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810779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20CN202810779U*CN202810779U*(21)申请号 201220508119.6(22)申请日 2012.09.30E21B 33/13(2006.01)E21B 17/02(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址 83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鸿雁路80号西部钻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管理科(72)发明人翟亚锋 张新文 王文涛 郭新超宋西岩 徐少俊 牛建梅(74)专利代理机构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代理人汤建武 周星莹(54) 实用新型。
2、名称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连接接头技术领域,是一种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包括本体、固定筒、内滑套、球体和挡板;在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筒,在固定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盲板,固定筒的下部外侧有环形的缺口并与本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液流腔;与液流腔对应的固定筒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液流腔与固定筒内部相通的进液孔。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固定筒下部的进液孔实现井下液体的自灌浆,从而使本体的内外压力平衡;不会因井下压差大而受到损坏;同时井下蹩压,使连接内滑套的剪切销钉剪断,内滑套下行将进液孔封堵,实现灌浆通道的关闭;不影响半程固井的进行,实用性强。(51)Int.Cl。
3、.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固定筒、内滑套、球体和挡板;在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筒,在固定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盲板,固定筒的下部外侧有环形的缺口并与本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液流腔;与液流腔对应的固定筒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液流腔与固定筒内部相通的进液孔;在连通孔上方的固定筒的中部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安装有内滑套;在内滑套的上端有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能将内滑套上端口坐封的球体;在固定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在挡板。
4、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过流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筒的上部有外螺纹,固定筒与本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本体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外侧分别有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筒的上部内侧有环形的螺纹安装槽,挡板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螺纹安装槽内;在螺纹安装槽外侧的固定筒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连接螺纹孔。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固定筒的上部内侧有环形的螺纹安装槽,挡板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螺纹安装槽内;在螺纹安装槽外侧的固定筒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连接螺。
5、纹孔。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内滑套与固定筒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固定筒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内滑套与固定筒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固定筒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内滑套与固定筒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固定筒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其特征在于内滑套与固定筒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固定筒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8107。
6、79 U1/2页3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连接接头技术领域,是一种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背景技术0002 在半程固井施工过程中,盲板接头是用于套管串与井筒之间的液流通道封堵的一种连接接头;在盲板接头的内部安装有一块盲板;在下套管串过程中,如果不及时灌浆,由于套管串内外压差的原因,易造成接头内部安装的盲板被挤毁,导致无法进行半程固井。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采用盲板接头连接时,盲板因井下压差过大容易挤坏,导致无法进行半程固井的问题。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自灌浆井。
7、下连接接头,包括本体、固定筒、内滑套、球体和挡板;在本体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筒,在固定筒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盲板,固定筒的下部外侧有环形的缺口并与本体之间形成环形的液流腔;与液流腔对应的固定筒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液流腔与固定筒内部相通的进液孔;在连通孔上方的固定筒的中部内侧通过剪切销钉固定安装有内滑套;在内滑套的上端有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能将内滑套上端口坐封的球体;在固定筒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在挡板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过流孔。0005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06 上述固定筒的上部可有外螺纹,固定筒与本体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0007 。
8、上述本体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外侧可分别有螺纹。0008 上述固定筒的上部内侧可有环形的螺纹安装槽,挡板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螺纹安装槽内;在螺纹安装槽外侧的固定筒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连接螺纹孔。0009 上述内滑套与固定筒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在固定筒与本体之间安装有密封圈。0010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固定筒下部的进液孔实现井下液体的自灌浆,从而使本体的内外压力平衡;不会因井下压差大而受到损坏;同时井下蹩压,使连接内滑套的剪切销钉剪断,内滑套下行将进液孔封堵,实现灌浆通道的关闭;不影响半程固井的进行,实用性强。附图说明0011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
9、半剖视结构示意图。0012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滑块下移后的主视半剖视结构示意图。0013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本体,2为固定筒,3为液流腔,4为进液孔,5为剪切销钉,6为内滑套,7为球体,8为挡板,9为过流孔,10为密封圈,11为连接螺纹孔,12为盲板。说 明 书CN 202810779 U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4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0。
10、016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7 如附图1、2所示,该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包括本体1、固定筒2、内滑套6、球体7和挡板8;在本体1内固定安装有固定筒2,在固定筒2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盲板12,固定筒2的下部外侧有环形的缺口并与本体1之间形成环形的液流腔3;与液流腔3对应的固定筒2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能使液流腔3与固定筒2内部相通的进液孔4;在连通孔上方的固定筒2的中部内侧通过剪切销钉5固定安装有内滑套6;在内滑套6的上端有呈上宽下窄的锥形的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能将内滑套6上端口坐封的球体7;在固定筒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挡板8,在挡板8上圆周分布有至少一个过流孔9。本实。
11、用新型随套管串下降时,井下的液体通过进液孔4进入固定套2内,并将球体顶起使固定套2通过过流孔9与本体1上部相通,使本体1的内外压力平衡;防止因井内压差过大,使接头损坏的情况;当套管串下到指定位置后,向井内注压,球体受到压力的作用坐于安装槽内,剪切销钉5剪断,内滑套6下行,将进液孔4封堵;以实现关闭灌浆通道的作用;实用性强。0018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自灌浆井下连接接头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0019 如附图1、2所示,在固定筒2的上部有外螺纹,固定筒2与本体1之间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便于固定筒2与本体1之间的拆装,使用更方便。0020 如附图1、2所示,在本体1的上部内侧和下部外侧分别。
12、有螺纹。便于本体1与其他井下装置连接。0021 如附图1、2所示,在固定筒2的上部内侧有环形的螺纹安装槽,挡板8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螺纹安装槽内;在螺纹安装槽外侧的固定筒2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连接螺纹孔11。可以通过连接螺栓将固定筒2与其他井下装置连接,拆装方便。0022 如附图1、2所示,内滑套6与固定筒2之间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密封圈10;在固定筒2与本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圈10。密封圈10起到增加内滑套6与固定筒2之间接触面密封性的作用。0023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002。
13、4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本体1接入套管串内;下放套管串,井内液体通过进液孔4进入套管串内实现自灌浆,将球体7顶起,使得套管串内外压力平衡;当套管串下到指定位置时,在井口用泵车对井下打压,球体7受到压力作用坐封在内滑套6的安装槽上;这时压力升高,当达到一定值时,如附图2所示,剪切销钉5剪断,内滑套6下移并将固定套6上的液流孔流封住,套管串内部与井筒之间的灌浆通道封闭;继续蹩压,连接在固定套6上方的封隔器被充填膨胀;再继续蹩压,当达到一定值时,管外封隔器上部的分级箍开孔,套管串内外连通,然后进行注水泥浆及替浆作业。说 明 书CN 202810779 U1/1页5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81077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