的所述外边缘之间相交而限定的顶点之间具有预定的止挡距离,其中,所述预定。

9、的止挡距离在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0.080英寸的范围之内。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包括在其外周的已插塞孔道时,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为大约15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30.01英寸。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蜂窝体在其外周基本上不具有经插塞的孔道时,那么所述斜面部限定的角度为大约20 2,而所述止挡距离为大约0.060.01英寸。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大部分的所述斜面部延伸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部整体基本上都延伸超出保持在所述支承构件之间。

10、的蜂窝体的外周。16.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垫包括添加固化硅树脂。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压缩垫包括硬度计硬度小于大约肖氏40A的材料。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30183 A1/8页4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和方法0001 相关文件的交叉引用0002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8月5日提交的、申请系列号为12/851,119的美国申请和于2009年11月30日提交的、申请系列号为61/265,083的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背景技术0003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蜂窝状产品、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和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用以生产具有后涂。

11、抹外皮层(after-applied skin layer)的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后涂抹外皮层形状做成提供保护,防止在蜂窝状结构的边缘的切削和剥落损坏。0004 不承认本文所引用的任何文献构成现有技术。申请人明确保留质疑任何所引用文件的准确性和相关性的权利。0005 众所周知,蜂窝状产品用作过滤器以去除发动机废气中的微粒(如煤烟),并用作基材以支承用以净化发动机废气的催化材料。例如,微粒过滤器体可以是具有交叉的多孔薄壁基体的蜂窝状产品,其中多孔薄壁跨越并在蜂窝状产品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面之间延伸,以形成大量的、也在两个端面之间延伸的相邻中空通道或孔道。为了形成过滤器,孔道的一部分在一。

12、端面处封闭,而其余孔道在另一端面封闭。受污染的气体在压力下被带到一个端面(“进气面”),并通过在该进气面处于敞开状态的孔道(“进气孔道”)而进入过滤器体。由于该进气孔道在该过滤器体的相对端面(“出气面”)处是密封的,所以受污染的气体被强迫通过多孔薄壁进入过滤器体的、在进气面密封而在相对的出气面敞开的相邻孔道(“出气孔道”)。废气中的、太大而不能穿过壁中多孔开口的固体颗粒污染物被留下,而已净化的废气经出气口离开过滤器体的出气面。类似地,用以支承催化材料的基材可以是具有交叉壁基体的蜂窝状产品,其中,所述交叉壁横跨并在蜂窝状产品的两个相对的开口端面之间延伸,并形成大量的相邻中空通道或孔道,所述中空通。

13、道或孔道也在两个端面之间延伸,并且所述中空通道或孔道在两个端面处是敞开的。所述壁涂覆有催化材料,所述催化材料被选定以当废气穿过孔道时减少废气中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或碳氢化合物(HC)的量。0006 典型地,这种孔道状蜂窝体通过挤压工艺形成,其中,陶瓷-形成材料以生坯(未固化)形式被压出,然后该生坯形式被干燥、并烧制以形成蜂窝状产品的最终陶瓷材料。挤压出的生坯形式可以是任何尺寸或形状的,并且一般根据挤压工艺,沿所挤压形式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实心外表面或外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在烧制所挤压的生坯形式之前或之后,从蜂窝状结构去除外表面或外皮变得必要。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将蜂窝状。

14、结构重塑为不同的形状或尺寸以满足发动机制造商的需要。在其它情形下,所挤压的生坯形式在其形式的外周部分可能遭到持续损坏或具有缺陷,因为,例如蜂窝状产品本身的重量引起该生坯形式的外周部分中的孔道塌陷或变形,或在外皮上形成裂缝。0007 在这些情况中,典型地,可以在生坯形式干燥和/或烧制之后去除蜂窝状产品的外周部分(如:外皮和一层或多层孔道层),以去除变形的孔道和/或提供具有所需尺寸和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2/8页5形状的蜂窝状产品。然后,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技术涂抹新的材料层以沿蜂窝状产品长度方向设置新实心外表面或外皮。然而,后涂抹外皮在生产中或生产后操作蜂窝状产品的过程中有时可能。

