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0640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CN203050640U*CN203050640U*(21)申请号 201220708748.3(22)申请日 2012.12.18E21B 43/00(2006.01)(73)专利权人李桂江地址 300300 天津市东丽区津塘路小东庄(72)发明人李桂江 刘洪岐 许岱松(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代理人韩敏(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57) 摘要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流程、套管、油管、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和地面动力装置;所述深井泵、井。
2、下驱动装置、油管均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深井泵进口连通油井油层,所述深井泵出口连通所述油管下部或套管,所述油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井口流程;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与所述深井泵相连,为所述深井泵提供动力;所述井下驱动装置、地面动力装置通过一导压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油井的举升效率,简化工艺,提高投入产出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能够有效地延长油井运行周期,降低生产损耗,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管理水平。(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
3、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0640 UCN 203050640 U1/1页21.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流程、套管、油管、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和地面动力装置;所述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油管均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深井泵进口连通油井油层,所述深井泵出口连通所述油管下部或套管,所述油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井口流程;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与所述深井泵相连,为所述深井泵提供动力;所述井下驱动装置、地面动力装置通过一导压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面动力装置为气压泵、液压泵、锅炉、内燃机、蒸汽机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采油。
4、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为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所述气动装置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气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所述液动装置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液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压管沿所述油管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深井泵为活塞泵,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深井泵上部或下部的连体变径活塞结构的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传感器与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
5、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装置和井下控制装置,所述地面控制装置与所述地面动力装置相连,所述井下控制装置与所述井下驱动装置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井口流程、油管、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地面动力装置和地面控制装置的任意位置处设置有压力、温度、流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传感器为有线 传输的或无线传输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油管内的地层压力检测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流程外部或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地面动力装置所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出到所述加热装置或输。
6、出到井下给油井油层加热。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050640 U1/3页3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背景技术0002 现有的机械采油主要是以抽油机、螺杆泵、电潜泵、水力活塞泵为主。抽油机采油存在着负荷大、耗电多、杆管偏磨、效率低、运行周期短等问题。螺杆泵采油存在着最大问题是寿命短、扬程低、耗电多、杆管偏磨等问题。电潜泵的最大问题是成本高、耗电多、周期短等问题。水力泵存在故障较高、耗电多、寿命短、管理困难等问题。整体呈现采油成本高、故障多、管理水平低、能耗大等现状,这些都是急待解决的。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
7、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高效、节能方式采油的新型机械采油系统。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机械采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口流程、套管、油管、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和地面动力装置;所述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油管均位于所述套管内,所述深井泵进口连通油井油层,所述深井泵出口连通所述油管下部或套管,所述油管的上部连通所述井口流程;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与所述深井泵相连,为所述深井泵提供动力;所述井下驱动装置、地面动力装置通过一导压管相连。0005 所述地面动力装置为气压泵、液压泵、锅炉、内燃机、蒸汽机其中的一种。0006 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为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所述。
8、气动装置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气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所述液动装置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液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0007 所述导压管沿所述油管固定设置。0008 所述深井泵为活塞泵,所述井下驱动装置为设置在深井泵上部或下部的连体变径活塞结构的驱动装置。0009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传感器与检测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0010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装置和井下控制装置,所述地面控制装置与所述地面动力装置相连,所述井下控制装置与所述井下驱动装置相连。0011 在所述井口流程、油管、深井泵、井下驱动装置、地面动力装置和地面控制装置的任意位置处设置有压力、温度、。
9、流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传感器为有线传输的或无线传输的。0012 所述检测装置为设置在油管内的地层压力检测装置;0013 所述井口流程外部或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地面动力装置所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出到所述加热装置或输出到井下给油井油层加热。0014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原先抽油机、螺说 明 书CN 203050640 U2/3页4杆泵、电潜泵、水力泵等采油工艺的大负荷、大流量、高电压驱动,改进为微流量压力驱动采油工艺,从根本上摆脱了抽油杆和电缆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提高油井的举升效率,简化工艺,提高投入产出比,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能。
10、够有效地延长油井运行周期,降低生产损耗,降低采油成本,提高管理水平。附图说明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6 图中:0017 1、油井油层 2、套管 3、深井泵0018 4、井下驱动装置 5、油管 6、导压管卡子0019 7、井口流程 8、地面动力装置 9、导压管具体实施方式0020 实施例1002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井口流程7、套管2、油管5、深井泵3、井下驱动装置4和地面动力装置8。0022 深井泵2、井下驱动装置4、油管5均位于套管1内,深井泵3位于最下端,其进口向下连通油井油层1,深井泵3的上部设置有井下驱动装置4;该井下驱动装置4可以为气动装置或液动装置。其中。
11、气动装置可以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气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液动装置可以是活塞气缸结构的或液压泵结构的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4直接与深井泵3相连,为深井泵3提供动力。0023 该实施例中深井泵3为空芯活塞泵,井下驱动装置4是设置在深井泵3上部的连体变径活塞装置。0024 深井泵3出口可连通油管5下部或套管2,该实施例中深井泵3的出口向上连接油管5进口,油管5出口直接向上到达井口,连接井口流程7。0025 另外,地面上还设有地面动力装置8,可以为气压泵、液压泵、锅炉、内燃机、蒸汽机其中的一种,该地面动力装置8所用的燃料可以是油井自产的套管气或天然气或液化气或液体燃料。0026 地面动力装置8与井下驱动装置。
12、4通过一导压管9相连,地面动力装置8通过导压管9给井下驱动装置4输入压力。导压管9沿油管5固定设置,可是金属的或非金属的,分段连接或是整体的固定在油管5外部,且导压管9上设置有若干导压管卡子6以控制压力传输。0027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传感器与检测装置均与控制装置相连。0028 控制装置包括地面控制装置和井下控制装置,地面控制装置与地面动力装置相连,井下控制装置与井下驱动装置4相连。0029 在井口流程7、油管5、深井泵3、地面动力装置8、地面控制装置和井下驱动装置4的任意位置处设置有压力、温度、流量、液位传感器中的一种或几种;该若干。
13、传感器为有线的或无线的说 明 书CN 203050640 U3/3页50030 本实施例中在进口流程7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油管5内设有流量传感器、深井泵3上设有液位传感器、井下驱动装置4设有压力传感器,地面动力装置8设有压力传感器,各传感器均为无线传感器。油管5内还设有地层压力检测装置;0031 若干无线传感器和检测装置均与地面控制装置相连,地面控制装置根据传感器和检测装置采集到的数据,对地面动力装置8进行控制。0032 该地面控制装置也可只作为对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观察的装置。0033 进一步,井口流程7外部或内部还设置有加热装置,地面动力装置8所产生的余热通过管道输出到加热装置或输出到井下给。
14、油井油层1加热。0034 该系统的工作原理为:通过设置在地面的地面动力装置8,将压力通过设置在油管5外壁的导压管9,输出到井下驱动装置4,由驱动装置4带动深井泵3做往复运动。将井下液体通过油管5举升到地面。0035 其特点是没有杆柱磨损,没有流阻损耗,不必驱动抽油杆做往复运动和转动。不必克服液柱压力做举升,没有旋转损耗和电缆损耗。没有高压带电的危险,没有管柱的摆动和伸缩,可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延长寿命,安全可靠。可电力驱动、气压驱动、液压驱动等十分灵活,能源选择十分广泛。0036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050640 U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50640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