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10226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CN202810226U*CN202810226U*(21)申请号 201220524575.X(22)申请日 2012.10.11E04G 23/02(2006.01)(73)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0043 北京市石景山区阜石路166号泽洋大厦二层(72)发明人董有 鞠树森 瞿翔 谢建明(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包括原框架柱、外套框架柱以及拉结装置,所述拉结装置包括锚固箱体、锚固箱体托架、。
2、穿墙螺栓、预埋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箱体托架对应设置在原框架柱和外套框架柱的相对面,并分别通过穿墙螺栓和预埋螺栓背贴在原框架柱和外套框架柱的表面,所述锚固箱体卡在锚固箱体托架内,并通过连接螺栓与锚固箱体托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外套框架协同式受力体系与原建筑结构之间的连接问题,安全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老旧建筑的加层改造工程中。(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4 页1/1页21.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包括原框架柱(6)、外套框架柱(7)以及拉结装置,其特征。
3、在于:所述拉结装置包括锚固箱体(1)、锚固箱体托架(4)、穿墙螺栓(2)、预埋螺栓(3)和连接螺栓(5),所述锚固箱体托架(4)对应设置在原框架柱(6)和外套框架柱(7)的相对面,并分别通过穿墙螺栓(2)和预埋螺栓(3)背贴在原框架柱(6)和外套框架柱(7)的表面,所述锚固箱体(1)卡在锚固箱体托架(4)内,并通过连接螺栓(5)与锚固箱体托架(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箱体(1)由上面板(1.1)、下面板(1.2)、肋板(1.3)、前侧板(1.4)及后侧板(1.5)组成,其中,上面板(1.1)、下面板(1.2)、前侧板(1.4)和后侧。
4、板(1.5)围合成箱型,所述肋板(1.3)间隔设置在箱体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箱体托架(4)包括两块端板(4.1)、两块承压板(4.2)和安装锚固板(4.3),所述端板(4.1)、承压板(4.2)与安装锚固板(4.3)垂直设置,端板(4.1)和承压板(4.2)一一对应平行设置在安装锚固板(4.3)的端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4.1)和承压板(4.2)之间设置有加劲板(4.4)。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采用锚固箱体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螺栓(3)不少于六个。。
5、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采用锚固箱体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墙螺栓(2)不少于六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810226 U1/2页3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工程中的旧建筑改造结构,尤其是一种通过设置外套框架形成加层结构的旧建筑改造结构。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土地的价值越来越高,老城区的一些建筑由于建筑年代较远,层数较低,土地无法充分利用,但由于绝大部分尚未达到使用年限,如果大规模拆除重建,必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浪费。0003 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外套框架加层方案即在保持原有建筑不动的基础上,在。
6、其上进行加层,此技术方案由于新旧结构分离,能加层一般在三层以上,扩大了建筑面积,节约了用地。同时在加层加固过程中旧房可以正常使用,避免了大规模搬迁。只要结构处理得当,精心设计与施工,外套框架加层技术可取得显著的效果。0004 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原建筑结构和新外套加层结构的相互连接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不能完全达到新旧建筑协同承担水平荷载的功能而导致外套框架加层技术无法实现理想的技术效果。实用新型内容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外套框架加层中与原建筑结构之间能完全达到新旧建筑协同承担水平荷载的功能铰接连接形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合理、实际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0006 。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0007 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包括原框架柱、外套框架柱以及拉结装置,所述拉结装置包括锚固箱体、锚固箱体托架、穿墙螺栓、预埋螺栓和连接螺栓,所述锚固箱体托架对应设置在原框架柱和外套框架柱的相对面,并分别通过穿墙螺栓和预埋螺栓背贴在原框架柱和外套框架柱的表面,所述锚固箱体卡在锚固箱体托架内,并通过连接螺栓与锚固箱体托架连接。0008 所述锚固箱体由上面板、下面板、肋板、前侧板及后侧板组成,其中,上面板、下面板、前侧板和后侧板围合成箱型,所述肋板间隔设置在箱体内。0009 所述锚固箱体托架包括两块端板、两块承压板和安装锚固板,所述端板、。
8、承压板与安装锚固板垂直设置,端板和承压板一一对应平行设置在安装锚固板的端部。0010 所述端板和承压板之间设置有加劲板。0011 所述预埋螺栓不少于六个。0012 所述穿墙螺栓不少于六个。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锚固箱体的设置,使外套框架协同式受力体系与原建筑结构铰接,使整体结构实现共同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由外套加层结构承受的传力模式,实现了说 明 书CN 202810226 U2/2页4原建筑结构与加层结构之间的可靠连接的同时,实现了协同工作。0015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方式,对原结构破坏极少,增加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总体来看,该方法经济有效,具有。
9、广阔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锚固箱体连接原框架柱与外套框架柱的正视图。0017 图2是锚固箱体连接原框架与外套框架柱的俯视图。0018 图3是锚固箱体的整体图。0019 图4是图3中A-A剖面图。0020 图5是图3中B-B剖面图。0021 图6是锚固箱体托架的整体图。0022 图7是图6中C-C剖面图。0023 图8是图6中D-D剖面图。0024 其中:1、锚固箱体 1.1、上面板 1.2、下面板 1.3、肋板1.4、前侧板 1.5、后侧板 2、穿墙螺栓 3、预埋螺栓 4、锚固箱体托架 4.1、端板 4.2、承压板 4.3、安装锚固板 4.4 、加劲肋 5、连接螺栓 6。
10、、原框架柱 7、外套框架柱具体实施方式0025 实施例参见如图18所示,一种采用锚固箱体的外套框架加层结构,包括原框架柱6、外套框架柱7以及拉结装置,所述拉结装置包括锚固箱体1、锚固箱体托架4、穿墙螺栓2、预埋螺栓3和连接螺栓5,所述锚固箱体托架4对应设置在原框架柱6和外套框架柱7的相对面,并分别通过穿墙螺栓2和预埋螺栓3背贴在原框架柱6和外套框架柱7的表面,所述锚固箱体1卡在锚固箱体托架4内,并通过连接螺栓5与锚固箱体托架4连接。所述锚固箱体1由上面板1.1、下面板1.2、肋板1.3、前侧板1.4及后侧板1.5组成,其中,上面板1.1、下面板1.2、前侧板1.4和后侧板1.5围合成箱型,所述。
11、肋板1.3间隔设置在箱体内。所述锚固箱体托架4包括两块端板4.1、两块承压板4.2和安装锚固板4.3,所述端板4.1、承压板4.2与安装锚固板4.3垂直设置,端板4.1和承压板4.2一一对应平行设置在安装锚固板4.3的端部。所述端板4.1和承压板4.2之间设置有加劲板4.4。所述锚固箱体1的外形尺寸,根据工程实际由计算确定,所述锚固箱体托架4的外形尺寸及钢板厚度,根据工程实际由计算确定,所述预埋螺栓3不少于六个。所述穿墙螺栓2不少于六个。0026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过程如下:0027 (1)在原框架柱外侧设置锚固箱体托架,锚固箱体托架需预先设置安装孔,锚固箱体托架与原框架柱通过预埋螺栓拉紧。0028 (2)在外套框架柱内侧设置锚固箱体托架,锚固箱体托架需预先设置安装孔,锚固箱体托架与外套框架柱通过穿墙螺栓拉紧。0029 (3)在两端的锚固箱体托架之间设置锚固箱体,用连接螺栓连接。0030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此。说 明 书CN 202810226 U1/4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226 U2/4页6图4图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226 U3/4页7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226 U4/4页8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226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