15、会被损坏。由于使外皮边缘和其它表面接触而引起的机械应力,外皮边缘上可能会产生损坏(如碎裂),并且此损坏会导致在生产期间和整个供应链中的操作损耗。0008 因此,需要提供带有不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后涂抹外皮的陶瓷蜂窝状结构。同样地,也需要提供带有不易受到机械损坏的后涂抹外皮的陶瓷蜂窝状结构的生产方法。发明内容0009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生产蜂窝状产品的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将蜂窝体固定在第一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其中,每个支承构件的支承表面包括具有外边缘和接触面的可压缩垫。所述接触面的至少部分限定相对于所述支承表面的角度,并且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斜接触面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固定在两支。

16、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外皮层涂抹到蜂窝体,其中,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接触第一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斜接触面,而所述外皮层的第二边缘接触第二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的斜接触面,使得所述外皮层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相对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被倒角。0010 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涉及用以生产蜂窝状产品的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构造以将蜂窝体保持在其间的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每个支承构件包括支承表面和位于所述支承表面上的可压缩垫。所述可压缩垫具有相对于支承表面限定角度的接触面。所述可压缩垫被构造使得所述斜接触面的至少部分延伸超出保持在两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的外周。涂抹器被构造以将外皮层涂抹到。

17、第一支承构件和第二支承构件之间的蜂窝体,使得外皮层在支承构件上的可压缩垫之间延伸,并与所述斜接触面的、延伸超出蜂窝体外周的部分相符合。0011 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将具体阐述其它特征和优势,并且由以下描述,这些特征和优势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部分地显而易见,且通过实现其书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以及附图所述的实施例,这些特征和优势将会得到认可。0012 应当理解的是,前面的总体说明和后面的具体说明都只是示例性的,并意图为理解权利要求的本质和特征提供概述或框架。0013 包括附图以提供进一步的理解,附图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

18、和操作。附图说明0014 图1示出了用常规方法制造的蜂窝状产品的立体图。0015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蜂窝状产品成形及外皮被移除后的蜂窝体的立体图。0016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具有后涂抹外皮的蜂窝状产品的立体图,其中外皮的边缘被倒角。0017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蜂窝状产品的倒角边缘。0018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生产具有带倒角边缘的后涂抹外皮的蜂窝状产品所使用的装置。0019 图6A-6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装置的一部分,示出了在涂抹具有倒角边缘的外皮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3/8页6的过程中蜂窝体和可压缩垫之间的接触过程。0020 图7A-7C示意性地示出了大大放大的、。

19、用以在后涂抹外皮上形成倒角边缘的可压缩垫,示出了未压缩状态(图7A)和压缩状态(图7B)下的垫。具体实施方式0021 用以过滤固体微粒、作为催化基材和用于其它应用的蜂窝状产品可以由多种多孔材料形成,包括陶瓷、玻璃陶瓷、玻璃、金属、水泥、树脂或有机聚合物、纸、或纺织面料(具有或没有填充物等),以及这些材料的各种组合。优选地,用以过滤固体颗粒应用的、具有均匀而薄、多孔、内部互连的壁的蜂窝状产品由可塑性成形及可烧结的物质制成,所述物质在被烧制以实现其烧结后,生成多孔的烧结材料,如金属粉末、陶瓷、玻璃陶瓷、水泥和其它陶瓷基混合物。根据某些实施例,蜂窝状产品可以由诸如堇青石、碳化硅或钛酸铝等多孔陶瓷材料。

20、形成。0022 图1示出了所挤压的蜂窝状产品的一个实施例,且该蜂窝状产品整体由附图标记10表示。蜂窝状产品10具有第一端面12、第二端面14和多个中空的、端口敞开的通道或孔道16,所述通道或孔道16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之间以大致平行的方式延伸穿过蜂窝状产品10。孔道16在蜂窝状产品10的端面12和端面14处是敞开的,并由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之间延伸的交叉壁18基体形成。壁18具有适合于蜂窝状产品预期应用(如过滤器或基材)的物理特性(如多孔性、孔径尺寸分布等),并且根据该预期应用,可以具有均匀厚度或非均匀厚度。选定壁18的厚度和间距,以提供如预期应用所需要的一定密度的孔道16。在。

