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18117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2.06CN202718117U*CN202718117U*(21)申请号 201220394121.5(22)申请日 2012.08.09E02D 5/58(2006.01)E02D 27/34(2006.01)E02D 5/30(2006.01)(73)专利权人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00434 上海市虹口区广粤路437号2幢4楼(72)发明人梁军起(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代理人宋羽(54) 实用新型名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
2、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内周为圆形,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整个纵轴方向截面几何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在于纵向主筋为1236根,其中预应力筋412根,非预应力筋824根,非预应力筋采用HRB335或HRB400或HRB500螺纹钢筋2根组成1对均匀分布在预应力筋之间,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均匀分布,由箍筋固定连接其外周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钢筋笼。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改善桩体脆性,提高桩身延性,提高桩体抗震、变形和力学性能,可在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较高的地区推广应用。(51)Int.Cl.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纵轴方向设有贯穿整个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中心通孔,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或长方形,内周为圆形,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整个纵轴方向截面尺寸相同,外周截面尺寸也相同,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包括沿空心方桩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筋和螺旋围绕所述主筋的箍筋,所述主筋包括预应力筋和非预。
4、应力筋,箍筋内外均有混凝土保护层,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筋412根,非预应力筋412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范围是300mm-550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的边长范围均在300mm-550mm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筋直径为7.1mm、9.1mm、10。
5、.7mm或12.6mm,非预应力筋为直径为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4mm、26mm、28mm或30mm的螺纹钢,主筋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均匀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桩端1000-2000mm为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40-70mm,除两端加密区,其余部分的箍筋间距为60-1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外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为40-55mm。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18117 U1/4页3部。
6、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领域,涉及建筑领域中基桩形状和构造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背景技术0002 基桩工程的建材在市场上较多,如有管桩、各类方桩、灌注桩、钻孔桩等。这些桩材主要分为非预应力构件和预应力构件两大类。非预应力构件主要包括传统的方桩、沉管灌注桩等。表现为单桩承载力相对较低,抗弯(拉)、抗剪性能差,施工周期长,成桩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预应力构件桩材包括,管桩、离心预应力方桩等。它们的缺点是,往往脆性较大,从发生开裂到破坏时间较短,桩身延性较差,在发生地震时造成瞬间建筑物倒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没有充分时间逃生。
7、。这个问题在日本、台湾、中国等多震地区尤为突出。之前,大多数预制桩材多为非预应力或预应力,上述缺点难以避免。0003 现有混凝土预制构件截面多样,市场上比较多的为方形和圆形截面,在作为承载作用构件时,其最大目的在于提高单位材料所能提供的桩体承载力,从而节约材料,降低成本。预制桩的很大特点在于桩侧与土相互作用,利用桩与土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桩体承载力。0004 圆形截面相对及其截面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故在提高桩侧摩擦力方面管桩不占有优势;方桩与土体摩擦力较大,承载力比管桩好,但实心方桩沉、耗料多;空心方桩较好的结合了管桩和方桩的优点,外截面为方形,内截面为圆形,相对而言可提高桩侧摩擦力,但其截面混凝土。
8、厚度不一,单位体积材料的摩擦力亦没有得到充分发挥。0005 近期,也出现异形三角形桩,但配筋率较低,桩体整体性、抗剪抗弯抗拉性能难以满足较高要求的工程需求。实用新型内容0006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中损耗少、省料、自重轻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0007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纵轴方向设有贯穿整个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中心通孔,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或长方形,内周为圆形,所述部分预应力部。
9、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整个纵轴方向截面尺寸相同,外周截面尺寸也相同,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包括沿空心方桩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筋和螺旋围绕所述主筋的箍筋,所述主筋包括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箍筋内外均有混凝土保护层,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筋412根,非预应力筋412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0008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范围是300mm-550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说 明 书CN 202718117 U2/4页。
10、4横截面外周为圆角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的边长范围均在300mm-550mm之间。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预应力筋直径为7.1mm、9.1mm、10.7mm或12.6mm,非预应力筋为直径为10mm、12mm、14mm、16mm、18mm、20mm、22mm、24mm、26mm、28mm或30mm的螺纹钢,主筋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均匀布置。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桩端1000-2000mm为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40-70mm,除两端加密区,其余部分的箍筋间距为60-100mm。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
