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55492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08200.2

申请日:

2013.01.08

公开号:

CN203113898U

公开日:

2013.08.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4H15/46; E04H15/60

主分类号:

E04H15/46

申请人:

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崔宽峻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北二路2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代理人:

渠述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篷布顶面高度,进一步向上支撑起顶面篷布,避免篷布因使用后松垮下榻。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锁扣上方设有一按压片,锁销位于按压片其中一端的下方,而按压片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按压钮的下方顶驰有一弹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立柱为伸缩杆。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

5.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在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中的两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两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顶中棒为一可调长度的伸缩杆,其包括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外套管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内套管设置有可定位至定位孔上的定位凸粒。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立柱为伸缩杆。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顶帐篷架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旅游或野营用帐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顶帐篷架杆。
背景技术
帐篷因具有收折和展开使用的功能,特别是大型的凉亭式帐篷,广泛应用于各种临时场所,为令帐篷内部空间增加以便于挂置照明用灯具,同时帐篷的顶棚形成一锥状的顶面,不致下榻影响使用或没逛,也不易造成雨水积存。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帐篷架杆包括四组柱杆1’支撑,在相邻两柱杆1’之间枢接有两组侧面交叉支杆2’,架杆的顶部上还设有顶部支撑杆组3’,该顶部支撑杆组3’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4’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四组交叉杆组31’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4’,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外端分别连接在各侧面交叉支杆2’中部,连接在两侧面交叉支杆连接组合处的上下端,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里端则集中连接在顶中棒4’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通过两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顶中棒4下端的两连接座将各组顶部交叉支杆31’连接,支撑起帐篷时,顶中棒4’随着帐篷的展开而上升后支撑起顶面篷布,该顶中棒4’可为一内外伸缩管,其内部设有弹簧41’,而位于顶中棒4’中的弹簧41’也向上弹而使顶中棒向上带动篷布,从而令帐篷顶部形成一锥形顶面。
但是,因弹簧弹性会因使用而逐渐退化,最终到达其顶弛极限,这样就无法再向上支撑篷布,原来受顶中棒4’向上拉动而绷紧的篷布,最终也就松弛了,顶面篷布呈松垮下榻,影响美观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可调节篷布顶面高度,进一步向上支撑起顶面篷布,避免篷布因使用后松垮下榻。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
所述的锁扣上方设有一按压片,锁销位于按压片其中一端的下方,而按压片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按压钮的下方顶驰有一弹簧。
所述的立柱为伸缩杆。
所述的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在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中的两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两连接座,顶中棒为一可调长度的伸缩杆,其包括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外套管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内套管设置有可定位至定位孔上的定位凸粒。
所述的立柱为伸缩杆。
所述的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位于帐篷架杆中部的顶中棒设置为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可通过增高顶中棒高度而向上支撑起篷布,而不至于使顶面篷布松垮下榻。而帐篷的立柱之间通过侧面交叉支杆相连接,支撑顶中棒的顶部支撑杆组也采用交叉支杆的形成相互连接,从而可实现帐篷的一体合并收靠,使用上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帐篷结构示意图;
图1A为图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侧杆下收时结构示意图;