21、一些应用中,孔道16的密度范围为每平方英寸100-900个孔道,虽然也可以使用比该范围更小或更大的孔道密度。外壁或外皮20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边界孔道16和壁18之间延伸。0023 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蜂窝状产品”意为包括具有大致蜂窝状结构的产品,且不限于孔道16横截面大致为正方形的产品。例如,可以设置为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卵形或其它合适的孔道形状。应当注意的是,附图中孔道16、壁18的相对尺寸未按比例绘制。0024 如上所述,在一些情况下,蜂窝状产品10在被挤压出之后(以及在干燥或烧制生坯形式之前或之后)定轮廓或成形,以去除已变形孔道16和/或为定轮廓产品。

22、设置所需要的尺寸和形状。蜂窝状产品10的定轮廓或成形操作可以通过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法完成,包括切割或磨削掉蜂窝状产品10的外表面或外皮20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最终外周形状可以是任何可能的形状,例如,圆形、卵形、长方形等。0025 图2示出了由于对蜂窝状产品10的定轮廓或成形操作而形成的蜂窝体30的实施例。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蜂窝体”通常是指使用后涂抹外皮120(如下所述)的蜂窝状产品10。蜂窝体30保留有由壁18限定的大量孔道16。然而,在成形或定轮廓操作期间可以去除图1所示蜂窝状产品10的全部或部分初始挤压的外壁或外皮20,使得位于已成形蜂窝体30外周的孔道16在沿蜂窝体30的长度方向。

23、上是敞开的。0026 现在参照图3,在蜂窝状产品10成形(或可选择地干燥和烧制)后,将新外皮(即,后涂抹外皮)120涂抹到蜂窝体30,以形成蜂窝状产品110。后涂抹外皮120可以由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材料制成。举例来说,蜂窝体30可以包括堇青石、钛酸铝、SiC或其它陶瓷材料,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4/8页7或这些材料的组合。后涂抹外皮120可以包括与蜂窝体30的材料兼容的材料。例如,虽然未作要求,但后涂抹外皮120可以包括与蜂窝体30的材料具有相似或相同成分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后涂抹外皮120是主要为堇青石并附有有机和/或无机粘结剂成分的材料。0027 蜂窝状产品110可以构造。

24、为穿流式基材(如用以支承所选定的、当废气通过孔道时减少废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或未燃碳氢化合物数量的催化材料),其中,所有或大部分的孔道16保持无滞阻,或者可替换地,蜂窝状产品110可以构造为过滤器,其中,蜂窝状产品110的所选孔道16是堵塞的。图3示出了蜂窝状产品110,通过插塞、覆盖或者以其它方式堵塞第一端面12处一个子集的孔道16的敞开端口并还在相对的第二端面14处堵塞所有或部分的其余孔道16而由蜂窝状产品110形成过滤器。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交替的孔道16已在第一端面12处以示例性棋盘状图案由插塞28堵塞。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端面14上的插塞图案(在图3中隐藏)与在第一端面1。

25、2上的所示的插塞图案相反。不同于所示图案的交替插塞型式可以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0028 孔道16插塞有合适的插塞材料,如密封胶或水泥块,所述插塞材料从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附近延伸一段短的距离进入孔道16。插塞28可以通过本领域中任何已知的方法形成。在形成之后,密封胶或水泥形成的插塞28通过任何适合于所选具体材料的方法进行固化,以形成会大体堵塞被过滤气流的密封件。其结果是形成设置在第一端面12和第二端面14(即进气口和出气口)上的插塞28的型式,使得满载污染物的气体(如发动机废气)流入过滤器体,进入在第一(即进气口)端面12处未经插塞的过滤器孔道,通过孔道16的多孔壁18,并通过在第二(即。

26、出气口)端面14处未经插塞的孔道16从过滤器体中出来。如上所述,当用作支承催化材料的穿流式基材时,蜂窝状产品110典型地没有已插塞的孔道16或者仅有少量的已插塞孔道16,使得大部分的孔道16在端面12、14处保持未插塞。0029 应当注意的是:虽然本文中所述实施例涉及将后涂抹外皮120涂抹到全部或部分初始外皮20已被去除的蜂窝体30,但本发明的教示同样地也适用于在现有外皮20上使用后涂抹外皮120,如可以要求将蜂窝状产品10调整到所需尺寸。因此,所使用的术语“蜂窝体”应理解为包括全部外皮20已被去除、部分外皮20已被去除或没有初始挤压外皮20已被去除的蜂窝体。0030 再次参照图3,其示出了后。

