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05120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59606.0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号:

CN202786984U

公开日:

2013.03.1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B 23/06申请日:20120724授权公告日:20130313终止日期:20130724|||授权

IPC分类号:

E01B23/06

主分类号:

E01B23/06

申请人:

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世义; 李长军; 冯利民; 王国喜; 樊振庆; 范会记; 徐春

地址:

453633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赵固乡东赵固二矿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代理人:

时立新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包括:第一外侧基轨、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第一转辙操纵机构、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第二公共基轨、第二转辙操纵机构,第一内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在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二外侧基轨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在第一公共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实现非标准轨距车辆的安全通过和运行,满足矿井生产对双轨道运行的实际需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包括:第一外侧基轨(1)、第一内侧基轨(2)、第一公共基轨(3)、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第二外侧基轨(12)、第二内侧基轨(13)、第二公共基轨(14)、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第一内侧基轨(2)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13)与第二公共基轨(14)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12)与第二公共基(14)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其特征是在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二外侧基轨(12)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6),在第一公共基轨(3)与第二公共基轨(14)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8),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
背景技术
新建的现代化矿井工作面大多采用一次采全高技术,掩护式液压支架重达几十吨,为能实现液压支架从吊装硐室向工作面整体安全、平稳搬迁运输,又能满足工作面转载机、刮板输送机、破碎机等其他设备连续无转载运输。从吊装硐室到工作面区段轨道线路需采用较大的1200mm非标准轨距,而煤矿井下轨道的标准轨距是900mm,如何实现这种非标准轨距的运输车辆在工作面安装时能安全、顺利通过和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尚无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原有标准轨距铁路道岔使用的情况下,实现非标准轨距运输车辆安全运行通过的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外侧基轨、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第一转辙操纵机构、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第二公共基轨、第二转辙操纵机构,第一内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在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二外侧基轨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在第一公共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
这样,在标准轨距的窄轨道外侧增加了一根钢轨,与公共基轨可以同时构成标准轨道和非标准轨道,900mm和1200mm轨距的车辆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行驶,在不影响原有标准轨距的道岔的使用情况下,利用转辙操纵机构操作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动作,实现非标准轨距车辆的安全通过和运行,满足矿井生产对双轨道运行的实际需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外侧基轨1、第一内侧基轨2、第一公共基轨3、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第二外侧基轨12、第二内侧基轨13、第二公共基轨14、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第一内侧基轨2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900mm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13与第二公共基轨14构成下行900mm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1200mm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12与第二公共基14轨构成下行1200mm非标准轨道。在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二外侧基轨12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6,在第一公共基轨3与第二公共基轨14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8,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利用转辙操纵机构实现机车的转向和变轨。在外侧尖轨6中设置有第一辙叉4、第二辙叉5,以便车辆安全平稳穿越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在公共尖轨8中设置有第三辙叉9、第四辙叉10,以便车辆安全平稳穿越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

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86984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3.13CN202786984U*CN202786984U*(21)申请号 201220359606.0(22)申请日 2012.07.24E01B 23/06(2006.01)(73)专利权人焦作煤业(集团)新乡能源有限公司地址 453633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赵固乡东赵固二矿(72)发明人魏世义 李长军 冯利民 王国喜樊振庆 范会记 徐春(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代理人时立新(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

2、,包括:第一外侧基轨、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第一转辙操纵机构、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第二公共基轨、第二转辙操纵机构,第一内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在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二外侧基轨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在第一公共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实现非标准轨距车辆的安全通过和运行,满足矿井生产对双轨道运行的实际需要。(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

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包括:第一外侧基轨(1)、第一内侧基轨(2)、第一公共基轨(3)、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第二外侧基轨(12)、第二内侧基轨(13)、第二公共基轨(14)、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第一内侧基轨(2)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13)与第二公共基轨(14)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12)与第二公共基(14)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其特征是在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二。

4、外侧基轨(12)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6),在第一公共基轨(3)与第二公共基轨(14)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8),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86984 U1/2页3一种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背景技术0002 新建的现代化矿井工作面大多采用一次采全高技术,掩护式液压支架重达几十吨,为能实现液压支架从吊装硐室向工作面整体安全、平稳搬迁运输,又能满足工作面转载机、刮板输送机、破碎机等其他设备连续无转载运输。从吊装硐室到工作面区段轨道线路需采用较大的1。

5、200mm非标准轨距,而煤矿井下轨道的标准轨距是900mm,如何实现这种非标准轨距的运输车辆在工作面安装时能安全、顺利通过和运行,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目前尚无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影响原有标准轨距铁路道岔使用的情况下,实现非标准轨距运输车辆安全运行通过的双轨距复合式单渡线道岔。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外侧基轨、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第一转辙操纵机构、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第二公共基轨、第二转辙操纵机构,第一内侧基轨与第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与第。

6、一公共基轨构成上行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构成下行非标准轨道,在第一外侧基轨与第二外侧基轨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在第一公共基轨与第二公共基轨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0005 这样,在标准轨距的窄轨道外侧增加了一根钢轨,与公共基轨可以同时构成标准轨道和非标准轨道,900mm和1200mm轨距的车辆分别在各自的轨道上行驶,在不影响原有标准轨距的道岔的使用情况下,利用转辙操纵机构操作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动作,实现非标准轨距车辆的安全通过和运行,满足矿井生产对双轨道运行的实际需要。附图说明000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

7、步详细说明。000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布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8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外侧基轨1、第一内侧基轨2、第一公共基轨3、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第二外侧基轨12、第二内侧基轨13、第二公共基轨14、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第一内侧基轨2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900mm标准轨道,第二内侧基轨13与第二公共基轨14构成下行900mm标准轨道,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一公共基轨3构成上行1200mm非标准轨道,第二外侧基轨12与第二公共基14轨构成下行1200mm非标准轨道。在说 明 书CN 202786984 U2/2页4第一外侧基轨1与第二外侧基轨12之间连接有外侧尖轨6,在第一公共基轨3与第二公共基轨14之间连接有公共尖轨8,外侧尖轨与公共尖轨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辙操纵机构7与第二转辙操纵机构11,利用转辙操纵机构实现机车的转向和变轨。在外侧尖轨6中设置有第一辙叉4、第二辙叉5,以便车辆安全平稳穿越第一内侧基轨、第一公共基轨。在公共尖轨8中设置有第三辙叉9、第四辙叉10,以便车辆安全平稳穿越第二外侧基轨、第二内侧基轨。说 明 书CN 202786984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8698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