图3A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顶中棒下收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侧杆下收时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顶中棒下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包括四组柱杆1支撑,其也可为六组或是八组等多组柱杆组成,柱杆为伸缩杆结构以方便帐篷的收折和使用,在相邻两柱杆1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2,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1上,当要将架杆收折时,侧面交叉支杆2的一端向下滑动,令交叉的杆件合拢收靠从而实现架杆的收折。架杆的顶部上还设有顶部支撑杆组3,该顶部支撑杆组3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4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四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合并连接后在中部支撑起一顶中棒4,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中的两支杆311、312,支杆311、312外端分别连接在两侧面交叉支杆2中部相交的连接处上,连接在两交叉相连的侧面交叉支杆2组合处的上下端,即相邻两组侧面交叉支杆2中的支杆在相交处通过一连接块连接,而该连接块的中部还形成一连接支杆311或支杆312的连接口,三支杆连接同一连接块上;而支杆311、312的里端则集中连接在顶中棒4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中两支杆分别连接在活动连接在顶中棒4下端上的两连接座上,顶面的顶部交叉支杆31的其中一支杆连接在顶中棒4底端的一上连接座41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中的另一支杆则分别连接在一下连接座42,上连接座41和下连接座42的四周上分别形成有连接枢接支杆31中杆件的枢接槽,下连接座42位于上连接座41上方,两连接座均可在顶中棒4中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顶中棒4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43,顶中棒4穿过用以连接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两连接座,而在用于连接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下连接座42的下方设有一定位锁扣44。该定位锁扣44的上方设有一按压片441,按压片441其中一端的下方设有一锁销442,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443,按压钮的下方顶驰一弹簧444,从而通过按压按压钮443,可控制锁销442的起落。进一步,因顶中棒4可在两连接座之间活动,故可通过上下移动顶中棒4,其可通过调节锁扣43中的锁销442定位在顶中棒下端上设置的定位孔43上,可实现顶中棒高低的改变,在使用中,一般先令顶中棒4较低一些,在篷布松后再将顶中棒4上调一些,故锁销先定位在位于上方的定位孔上,而后可再将顶中棒上移,锁销442能定位的定位孔下降,锁扣定位位于顶中棒较低位置的定位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帐篷架杆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要将帐篷收折起来时,此时,先将为伸缩杆结构的柱杆1收缩,为使柱杆1收靠,侧面交叉支杆2可向中部合拢收并,故侧面交叉支杆2中的杆件是可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1上的,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柱上的支杆21可通过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连接座11、连接座12上,连接座11位于立柱顶端,而连接座12中也可设置一锁扣结构,从而令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柱1上。故在收折时,解除连接座12 的定位作用,使交叉支撑杆2组中的支杆21向下活动,连动带动侧面交叉支杆2和顶部交叉支杆3合并收缩,即可将帐篷架杆整体进行收靠。需要说明的是,顶部交叉支杆31在收折时是与侧面交叉支杆2同步下收,这就要求顶部支撑杆组3能够下收,这就要求顶中棒4也要下移以能让交叉支杆向下收,且顶中棒4收靠在个立柱1之间。故在帐篷收折过程中,要收折侧面交叉支杆2之前,须先解除锁扣对于顶中棒的定位作用,让其下降,顶中棒4穿过用以连接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两连接座41、42,直至上连接座41抵靠到顶中棒4顶端的限位盖40,该纤维该40设置在顶中棒的顶端用以抵挡上连接座41,而下连接座可在顶中棒中活动,同步带动四侧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下收最后收靠,如图4所示状态。这样就实现架杆的收折,在展开时,向上推动顶中棒4后最后使其定位,在帐篷中部支撑起顶棚。
如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与上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顶中棒不是通过锁扣4对其不同定位而实现高度调节,本实施例中,顶中棒5为伸缩杆结构,顶中棒5上同样连接两连接座51、52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31,从而支撑起顶中棒5位于帐篷中部,顶中棒5包括内外套管,位于上部的内套管51活动连接在位于下方的外套管52中,并在外套管52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521,对应的在内套管51上设置有定位凸粒511,令内套管和外套管相对活动,定位凸粒511可定位在不同高度的定位孔521上,调节顶中棒的长度,支撑的篷布松垮后,向上拉动内套管51后使定位凸粒511定位在外套管52中较上的定位孔521上,增高顶中棒5的高度,使其向上支撑起顶棚。本实施例中的帐篷架杆是收折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收折时可将顶中棒5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位于架杆中部的顶中棒设置为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可通过增高顶中棒高度而向上支撑起篷布,而不至于使顶面篷布松垮下榻。而帐篷的立柱之间通过侧面交叉支杆相连接,支撑顶中棒的顶部支撑杆组也采用交叉支杆的形成相互连接,从而可实现帐篷的一体合并收靠,使用上方便。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顶帐篷架杆.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13898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8.07CN203113898U*CN203113898U*(21)申请号 201320008200.2(22)申请日 2013.01.08E04H 15/46(2006.01)E04H 15/60(2006.01)(73)专利权人安逸派(厦门)工贸有限公司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林北二路23号(72)发明人崔宽峻(74)专利代理机构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代理人渠述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顶帐篷架杆(57) 摘要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