27、涂抹外皮120的边缘122、124相对于第一和第二端面12、14被倒角(如倒直角或倒圆角)。后涂抹外皮120的外周缘122、124比蜂窝体30本身可能更容易受到损坏,而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可以减少由于将边缘122、124与其它表面接触而引起的机械应力导致的在外皮120的边缘上可能产生的损坏(如碎裂)。例如,当带有后涂抹外皮120的蜂窝状产品110与一个表面接触或沿一个表面滑动时,后涂抹外皮120的外周缘122、124可能会破断、碎裂或剥落。如果所述蜂窝状产品110被涂覆并被封装以用于排气系统中,那么当用手操作蜂窝状产品110以及当蜂窝状产品110进入供应链的各生产工艺之前,此现象可能是特。

28、别明显的。0031 参考图4,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分别远离相邻边缘端面12、14的平面并向相邻边缘端面12、14的平面的下方弯曲或倾斜。为清楚显示,图4仅示出了与蜂窝状产品110的端面12相邻的边缘122;在相对的端面14处的边缘124也以类似的方式倒角。优选地,已倒角的边缘122、124形成为使得壁18的部分极少或没有暴露在边缘122、124上方。在一个实施例中,大体上对外皮120的全部厚度进行倒角。在另一实施例中,仅对外皮120的外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5/8页8圆周部分进行倒角。0032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以生产蜂窝状产品110的装置200,且具体地,该装置用以将。

29、后涂抹外皮120涂抹于蜂窝体30使得外皮120设置有倒角边缘122、124。装置200可被用以将外皮120涂抹到诸多种蜂窝体30,特别地,涂抹到包括陶瓷或陶瓷-形成材料的蜂窝体30。蜂窝体30可以用作设置有如上所述交替插塞通道的穿流基材(如催化剂支承件)或过滤器。0033 装置200包括具有侧向边缘204并构造以绕第一纵向轴线206旋转的第一支承构件202,以及具有侧向边缘214并构造以绕第二纵向轴线216旋转的第二支承构件212。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纵向轴线206和第二纵向轴线216是同轴的,尽管在一些应用中第一纵向轴线206和第二纵向轴线216可以如本领域已知的不同方式对齐(如平行但不同轴。

30、)。如所示,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二支承构件212包括板状结构,虽然也可以使用其它结构布置,如中心辐射布置、晶格结构等。另外,虽然示出的支承构件202、212是圆形,但是在不同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其它形状。具体地,支承构件202、212的外周形状可以包括与由装置200涂覆的蜂窝体30的形状大体一致的任何形状,如卵形、椭圆形等。如将从以下描述中理解的,支承构件202、212比蜂窝体30大,其尺寸之差限定涂抹到蜂窝体30的外皮120的厚度。0034 参照图6A-6C(统称为“图6”)7A-7B(统称为“图7”),其中示出了被大大放大的支承构件202的外周部分。为清楚理解,图6和图7中的元件未按比例绘。

31、制,一些特征件的比例可以被夸大以更好地显示其特征。仅详细描述了支承构件202。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支承构件212可以以相似的方式构造。0035 支承构件202包括在其支承表面203(即支承蜂窝体30的表面)上的可压缩垫250。可压缩垫250绕支承构件202的整个外周(如由侧向边缘204限定的)延伸,且可以直接紧固到支承表面203,或可替换地,可以通过诸如其上浇铸或以其它方式固定有可压缩垫250的环等中间构件251(图7)固定到支承构件202。中间构件251可以通过任何常规的方法紧固到支承构件202,如螺钉、螺栓、粘结剂、摩擦配合等。0036 可压缩垫25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如硅树脂、聚。