11、箍筋外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为40-55mm。0012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具有以下优点:0013 (1).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在于纵向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PC钢棒412根,预应力钢棒412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结合预应力与非预应力构件的共同优势,更适合工程应用。0014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方形,截面积较大,可有效的提高桩体抗剪能力。0015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
12、桩,其横截面为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桩体成型中转角易于成型,可有效的提高成桩率。0016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可有效消除应力集中,可有效的提高施工成桩率。0017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主筋呈方形分布,从结构上讲,本实用新型主筋布局合理、钢筋笼呈螺旋状箍筋以焊接而成,使产品制作中桩身延性好、成桩承载力大、抗弯抗剪性能好、抗震能力强。0018 (6).本实用新型提供。
13、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主筋呈方形布局,从结构上讲,本实用新型主筋布局合理、钢筋笼呈螺旋状箍筋以焊接而成,因增加了主筋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相对之前同类产品成桩承载力大、抗弯抗剪性能好、抗震能力强。0019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钢筋外保护层厚度为40-55mm,较之以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得到加大,可为内部钢筋的防腐蚀提供更好保障,从而提高桩体耐久性。附图说明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说 明 书CN 202718117 U3/4页。
14、50022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002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0024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纵轴方向设有贯穿整个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中心通孔,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或长方形,内周为圆形,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整个纵轴方向截面尺寸相同,外周截面尺寸也相同,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包括沿空心方桩长度方向延伸的主筋和螺旋围绕所述主筋的。
15、箍筋3,所述主筋包括预应力筋1和非预应力筋1,箍筋3内外均有混凝土2保护层,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筋412根,非预应力筋412根,预应力筋1和非预应力筋1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0025 所述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正方形时,正方形的边长范围是300mm-550mm,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横截面外周为圆角长方形时,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的边长范围均在300mm-550mm之间。0026 所述预应力筋直径为7.1mm、9.1mm、10.7mm或12.6mm,非预应力筋为直径为10mm、12mm、14mm、16mm、。
16、18mm、20mm、22mm、24mm、26mm、28mm或30mm的螺纹钢,主筋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均匀布置。0027 所述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桩端1000-2000mm为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为40-70mm,除两端加密区,其余部分的箍筋间距为60-100mm。所述箍筋外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为40-55mm。0028 下面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子:0029 本实用新型的纵向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筋1为412根,非预应力筋1为412根,预应力筋1和非预应力筋1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0030 非预应力筋采用HRB335或HRB400。
17、或HRB500螺纹钢筋,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均匀分布,由箍筋固定连接其外周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钢筋笼。0031 所述部分预应力离心空心方桩截面为正方形时,边长为300mm、325mm、350mm、375mm、400mm、425mm、450mm、475mm、500mm、525mm、550mm等,截面为长方形时,为以上边长的不同组合,其内径范围如下表格所对应。0032 表10033 0034 所述的部分预应力方桩,钢棒为PC钢棒,非预应力钢筋为HRB335或HRB400或HRB500螺纹钢,主筋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均匀布置。0035 所述部分预应力方桩桩端1000-2000mm为箍筋加密区,。
18、间距为40-70mm,除两端加说 明 书CN 202718117 U4/4页6密区,箍筋间距为60-100mm。0036 所述部分预应力方桩箍筋外保护层厚度为40-55mm,且不得低于国家或行业规范规定。0037 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在于纵向主筋为824根,其中预应力PC钢棒412根,预应力钢棒412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数量相等,1根预应力筋和1根非预应力筋组成钢筋对分别位于正方形的角上和边上。结合预应力与非预应力构件的共同优势,更适合工程应用。003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方形,截面积较大,可有效的提高桩体抗剪能力。0039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
19、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桩体成型中转角易于成型,可有效的提高成桩率。004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所以,本实用新型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可有效消除应力集中,可有效的提高施工成桩率。004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主筋呈方形分布,从结构上讲,本实用新型主筋布局合理、钢筋笼呈螺旋状箍筋以焊接而成,使产品制作中桩身延性好、成桩承载力大、抗弯抗剪性能好、抗震能力强。0042 本实用。
20、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其横截面为圆角方形,其转角处呈应力消除圆弧形;主筋呈方形布局,从结构上讲,本实用新型主筋布局合理、钢筋笼呈螺旋状箍筋以焊接而成,因增加了主筋数量,使得本实用新型相对之前同类产品成桩承载力大、抗弯抗剪性能好、抗震能力强。004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部分预应力部分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箍筋外保护层厚度为40-55mm,较之以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得到加大,可为内部钢筋的防腐蚀提供更好保障,从而提高桩体耐久性。004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说 明 书CN 202718117 U1/1页7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11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