2、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本实用新型可调节篷布顶面高度,进一步向上支撑起顶面篷布,避免篷布因使用后松垮下榻。(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19)中华人。

3、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9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113898 UCN 203113898 U1/1页21.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

4、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锁扣上方设有一按压片,锁销位于按压片其中一端的下方,而按压片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按压钮的下方顶驰有一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立柱为伸缩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5.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

5、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在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中的两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两连接座,其特征在于:顶中棒为一可调长度的伸缩杆,其包括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外套管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内套管设置有可定位至定位孔上的定位凸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立柱为伸缩杆。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特征在于: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113898 U1/4页3一种高顶帐篷架杆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设计旅游或野营用帐篷,更具体。

6、的说涉及一种高顶帐篷架杆。背景技术0002 帐篷因具有收折和展开使用的功能,特别是大型的凉亭式帐篷,广泛应用于各种临时场所,为令帐篷内部空间增加以便于挂置照明用灯具,同时帐篷的顶棚形成一锥状的顶面,不致下榻影响使用或没逛,也不易造成雨水积存。0003 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帐篷架杆包括四组柱杆1支撑,在相邻两柱杆1之间枢接有两组侧面交叉支杆2,架杆的顶部上还设有顶部支撑杆组3,该顶部支撑杆组3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4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四组交叉杆组31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4,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外端分别连接在各侧面交叉支杆2中部,连接在两侧面交叉支杆连接组合处的上下端,顶面顶。

7、部交叉支杆31的里端则集中连接在顶中棒4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通过两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顶中棒4下端的两连接座将各组顶部交叉支杆31连接,支撑起帐篷时,顶中棒4随着帐篷的展开而上升后支撑起顶面篷布,该顶中棒4可为一内外伸缩管,其内部设有弹簧41,而位于顶中棒4中的弹簧41也向上弹而使顶中棒向上带动篷布,从而令帐篷顶部形成一锥形顶面。0004 但是,因弹簧弹性会因使用而逐渐退化,最终到达其顶弛极限,这样就无法再向上支撑篷布,原来受顶中棒4向上拉动而绷紧的篷布,最终也就松弛了,顶面篷布呈松垮下榻,影响美观和使用。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可调节篷布顶面高度,。

8、进一步向上支撑起顶面篷布,避免篷布因使用后松垮下榻。0006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0007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该各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在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接在两活动连接在顶中棒上的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该两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连接座,顶中棒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在顶中棒中位于下方的连接座的下方处设有一锁扣,锁扣中的锁销定。

9、位在顶中棒的定位孔上。0008 所述的锁扣上方设有一按压片,锁销位于按压片其中一端的下方,而按压片的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按压钮的下方顶驰有一弹簧。0009 所述的立柱为伸缩杆。0010 所述的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0011 一种高顶帐篷架杆,其包括立柱和顶部支撑杆组,相邻立柱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说 明 书CN 203113898 U2/4页4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侧面交叉支杆活动连接在立柱上,顶部支撑杆组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顶部交叉支杆,顶部交叉支杆的外端连接至相交的侧面交叉支杆中部的连接处上,且顶部交叉支杆内端则合并在中部连接后支撑一顶中棒,各顶部交叉支杆分别连在活动连接在顶中。

10、棒中的两连接座上,顶中棒穿过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的两连接座,顶中棒为一可调长度的伸缩杆,其包括有内套管和外套管,外套管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内套管设置有可定位至定位孔上的定位凸粒。0012 所述的立柱为伸缩杆。0013 所述的顶中棒的顶端设有一抵挡连接座的限位盖。0014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位于帐篷架杆中部的顶中棒设置为可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可通过增高顶中棒高度而向上支撑起篷布,而不至于使顶面篷布松垮下榻。而帐篷的立柱之间通过侧面交叉支杆相连接,支撑顶中棒的顶部支撑杆组也采用交叉支杆的形成相互连接,从而可实现帐篷的一体合并收靠,使用上方便。 附图说明0015 图1为现。

11、有帐篷结构示意图;0016 图1A为图中A处局部放大图;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侧杆下收时结构示意图;0019 图3A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顶中棒下收时结构示意图;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0022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侧杆下收时结构示意图;0023 图6A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0024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顶中棒下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5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00。

12、26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包括四组柱杆1支撑,其也可为六组或是八组等多组柱杆组成,柱杆为伸缩杆结构以方便帐篷的收折和使用,在相邻两柱杆1之间枢接有至少两组呈对称的侧面交叉支杆2,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1上,当要将架杆收折时,侧面交叉支杆2的一端向下滑动,令交叉的杆件合拢收靠从而实现架杆的收折。架杆的顶部上还设有顶部支撑杆组3,该顶部支撑杆组3包括呈放射状分布的4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四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合并连接后在中部支撑起一顶中棒4,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中的两支杆311、312,支杆311、312外端分别连接在两侧面交叉支杆2中部相交的连接处上,连接。