32、四氟乙烯(PTFE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或其它已知适合本目的的材料。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250由添加固化硅树脂形成,例如道康宁公司(Dow Corning Corporation)的S或V硅树脂橡胶。已经发现使用添加固化硅树脂会减少或清除蜂窝体的、可能会对随后蜂窝涂覆工艺造成有害影响的油污染。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250由具有高抗撕裂强度和中低硬度计硬度的材料形成,如硬度计硬度小于大约肖氏40A且撕裂强度大于大约120die B,ppi。0037 可压缩垫250具有外边缘252和接触面254。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压缩垫250的外边缘252与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大致对齐。

33、。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形成可压缩垫250使得至少部分外边缘252沿径向延伸超出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接触面254包括与外边缘252相邻的斜面部256和从外边缘252侧向向内定位的止挡部258。如图6最好示出的,当蜂窝体保持在支承构件202和支承构件212之间时,斜面部256的至少一部分延伸超出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且在一些实施例中,整个斜面部256基本上都延伸超出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如图7所示,斜面部256限定相对于支承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6/8页9表面203的角度,且在一个实施例中,角度范围为大约5到大约30。0038 如图6和图7所。

34、示的止挡部258的平面与支承构件202的支承表面203是大体平行的,虽然,止挡部258的全部或部分也可以相对于支承表面20成角度设置,其角度为小于、等于或大于由斜面部256限定的角度。可压缩垫250的斜面部256和止挡部258限定止挡距离260。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止挡距离260是从斜面部256和外边缘252之间的相交顶点262到止挡部258的平面的距离。在优选实施例中,止挡距离260的范围为大约0.010英寸到大约0.080英寸,虽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使用更大或更小的距离。0039 选定止挡距离260和角度使得当涂抹外皮120时,边缘122、124大体完全延伸到、但不超出端面12、14的平。

35、面,使得基体壁18不被暴露。选择止挡距离260和角度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蜂窝体30的尺寸(如直径和高度)、蜂窝体30和外皮120的材料、蜂窝体30在其外周是否包括的插塞孔道16、外皮120和蜂窝体30之间的粘结、外皮120和可压缩垫250之间的粘结、在蜂窝体30的基体中有无插塞材料、孔道16的密度、孔道壁18的厚度以及垫250的可压缩性(如硬度计硬度)。0040 如果角度太平缓和/或止挡距离260太小,那么位于边缘122、124的外皮120可能会延伸到端面12、14上方,而如果角度太陡和/或止挡距离260太大,那么边缘122、124可能不会充分延伸到端面12、14,由此会使得壁18的一部。

36、分在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处暴露。0041 如果不需要由理论界定,那么本发明人理解为:当蜂窝体30在其外周基本不包括插塞的孔道16(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穿流基材)时,较大的角度与较大的止挡距离260(与构造以用作过滤器的相似尺寸的蜂窝体相比)结合在一起提供垫250和蜂窝体30之间改进的密封,以减少湿外皮材料侵入蜂窝体30的外周缘30a附近的敞开孔道16。例如,对于蜂窝体30在其外周包括已插塞孔道16的实施例(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过滤器),本申请人已发现可以选定角度在大约152的范围内,同时止挡距离在大约0.030.01英寸的范围内。相似地,对于蜂窝体30在其外周基本上不包括已插塞孔道。

37、16的实施例(即蜂窝体30被构造以用作穿流基材),可以选定角度在大约20 2的范围内,同时止挡距离在大约0.060.01英寸的范围内。0042 参照图5,当使用装置200时,蜂窝体30固定在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二支承构件212之间,并且更具体地,通过在支承构件202、212之间压缩蜂窝体30而固定在构件202、212上的可压缩垫250之间。如图6A-6C所示,蜂窝体30被定位,使得端面12的外周部分(以及相似的端面14的外周部分)与斜面部256的一部分264(图6A)重叠。当蜂窝体30和支承构件202被沿箭头266的方向靠在一起时,重叠部分264与蜂窝体30接触,然后重叠部分264被压缩并变。

38、形直到端面12与止挡部258接触(图6B)。根据所施加的压缩力,止挡部258的其它一些压缩可能发生。一般地,当垫250被压缩,特别地当重叠部分264被压缩时,延伸超出外周缘30a的斜面部256的角度改变,并且通常变得更大(图7B中的虚线255)。另外,外边缘252被使得向外突出超过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如以下更详细解释的,在涂抹外皮120期间以及随后在垫250的减压过程中,这些效果反向作用,以提供有益的结果。0043 一旦受压缩(图6B),蜂窝体30的位置便会通过蜂窝体30的端面12、14和可压缩垫250之间的摩擦而得以保持。当以此方式固定时,蜂窝体30的外周30a分别相对于第一说 。

