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0546 上传时间:2018-01-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39709.4

申请日:

2014.07.17

公开号:

CN104057395A

公开日:

2014.09.24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24B 49/00申请日:20140717|||公开

IPC分类号:

B24B49/00(2012.01)I

主分类号:

B24B49/00

申请人:

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

发明人:

马平; 游云峰; 谢磊

地址:

610044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一路3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属于光学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位移探测器、垂向定位器、L形连接板和径向位移导轨,L形连接板经连接件与径向位移导轨连接,垂向定位器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之上,位移探测器与L形连接板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下设有探针;L形连接板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和约束孔。本发明实现了对抛光模面型的在线实时监测,减少了环抛光学加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可对加工件面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元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1)、垂向定位器(5)、L形连接板(6)和径向位移导轨(9),其特征在于,L形连接板(6)经连接件(7)与径向位移导轨(9)连接,垂向定位器(5)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6)之上,位移探测器(1)与L形连接板(6)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1)下设有探针(2);L形连接板(6)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3)和约束孔(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探测器(1)为差动变压传感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窗口(3)为蓝宝石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位移导轨(9)由精密电机驱动。

说明书

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环抛加工辅助装置,尤其是抛光模监测,属于光学元件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光学元件加工中,全口径加工方式是为了加工高面形精度、高表面质量光学元件而广泛运用的一种。在全口径加工中,元件与抛光模相互作用,抛光模的形状特征会直接影响元件的加工面形精度。理想情况下,抛光模成为一个刚体,元件的面形就是抛光模表面形状的复制。然而,抛光模会随着与元件的相互接触、加工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元件的面形,造成元件面形的局部误差。因此,抛光模的形状监测及控制是加工高精度元件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抛光模有沥青抛光模、聚氨酯抛光模、抛光布抛光模、锡抛光模等。不同的全口径加工方式,对抛光模的形状要求与控制措施也不一样。如硬质的锡抛光模主要用于浮法抛光中。这种抛光方法先将锡抛光模用超高精度的单点金刚石车床加工到表面起伏50纳米以内,然后安装在超高精度的转台上,在加工中锡抛光盘高速旋转,并带动抛光液将元件浮在锡抛光盘上,通过抛光液的微切削作用加工元件,并控制加工温度变化在0.01℃以内,从而达到极高的面形精度。然而这种加工方法对抛光模的平整度、加工环境及加工设备精度要求极高,加工设备成本巨大,应用范围很小。而相对较软的抛光模,如沥青抛光模,聚氨酯抛光模、抛光布抛光模由于制作简单,对设备精度要求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这些抛光模在加工过程中,会随着元件形状、加工环境等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形变,不易长时间保持高精度,同时缺乏抛光模的在线监测手段,需要通过加工人员的主观判断抛光模在加工过程中的形状,从而导致加工确定性差,严重依赖加工人员的经验。
目前可查的文献报道和专利中,主要采用离线方式测量抛光盘面形。离线方式测量抛光盘面形是指在抛光模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在抛光模不工作时,检测其面形,并通过修正手段进行修正。这种方式只能对抛光模的形状间断性的检测及控制,但是对抛光模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形状缺乏监测,不利于抛光模面形迅速调整,不能实现抛光模面形的连续监测和精确控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环抛机抛光模面型进行实时监测的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垂向定位器、L形连接板和径向位移导轨,L形连接板经连接件与径向位移导轨连接,垂向定位器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之上,位移探测器与L形连接板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下设有探针;L形连接板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和约束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差动变压传感器的测量功能,设计并采用了一种超硬接触式传动窗口作为探测的前端装置,解决了一般差动变压传感器在复杂的表面上的无法进行大范围较测量的问题,同时,保护了差动变压传感器的探针不会受到损坏。实现了对抛光模面型的在线实时监测,减少了环抛光学加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可对加工件面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元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并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监测装置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位移探测器,2—探针,3—传动窗口,4—约束孔,5—垂向定位器,
6—L形连接板,7—连接件,8—抛光模,9—径向位移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1、垂向定位器5、L形连接板6和径向位移导轨9,L形连接板6经连接件7与径向位移导轨9连接,垂向定位器5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6之上,位移探测器1与L形连接板6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1下设有探针2;L形连接板6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3和约束孔4。
位移探测器1为差动变压传感器。
传动窗口3为蓝宝石片。蓝宝石片是具有一定厚度的超硬光滑圆片。
径向位移导轨9由精密电机驱动。通过精密电机驱动监测装置主体作径向位移。
抛光模8的面型起伏通过传动窗口3和探针2,传动至位移探测器1,实现面型数据测量,约束孔4上下相通,传动窗口3被约束孔4限位,只能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移动;位移探测器1通过垂向定位器5固定于L形连接板6之上,构成监测装置主体,连接于径向位移导轨9;在径向移动和抛光模自身旋转时,监测装置主体以极坐标扫描方式,实现抛光模面型的全口径测量。
传动窗口3与抛光模8接触,约束孔4对传动窗口3进行限位;在抛光模旋转过程中,其面型起伏通过传动窗口3探针2传动至位移探测器1,从而实现面型数据监测;位移探测器1通过垂向定位器5固定于L形连接板6之上。
约束孔4和传动窗口3之间形成松配合,使传动窗口3仅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移动自由度。
抛光模面型监测装置的工作步骤是:
A.调节位移探测器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使传动窗口(蓝宝石片)下表面紧贴抛光模,并使探测器探针紧压传动窗口上表面
B.传动窗口与约束孔配合,达到水平限位、垂向活动的状态。
C.整个探测器处于抛光模最大外径位置Rmax,启动抛光设备,抛光模开始旋转。
D.传动窗口覆盖范围以内的抛光模面型,反映为传动窗口的整体起伏量h,此数据通过探针传递至位移探测器进行测量。
E.通过计算机平台实时记录每一个测量位置的极坐标信息(r,θ)和面型数据h。
F.抛光模旋转角度结束一个周期后,位移探测器在径向移动导轨的夹持下,按照设定的步距r向抛光模圆心方向移动一个单位,对下一个单位圆周的面型数据进行测量。
G.依照以上极坐标扫描方式移动探测器直至到达抛光模最小直径位置Rmin,此时装置完成了抛光模全口径范围的面型数据测量。
H.基于测得的面型数据,以矩阵方式重建抛光模面型。