13、在两交叉相连的侧面交叉支杆2组合处的上下端,即相邻两组侧面交叉支杆2中的支杆在相交处通过一连接块连接,而该连接块的中部还形成一连接支杆311或支杆312的连接口,三支杆连接同一连接块上;而支杆311、312的里端则集中连接在顶中棒4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中两支杆分别连接在活动连接在顶中棒4下端上的两说 明 书CN 203113898 U3/4页5连接座上,顶面的顶部交叉支杆31的其中一支杆连接在顶中棒4底端的一上连接座41上,而各顶部交叉支杆31中的另一支杆则分别连接在一下连接座42,上连接座41和下连接座42的四周上分别形成有连接枢接支杆31中杆件的枢接槽,下连接座42位于上连接座41上方。

14、,两连接座均可在顶中棒4中活动。002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顶中棒4的下端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43,顶中棒4穿过用以连接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两连接座,而在用于连接各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下连接座42的下方设有一定位锁扣44。该定位锁扣44的上方设有一按压片441,按压片441其中一端的下方设有一锁销442,另一端上设有一按压钮443,按压钮的下方顶驰一弹簧444,从而通过按压按压钮443,可控制锁销442的起落。进一步,因顶中棒4可在两连接座之间活动,故可通过上下移动顶中棒4,其可通过调节锁扣43中的锁销442定位在顶中棒下端上设置的定位孔43上,可实现顶中棒高低的改变,在使。

15、用中,一般先令顶中棒4较低一些,在篷布松后再将顶中棒4上调一些,故锁销先定位在位于上方的定位孔上,而后可再将顶中棒上移,锁销442能定位的定位孔下降,锁扣定位位于顶中棒较低位置的定位孔上。0028 本实用新型的帐篷架杆整体在使用过程中,如要将帐篷收折起来时,此时,先将为伸缩杆结构的柱杆1收缩,为使柱杆1收靠,侧面交叉支杆2可向中部合拢收并,故侧面交叉支杆2中的杆件是可活动连接并可定位在立柱1上的,相邻立面中两交汇在立柱上的支杆21可通过连接在位于立杆上的连接座11、连接座12上,连接座11位于立柱顶端,而连接座12中也可设置一锁扣结构,从而令侧面交叉支杆2活动连接并定位在立柱1上。故在收折时,。

16、解除连接座12 的定位作用,使交叉支撑杆2组中的支杆21向下活动,连动带动侧面交叉支杆2和顶部交叉支杆3合并收缩,即可将帐篷架杆整体进行收靠。需要说明的是,顶部交叉支杆31在收折时是与侧面交叉支杆2同步下收,这就要求顶部支撑杆组3能够下收,这就要求顶中棒4也要下移以能让交叉支杆向下收,且顶中棒4收靠在个立柱1之间。故在帐篷收折过程中,要收折侧面交叉支杆2之前,须先解除锁扣对于顶中棒的定位作用,让其下降,顶中棒4穿过用以连接顶面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两连接座41、42,直至上连接座41抵靠到顶中棒4顶端的限位盖40,该纤维该40设置在顶中棒的顶端用以抵挡上连接座41,而下连接座可在顶中棒中活动,同步。

17、带动四侧顶部交叉支杆31的下收最后收靠,如图4所示状态。这样就实现架杆的收折,在展开时,向上推动顶中棒4后最后使其定位,在帐篷中部支撑起顶棚。0029 如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与上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顶中棒不是通过锁扣4对其不同定位而实现高度调节,本实施例中,顶中棒5为伸缩杆结构,顶中棒5上同样连接两连接座51、52用以连接顶部交叉支杆31,从而支撑起顶中棒5位于帐篷中部,顶中棒5包括内外套管,位于上部的内套管51活动连接在位于下方的外套管52中,并在外套管52上纵向排列设有多个定位孔521,对应的在内套管51上设置有定位凸粒511,令内套管和外套管。

18、相对活动,定位凸粒511可定位在不同高度的定位孔521上,调节顶中棒的长度,支撑的篷布松垮后,向上拉动内套管51后使定位凸粒511定位在外套管52中较上的定位孔521上,增高顶中棒5的高度,使其向上支撑起顶棚。本实施例中的帐篷架杆是收折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收折时可将顶中棒5之间。0030 本实用新型的高顶帐篷架杆,位于架杆中部的顶中棒设置为可进行高度调节,从说 明 书CN 203113898 U4/4页6而可通过增高顶中棒高度而向上支撑起篷布,而不至于使顶面篷布松垮下榻。而帐篷的立柱之间通过侧面交叉支杆相连接,支撑顶中棒的顶部支撑杆组也采用交叉支杆的形成相互连接,从而可实现帐篷的一体合并收靠,使用上方便。0031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说 明 书CN 203113898 U1/9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13898 U2/9页8图1A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13898 U3/9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13898 U4/9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113898 U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