39、明 书CN 102630183 A7/8页10支承构件202的外周缘204和第二支承构件212的外周缘214凹入,并且也相对于可压缩垫250的部分或全部斜面部256凹入。0044 如图5所示,装置200进一步包括构造以将外皮层120涂抹到蜂窝体30外周表面的涂抹器220。涂抹器220可被构造以用本领域已知的多种方式涂抹外皮层120的材料。例如,涂抹器220可以包括喷嘴222或其它材料分配装置,以及刀片或板片224。板片224被构造以当将外皮层120的材料涂抹到蜂窝体30的外表面时,同时分别接合(engage)支承构件202、212的侧向边缘204、214,以及可压缩垫250的外边缘252。如所。

40、示,第一支承构件202、第二支承构件212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承构件202和第二支承构件212之间的蜂窝体30一起相对于涂抹器220沿箭头230的方向旋转。在另一实施例中,涂抹器220可以被设计成在支承构件202、212和蜂窝体30保持静止的同时旋转。0045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湿陶瓷材料是可变形的。用于本发明的术语“湿”意指未经烧制、干燥、烧结、煅烧或其它会使材料变硬的处理的材料。由此,当涂抹器220分配湿材料以形成外皮120且同时板片224分别接合支承构件202、212的侧向边缘204、214时,使所述湿材料变形并在蜂窝体30上扩散,使得所述湿材料保持在板片224、蜂窝体30以及第一支。

41、承构件202和第二支承构件212上可压缩垫250的斜面部分256之间的空间中。由此形成厚度基本均匀、外周形状与外周缘204、214形状相配并具有倒角边缘122、124的外皮120。0046 如上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垫250的压缩会使得垫250的外边缘252向外突出超出支承构件202的侧向边缘204。图7B中的虚线255示出了当压靠蜂窝体30(未在图7B中示出)时垫250的大致形状。如果此现象发生,随着板片224靠着侧向边缘204移动,外边缘252的突出部分立刻被板片224沿箭头257的方向压回进入外皮120,然后随着板片224通过而被松开,使得当去除板片224的压力时,至少部分的斜面部256。

42、(即相邻的顶点262)从外皮120剥除并松开。斜面部256进入外皮120以及随后从外皮120除去的移动使得外皮120的至少部分的边缘122、124被倒角。在一些实施例中,随着板片224通过,斜面部256进入并随后离开外皮120的移动量可以通过形成可压缩垫250而增加,使得即使在垫250未处于被压缩状态,外边缘252也提供有沿径向延伸超出关联支承构件202或212侧向边缘的夸大外锥形。图7A中用虚线253示出了外边缘252的示例性外锥形。0047 由于斜面部256以剥除的方式偏移进入外皮120然后离开外皮120(而非沿斜面部256与外皮120配合面正交的方向拉开以分离斜面部256与外皮120),。

43、外皮120的边缘122、124上的残余拉应力减少了或清除了。本文使用的“残余拉应力”涉及当外皮120的湿材料紧靠垫250时导致的外皮120的边缘122、124处的人工缺陷(artifact)以及当拉开垫250时的变形。在大多数情况中,过多的残余拉应力必须通过进一步处理步骤去除,处理步骤包括切割、修平、研磨或抛光,或任何其它技术或本领域已知技术的组合。0048 外皮120在蜂窝体30上形成之后,蜂窝状产品110从装置200以及特别地从与可压缩垫250接触的情况下被移除。由于去除了蜂窝体30和垫250之间的压缩力,垫250反向偏移,且重叠部分264被去除压缩,由此允许斜面部256返回到其初始角度。由于重叠部分264被去除压缩,斜面部256的去除压缩部分沿径向向外的方向从外皮120被剥除,这使得边缘122、124具有倒角的形状,如图4所示。另外,如上所提到的,由于以剥除的方式从外皮120分离斜面部256,所以减少或清除了外皮120的边缘122、124上的残余拉应力。说 明 书CN 102630183 A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或装置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