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395A43申请公布日20140924CN104057395A21申请号201410339709422申请日20140717B24B49/0020120171申请人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地址610044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科园一路3号72发明人马平游云峰谢磊54发明名称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属于光学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它包括位移探测器、垂向定位器、L形连接板和径向位移导轨,L形连接板经连接件与径向位移导轨连接,垂向定位器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之上,位移探测器与L形连接板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下设有探针;L形连接板的底板上设。

2、有传动窗口和约束孔。本发明实现了对抛光模面型的在线实时监测,减少了环抛光学加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可对加工件面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元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并提高了加工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57395ACN104057395A1/1页21一种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1)、垂向定位器(5)、L形连接板(6)和径向位移导轨(9),其特征在于,L形连接板(6)经连接件(7)与径向位移导轨(9)连接,垂向定位器(5)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6)之上,位移探测器。

3、(1)与L形连接板(6)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1)下设有探针(2);L形连接板(6)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3)和约束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移探测器(1)为差动变压传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窗口(3)为蓝宝石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径向位移导轨(9)由精密电机驱动。权利要求书CN104057395A1/3页3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环抛加工辅助装置,尤其是抛光模监测,属于光学元件加工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目前,光学元件加工中,全口径加工方式是为了加工高面形精度、高。

4、表面质量光学元件而广泛运用的一种。在全口径加工中,元件与抛光模相互作用,抛光模的形状特征会直接影响元件的加工面形精度。理想情况下,抛光模成为一个刚体,元件的面形就是抛光模表面形状的复制。然而,抛光模会随着与元件的相互接触、加工环境温湿度的变化等因素,产生一定的变形,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元件的面形,造成元件面形的局部误差。因此,抛光模的形状监测及控制是加工高精度元件的关键。0003目前,常用的抛光模有沥青抛光模、聚氨酯抛光模、抛光布抛光模、锡抛光模等。不同的全口径加工方式,对抛光模的形状要求与控制措施也不一样。如硬质的锡抛光模主要用于浮法抛光中。这种抛光方法先将锡抛光模用超高精度的单点金刚石车床加工。

5、到表面起伏50纳米以内,然后安装在超高精度的转台上,在加工中锡抛光盘高速旋转,并带动抛光液将元件浮在锡抛光盘上,通过抛光液的微切削作用加工元件,并控制加工温度变化在001以内,从而达到极高的面形精度。然而这种加工方法对抛光模的平整度、加工环境及加工设备精度要求极高,加工设备成本巨大,应用范围很小。而相对较软的抛光模,如沥青抛光模,聚氨酯抛光模、抛光布抛光模由于制作简单,对设备精度要求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这些抛光模在加工过程中,会随着元件形状、加工环境等的变化产生较大的形变,不易长时间保持高精度,同时缺乏抛光模的在线监测手段,需要通过加工人员的主观判断抛光模在加工过程中的形状,从而导致加工。

6、确定性差,严重依赖加工人员的经验。0004目前可查的文献报道和专利中,主要采用离线方式测量抛光盘面形。离线方式测量抛光盘面形是指在抛光模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在抛光模不工作时,检测其面形,并通过修正手段进行修正。这种方式只能对抛光模的形状间断性的检测及控制,但是对抛光模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的形状缺乏监测,不利于抛光模面形迅速调整,不能实现抛光模面形的连续监测和精确控制。发明内容0005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环抛机抛光模面型进行实时监测的装置。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垂向定位器、L形连接板和径向位移导轨,L形连接板经连接件与径向位移导轨。

7、连接,垂向定位器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之上,位移探测器与L形连接板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下设有探针;L形连接板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和约束孔。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差动变压传感器的测量功能,设计并采用了一种超硬接触式传动窗口作为探测的前端装置,解决了一般差动变压传感器在复杂的表面上的无说明书CN104057395A2/3页4法进行大范围较测量的问题,同时,保护了差动变压传感器的探针不会受到损坏。实现了对抛光模面型的在线实时监测,减少了环抛光学加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可对加工件面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元件的加工质量与精度,并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工作状态)。

8、示意图;图2是图1中监测装置主体结构(放大)示意图。0009图中零部件及编号1位移探测器,2探针,3传动窗口,4约束孔,5垂向定位器,6L形连接板,7连接件,8抛光模,9径向位移导轨。具体实施方式001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0011参见图1、2,抛光模面形监测装置,包括位移探测器1、垂向定位器5、L形连接板6和径向位移导轨9,L形连接板6经连接件7与径向位移导轨9连接,垂向定位器5由紧固螺钉固定在L形连接板6之上,位移探测器1与L形连接板6的立板连接;位移探测器1下设有探针2;L形连接板6的底板上设有传动窗口3和约束孔4。0012位移探测器1为差动变压传感器。0013传动窗口3为。

9、蓝宝石片。蓝宝石片是具有一定厚度的超硬光滑圆片。0014径向位移导轨9由精密电机驱动。通过精密电机驱动监测装置主体作径向位移。0015抛光模8的面型起伏通过传动窗口3和探针2,传动至位移探测器1,实现面型数据测量,约束孔4上下相通,传动窗口3被约束孔4限位,只能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在水平方向上无法移动;位移探测器1通过垂向定位器5固定于L形连接板6之上,构成监测装置主体,连接于径向位移导轨9;在径向移动和抛光模自身旋转时,监测装置主体以极坐标扫描方式,实现抛光模面型的全口径测量。0016传动窗口3与抛光模8接触,约束孔4对传动窗口3进行限位;在抛光模旋转过程中,其面型起伏通过传动窗口3探针2传动。

10、至位移探测器1,从而实现面型数据监测;位移探测器1通过垂向定位器5固定于L形连接板6之上。0017约束孔4和传动窗口3之间形成松配合,使传动窗口3仅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移动自由度。0018抛光模面型监测装置的工作步骤是A调节位移探测器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使传动窗口(蓝宝石片)下表面紧贴抛光模,并使探测器探针紧压传动窗口上表面B传动窗口与约束孔配合,达到水平限位、垂向活动的状态。0019C整个探测器处于抛光模最大外径位置RMAX,启动抛光设备,抛光模开始旋转。0020D传动窗口覆盖范围以内的抛光模面型,反映为传动窗口的整体起伏量H,此数据通过探针传递至位移探测器进行测量。0021E通过计算机平台实时记录每一个测量位置的极坐标信息(R,)和面型数据H。0022F抛光模旋转角度结束一个周期后,位移探测器在径向移动导轨的夹持下,按照说明书CN104057395A3/3页5设定的步距R向抛光模圆心方向移动一个单位,对下一个单位圆周的面型数据进行测量。0023G依照以上极坐标扫描方式移动探测器直至到达抛光模最小直径位置RMIN,此时装置完成了抛光模全口径范围的面型数据测量。0024H基于测得的面型数据,以矩阵方式重建抛光模面型。说明书CN104057395A1/2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57395A2/2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5739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磨削;抛光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